菊花的散文
发布时间:2017-01-28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菊花的散文篇一:写菊的美文片断
写菊的美文片断
【菊花怒放】菊花各有特色,有的秀丽淡雅,有的鲜艳夺目,有的昂首挺胸……菊花傲霜怒放,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看!那花儿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大的像团团彩球,小的像盏盏精巧的花灯。那一团团、一簇簇的菊花,正在拔蕊怒放。 【观菊展】秋风瑟瑟,我来到了徐园,想一睹这里菊展上的风采。只见展台上的菊花千姿百态,五彩纷呈,红的如火,白的如云,青的如天,蓝的如水,绿的如玉,给人带来无比的享受。而在这数不胜数的品种之中,有“高山流水”、“绣花球”、“腾云驾雾”、“花狮弄球”等经精心培育的奇花异葩,而最令我瞩目的就是“银针”和“紫矛”了。
【观菊展】与风车相互映衬的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菊花,有黄色的中立菊、有紫色的火舞菊、有白色的白玉盘……更有趣的是园丁叔叔们还把菊花装扮成各种形态。瞧,这边有三只可爱的猴子,走近一看,原来这三只猴子是由金色和粉红色相间的菊花拼成的,它们正在抢大桃子吃呢!那边有用白菊花拼成的一个个漂亮的花篮,有用紫菊花拼成的一只只美丽的蝴蝶……
【美丽的菊花】大厅中间有两座宝塔形的花台,共有三层菊花,更是朵朵奇妙,千姿百态,使人目不暇接;有的瓣儿上短下长如同无数小手伸出的“千手观音”,有的像螃蟹那样
张牙舞爪的“蟹菊”,还有小球似的“紫绣球”??最惹人喜爱的还是“羞人答答”,片片细长的花瓣一齐一垂,真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小姑娘那样低着头。
【菊花的叶子】菊花的叶子有的像金色的“麦浪”,随风起伏;有的像海葵触须,弯弯曲曲;有的像鸡冠,高低不平;有的像喷泉,头顶伞状花冠。多么美丽呀!叶子上滚动着水滴,真像是一颗颗晶莹透亮的小珍珠洒落在碧玉盘里,真漂亮呀!
【菊塔】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那座菊塔了。塔高3米多,共分五层:第一层是洁白如玉的白菊;第二层是紫里带红的紫菊;第三层是美如炉火的红菊;第四层是艳如晚霞的黄菊;最上一层是一大盆白菊。花瓣有的向下伸垂,有的向上卷曲。细细的花蕊像一根根银丝。微风吹来,它骄傲地摇晃着,好像天空飘动的白云。
【雪菊花】雪菊洁白的花在翠绿的叶子的衬托下,显得十分夺目。远看雪菊,如同飘在一座碧绿的山峰中的几朵白云。雪菊的花呈半圆形,花的中心是一种翡翠般的淡绿色,由里到外逐渐变得雪白雪白的。雪菊花心包得十分紧,由里到外越来越松,最下面一层,向下展开。
【菊花】瞧,那一盆菊花,白里透黄的花瓣细长细长的,黄里透红的花蕊,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原来这一盆是“白马追凤”,真是名副其实呀!这盆花的左边雪白雪白,像白色的
骏马,右边金黄金黄的,像一只五彩的凤凰,一白一黄,一左一右,十分惹人喜爱。
【白菊】白菊的叶片细小,鹅黄的底儿泛着清淡的光彩,色调是那样自然、和谐,叶面脉络清晰,有条不紊,叶边的小齿涂着一丝红晕。菊茎挺直,大有古松苍劲挺拔的感觉。整株花体像倒映在绿水中的江月,又像亭亭玉立的少女。我走近菊花,顿时一股清香夹带着泥土的芳香扑鼻而来。 【千头菊】千头菊是一种早开的菊花,它最早给人们带来金秋的气息。千头菊的花期很长,从八月中旬到十月中旬都开花。千头菊的茎非常多,密密麻麻地生长在花盆中,我粗略地数了一下,大约有120多根,每根茎上都会开一朵花,而且还不时地从开过花的老茎上长出新茎。新茎上又开花,于是一盆千头菊可以开很多很多花,因此叫它千头菊。
菊花的散文篇二:刘青菊散文两篇
龙源期刊网 .cn
刘青菊散文两篇
作者:刘青菊
来源:《大观》2015年第06期
一、我依然是我
我独自一人在幽深的大院徘徊。
四围高高的墙壁挡住了我的视线,阵阵污浊的空气令我窒息。我在寒凉的阴影里瑟缩。当我手握半截残笔,战战兢兢地准备再次伏案疾书时,突然一个熟悉而又沉闷的声音对我喊道:“你这个傻女人,怎么还在这里玩弄这些无聊的文字呀?文学能给你带来什么?你怎么还不明白,你在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你在白白浪费时间,你在做着无用的事情呀!趁早收回你这份执着的心吧!”
我惊慌地仰起头,慢慢循着声音看去,墙壁上一张不耐烦的面孔时隐时现。那(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 摘:菊花的散文)张曾经十分熟悉而又温和的面孔,何时变得陌生而又扭曲,甚至可憎起来?
周围那阴暗潮湿的墙壁上折射出道道寒光,一股冷气直入心扉。在惊颤之余,我只得放下手中的纸笔,踏着那窄窄的石径,迈着沉重的脚步,在这个雾霭氤氲的幽深庭院里徘徊。犹如鸟儿被囚禁在一个死气沉沉的笼子里,我的视线被身边那堵高高的围墙阻断了。我独居高墙一隅,每天与郁闷相伴,日夜与忧愁相长。只有墙外偶尔吹来的丝丝东风,能叫我愉悦;更有偶然挂在墙头上的太阳那半张笑脸,能叫我兴奋。
那一天,一缕温润和煦的春光,慢慢穿过厚厚的东墙,悄悄照到我的心底来了。
我踮起脚尖,伸展双臂,想去拥抱那一轮红彤彤的太阳。我相信春天总会来的,对于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上苍一定会眷顾她的。
隔着那道高高的围墙,我似乎感到了万物复苏的悸动,我仿佛听到了植物开花的声音,我恍惚看到了一群黄莺儿在枝头叽叽喳喳欢闹的情景,我依稀嗅到了阵阵浓郁的花香。尽管我的院子里还是冷气习习,然而我已经感觉到了春天的律动。
我在等待,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我在忍耐,以平和的心态忘记烦恼;我在加油,以十二分的激情追赶太阳。
我依然是我,风吹不倒,火烧不化,雷打不动。
菊花的散文篇三:菊花绽放时作文1200字
菊花绽放时作文1200字 (浙江)龙翔高级中学高二(2)班 池祥祥 当南飞的最后一只大雁消失在天际,当蔚蓝的天空变得越来越高远,当落叶以蝴蝶的姿态回归大地,当原野泻出一片金黄,我知道,已到了菊花绽放时。 菊 烈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骨子里镌刻着生是宋臣、死是宋魂的忠烈,血液里流淌着誓死不从的高贵。也许惶恐滩头与零丁洋里还留有他的感叹,但面对元朝的百般劝诱与逼迫,他
却丝毫不为所动,宁用死来成全自己的忠诚,当判签落地时,依旧向南三叩,从容赴死。 汨罗江畔,那满面悲怆的人是谁?曾经那身穿奇装异服,高帽入天的谏议大夫到哪儿去了?曾经那个“扈江离与辟芷,纫秋兰以为佩”的灵均又迷失在哪个岔口?“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他行吟泽畔,忧国忧民,寝食难安,更向苍茫的天宇发出了一串串沉重的叩问。最终,他纵身跃入江中,带着他的王朝一起长眠。他保持了“皎皎者不污”的节操,却逃不开“侥侥者易折”的宿命。 昭君为了国家的和平含泪远嫁塞外,只余一缕琵琶音在风中;岳飞“笑谈渴饮匈奴血”,却躲不了“莫须有”的阴谋,二十四道金牌刺痛了那“精忠报国”的刺青;于谦更是为了他的清白而“粉身碎骨”?? 他们是如此忠烈,犹如“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秋菊,虽已逝去,但折射出的生命真正的高贵永远留在史册中,流芳百世。 菊 傲 他,才情过人,狂傲不羁。身在帝王之宫却如此狂放,让贵妃磨墨,让力士屈膝为之脱靴。在这盛唐的辉煌中,有一半是你的光芒,绣口一吐便是半壁江山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毫不留恋,挥手傲然离开这个繁华的城市,骑着白鹿纵情山水,长江边,天姥山,黄鹤楼,蜀道??遍布了你的足迹。 寻常四季,平凡景物,在你的吟咏间竟有了灵气,绽放出另一种美丽。你将每一寸山川都挥洒成肆意的浪漫,让每一处都刻上你生命的烙印。 青衫落拓,雄姿英发,有着桀骜之心的东坡先生,在朝就关心社稷,在野就豪迈奔放,从京都到赤壁,一路洒脱依旧。无京官可做,便在西湖水畔修筑堤坝,吟咏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佳句;离开杭州,密州迎来了一位能与民同乐,豪情满天的太守,他能“亲射虎”,也“会挽雕弓如满月”,更把密州治理得人和政通;无太守可做,便乘一叶扁舟游玩赤壁,思三国往事,抒“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感慨?? 有着“射天狼”的气魄,有着“千里共婵娟”的柔情,执一腔正气在途中奔波。在众多挫折困难中依旧面不改色,在如斯佳景中谈笑风生,袭一身傲骨行走在历史的道路中。 众人为之侧目的竹林七贤,是如此特立独行,坚守着自我,只愿与清雅的竹为伍,汩汩流泻的《广陵散》清越洒脱;面对诱惑,苏武选择了守节,那光秃秃的旌节升华成了一段传奇;那“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的韩愈更是把贬谪咏成了绝唱。 他们的生命姿态是这样自由、恣意而傲然,如同独绽秋风中的菊,就算无阳光的爱抚,也能高傲地执守心中的一片净土,绽放出生命的辉煌。 菊 淡 在南华的秋水中,有个“愿曳尾于涂中”的哲人,见惯了动乱,看清了社会的浑浊,悟透了荣华富贵背后充塞的是百姓的贫苦,毅然回绝官吏,只愿在濠水上畅想鱼儿之乐。化身为蝶冲破世俗的樊笼,迎向一片明媚,巨大的鲲鹏展翅载他飞往那片“老死不相往来”的田园中,守着一份恬静。 “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不为那五
斗米弯下挺直的腰,经过风风雨雨,看透富贵荣华只不过是黄粱一梦,悠悠然解绶归去。 美景、酒、山和水筑成他往后的生活,平静而恬淡。偶尔“种豆南山下”,体味“戴月荷锄归”的充实,偶尔“采菊东篱下”,细嚼“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感悟“心远地自偏”的宁静与“飞鸟相与还”的祥和。 看庭中花开花落,观天上云卷云舒,他们从繁华中走出,执守归真的自然,如同绽放的菊,在柔风中散发出淡淡清香,悠远、卓然。 当忆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当回望南华的山水,当细听清越的《广陵散》,当吟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空气中总有暗香浮动,历史的夹层中忽地漫出一片灿烂,这便是菊花绽放时。 (指导教师 吴化群 推荐教师 黄燕刚) 评: 作者热情洋溢地讴歌了历史上几位人品高洁之士,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同时借对古人的
赞美,含蓄、委婉地表露了自己的人生追求。 文章题为菊花绽放时,为了照应,也为了具体、深入地展开,作者巧妙地从菊的三个品性(烈、傲、淡)入手,选取历史上品行刚烈、傲岸、淡泊名利的诗人,借他们的品行去演绎菊的这些特点,同时反过来又用菊来喻其高洁。相互比称,相得益彰,鲜明地突出了各自的特点。 语言干净利索,将诗句融进叙述中来,显得文采斐然,饱含着作者的感情。 在行文上,作者高度概括地叙述了几位诗人的事迹,在此基础上抒情,这样做固然是因为篇幅所限,但也正因为太过概括,使得人物的“面目”有些模糊,让人无法看到其行动、触及其心理,他们成了一种概念,读起来总有一种空泛的感觉,很难引起共鸣。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