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散文

发布时间:2017-01-28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我,散文篇一:我的散文情结

深深挚爱着散文已经有二十余年了。最早读的散文是刘白羽老师写的一本散文集,记不起是什么书名了,读后很受感动。当时的我正在读高中,从那时起便种下了喜欢散文的种子。大一的时候在学校图书馆里读到了三毛的散文作品,喜不自禁,爱不释手,近十本散文集反反复复地读了几年,许多篇章早已烂熟于心。后来又读到了张爱玲的散文,她的散文并不很多,总共就二三十篇,但每一篇都写得很棒,其中《论音乐》、《论画》、《私语》等篇章十分喜欢,她的作品精辟隽永,令人拍案叫绝,令人难忘。二零零七年的夏天又有幸读到了余秋雨老师的散文集《文化苦旅》,读后我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有相见恨晚之感。后来买了他的另一本散文集《行者无疆》,两本书一直放在枕边,稍有闲暇便立刻捧读。秋雨老师的作品将山水与历史人文融合在了一起,文章深厚、大气、磅礴,却又不乏深情。读作品的时候始终有一股激流在翻涌,使你不由地为历史感叹,为他的绝妙文字而感慨,而流泪。甚至有一种力量在激励着你去探索历史,去踏访那些名胜古迹,去重新阅读历史。只记得那年夏天总会向朋友们推荐秋雨老师的散文。我常常会因为是秋雨老师的读者而深感荣幸!二零零九的冬天,在网上又不经意间读到了张晓风老师的散文作品,刚开始读就深深地被吸引了,大喜过望,之前我的心目中只有秋雨老师的散文,没想到还有一个晓风老师的散文也写得那样美。为此又不知狂喜了多少个日子。日里夜里捧读着她的作品,简直有点疯狂。许多的作品仍是一读再读,常常为之喝彩,为之流泪。现在我已经把好多晓风老师的散文都放在了空间里,希望更多喜欢散文的过客都读到她的作品。品读散文的日子,是美丽的日子,我为拥有这份挚爱而感动。如果你是一位散文爱好者,如果没有品读过秋雨

和晓风老师的作品,将会是人生的一大憾事。有幸,我遇到了他们。

我,散文篇二:散文诗《我》

《我》

大千世界屹存着一个独一无二的我,犹如星河璀璨的夜空中,一颗闪耀的星砾。

我,天生胆小,但这并不代表我懦弱。 我,一向话少,但这并不代表我沉默。 我,向来自卑,但这并不代表我无能。 我,衣相平

我,散文

凡,但这并不代表我中庸。 我,不忘过去,但这并不代表我恋旧。 我,对人谦逊,但这并不代表我弱势。 我,看似木讷,但这并不代表我陈腐。 这就是我,一个与别人不一样的我, 我愿意做这样的我,更加欣赏我的小宇宙爆发的时候!

我,散文篇三:我心中的散文

散文很老迈,因为它生自先秦;散文很年轻,因为它长在当代。

散文是一位推动整个民族走向真善美的神圣使者。

忙碌的人们大多钟情于散文,也许就是因为它的轻快、精悍、散淡、自由。

写心中的散文可以宣泄狂热的激情,可以净化芜杂的心灵,可以稳定躁乱的情绪,可以抒写多味的人生。

读精彩的散文,它绚丽的光彩可以照亮黯淡的自我,它鲜活的生机可以激活荒芜的心灵,它纯净的美质可以锐化疲钝的生活。

散文的真表现在客观的真实和主观的真情。散文的主观性很强,哪怕是天马行空,根须也离不开现实的土壤,血液里也少不了作者主观感受的流淌。散文里面皆有我这个我应该是真诚朴质的善良的美。唯其如此,散文才可以拨动读者的心弦。若是失了真心,也就无处寻其美质。

散文又被称为美文。散文是心灵的触角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伸展,是自然、洒脱、亮丽、豁朗的人生境界的重现。超越了语言的芜杂和贫瘠,脱离了精致的低劣和庸俗的散文,才会是为人所爱的散文。

我喜欢的散文是情之所至、信笔而著的真心散文。如高山流水,其韵潺潺;若天边浮云,其情依依。耳提面命的训育、正襟危坐的高谈、枯燥呆板的拼凑为我所厌弃。只有与作者的心灵一起在情感的天空里飞升、翱翔,才会觉得如沐春风。正像姚鼐所言: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这才叫享受美文。

我喜欢各种风格的散文。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朱自清的秀美清丽,我喜欢;茅盾的醇厚质朴、杨朔的清新绮丽、林语堂的幽默隽永,我喜欢;冰心的婉约清秀、尤金的明朗含蓄、毕淑敏的博识睿智,我喜欢&&

优美的散文,读来让人心旷神怡,津津有味,爱不释手。在潜移默化中,真善美已经走进为之开启的心之门扉。

相关热词搜索:散文 我的老师散文 我的母亲散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