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20-09-16 来源: 入党申请 点击:
最美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一、基本情况
唐道宽,男,汉族,生于 1974 年 12 月,小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1998年 8 月参加工作,现系蓬溪县回水乡小学校元坝子村小(樱川小学)负责人,至今已在该校连续辛勤工作 XX 年。
二、先进事迹
(一)师德高尚,爱岗敬业
唐道宽同志热爱祖国,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优秀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品德高尚,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得到了同事及学生家长的高度赞誉。
(二)公而忘私,艰苦创业
唐道宽同志的父亲唐其书在常乐镇的庭英小学教书,母亲龙芳会在家务农。该同志参加工作两年之后,1999 年 11 月,59 岁的母亲被确诊为胃癌,父亲一边教书一边忙着农活,还要尽可能抽出时间照顾母亲,新婚不久的妻子付小琼已有身孕,她体贴丈夫和家人的不易,只好在家尽心地侍奉婆婆,生活的窘境心里的压力可想而知。身为儿子和丈夫的唐道宽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只有在放假时才能照顾生病的母亲,尽量帮助家里多干些农活,来分担父亲的焦虑减少父亲的劳累。面对病中痛苦的母亲,屋里屋外忙碌的父亲,还有有孕在身却只有在家孝敬公婆的妻子,唐道宽的心里满是心酸、无奈与内疚。第二年的8 月,儿子唐楷燚呱呱落地。一边是病中痛苦的母亲,一边是产后身子孱弱的妻子,还有年幼的儿子,父亲更忙碌了,唐道宽心里的压力更大了。即便如此,背负着家庭责任和重担的唐道宽没有耽误工作,他把悲伤和自责放在心底,微笑着面对生活和工作,教育教学工作搞得有声有色。XX 年 3 月,母亲不
幸去世,儿子却在一天天长大,唐道宽同志当时微薄的工资无以维持一家三口正常的生活,无奈之下,两人只好把儿子寄养在丈母娘家,妻子付小琼被迫外出打工以贴补家用,自此一家人常年聚少离多。至今,其妻仍在成都一家皮鞋厂上班,其子在蓬溪中学寄宿读初中。
但是,家庭的困境并没有绊住唐道宽同志诲人不倦、孜孜以求的脚步。
元坝子村小地处蓬溪县回水乡、明月镇、大石镇和宝梵镇“三镇一乡”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唐道宽同志家住常乐镇智慧村,从家到学校只能先到庭英的三叉路口,接着乘车到到明月镇,再从明月镇步行 9 公里左右到学校。若遇上雨天,要花两个钟头左右才能到校。为了能赶上学校每周一举行的升旗仪式,他基本上是每周日就提前到校,每周五放学后才回家。
1998 年,元坝子村小校舍还是 70 年代的石木结构建筑,到周边场镇都是泥泞小道,路程均在 6 公里以上。XX 年,学校自行筹资拆除大部分危险校舍,并新建砖石结构小青瓦平房 220 平方米。XX 年,社会人士马茂琴女士捐赠 23万元,政府配套 25 万元,新建砖木结构校舍 325 平方米,并对原校舍进行改造、维修。同时,元坝子村小更名为“樱川小学”。该校腾出的教室改造成为教师宿舍,才结束了 5、6 名男教师同睡在一间教室的窘境。唐道宽和同事们开玩笑说,我们的客厅、卧室、饭厅和办公室是“四合一”。XX 年,时任县财政局评审中心副主任的刘娟到校后看到如此境况,感慨万千,深深地被教师们以苦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
该校地处山垭口,春夏常常刮起北风,屋顶的小青瓦有时被风掀得七零八落,甚至个大的彩瓦也不能幸免。大雨不期而至,教室和宿舍被淋得一片狼藉,床上的棉被和生活用品被浇了个透,时为村小负责人的唐道宽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及时向中心校汇报情况,自己再四处寻找维修人员,但是留在农村的多是老人和小孩,难以及时找到合适的人选。面对这样的困境,唐道宽同志率先垂范,自力更生,带领同事们将凌乱的屋面翻拣归位,苦累伤痛,无人言及。
因条件限制,该村小的生活用水全靠肩挑手提,唐道宽和同事们一日三餐所用食品大部分靠周日带来,新鲜肉菜供应困难;稀饭加咸菜是家常便饭。每逢农村蔬菜上市旺季,一些热心的村民也会送些菜来;有时,他们请老乡帮忙从集市捎带些。但此举非长远之计。有道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唐道宽同志就主动从老乡那儿要来了荒土,带领同事们利用课余时间开荒种地,种瓜栽菜。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瓜果飘香。
唐道宽和同事们虔诚地工作,辛勤地育人,但是业余生活单调又乏味。那时候没有电视,几乎没有娱乐设施,甚至连手机的信号也是时断时续,更别提城里人习以为常的宽带、网络。因路途遥远,由中心校转到该村小的报刊杂志,往往使新闻成了“旧闻”。
XX 年是“非典”的敏感时期,当年的 10 月,学校六年级 20 多人中有 10余个学生出现了疑似“非典”症状,引来了师生及家长的一片恐慌。更是引起了回水乡党委政府和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他们带领乡卫生院的医生一道步行来到学校诊治。在学校一片恐慌的氛围中,唐道宽同志首先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带领老师们腾出了一间教室,把学生家长带来的被褥细心地铺好,为他们烧水做饭,再配合乡村医生付国军时常观察学生的临床症状,那一夜,他忘记了疲劳,抛弃了恐慌,一直守护在学生的身边,安抚他们惊恐的情绪,及时和家长联系沟通,直到第二天中午,学生们的身体才逐步恢复了正常,唐道宽同志才长舒了一口气,又带领老师们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工作中去。
XX 年“5.12”地震发生时,元坝子村小的师生们正在安静地午休,突入其来的陌生震感让大家一时懵了。唐道宽同志率先清醒过来,在第一时间组织全校师生有序撤离到操场,远离抖动不止的教室,经过细心的检查询问,无一人受伤。在通讯盲区之后,中心校通知学生放假一周。唐道宽同志在向学生讲解了地震应急常识之后,及时安排教师护送回家。这时候,他才顾上联系家人。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唐道宽同志顾不上年迈的父亲和年幼的儿子,怀着对远在成都的妻子的深深担忧,主动留了下来,与何洪建老师一道检查校舍,汇报情况,面对地震带来的危房危点,他积极组织附近的匠人及时整修。在整修中,他又背上背篓到 7 公里外的大石镇购买材料,协助匠人干一些零碎的杂
活。经过一天的劳累之后,才抽出时间联系家人,这样的情况直到学校正常开课。地震之后,他主动带头组织师生捐款一千余元,及时将善款交寄往灾区。
XX 年暑期,新建教学用房时,为了保证新建校舍按时竣工,学校及时开课,他亲自督促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主动协调施工队和周边老百姓的人际关系,在酷暑和辛劳中,他原本结实的身体竟消瘦了一大圈!
元坝子村小的“留守学生”多,“单亲孩子”多,由此引发的生活问题、心理问题也多。有的学生离校较远,午饭只好在早晨带到学校吃。时间一长,食物在夏天有馊味,冬天冰得难以下咽。看到这种情况,唐道宽同志主动向学校提出,由他组织村小教师轮流为学生蒸饭,烧汤炒菜。于是他有了新活:购买材料,聘请匠人,修筑灶台,置办厨房用具,计划用柴用水相关事宜。从此以后,学生吃上了热乎乎的饭菜。当唐道宽面对这些留守学生时,认真了解情况,积极疏导心理问题,让学生们积极健康地成长。现已为人师的唐晓艳至今对唐道宽老师当年的关爱记忆犹新。
随着唐德秀和李家贵两位老师的相继退休,元坝子村小另一个矛盾又凸显出来了——缺乏师资。XX 年上期,随着李家贵老师的退休,元坝子村小的六年级学生只好在最后一学期离开了母校,到中心校和周边学校完成他们小学的最后学业。唐道宽同志也从小学教师成为了该校幼儿教师,教学方式方法也随之变化。为此,他在完成自身角色转变的同时,还积极协调做好老师们的思想等工作。
生活的艰辛,扎根山村的孤独,交通信息的闭塞,成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面对此情此景,作为共产党员的唐道宽同志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用自己的绵薄之力,撑起了元坝子村小的全面工作。
(三)辛勤耕耘,硕果累累
春华秋实,付出总有回报。唐道宽同志所教班级在历年学业检测中均名列前茅:XX 年小学毕业生学业检测质量评估获“县三等奖”,XX-XX 年学年度教学质量监测评估获县“优秀教师”称号。由于所带班级成绩突出, XX 年由他
担任班主任的五年级二班被评为“遂宁市先进班集体”。工作之余,他积极参与业务进修,XX 年撰写的论文《浅谈班级管理》获“县一等奖”,论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获“县二等奖”。
在他的带动下,元坝子村小的教师们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申群科在 XX-XX 年学年度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中获“县优秀教师”称号,黎光华担任班主任的五年级二班在 XX-XX 学年度被评为“县先进班集体”。
元坝子村小,唐道宽同志一呆就是 XX 年。XX 年,是他挥洒美好青春年华的 XX 年,是他实现教育梦想的 XX 年,更是他成长为一名“最美共产党员”的XX 年。“最美共产党员”的“美”,“美”在不计较个人得失,“美”在舍小家为大家,“美”在挑战艰苦的环境,“美”在无怨无悔的付出。这些“美”,唐道宽同志身上均有闪现。
综上所述,鉴于该同志表现优秀,成绩突出,并结合《中共遂宁市委组织部关于组织广大党员参与共产党员网“共筑中国梦”学习交流活动的通知》(遂组通〔XX〕112 号)文件精神,县教体局党委对该同志先进事迹进行了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地审核,认为其具备了“最美共产党员”的条件,特予推荐,敬请上级主管部门予以评审。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