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8-23 来源: 入党申请 点击:

 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读《孙子兵法》有感

 在大学通识课的过程中,我是第一次以一个完全不同的方面接触到《孙子兵法》,以前我所了解的与此最相关的一句就是那句耳熟能详的“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然而却不是正式出自于此书的。一直以为《孙子兵法》是过去的战争谋略,和现实生活没有多大用处,但是却惊异地发现,其中蕴含的谋略攻计,在日常生活中却被时常使用着,无处不体现着古人凝结时间的智慧。唐太宗曾经对这本兵书有着高度评级:“关诸兵书,无出孙武”。《孙子兵法》不愧被称为“兵书圣典”。

 作为现存最早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处处体现着道家和兵家的哲学内涵和思想,被广泛的运用于政治、军事、经济等各领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短短十三篇几千字,深含着辩证思想,道出了深刻的作战策略,本着以最小的牺牲获得最大的胜利的原则,《孙子兵法》是讨巧的和平主义策略,在早年就已经流向国外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且深受西方国家推崇,甚至被推选为必读教材。其中蕴含变幻无穷的战略技术、长讨常新的讨论韵味,也在商界更是被作为实战必备手册,时刻得到运用,兵法已经不是仅仅作用于战争之中,这是一种谋略,谋略也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

 在《孙子兵法》中,我们能够读到很多平时耳熟能详的话,比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现代军事发达的情况下,这句话仍然有实践的意义。作者孙武,也被人称为兵圣,开创兵家。

 其中最让我感触最深是第二篇《作战篇》,主要是指作战前的准备和筹划,即“未战而庙算”,着重分析了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指出战争依赖于经济,但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本的思想。战争与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一切战争所需要的物资、装备,都是来自于百姓的劳作,战争的钱货来源大部分是来自于对百姓的税收,士兵也是征收民间的精壮青年,而战争会造成梯田破坏、劳动力减少,使得国家农业生产力下降,影响前线战资物需而影响战斗力。经济是一个国家的根源之力,通常在一场战争之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修生养息安顿百姓生活,家破人亡是所有百姓都不想的,所以战争前的准备和谋划是来巩固民心的一个重要举措。孙子能够时刻想着百姓生活,不光是为了国家能够在战争中获得胜利,也是希望百姓能够最少程度的收到战争的灾难的影响,出于民本的思想考略,孙子一直倡导的以最小的损失,是不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百姓的生活呢? 即使是在现在的和平时代,任何规模的战争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战争就是灾难的代名词。所以中国一直致力于维护和平的多边关系,能以和平方式解决的都以和平方式解决,能够不引发战争就不引发战争,这应该也是很多国家形似的战略。但在目前世界上,仍有极少数地区仍受战火的困扰。

 战争不再,不代表兵法不再。

 随着社会的进步,不管是企业还是人之间都存在不同竞争,《孙子兵法》也倍受商界人士推崇,在人际关系、企业管理、企业竞争中都能够看到他所涉及的部分,在经济方面的作用受世人瞩目。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就曾经公开宣称说《孙子兵法》使他们成功的法宝。他说:“中国古代先哲孙子,是天下第一神灵。我公司职员必须顶礼膜拜,对其兵法认真诵读,灵活应用,公司才能兴旺发达。”美国的在对《孙子兵法》的崇拜程度上也并不比日本逊色,美国当今著名经济学家哈默就说:“仅估计已知竞争者的当前战略优势无助于了解潜在竞争者的决心、持久力与创造力。孙子,以为中国军事战略家,三千年前就曾经论证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道理。”可见《孙子兵法》在西方人眼中的地位,以及在经济

 学界的威望,其实并不亚于儒家学说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孙子一定料想不到他忠于国家以毕生战争经验和知识为了获得君主认可所撰述的兵法之书,能够在后代有如此高的评价和威望,并且能够被运用与战争以外的各方各面。先贤忠一于一事的风范、把生活经验转换为哲学理念的智慧,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敬仰。

相关热词搜索:孙子兵法 读后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