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壮大主导产业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8-14 来源: 入党申请 点击:

 欢 迎 浏 览 本 文 , 我 们 致 力 为 广 大 用 户 提 供 优 质 范 文 , 有 不 足 之 处 敬 请 提 出 指 正 , 谢 谢 !

 欢 迎 浏 览 本 文 , 我 们 致 力 为 广 大 用 户 提 供 优 质 范 文 , 有 不 足 之 处 敬 请 提 出 指 正 , 谢 谢 !

 培育壮大主导产业调研报告

  为了贯彻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探索我省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的有效路径,最近,我院与委产业协调处组织开展了主导产业调研。调研组分别赴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宣城、蚌埠、阜阳、宿州等地,与市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并参观考察了有关开发园区、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从调研的情况看,各市围绕全省七大主导产业,明确了自身定位,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了进一步培育壮大我省主导产业,调研组认为,以下几个方面还需要高度重视。

 一、实施差别化区域优惠政策,力促各市合力打造全省主导产业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首先表现为主导产业的成长过程,而主导产业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协作。目前,我省各市结合本地实际和比较优势,明确了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比如,芜湖市发挥汽车产业优势,向有产业关联的装备制造业拓展;马鞍山市立足铁基新材料首位产业,向高端装备制造、汽车等产业延伸;合肥市依托强大的产业基础,打造六大主导产业;蚌埠市则根据自身实力,集中力量主攻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尽管各地选择主导产业力求科学实际,但从全省的角度来看,如果市域之间形成不了合力,将不利于全省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壮大。为此,建议实

 欢 迎 浏 览 本 文 , 我 们 致 力 为 广 大 用 户 提 供 优 质 范 文 , 有 不 足 之 处 敬 请 提 出 指 正 , 谢 谢 !

 欢 迎 浏 览 本 文 , 我 们 致 力 为 广 大 用 户 提 供 优 质 范 文 , 有 不 足 之 处 敬 请 提 出 指 正 , 谢 谢 !

 施差别化、精准化的区域政策,引导各市加强协作。

 1、省主导产业政策注重引导空间合理布局。建议根据各市实际情况以及所选择的首位产业,尽快编制全省主导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及空间布局图,将全省主导产业落实到具体的空间上。今后,凡符合全省主导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且符合具体主导产业群空间布局的项目方可享受省主导产业支持政策。比如,铜基新材料项目仅在铜陵市、铁基新材料仅在马鞍山市享受我省主导产业支持政策,从而引导各市错位发展、分工协作。

 2、省主导产业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各市首位产业。首位产业对主导产业群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省各市均确定了各自的首位产业,比如皖北各市的首位产业有:淮南的煤基产业、宿州的轻纺鞋服产业、蚌埠的电子信息产业、淮北的食品产业、亳州的现代中药产业、阜阳的生物医药产业。为了更好地发挥省主导产业专项资金的政策效力,进一步做大做强各市首位产业,建议实行专项资金集中使用,重点支持各市符合全省主导产业方向的首位产业项目,加速各市首位产业成长,带动各市主导产业发展。

 3、建议设立区域产业协作与发展基金。目前,我省不少市县的主导产业相同,比如,家电是合肥、芜湖、滁州等市的主导产业,汽车是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市的主导产业。而在目前情况下,每个地方从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

 难免会保护和限制资源及要素自由流动,不利于区域协作和全省主导产业的整合发展。比如,蚌埠市发展玻璃新材料产业有技术优势,而凤阳县有资源(石英砂)优势,但在现有的体制下,两地难以形成有效的产业链分工协作关系。为此,建议借鉴欧盟一体化和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合作开发中的成功经验,设立安徽省区域产业协作与发展基金,主要对跨市域产业合作中利益受损或较少获利的地区(比如凤阳县向蚌埠市提供资源)给予补贴,为跨市域合作研发项目(比如合肥市与芜湖市合作研发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项目)提供融资功能,对全省主导产业具有牵动性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配套资金支持等,从而推动各地加强协作,合力打造全省主导产业。

 二、引导企业跨区域强强联合,培育有自主品牌的国际大企业主导产业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上,更体现在大型企业综合实力及其品牌影响力上。引导骨干企业强强联合,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培育自主品牌,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从调研情况来看,各市普遍重视对企业主体的培育,积极支持企业集团化、集群化发展。比如,铜陵市实施“一三五”工程,重点培育 1 个千亿元企业、3 个百亿元企业和 5 个五十亿元企业,加快铜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合肥市吸引海尔、长虹、三洋、格力、美的、格兰仕等国内外知名家电品牌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链完善的

 欢 迎 浏 览 本 文 , 我 们 致 力 为 广 大 用 户 提 供 优 质 范 文 , 有 不 足 之 处 敬 请 提 出 指 正 , 谢 谢 !

 欢 迎 浏 览 本 文 , 我 们 致 力 为 广 大 用 户 提 供 优 质 范 文 , 有 不 足 之 处 敬 请 提 出 指 正 , 谢 谢 !

 家电产业集群。但是,在企业跨市域整合方面,我省缺乏有效的引导机制。为此,建议鼓励和引导企业跨区域强强联合。

 1、研究制定汽车制造等重点行业整合的实施办法,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围绕培育全国 500 强企业、打造我省五千亿元以上主导产业目标,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鼓励骨干企业以技术共享和资本渗透为纽带,加强战略合作,共同提高抵御和抗击国外资本和产业风险的能力,促进我省主导产业的持续发展。比如,中国华源集团与太和医药经营企业强强联合,组建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形成全国最大的医药集散地,不仅带动了太和医药工业的发展,而且规范了市场,优化了医药产业发展环境。下一步,建议我省以汽车整车制造为重点,积极引导江淮与奇瑞集团战略合作,推进行业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合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自主品牌。

 2、支持各市实施“小巨人”培育工程,优化主导产业配套环境。支持各市围绕主导产业及龙头企业发展,实施“小巨人”培育工程,制定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外来中小配套企业,鼓励本地企业配套发展,支持战略投资者投资创业,形成配套产业半小时(车程)经济圈。比如,芜湖市在招引美的集团的同时,大力引进和培育配套小企业,目前,已有 70 多家空调零部件配套企业落户芜湖,直接为空调生产提供配套服务,家电产品所用的钣金、注塑、喷涂

 等主要配件 90%以上实现就地配套,芜湖市因此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空调产业基地和小家电生产基地。

 3、加大政府采购和宣传力度,支持企业打造国内外知名品牌。品牌的培育和壮大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即使是高度市场化的美国也是如此。据统计,1955 年至 1963年期间,硅谷半导体产业 35%-40%的营业额来自于政府采购,正是由于美国国防部对尖端电子产品的大量需求,才使许多年轻的高技术公司生存下来并成为今天全球性大品牌。目前,我省汽车等产业尚处于成长阶段,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还任重道远。为此,建议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强力推行政府采购、主流媒体宣传、金融配套服务等措施,同时帮助企业构建多层次全球营销网络,提升自主品牌形象,扶持品牌企业发展。

 三、组建创新平台和经济实体,助推产学研合作与科技创新产业竞争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实质上是庞大的创新与服务团队的协同能力的竞争。屡屡被作为创新典范的美国硅谷,其成功的关键不仅仅因为有斯坦福、加州伯克利大学等一流高校和一流技术,更重要的是有完善的创新平台和配套服务,促使产学研一体化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从调研中了解,目前各市也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比如,铜陵市专门组建了产学研办公室,合肥市组建新能源汽车、平板显示、光伏光热、农产品加工、家电技术等十大产业研究院。但总

 欢 迎 浏 览 本 文 , 我 们 致 力 为 广 大 用 户 提 供 优 质 范 文 , 有 不 足 之 处 敬 请 提 出 指 正 , 谢 谢 !

 欢 迎 浏 览 本 文 , 我 们 致 力 为 广 大 用 户 提 供 优 质 范 文 , 有 不 足 之 处 敬 请 提 出 指 正 , 谢 谢 !

 体来看,还存在产学研形式单一、长期战略联盟较少、重大科技创新不多等问题,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创新主体势单力薄,缺乏公共平台及协同机制。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1、组建多元化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推动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建议从汽车及电子信息产业试点,由省政府牵头,组织协调相关市县及主要企业,并吸纳各方面科技力量和社会中介组织参与,组建全省汽车共性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对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汽车总线控制系统和新能源汽车关键总成,以及汽车电子等方面协同创新,实现重大突破,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支持各市采取以政府为主、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省级给予重大设备购置补贴的方式,建立主导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中心。鼓励各市建设和完善企业计算机网络、产业链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等,支持芜湖市与浪潮合作共建云计算中心。鼓励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各类国家级研发平台对中小企业实行专业化服务,建立协作配套的产业技术服务体系。

 2、支持各市创建产业投资平台,对主导产业重大项目跟踪配套。装备制造等技术含量高的主导产业需要全产业链创新,如无原始基础创新很难推进,而产业原始创新投资多、期限长、风险大,决非单个企业所能承担。因此,建议省市政府整合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

 中小企业发展等专项资金,集中力量支持主导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及重大研发项目。借鉴江苏、深圳等地创业风险投资的做法,将政府对企业的无偿资金支持改为参股风险投资,带动其他风险投资跟进,支持企业研发创新。比如,芜湖市建设投资公司一直跟踪奇瑞科技的重大项目,在资金上给予配套支持。铜陵市整合全市各类产业扶持资金,设立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扶持铜基新材料产业发展。马鞍山建立市铁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引导资金和投资基金,各县区配套建立相关引导资金。

 3、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共建创新实体,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为改变科研院所研发与企业技术需求“两张皮”的现象,今后,凡科研院所上报的研发项目应有相关企业参与,企业上报的研发项目应有科研院所参加,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创新战略联盟,重点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共建的创新实体及其产业化项目,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及科技成果产业化。

 4、支持企业异地研发,推进自主创新与科技成果产业化。城市聚集高校,产业依赖人才。鼓励企业之间开展创新合作,支持欠发达地区的企业把研发中心建在发达的大城市,利用发达地区的人才、技术、信息等优势,实施异地开发。比如宣城裕隆公司将研发中心设在台湾,实行技术异地开发。

 欢 迎 浏 览 本 文 , 我 们 致 力 为 广 大 用 户 提 供 优 质 范 文 , 有 不 足 之 处 敬 请 提 出 指 正 , 谢 谢 !

 欢 迎 浏 览 本 文 , 我 们 致 力 为 广 大 用 户 提 供 优 质 范 文 , 有 不 足 之 处 敬 请 提 出 指 正 , 谢 谢 !

 四、加快建立主导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培育“企业家+领军人物+产业工人”队伍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资源的状况,一个现代化的产业不可能建立在劳动力主体素质低下的地基上。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各市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比如,合肥市实施“千人培训”计划,不断提高工人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但总体来看,我省产业人才状况令人担忧,不仅缺少企业家、领军人物,而且需要加强培养熟练技术工人。据芜湖某企业反映,现在该企业很少有工龄超过 3 年的熟练工人,工人技术一旦成熟往往就被发达地区挖走,以至于企业的很多生产岗位不得不由技术不熟练的农民工来担当。这一问题必须引起我省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1、建议将合芜蚌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推广到全省各市,着力吸引和留住领军人物。借鉴苏州等地“一个领军人物托起一个产业”的做法,鼓励和支持企业创新用人机制,积极推行股权激励等办法,用事业和激励机制吸引人,用感情和环境留住人,不断集聚产业领军人物,支撑我省主导产业的发展。比如,芜湖奇瑞装备公司引进哈工大年轻的博士,直接委以企业总工程师重任;宣城建林数控公司不仅给负责技术研发的总工程师年薪 10 万元,而且给予 30%的企业股份。同时,建议借鉴山东日照等地的做法,支持各市实施人才宜居工程,建设高端人才别墅,改善城市形象,

 用良好的环境吸引领军人物集聚。

 2、支持各市实施企业家培养工程,优化企业家发展环境。遵循企业家成长规律,深化企业管理方式改革,激发企业家干事创业的内在活力,推动企业家在应对市场竞争、引领科学发展中锻炼成长,同时,突出人文关怀,保护企业家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比如,宁国市建立会见企业家、慰问企业家等制度,开展“宁国发展功勋”评比,增加企业家在各级党代表和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中的名额,聘请优秀企业家组成宁国经济顾问团,在全市营造尊重创业、爱护企业家、争当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3、建议出台《关于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快建立我省高技能产业工人培养体系。借鉴山东、福建等省做法,加快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技师学院、高职院校为基础,校企合作为纽带,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工人培养体系,重点扶持一批符合全省主导产业培养方向、为企业提供定单式人才培养的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和高等职业院校,在有条件的行业和大型企业建设一批技师工作站,重点培育一批电子信息、汽车和装备制造等产业急需高技能人才。进一步完善我省劳动预备制度,推动主导产业工人本土化进程,做到有针对性地预备劳动力,有目的性地培养新成长的劳动力。

 五、推动专业化园区建设,壮大主导产业基地区

 欢 迎 浏 览 本 文 , 我 们 致 力 为 广 大 用 户 提 供 优 质 范 文 , 有 不 足 之 处 敬 请 提 出 指 正 , 谢 谢 !

 欢 迎 浏 览 本 文 , 我 们 致 力 为 广 大 用 户 提 供 优 质 范 文 , 有 不 足 之 处 敬 请 提 出 指 正 , 谢 谢 !

 域竞争优势的形成和获得,关键在于产业的竞争环境与产业集群。在我国,开发园区是产业集群的载体,也是主导产业基地所在。据调研了解,徐州铜山开发区专做挖掘机及配件,市长带队专业招商,经过几年的努力,园区规模迅速做大,主导产业由此崛起。在我省,比如芜湖市多年来一直推进专业化园区建设,园区产业集群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宿州市围绕建立“中国中部鞋都”,强力推进专业化园区建设,力度空前;合肥、宣城、铜陵、马鞍山等市也高度重视专业化园区建设。但总体来讲,我省开发园区主导产业界定过于宽泛,专业化园区发展不足,主导产业难以落到具体的专业化园区,缺少产业集群及产业基地的强有力支撑。为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加快制定《安徽省特色开发园区认定办法》,引导园区专业化发展。原则上,特色专业园区主导产业不超过 3 个,且与所在地主导产业一致,园区主导产业产值比重不低于 70%。特色专业园区优先获得省里对主导产业的各项支持政策,重点项目优先进入省“861”项目库。

 2、建议各市成立主导产业布局领导小组,统筹市域开发园区产业招商与项目布局。各市按照本市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和各开发园区特色定位,统筹市域产业招商与项目布局,促进开发园区特色发展、分工协作。改变园区现有的招商引资审核办法,对符合主导产业方向的园区企业再投

 资,可视同招商引资,享受引进外资的同等待遇;对于投资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但属于主导产业的配套小企业,鼓励通过标准化厂房、工业综合体、主题产业园等方式,解决配套小企业的落地问题。目前,合肥、阜阳等市已建立相应的统筹协调机制,推进产业有序承接和布局。

 3、鼓励各市围绕产业基地补链,开展精准化产业招商。合肥市围绕汽车产业基地建设,深入江淮汽车公司,了解汽车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及需要招商的重点企业,然后将招商名单分解到相关招商小组,开展专业定向招商。芜湖市制定了《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路线图》,汇编国家鼓励发展重大技术装备指导目录等资料,结合各园区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项目、技术和人才进行精准化产业招商。

 4、支持国家级开发区申报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支持承载主导产业的国家级开发区申报设立综合保税区或出口加工区,提高产业对外开放水平。帮助铜陵市申报 B 型保税物流中心,争取证监会和上海期货交易所同意在铜陵设立铜期货交割仓库。

相关热词搜索:壮大 培育 调研报告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