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中的财务内控策略分析

发布时间:2018-07-10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要:正因为行政事业单位属于非营利性组织,所以难以在“产出/投入”关系下实施量化分析。对此,完善固定资产购置管理便需要在发挥体制内单位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来展开。通过主题讨论,完善固定资产购置管理的措施可从:党建工作推动下重构组织生态、建立人员联系制完善事前管理、借助OA系统严格信息公开制度、专项预算支出中强化前期论证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完善;措施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机制变革的不断推进,完善固定资产购置管理已成为管理者所应直面的课题。长期以来,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执行预算会计制度,且在作为非营利组织类型,所以在固定资产购置管理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不足。这种不足不仅归因于现行财务内控工作所存在的制度性缺失,也根源于岗位职能所呈现出的短板。正因为行政事业单位属于非营利性组织,所以難以在“产出/投入”关系下实施量化分析。对此,完善固定资产购置管理便需要在发挥体制内单位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来展开。那么,这里的比较优势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党建工作应纳入到完善固定资产购置管理的视野,使其配合财务技术和制度层面的优化措施,来为完善工作提供组织生态保障。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本文分析框架
  固定资产购置管理需要遵循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所以这里从以下两个方面建立本文的分析框架。
  (一)全员参与的预算支出管理
  “全员参与”构成了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在要求之一,其主要指向单位全体人员都应承担预算支出管理的职责。作为科层结构的行政事业单位,其在内部实施着权威式管理。在直线职能型组织架构下,各级管理者担负了固定资产购置管理的主体责任,在职能部门内部,部门成员则应对自己的经济行为负责。在本文提出了应将党建工作纳入到完善工作中来,那么党建工作的着力点便是强化全员参与下来完成固定资产购置管理。从目前所反馈的本文信息中可得,不少同行期望于优化预算管理技术来实现这一点。但笔者认为,在职能化管理模式下因受到职能壁垒的制约,职能部门成员具有隐藏关键信息的利益驱动,且在专项支出中财务人员受制于自己所存在的知识短板,从而财务内控技术将面临信息不对称的挑战。
  (二)全过程的预算支出管理
  “全过程预算管理”构成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另一内在要求,其主要指向了需建立起事前、事中、事后的预算支出管理机制。具体而言,事前管理主要反映在预算编制环节,事中管理则反映在预算资金使用和配置环节,事后管理则反映在对资金使用绩效的评价环节。为了规避系统性风险,应强化事前管理,而在行政事业单位改革背景下,当前又需要增强事后管理的力度。对于事中管理而言,其一直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的重点。
  以上从两个方面所做的分析框架,便为我们提供了措施构建的路径指向。
  二、完善固定资产购置管理的目标定位
  结合以上所构建的分析框架,这里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建立目标定位:
  (一)定位于提升服务职能
  作为体制内组织的行政事业单位,其担负着诸多社会公益性职能任务,如事业单位向社会提供公益性专业技术服务。因此,完善固定资产购置管理的首要目标应是,提升服务单位主营业务开展的财务能力。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照搬经济组织的财务内控模式,即单纯强化成本控制和预算约束职能。随着该目标定位的提出,在完善固定资产购置管理时需要优化预算编制工作,只有在与专项事由相匹配的预算额度,才能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能够顺利承担相应的社会职能。
  (二)定位于增强财务监管
  该目标定位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管理的常态,也是当前在完善财务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在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下,不仅需要对当事人进行财务监管,还需要在时间维度上对资金流的全过程实施财务监管。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该目标的实现需要依托制度设计、信息化平台、人员岗位职责等多个要素来共同支撑。实践表明,目前制约该目标实现的影响因素,主要反映在人员监管环节。不可否认,这与行政事业单位的组织生态环境不无关系。
  (三)定位于强化资金统筹
  与行政单位不同,事业单位正经历着分类改革,分类改革的表现形态之一便是对财政拨款机制进行调整。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当前还需要在完善固定资产购置管理上,定位于强化资金统筹的目标。同时,强化资金统筹的重点应放在专项预算资金支出方面。
  三、定位驱动下的措施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并在定位驱动下,完善措施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一)党建工作推动下重构组织生态
  行政事业单位应发挥党建工作优势,通过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队伍建设、思想建设,来首先强化党员职工的固定资产购置管理意识。具体而言,便是各级党员干部需要担负起部门主体责任,通过落实单位财经纪律、杜绝包庇来肃清部门的不良风气。作为部门内部的党员职工则需要在自查、自咎中来增强固定资产采购管理意识。随着党员职工的全员参与,便能在重构组织生态的基础上,营造起全员参与固定资产采购管理的格局。
  (二)建立人员联系制完善事前管理
  这里需要突出固定资产购置管理的服务职能,而只有通过部门调研、专项调研才能做到预算编制的精准性。为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财务人员的部门联系制度,借助制度这一长效机制来细化财务人员的岗位职责。鉴于财务人员数量有限,所以在实施部门联系制度时可以采取大部制管理模式,即将业务关联性强的部门作为集合来实施联系。在完善事前管理时,财务人员应起到联系部门负责人与财务部门负责人之间的桥梁作用。
  (三)借助OA系统严格信息公开制度
  固定资产购置中的事中管理不仅属于完善的重点,也属于完善的难点。正如上文所指出的那样,在职能化组织架构下存在着信息壁垒。因此,完善的着眼点就在于消除或者降低信息不对称对预算资金监管所带来的困境。笔者建议,可利用行政事业单位已有的OA系统,适时公开各部门的固定资产购置信息。为了确保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可以对查看人员进行授权处理。通过信息公开,来使部门固定资产购置处于舆论监督的环境之下。
  (四)专项预算支出中强化前期论证
  尽管行政事业单位采取招标方式来开展专项采购,但招标方式只能保证程序合规,却不能保证资金配置得当。因此,财务部门、国资部门、纪检部门、资产使用部门等四方应组成论证小组,必要时可以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在专项采购立项前对其采购的必要性和造价进行充分的论证与概算,进而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一来,就能避免因部门之间的攀比而造成单位固定资产购置出现错配的现象。
  四、问题的拓展
  最后仍需围绕着财务内控进行问题拓展,对此以下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财务管理手段的创新
  在针对目前的挑战可知,财务管理应形成部门跨界协作的态势。即,财务管理团队应吸收专业技术人员进入,来为资金预算、成本控制等环节做技术顾问。除此之外,该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对财务管理工作施加其它影响。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受“关系影响力”的作用较大,这需要通过规范制度、强化审计监管机制来克服。
  (二)财务管理的绩效评价
  财务管理目标是否达到事业单位组织目标的要求,则需要建立针对财务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并在对上负责的机制下,进行人员绩分量化、考核。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分别给予财务人员年终奖励或是惩戒。
  五、小结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机制变革的不断推进,完善固定资产购置管理已成为管理者所应直面的课题。本文从全员参与下的预算支出管理、全过程的预算支出管理这两个分析框架出发,对完善措施建立起了路径指向。通过三个方面的目标定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额措施:党建工作推动下重构组织生态、建立人员联系制完善事前管理、借助OA系统严格信息公开制度、专项预算支出中强化前期论证。
  参考文献:
  [1]段慧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析[J].山东纺织经济,2011(1).
  [2]陈红蕾.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J].价值工程,2011(1).
  [3]周德旗.ERP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及分析[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1(1).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交通信息中心)

相关热词搜索:购置 固定资产 内控 行政事业单位 策略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