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效利用时政资源
发布时间:2018-06-27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作为一门引导小学生从“个体的人”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的综合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理念是“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聚焦到学科核心素养范畴,则是以合作、爱心和责任为核心,体现21世纪最需要的技能要求,指向不同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时政涵盖范围广,鲜活真实,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小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处在起步形成的阶段,对社会事件认识不足,与不同的教学目标相契合,适时引入适当的时政资源,能够有效助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树立正确价值观。
一、以培养“合作”素养为目标,在“分类搜集、分组汇报”中利用时政资源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目标。学生有与人合作的经历,但往往缺乏正确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方法。教师可以选择具有共通的教育内涵的时政资源,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并展示,在对资料进行分类汇总和展示汇报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比如,在“身边的科技”主题教学中,教师课前布置任务,安排学生分小组收集军事、能源、购物、农业等不同领域的科技时政资料,并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展示。课上,“小胖机器人”、可燃冰开采、支付宝购物等新闻纷纷亮相,汇报者和倾听者轮流交换角色,无形中强化了学生合作收集信息、分享信息的意识和能力,“祖国富强文明”的价值观教育也水到渠成。
二、以培养“爱心”素养为目标,在“展示、体验”中利用时政资源
培养学生拥有爱祖国、爱社会、爱家庭、爱同学等态度和品行,也是道德与法治课重要的教学目标。凝聚正能量、积极健康的小视频、配文图片等时政资源就成了教师的首选,教师在课堂上或展示,或让学生亲身体验,在创设的浓烈的情境氛围中,潜移默化地达成教学目标。
1. 展示观看,加深情感认知
音像类时政资源往往因震撼的画面和情感充沛的解说而充满力量。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直接投放这类资源,扩大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的情感认知。比如,在学习“腾飞的祖国”一课时,教师投放两则国内时政新闻: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成功实现首飞;我国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两段视频资料气势磅礴,铿锵有力,弘扬了大国力量,和教学主题呼应,学生为腾飞的祖国而自豪的情感愈加强烈。
2. 模拟体验,强化并迁移认知
时政新闻经过媒体报道之后,会营造出强烈的情境氛围。这种氛围对学生特别有吸引力,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模仿。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契机,鼓励学生在情境中模拟体验,强化学生的认知。比如,一则《我们的校园图书跳蚤市场》的校园新闻可以作为“了解商场,学会消费”主题课堂教学的“试验场”。这则新闻发生在校园内,主人公是同龄人,目的是为贫困生捐款,事件经过对学生来说非常熟悉。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买卖”,获得鲜活的购物体验和奉献爱心带来的快乐,学会“关爱他人”这一教学目标便在正迁移中得以落实。
三、以培养“责任”素养为目标,在“辨析”中利用时政资源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理念中,“做负责任的公民”包括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国家和社会负责。与此相应,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含有价值冲突因素的时政资源,引导学生展开辨析,助其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培养“责任”素养。
学习“学会尊重”一课时,教师向学生投放了这样一则时政新闻:地表温度40多摄氏度,因为大厦不准外卖人员进入,一位外卖员只好在阳光下等待顾客下楼取外卖,又急又热,晕倒在地。教师引导学生们就这则新闻展开讨论,学生们普遍表达了“要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关怀”的观点。也有同学指出,大厦为什么不允许外卖人员进入?现在叫外卖的人这么多,为什么没有专用的通道?
激烈地讨论过后,教师把学生们的辩论焦点引到两个方向——人文关怀与城市基础设施,大家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国人对外卖员在路上争分夺秒的情况要多理解;道路如果有非机动车道,情况就会好很多。社会发展飞快,但是相应的基础设施和相关规则却没有及时跟进,这就造成了许多问题。例如,在设计高楼时,应该预留货车和搬运物品的空间;制定规则时充分考虑特殊人群的需求,以实现细微处的人文关怀。最后,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们认识到,规则必须大家共同遵守,遵守规则是每个人的责任;为了规则畅通,社会的监管和适度的奖惩是必需的。
教师对所选材料进行深入挖掘,鼓励每一位学生发言、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声音,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回应,对培养学生的“责任与爱心”,达成“法治、敬业、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学目标,不着一句说辞,便有厚度、有质量地完成。
四、课上有效运用时政资源要做足“课下”功夫
教师要从具体的教学目标出发,挖掘时政内涵, 选择合适的时政资源。如果仅仅是为了充实课堂容量或者让课堂看起来更“热闹”,输入的时事新闻却和教学目标、课堂内容不相关,效果就会适得其反,导致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外散。因此,在挑选时政资源时,教师还要做足“课下”功夫。
1. 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健全,知识体系正处于基础的构建阶段,对许多社会事件不能很好地理解。“谁是坏蛋?谁是英雄?”“这样做就是不对,那样做就是对的。”在他们看来,人和事都是“泾渭分明”的,非此即彼。面对这一客观事实,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点,努力寻找并精心挑选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时事新闻,筛选健康向上、富含正能量的新闻材料,以保证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2.重视家长的影响
课堂上,教师能够借助时政资源,较好地完成教书和育人的任务;但是,“课下”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为不良的课下环境会让课上效果大打折扣。同是社会热点,家长们自然而然也会讨论争辩。家长们的立足点有时候是个人的经验或经历,难免有失偏颇;但是,这些言论对孩子而言却是“最贴近”“最信任”从而是“最正确”的,它们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教师的观点的力量。课堂上,教师一再告诫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回家时,众多家长带领孩子“中国式等红灯”……“5+2=0”这个公式所表达的含义,应当引起教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
运用时政资源时,教师一定要在课前做足功课,尽可能全面了解针对某一案例材料的评论看法,以便在课堂上多方面、多层次地引领学生展开剖析,聚沙成塔。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做家长的“老师”,参与家长们的讨论,小到社区发生的感人故事,大到国际关系,都可以利用课堂所学展现自己的“理性”和“专业”,在增强学生成就感的同时,也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从侧面促进学生成长为“社会人”。
时政好借力,德育正当时。教师要从课堂教学目标出发,深刻挖掘时政内涵,以适当的方式带领学生分析、体验时事热点,提升核心素养,培育正确价值观,让时政资源成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助推器,通过了解——感受——判断的过程,最终达到“正确行动”这一终极目标。
(作者单位:山東省济南市章丘区相公庄街道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胡玉敏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