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科技利器防灾避险
发布时间:2018-06-27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近日,我国研制成功第一款防爆消防灭火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可在距离火源不到10米的区域进行灭火作业,一次可同时喷射5股近百米的高压水柱,其喷射流量可达手持消防水管的8-10倍。同时,针对罐体火源的泡沫灭火机器人也完成研制。
机器人替代消防人员进入易燃易爆现场,这不仅能减少消防员危险,更可在第一时间获取事故现场数据,提高抢险针对性。面对世界范围近年来接连发生的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机器人”救援力量越来越壮大。
在防灾减灾体系中,科技创新在迅速掌握灾情信息、科学组织救灾、全面评估灾害影响、系统规划重建工作等方面发挥基础性支撑作用,科技在防灾减灾和灾后重建应用已久。
科技在防灾减灾应用的身影
比如,1999年台湾“9?21”地震后,台湾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牵头,组织“地质及断层”“强地动观测”“大地工程”“建筑物震害”“桥梁、道路及交通设施”“水利设施”“生命线系统”“工业设施”和“社会经济损失”领域的专家学者数千人,到灾区进行专项调查,评价灾害损失,为规划重建选址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台湾位于太平洋地震带的事实,力求避开把重建地点选在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易发地区。重建规划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优先考虑学校、老人家园等的重建;根据居民意愿进行基层小区建设;既重视建筑物建设,更考虑文化恢复和心理重建。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后,国家减灾委员会和科学技术部抗震救灾专家组出版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实用技术手册》;2010年玉树7.1级地震、2013年芦山7.0级地震及2014年鲁甸6.5级地震后,科技部均发布了《地震灾后应急实用技术手册》;中国科学院利用多年科技积累和综合优势,充分发挥好科技支撑作用,为历次抗震救灾工作作出了贡献。
科技在防灾减灾信息系统及应急反应系统的力量也极为重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设有灾害应急响应技术创新资助计划,其“灾害应急響应信息产品实验室(IPLER)”项目重点关注有关灾害管理方面的技术创新,通过整合大学、相关企业和公共机构的研究成果及技术,利用系统工程学方法,面向灾害管理需求,开发集防灾规划、灾害响应及灾害恢复功能于一体的灾害管理产品体系,并建设可持续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转移体系。IPLER项目组在2010年海地地震应急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参与了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影像处理工作、联合国扩大国际紧急响应行动以及环境预测与灾害防备响应培训项目。
新技术推广应用和技术标准的普及。在灾害监测警报和风险分析中应用新技术;在基础设施和建筑领域大量采用先进、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向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传授防灾减灾基础知识等。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加强工程防灾技术法规和标准建设,并加强监督检查。如抗震性和安全性是日本公路、铁路和“避难缓冲地带”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法定要求。美国对建筑工程施工图实施强制性审查,所有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拆除工程和包括家庭装饰在内的维护工程的施工图件必须报审,是获得施工许可证的条件之一,保证建筑防灾技术标准严格执行。作为地震多发的国家,在地震多发地区,理应严格执行防灾减灾的技术标准。
科技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的作用
在监测预警方面,高精度监测技术设备的广泛应用大幅提升对地震、暴雨、洪水等灾害预测预警的准确度,极大幅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预警技术取得较大进展,形成观测、科研与预测相结合主动捕捉有效地震变形信息的地震大形势研究方法,捕捉到云南鲁甸6.5级强震震前和震后变化。在四川、重庆、陕西、云南、江西等地质灾害高发区建立了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为基础、专业监测预警预报为核心的群专结合预警示范区,显著提升了地质灾害高发区监测预警工作成效。在应急响应方面,科学的应急响应机制和综合应急响应平台的建立以及先进抢险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在重大自然灾害应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幅降低当地的人口与经济损失。地震-地质灾害链、台风-洪涝灾害链损失评估模型在2014年云南鲁甸6.5级地震、2015年尼泊尔8.1级地震灾害、2014年超强台风“威马逊”、2015年超强台风“灿鸿”、“苏迪罗”损失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评估结果为国家和地方迅速启动相应级别的救灾应急响应提供了重要参考。在灾后重建方面,灾情数据处理与信息服务、灾害损失快速评估、恢复重建等技术产品的不断升级,为灾后信息传递、灾害评估、资源调配、恢复重建等工作提供了及时有力的支撑。相关技术成果在汶川地震灾区、玉树地震灾区、芦山地震灾区、鲁甸地震灾区和尼泊尔地震西藏灾区重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灾区重建规划编制、灾民安置点建设、灾区生产生活设施抗震设计与建造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国家在科技救灾减灾方面的资源整合
一是注重规划和政策引领,推动科技防灾减灾工作持续发展。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 02 0年)》《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国家防灾减灾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等政策文件,对防灾减灾科技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二是注重通过实施科技项目,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十二五”以来,通过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全面支持防灾减灾工作,重点开展灾害监测预警、重大自然灾害防治、生命探测搜寻、避险救援、安置保障等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研发。三是注重人才和基地建设,支撑防灾减灾科技工作。近年来,我国加大防灾减灾基地建设,建成30多个国家级和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观测站,已初步形成覆盖各方面自然灾害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利用基地和高校,培养大量防灾减灾专业人才,有力支撑防灾减灾科技工作。四是着力构建科技减灾应急机制。针对重大自然灾害多灾种叠加、灾后重建多领域交叉情况,着力构建部门协同、机构协作、专家合作与企业参与的科技应急组织机制,建设跨学科、跨部门、多灾种复杂灾情识别、演化预测的科技咨询平台,打破条块分割、整合科技资源,提高执行效率,整体提升科技支撑防灾减灾工作能力。
科技硬实力的提升已经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披上了坚实的铠甲。就暴雨预测而言,有“风云四号”气象卫星传来高精度成像,也有广覆盖率的“监测主力军”雷达实时监测,预测预报过程中还可借助分辨率最高可达3公里的GRAPES中尺度数值模式,天基、空基、地基三位一体的气象灾害立体监测网大大提高了预测精度。我国应对灾难的能力在提升,更多的部门在借助新的防灾减灾手段,利用当前的科技成果防患于未然。
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科学研究是强化灾害预报、救灾防灾减灾和灾后重建的基础,增强研发项目的实用性,强化合作研究,避免重复性工作。可从五方面采取实际行动:强化灾害预报能力,提高预报系统可靠性;发展制定防灾减灾计划的综合性科学方法,集中各领域专家及社会各界意见,制定科学的应急计划;构建系统化、模块化的应急响应机制,提高救灾防灾减灾和灾后重建效率;保障灾害信息和应对机制的公开透明,增强民众对救灾防灾减灾和灾后重建的认识;促进基于证据的战略决策和政策制定,为构建防灾减灾长效机制提供科技支撑。
在防灾减灾救灾过程中,新科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