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长大,当心患“成人幼稚病”

发布时间:2018-06-23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结婚七八年了,动不动就往娘家跑,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和我们倾诉、商量。就连明天准备买什么菜、做什么饭,自己在单位参加了什么会议等这些琐碎的生活小事她都要向我们请示汇报,得到详细指导后,才安心地回到自己的家。”
  刘女士表示,外孙女都已经4岁了,可女儿仍然像个小孩子,老觉得自己没有长大。荆门市口腔医院失眠科主任、高级心理咨询师付锐表示,这其实是一种俗称为“成人幼稚病”的心理障碍,属于“彼得·潘综合征”的一种。
  付锐介绍,“成人幼稚病”这类心理障碍男女都有,并没有明显的区别,与家庭教育环境密切相关。比如,父母过分满足孩子的需要,忽略其应承担的责任;又比如,父母中的一方在婚姻关系中不能得到满足和慰藉,如父亲长期在外,母亲感到孤独和空虚,便与孩子形成过度紧密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母亲需要一个永远长不大、不会离开她的孩子,而孩子无意识地接受了这种角色。
  最后,因为错过了与父母分离、成长为独立个体的关键时期,即使之后父母发现了问题,想将孩子推出家门、推向社会,往往也为时过晚。
  现在的很多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里备受呵护,有的甚至十多岁了,还和父母一起睡觉,而且大多数父母又比较强势。导致这些独生子女虽然结婚了,但心理上总是没有“断奶”,柔弱的翅膀也就不会飞翔。由于他们拒绝成长,最终表现出的性格就是责任感差、依赖性强、心理脆弱、优柔寡断、以自我为中心、小家子气等。这使他们不仅难以承担家庭责任,还不会处理婚姻矛盾。

  患有“成人幼稚病”的人,其中有些人不是不希望自己“长大”,也不是不想负责任,只是缺乏勇气摆脱以往的种种依赖行为模式。“他们因为害怕而没能承担起责任,在压力到来的时候往往一味地选择逃避。”付锐说,久而久之,活在别人世界中的他们逐渐觉察到,依赖必须以丧失自尊为代价时,就极有可能引发焦虑并产生冲突。有些人因为无法及时摆脱“成人幼稚病”,最终导致家庭破裂,一生碌碌无为,甚至为了在失落中获得暂时的满足而沉溺于酒精和药物。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我宁愿永远又笨又傻……”在现代都市里,越来越多成年人的心态就像这首《我不想长大》的歌里所描述的那样,拒绝长大,总想“装嫩”,并且这种情况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这些人因为害怕承担责任,到了结婚年龄却不想结婚,成家后拒绝要孩子,还有的人已经为人父母了,大事小事还得请教父母。
  付銳表示,对于行事幼稚、拒绝长大、想永远扮演孩子而拒绝扮演父母的人,在心理上还保持了很多孩子的特点:爱玩、情绪化、任性、难以自我克制;在生活方面,较依赖他人;对于工作和家庭等成年人的责任,他们往往采取逃避的态度,如频繁更换工作,迟迟不愿结婚,不愿生孩子;同时还表现出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不会主动关心他人,却把他人对自己的关心视为理所当然。
  “这样的状况如果一直持续,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及家属会感到越来越痛苦。”付锐说。“成人幼稚病”对患者的人际关系会产生重大影响,这种病症难以用药物治愈,唯一的办法是接受心理治疗。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和人生观不是单靠说教就能改变的,应由临床心理专家对这类患者进行专业的长期的干预治疗,通过认知治疗、团体心理治疗、行为治疗等专业治疗手段,迫使他们面对现实。虽然治疗刚开始必然是痛苦的,但情况会越来越好。
  成长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就业、生活的压力也是必须面对和承担的,能躲过一时,却不能躲一辈子。最好的应对办法是,在成长过程中,让自己的心理也一起成长,用成熟的心态去面对和承担来自社会和生活的各种压力。
  (摘自《荆门晚报》2018年2月1日)

相关热词搜索:幼稚病 当心 成人 长大 不想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