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瑛山水画的笔法特色
发布时间:2018-06-22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蓝瑛工书善画,擅长于山水、竹石、人物、花鸟等,技法全面,尤其以山水画著名。蓝瑛的画风格多样,有早、中、晚期的变化。蓝瑛鲜明的艺术特色主要反映在晚年成熟的山水画中。仿古山水画是他的主要形式,表明蓝瑛深受董其昌倡导的崇古论和当时盛行的仿古风气影响。他力求古法,融会贯通,自成风范,对明末清初绘画影响很大。
一、早期
早期为五十岁以前。从现存蓝瑛早期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在临习古人绘画作品的过程中,打下了扎实的笔墨功底。在艺术成就的取得上,他主要得益于黄公望、王蒙等名家。蓝瑛作为职业画家,学习古人也甚重技法的精熟和形式的变化,而较忽视气韵、精神、笔情、墨趣等内在因素,带有“院体派”的习性。因此,技巧功力精熟、深湛,又比较外露、夸张,造型结构略带奇特变形。作品视觉效果很强烈,却缺乏耐人寻味的意蕴。但蓝瑛在学习古人的绘画技法时也能够取其精华,并注意吸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以此来丰富个人的表现能力。
此时蓝瑛作品呈现出的面貌基本是以中锋运笔,需要注意的是,蓝瑛的山水皴法,既吸收了倪云林的折带皴,也模仿黄公望的披麻皴,王蒙的牛毛皴、解索皴他也仿学了不少。然而他所绘成的皴法,经过他的消化已然演变成了他自己的皴法。这类皴法似乱柴皴、荷叶皴,其实仔细研究辨别一番又都不是,这就是他的独到之处。山石的画法润泽浑圆,没有过多的棱角,苔点圆润。树木的画法则是多种多样,体现了他绘画技法的娴熟。蓝瑛早年的画,除运笔的风格有特点之外,在画幅大小规模上也有不同,在一般情况下,早年小幅的多,晚年大幅得多。
《溪山秋色图》是画家29岁时创作的一件传世绘画佳作。图中中锋运笔,笔法稚嫩、细秀。从画卷的右边看去那辽阔的水域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画面中的远山让人视觉朦胧,云气蒸腾。画面的中心有山石凹凸起伏,蜿蜒的水流从山石间缓缓流过,坡石上零星地分布着杂草树木。整幅画作淡泊宁静,用笔柔和,山石少皴,偶尔存有淡淡的荷叶皴。
二、中期
中期是在五十至六十五岁之间。此时的画,处于由早年中锋细笔向晚年的侧锋粗笔转化之中,呈现出一种混合的面貌。此时他背井离乡,云游四方,与文人画家交往密切,作品尽量模仿古人,画风发生了明显变化。其笔法日益敏捷娴熟,线条、皴法趋向短,山体结构也出现了一种繁复堆叠,空间感明显减弱,仿古作品不光临仿,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但仍存在民间画风的遗迹。
蓝瑛崇尚文人画,并以跻身文人画家行列为荣。因此画法亦受元明文人画影响,有些作品极似吴门、松江派面貌。这时他不但吸取郭熙、李唐及马远、夏圭的笔墨技法,而且对二米云山的作品也颇有研究,对吴门画派沈周、文徵明等也热心师效。他以自己对各家绘画特色的见解,以中锋、侧锋交替运笔,用各种皴法、点苔法熟练地画出各种形态的山石、树木。以各家的典型构图,或高远或平远,或简或繁,显现出一种笔墨苍劲、气势雄浑的境界。
蓝瑛的《寒江渔艇图》卷是师法吴镇的一幅山水画。这是描绘在深秋景色里,渔夫们欢聚在一起举杯饮酒,并且在远处还有一只小船缓缓而来,像是相约而来的。据我了解吴镇所绘过的渔夫题材中并没有像这样富有生活气息的人物活动情节。乌镇是个文人隐士,在他的画中基本上突出的是渔翁之类的隐士形象。而蓝英所绘的这幅《寒江渔艇图》展示的是渔夫悠闲自在,愉快欢乐的画面。通过仔细的对比,在用笔上,蓝瑛更加简洁、明快,但是不及吴镇的沉厚。在构图上,蓝瑛笔下的景物远近层次较少,而吴镇则趋于丰富。
三、晚期
晚年是在六十五岁以后,这是蓝瑛一生中最精彩的时期。此时他的画风深受马远和夏圭的影响,线条显得刚硬而乏于变化,但他的构图意境、皴法墨法和设色等基本面貌却仍是他自己的绘画风貌。有人评其晚年画风“绝似仲圭,复似启南”。他还善于从空中俯视取景,多角度的摄景,浓缩了天地山川、塑造出天人合一感觉的宇宙山水。作品往往构图层叠,空间感复杂、形态奇特,强调抽象变形的造型美和艺术境界,从而创造出明末时代特色的山水画类型。
从此时期的作品来看,笔法苍劲疏宕,伟峻老练,画风呈多种面貌,有些作品笔墨含蓄隽雅,有些作品青绿重设色,画法工细,色调浓丽,愈老而愈工。这一时期他主要以敏捷快速的粗笔山水为主,山石的轮廓线短小、破碎、躁动,以破笔点苔,以侧锋皴擦,树木的画法更加曲屈苍老,构图雄伟、繁复,题记虽说是仿某家,但已化为蓝瑛的典型山水样式,拥有自己苍劲雄起的独特风格。由于蓝瑛在艺术上的高深造诣,从而受到了后人的高度赞扬。
《江皋话古图》此作品是蓝瑛的晚年佳作之一,画这幅作品时年六十七岁。其实蓝瑛的山水多以繁胜,而这幅却是以简取胜,在他众多作品中实属不多,这恰恰是蓝瑛晚年艺术的老到之处。画中的高树、巨崖、坡石和远处的山以及题字都处于右侧,画家仅将松树的树身和枝叶向左微微的倾斜,从而协调了全图的布景平衡,气象高矿,景致深远。这种构图方式实在是有些冒险,由此可以看出蓝瑛绘画技术的高超。仔细观察此画,可发觉到浓重的苔点显露出了吴镇沉郁凝重的点苔之笔,画中线条短促有力、顿挫有致,很是有黄公望清逸潇洒的笔韵,还有他那粗厚劲爽的用笔也体现出了沈周的画风。这些传统的画法,蓝瑛经过了数十年的消化和吸收,已然成为了他的胸中之墨。
结语:纵观蓝瑛早、中、晚三个时期的绘画作品,大体可以得到这样一些认识:早年的作品,是学宋代诸大家的笔法,尤其是学元四家的作品。此时笔法较细润,明显地呈现出某派的笔法痕迹。中年,在学习前人技法的基础上开始变法,也就是向开创独特风格的途程上逐步迈进。晚年则开创了一种雄伟浑穆的独特面貌,画不离苔以及多画秋景,善施赭色,巧用荷叶皴等等,也都是蓝瑛作品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
[2]俞剑华:中国绘画史[M].商务印书馆,1998.
[3]胡光华:蓝瑛及其武林画派的山水畫[J].中国书画期刊,2006.
作者简介
王鹏程(1994—),男,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美术,研究方向:中国画。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美术学院)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