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耐心:处于美中关系的核心
发布时间:2020-06-19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天益网消息】美国国家亚洲研究局(NBR)7月份出版的《亚洲政策》半年刊刊登乔治城大学历史学教授兼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高级学者唐耐心撰写的一篇研究报告,题为《处于美中关系的核心》,全文如下:
美中关系从来也不像表面看来的那样良好或恶化,也不长期滞留在任何想象中的高峰或低谷。这一动态变化中的少数不变因素之一——对于判断关系的深度与广度来说至关重要——就是台湾问题。在台湾的地位与前途问题上的争议限制着美中两国之间和平与互利的前景。它显示出这两个大国在政治、经济与安全事务方面的憧憬与实践的巨大差异。尽管华盛顿与北京在国际金融、执法、气候变化、反恐和朝鲜的核扩散等重要问题上合作,但台湾仍处于两国关系的核心,从而使两国必然地相互不信任和猜疑。
假如台湾于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华盛顿与北京之间的对抗本来会比较少,和解与合作的机会本来会多得多。在解决当代问题方面,本来会比较容易取得进展。冷战决定了初步的政策与实践。在当时界定了国际社会的意识形态竞争的背景下,美国反对“红色中国”,支持“自由中国人”。由于20世纪70年代美中两国开始实现关系正常化,华盛顿突然间比莫斯科还拥有更多的共产党朋友,所以台北的地位迅速受到侵蚀。冷战结束以来,对于制订华盛顿的连续几届政府所说的积极的、建设性的、坦率的、合作性的和全面的美中关系来说,美、台、中三角既更为重要,也更为次要,既构成更大的,也构成更小的障碍。到21世纪,如果不是台湾的民主兴旺发展,原先的组合很可能就会消失。
今天,华盛顿仍然承诺要与北京和台北都保持良好关系,尽管这些关系的背景与特征已经改变。美国的政治家一贯声称,他们希望中国强大和统一,并对美国友好。中国人往往对这种断言持怀疑看法——无论是由于19世纪帝国主义对中国事务的干涉,还是由于一种最近才出现的看法,即华盛顿谋求遏制中国。21世纪是现代历史上第一次,美国需要与一个强大和有影响的中国抗争,在一系列地区与全球问题上都必须与之协商。对华盛顿和北京双方来说,这都要求态度与政策上的改变。因此,必须采取一项注重历史、顺应文化与政治上的敏感性、并具有充分的灵活性,以迁就空前多样和高度的和解态度的对策。美国和中国的人们尚未开始针对这一新的现实做出调整。
美国的决策者们之所以面临着情况的改变,还由于中国不断增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使台湾的地位越来越岌岌可危。中国的规模过去一直是庞大的——在数量和地理方面——但是现在,中国拥有越来越大的军事优势和经济影响力。北京不想袭击该岛,并可能尚未对自己这方面的实力成竹在胸——尽管一旦遇到挑衅,它这样做的决心是明确无误的。但时间对中国有利,因为它的军事现代化继续着,台湾也缺乏与之竞争所需的资源、人力,可能还有决心。在这方面,十分重要的是美国发表的言论的及其实际提供的支持的程度。华盛顿的调停加大了中国在政治与经济上的筹码,即使撇开美国的军事力量而言也是如此。但是,美国参与的程度,以及华盛顿为台北提供经济与安全联系,从而加强台湾地位的能力和愿望正在改变。在贸易与投资方面,台湾商人证明了中国式解决办法的必然性和主导地位。台湾从理论上讲可能会实现其资产和市场的多样化,并在技术的较高层次上进行新兴产业中的创新,从而经受住一定的压力。然而,台湾陷入其商业上的成功而不能自拔。虽然语言和文化上的优势使得台湾利益要比美国公司更加善于利用中国的机遇,但是这些优势也使市场的转移变得比较无利可图。最后,中国在限制台湾的国际空间和要求有权界定这一空间方面,也越来越老练。
尽管如此,台湾的政治制度,及其民众对民主权利的看法与从前相比,对中国是不大有利的。民主的到来现在已经是一个旧的故事,民主在把美台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方面的重要性也是如此。虽然台湾选民于2008年驱逐了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并使一届提倡改善两岸关系的政府上台,但这一结局并非意味着一种迈向统一的愿望。引人注目的是,无论是台湾与中国的经济融合,还是中国不断发展的军事力量,都没有削弱公众维持政治现状的决心。足足80%的人口拒绝在可预见的未来实现独立或统一。实际上,台湾的民意测验表明,反对统一和支持台独的情绪已经达到有史以来最高的水平。然而,任何改变都是困难的。在没有得到台湾人民充分支持的情况下,政府就无法采取行动。美国在台协会前理事主席卜睿哲和美国亨利.史汀生中心台湾问题专家容安澜指出,台湾人民有决心决定自己的前途:
“台湾的民主制度会阻止预先的投降。……按照任何条件实现统一,都必须改变台北政府的法律地位,而这样一来,就必须修改中华民国的宪法。而修宪必须获得立法院3/4票数的表决和一次全民公决中压倒多数的支持。虽然民进党在上次选举中败北,但它仍占有足够多的支持率,可以阻止任何修宪举措。”
这些新的动态给美国带来了真实的代价。在两岸对峙得不到解决的背景下,中国的崛起和台湾的虚弱威胁到美国的安全。尽管华盛顿宁愿集中精力解决笼统的全球问题,并与北京建立有效的工作关系,但是迅速变化着的台湾局势却使得误解、失算和猜疑不可避免。虽然美国废除了与台湾的安全联盟,也没有任何具体的责任要保护该岛免遭中国军队的袭击,但是根据1979年的与台湾关系法,国会授权美国政府向台湾出售用于自卫的武器。每次出售武器都会引起中国的抗议,并经常会造成军队之间的关系中断。而如果情况不是这样,这种关系本来可以增进中美之间的了解。此外,根据与台湾关系法,美国阐明了在国家利益要求有必要的情况下准备进行干预的意图,尽管美国并没有做出采取行动的明确承诺——从而使其在太平洋的兵力部署和侦察任务变得至关重要。因此,在爆发危机时,华盛顿派出了战舰;
北京也着手开发旨在慑止美国干涉的军事实力。除了与台湾关系法的具体规定之外,美国还通过训练、对需要所作的评估和提出建议来帮助台军。北京与台北关系的不断改善可能意味着,美国今后会比较安全,与中国之间爆发核大战的风险也会消失。但华盛顿也许会陷入比从前更大的危险之中。
将会发生的事情受到历史和不信任的传统的影响。虽然台湾几十年来一直依赖华盛顿,但是该岛的行为往往掩盖了这一现实。台湾的领导人把自己的国内政治要求及其对中国挑战的一心关注,放在优先于华盛顿范围更加广泛的政策关注的位置上。911事件发生后陈水扁和小布什之间的摩擦仅仅是最近的实例而已。台湾操纵美国,使之采取不利于美国国家利益的政策。它在这方面的得手一直是令人吃惊的。类似地,尽管华盛顿始终声称,美国在寻求美中合作过程中不会牺牲台湾的利益,但台湾岛内目前的政治家们只需回忆起取消承认所带来的震惊,就能对这些保证提出质疑。此外,在最初在艾森豪威尔政府执政期间得到实践的战略模糊性政策指导下,华盛顿60年来一直拒绝澄清,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采取行动,而是仅仅警告中国不要发动袭击,警告台湾不要进行挑衅,结果招致袭击。
虚弱的地位来自于华盛顿无望控制的事件。迄今为止,分析人士一直假设,美国所面临的危险会产生于中国与台湾之间的对抗。从今以后,麻烦可能会来自于北京与台北为推进和解所做的努力。这一进程的失败是造成担忧的最危险、也是最可能的原因。如果中国领导人在就台湾新的必要性做出调整方面仍然犹豫不决,那么台湾岛内的幻想破灭、对与北京进行建设性合作的担忧以及台独情绪就可能会造成目前的妥协时代的结束。虽然在台湾总统马英九改善关系的谨慎议程方面已经取得进展——从而带来直航、食品安全和货运方面的协定——但是已经明了的一点是,北京并不认为实现变革完全符合它的利益。最重要的是,中国并没有撤除威胁台湾的任何导弹,中国2009年1月发表的2008年度国防白皮书,及其2009年的军事预算,都表明了它依然采取高压手段。
作为替代,统一问题上的进展也许会给华盛顿带来根本性的问题。虽然统一目前对北京和台北来说,都不是一项近期目标,但是一些事态发展,譬如双方已经讨论的一项和平协定,则可能会显著改变三角关系。不确定性的存在围绕着一些问题,譬如美国在东亚的战略态势、美国进行商业投资的机会,以及美国军事装备的转让等。虽然华盛顿争论说,台湾并非一项地缘战略资产,从而把“失去”台湾所付出的代价贬低到最低程度,但是批评者对这在商用与军用航行方面所造成的影响感到担忧。由于新的市场开放,美国企业可能会在经济上受益,但也可能会被排除在优惠性交易之外。此外,武器从台湾向中国的可能的转让也使现有的库存以及今后出售武器是否明智产生了疑问。
华盛顿还必须考虑台湾出现新的情况会对友邦和盟国产生的影响。在布什年代形成不满情绪之后,奥巴马行政当局现已强调与东南亚改善关系。虽然东南亚各国不希望中美之间发生摩擦,也不一定了解或同情华盛顿对台湾的政策,但是这些国家的确想要在美国言行前后一致并愿意防范中国可能的野心问题上获得保证。此外,美国的决策者们还必须考虑到日本的经济与安全利益。日本之所以对台湾的命运感到担忧,并不仅仅因为美日联盟和两岸一旦发生对抗美国获得日本支持的必要性。东京对台湾被纳入中国势力范围以及北京控制海上贸易与防务通道并不乐意。
由于台湾与中国之间结束僵持局面所产生的影响,所以必须更加关注美国的对策,使之超过迄今为止似乎必要的程度,因为台海僵局已有几十年历史,设想一项解决办法也很困难。虽然变革不会明天就到来,但也早该为变革做好准备。奥巴马行政当局已经正式重申了美国长期以来的政策。这项政策赞成在台湾人民同意的情况下和平解决两岸之间的问题。2009年3月,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薄瑞光明确提到有关华盛顿反对接触的谣传。他宣称:“对美国来说,两岸和睦相处的这一新时代是很受欢迎的。由于两岸对话已经恢复,所以失算和对抗的危险已大大减轻。”他还断言:“人们并不担心,超越经济问题进入政治或军事领域对我们具有威胁。”一些美国观察家认为对这一前景应当表示欢迎,因为它使人如释重负;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其中有内在的危险。
新的现实决定,台海两岸间的均衡时代已经结束。1982年8月的情况截然不同,当时罗纳德•里根批准了界定美国对两岸局势政策的一份秘密备忘录。里根坚持台中军事力量平衡的原则:“美国是否愿意减少对台武器出售,完全取决于中国是否继续承诺和平解决台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分歧。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这两件事之间的联系对于美国的对外政策具有永久的必要性。”此外,备忘录还具体规定,“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讲,都将保持台湾相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防务能力。”今天,没有任何办法可以维持军事平衡。只有外交才能负责拯救该地区和世界的命运。贝拉克•奥巴马、胡锦涛和马英九必须奠定一个透明与信任的基础,从而在制定今后政策方面发挥更大的想像力与勇气,以免使一种不断地以僵局告终的动态关系永久化。这种透明度与信任要求公开交流信息,开展高层对话,直截了当地承认内部的政治压力,尽量避免政治斗争的过度泛滥,参与实施增进信任的措施,并通过改善政治、社会与文化的沟通来避免误解。
这项建议中的难点是明显的。信任与透明度都很缺乏,正如最近的一些事件所表明:一艘美国远洋勘测船和5艘中国轮船(包括一艘海军谍报船)在海南岛附近海域发生冲突,引起有关美国在中国专属经济区内进行军事侦察和可以允许的活动的相互对骂;
中国谴责美国干涉西藏事务,并谴责由于达尔富尔局势,美国发生的有关抵制“大屠杀的奥运会”的辩论;
中国强烈反对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以及由此造成的中美军队间协商中断。在美国与台湾打交道方面,不信任也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由于马英九上台和一项和解性的两岸政策出台,条件已经得到改善。但由于在这种复杂关系中,根本的利益并非完全一致,所以猜疑随时都可能表现出来。没有华盛顿与台北之间的互信,台湾就会缺乏大胆地推行两岸政策所需的支持。因此,虽然美国仍专注于国内和全球的经济衰退、阿富汗与伊拉克的战争、来自平壤的核挑战、墨西哥的暴力活动,以及对付十分难缠的俄罗斯政权,但华盛顿还必须找到解决台湾问题所需的额外精力与注意力。
在21世纪里,由于需要采取多边解决办法的种种问题,所以美中两国将会越来越多地相互合作。虽然有关组建两国集团的经济集团的议论在国际上普遍不得人心,但这象征着中美关系的新的发展方向。然而,这一切都不足以避免在台湾问题上爆发一场危机,以致彻底毁灭两国间的伙伴关系。没有任何其它问题对中国来说具有类似的重要性;
也没有任何其它问题让美国如此深入地逐步陷入到北京所认为的本国内政之中。虽然台湾的前途问题不会很快就得到解决,但是持续存在的不确定性也不一定会导致对抗与战争。在宣誓就职前夕,马英九谈到总统职务对他的要求,尤其是两岸间困境所带来的压力。他宣称,自己感到“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而世人与他一起站在那里。十分重要的是,美国、中国和台湾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智、更加谨慎,并更加具有创造力。(清华大学公共政策研究员尹宏毅译)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