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继学:历史的抉择: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
发布时间:2020-06-13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历史的疑虑:“商品经济消亡论”是一个空想吗?
在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市场经济的客观存在,首先是作为现实经济发?展的必要,而不是作为理论分析的结论被人们所接受。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并不是“引经据典”的产物,相反,却是破除经典束缚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实践者们在经过七十余年的曲折探索之后最终得出的结论。[1]?事实上,要把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与当年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经典论述?衔接起来、“统一”起来,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正象原波兰籍的?英国经济学家W•布鲁斯所公正地指出的那样:“想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发现关?于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的指示,乃是科学上的无望行为。”[2]换?句话说,马克思从根本上否定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进行市场经济活动的可?能性。
客观情况就是如此。综观马克思恩格斯毕生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所有重?点论述,他们每一次都是严肃地(而不是即兴感想地)指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就是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消灭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在公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的全国性集中将成为自由平等的生产者的联合?体所构成的社会的全国性的基础;
这些生产者将按照共同的合理的计划自觉地?从事社会劳动。”[3]“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4]?“……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5]
我们没有理由相信,在马克思的著作中,还有允许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中继续发挥作用的任何一种暗示性意见;
我们也不怀疑马克思学说的继承者?们在几十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基本上是按照计划经济这一设想进行的。我?们也不否认这种计划经济曾一度创造出过资本主义世界为之望洋兴叹的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但为什么这种经济制度却很快变成高度集权严重阻碍?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僵化怪物,进而最终作为名声狼籍的“斯大林主义模式?”被送进历史的博物馆呢?这究竟是历史在捉弄我们,还是马克思向后人开了?一个严肃的玩笑呢?难道马克思当年的“商品经济消亡论”设想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可爱而不可信的乌托邦吗?
历史的答案之一: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时代特点是马克思提出“商?品经济消亡论”的“客观依据”。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对市场经济的否定是建立在他们对早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种种弊端的深刻批判的基础之上的。
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新世纪初露曙光的年代诞生的。它反映了在那个新?旧社会交替阵痛中苦苦挣扎的劳苦大众的普遍朴素心态,即他们对现代文明形?成过程中种种罪恶现象的道德抗议和对一种美好社会的向往之情。因而它代表?了时代的强烈呼声。市场经济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扮演了天使与魔鬼的双?重角色:一方面它打破了自然经济的僵化停滞状态,给整个文明人类带来了勃?勃生机,另一方面它又打开了潘多拉之盒,给人间带来了难以计数的罪恶和灾?难。空想社会主义正是在下层民众对市场制度的极端畏惧和憎恶的心理氛围中?应运而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从小生产者的朴素愿望和要求出发,片面地批判?了市场经济的种种不公平现象,提出要建立一个没有金钱,[6]没有剥削、公平?的乌托邦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一方面承继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但?另一方面又扬弃了它们的泛道德主义幻想色彩,比较客观地评价了资本主义的?巨大历史功绩。与此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又根据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资本主义的?现实,肯定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市场经济消极作用的种种论断,认为它的确产?生了一系列有害的结果,包括“生产无政府状态”和周期性经济危机,财富分?配两极分化和劳动者的悲惨遭遇等。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条?件下,由于社会支配了一切人力、物力资源,有可能按照根据整个社会的需要?制定的计划来支配一切生产力,就既能有效率地生产又能消除上述一切有害的?后果。
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公有制的计划经济设想首先是针对资本主义崐私有制市场经济的“无政府状态”及其种种弊端而言的。不仅如此,马克思恩?格斯及其继承者,还从资本主义生产日益广泛社会化的客观必然趋势的高度,?提出市场经济有着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所以社会主义应当消除商品经济,实?行计划经济,这就是著名的“一个国家——一个工厂”或“社会化大工厂”的?设想。具体而言,他们是这样认为的:
第一,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力日益社会化,它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资本主义的这一基本矛盾,只有通过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即通过公有制方式来解决,而这种公有制说到底必须是计划经济。
第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出现了企业规模日益扩大,逐渐接近于它的极?限——即合并成唯一的资本家公司的趋势。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归社会共同?占有的体制,正是反映了和顺应了这一历史大趋势,从而“把整个社会变成一?座工厂”,[7]变成一个“单一的大生产企业”,[8]或者变成了“全民的、国?家的辛迪加”。[9]
第三,当整个社会在生产资料公共所有制的基础上组织一个大工厂时,社?会将“按照生产资料,其中特别是劳动力,来安排生产计划。各种消费品的效?用(它们被相互衡量并和制造它们所必需的劳动量相比较)最后决定这一计划?。人们可以非常简单地处理一切,而不需要著名的‘价值’插手其中。”[10]
把以上所说的一切归纳起来,可以看出,经典作家们关于公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消亡的理论,是以生产社会化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存在向着整个社会规?模的大企业化发展的趋势这一判断为前提的。这个判断也是后来社会主义者坚?持“商品消亡论”或实质上的“半商品经济论”的依据。[11]
历史的答案之二: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占有并不等于计划经济
历史业已证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化生产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必然导致产权社会化和论断是正确的。马克思晚年已清楚地看到,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股份公司,在此条件下“建立在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在这里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即那?些直接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资本……)”的形式,而与私人资本相对立”。[12]?这说明,社会化的生产力要求产权的社会化和由社会来进行管理,的确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规律。但现在的问题是:资本主义生产高度社会化?发展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吗?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必然不适应高度社?会化生产力发展要求吗?或者说,公有制经济将必然成为管理社会化大生产的?唯一形式吗?公有制必然消灭商品经济吗?历史对此并没有作出肯定的回答。
问题的“症结在于‘生产社会化’的两重含义。”[13]仔细研究一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关论述,可以发现,在他们的心目中,“生产社会化”的概念?有双重含义:一个是社会生产的一体化,另一个是生产单位的大型化。前者已?为现代经济的发展所证实,而后者所说的把社会变成一个大工厂的设想并没有?实现。列宁时代所充分发展的高度集权的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并没有达到把全国?经济或整个西方经济变成一个大托拉斯的地步,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社会化发展并不是沿着越来越大型化、集权化、垄断化?方向,而是沿着某些新的趋向和方式进行的。
令人遗憾的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所强调的公有制条件下的计划经济?思想都恰恰是从后一种发展趋势中纯理论的推导出来的。马克思的设想的时代?局限性和尔后社会主义国家日益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出现,其理论根据均在?于此,即把生产的社会化简单地等同于生产单位的大型化和高度统一化,把公?有制经济等同于这种高度集权化的经济。布哈林的观点也许最有说服力,在他?看来,资本集中“倾向的数学界限是‘国民经济’转变为一个绝对统一的联合?托拉斯”,“于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就这样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至于说社会主义,那无非是“翻过来的国家资本主义”。[14]实践也证?明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亦即国家社会主义模式,其实质也正是将“社会化归?结为把生产资料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所有。”[15]所以,这种把生产资料社会?占有或公有制理解为国家所有,乃是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石。?[16]
回过头来看历史和现实。“生产社会化”同生产大型化之间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理论而言,大型化是指一个生产单位的规模扩张,而社会化则是指崐生产单位之间关系趋于紧密和相互依赖。事实上,社会化既可能表现为生产集?中和生产大型化,也可能表现为生产单位小型分散基础上的广泛深入的分工和?协作。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也表明,国际经济联系虽然愈益一体化,但企业规?模的大型化却明显失去了势头,而中小型企业似乎恢复了自己的活力。首先,?中小型企业能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多样化和技术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灵活、机动、创新的优势。其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已充分意识到,高?度垄断不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而保护竞争则有助于提高本国的经济活力。最?后,现代大型企业也进行了经营方式的改革,由过去按照职能分工的单一型企?业演变为多部门企业。
历史的答案之三:必须从新的角度认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
自从马克思断言“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自从苏联人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建立起高度集权统一的计划经济模式以来,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不断?僵化及其出现越来越多的弊端和问题,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便愈演愈烈。这就?是社会主义经济究竟是产品经济还是商品经济?社会主义条件下究竟允许不允?许商品经济的存在?如果允许存在,它的作用范围和作用程度又有多大?一方?面人们从理论上无条件地相信社会主义必须消灭商品经济,但另一方面冷酷的?客观现实又告诉人们:商品经济必须存在。于是就出现了理论与现实相折衷的?所谓“半商品经济理论”,而认为商品经济应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补充形?式”而继续存在。
社会主义经济是产品经济还是商品经济的争论实质上涉及到一个更深层问?题的争论:那就是社会主义只能是计划经济、还是可以同市场经济兼容的争论?。因为前者只是社会经济生活的表面特征;
后者则是涉及到社会主义深层的经?济运行机制问题。无论是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和计划经济模式的捍卫者,还是来?自西方经济学阵营的猛烈抨击社会主义的学者,甚至是那些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改革者,都不约而同的认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而公有制只能是计划?经济为主导,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17]或者说只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这样一条各方都默认的“天条”曾一度给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公有?制优越性的发挥设置了层层路障。于是,一个极其矛盾的现实便长期困惑着社?会主义的实践者们:一方面人们都相信,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它可以保持国民经济的平衡、按比例的发展,避免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因而有无比的优越性。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计划经济?”,这是无疑的。但另一方面,高度集权日益僵化的计划经济正在窒息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活力,严重阻碍着社会主义公有制优越性的发挥,而市场调节?却有助于增强经济活动,满足人们的需要。这样的现实必然使一部分人从怀疑?计划经济进而怀疑公有制的存在合理性问题。理论与现实的反差是如此之大,?这究竟怎样解释呢?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不从所有制关系角度而从另外新的角度看待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及其相互关系,问题似乎就很明白简单了,这就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仅仅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所要求的两种基本资源配置方式,?它们与公有制和私有制不是同一层次的概念,与社会制度的性质或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并无直接的天然的本质的联系。
自从一个世纪以前新古典经济学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稀缺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有效配置的科学”以来,[18]资源配置问题便成了东西方世界经济学家?们讨论的核心。近一个世纪的研究的基本结论是:从原则上说,在社会化、协?作性的生产力,配置资源的手段只有两类:一类是行政命令,即不论在哪一种?经济体制下,在一个经济行为主体内部,通常运用行政手段来配置资源;
另一?类是市场力量,即通过商品在市场上按照价格来进行的交换,(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在不同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配置资源。采取市场配置方式的经济往往被称作“市场经济”,而?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经济叫“计划经济”。
任何形式的资源配置的核心任务都是要求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大体?平衡,以尽可能少的资源和劳动创造出最大的或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按照新古典经济学家们的说法,只要这个“生产部”能够求解经济均衡方程,?据此确定各种稀缺资源的价格,并使各个生产单位按照实际成本等于价格的原崐则安排生产,则经济计划(即计划经济)也可以达到竞争力量所导致的相同结?果,即稀缺资源有效率的配置。[19]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区别仅仅在于求解上?述方程的方法有所不同:一个通过市场竞争求解,一个通过计划计算来求解。?所以,两者只在解法上有孰优孰劣或可行不可行的比较,而和社会制度的本质?特征没有直接联系。
不仅理论上证明是如此,实践中也是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经济?发展表明:正象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利品”一样,计划经济也不?是社会主义的专利品。社会主义可以有市场,资本主义也需要计划。早在上个?世纪末,恩格斯就已看到“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末,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20]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采用计划调节对于克服早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无?政府状态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法国从1947年至80年代,编制和实施了?9个中长期计划,在60年代经济发展出现了奇迹,一时成了西欧各国学习的榜样?。日本从1956年至80年代,也同样编制和实施了9个中长期计划,这对于促进日?本战后经济超常速度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历史的结论:社会主义必须实行以市场经济为主要导向的彻底变革
历史不仅证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
而且证明,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比,是一?种更能满足现代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的更为有效和灵巧的资源配置方式。所以,?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这是历史的抉择,是社会主义从低谷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
从理论上说,计划经济的正常运行,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计划部门?能够准确地了解包括十分细小的经济信息;
(2)能够据此对宏观和微观的多?种经济信息活动做出正确的决策安排;
(3)能够保障各阶层群体经济活动者?的利益完全一致,从而使决策安排得到完全的贯彻实施。
但是,历史实践已经证明,这些条件是很难具备的。随着现代化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经济生活现象日趋复杂化,国际市场的形成和逐步扩大,诸如此类?的现象使得实行计划经济所必须集中的大量信息无法在短时间内全部和准确地?获得。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多元化,且微观经济的情况的快速度变化要求每?日每时做出决策的情况下,国家计划不可能依据有限的信息从宏观到微观做出?细致周到的多目标决策。所以,早在本世纪30年代,不少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如米塞斯、帕累托以及后来的海耶克等)就据此批评计划经济。在他们看?来,社会主义计划生产部门可以与完全竞争的市场一样,通过方程式来获得均?衡。然而,这个方法在实际上难以行得通。因为它需要在几百万个预测数据的?基础上,列出几百万个方程,根据更多的千百万个数据,个别计算,还要统计?数据,等解出结果,实际经济已变化得面目全非。因此,经济活动客观上要求?必须打破国家计划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幻想,[21]彻底改变资源配置方式。?强行实行几十年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愈益僵化和最终破产,也说明了必?须用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体制取而代之。
用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这不仅是非此即彼的无可选择所决定?的,而且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的确有着计划经济所不具备?的优点。主要是它比计划经济具有更明显的灵活性特点,既克服了计划经济体?制权力过分集中的缺点,又不致出现混乱无序的状态。表现在信息机制方面,?通过市场交易和相对价格的确定,每个经济活动主体都可分享到散发于整个经?济社会一切角落的供求信息。表现在决策依据方面,它不再依靠行政权力所收?集到的有限信息,而是由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经济活动主体根据市场信号,通过?对自身利益的计算自我加以选择的。
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更具有效率;
同时我们应当承认,作为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不是万能的,因而存在着二者在实践?中互补的必要和可能。有关这些问题,已在其它章节有阐述。
以上所述,不仅仅是从抽象逻辑演绎中推导出来的结论,而且已为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各国在经济竞赛中的纷纷败北落马的严酷事实所证明。?传统体制下千奇百怪、纷然杂列的消极现象产生的根源也正在于此。而要消除?这些消极现象,就必须对旧体制进行全方位革命。所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崐济,这就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的实质所在,也是历史的必然结论。
墙外之花。“兰格革命”和“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初构想
人们常把真理比作鲜花。但真理更象是开放在野外的顶风冒雪、且常不为?赏识的花朵,而不是供养在温室、娇柔可爱的名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最初命运就是如此。因为它的最早提出者既不是一位在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派?中赫赫有名的学界泰斗,更不是来自苏联的大名鼎鼎的官方学者,而是一位处?在东西方夹缝中的、长期默默无闻的波兰经济学家。他就是奥斯卡•兰格(1904?—1965)。[22]
兰格早在本世纪30年代便提出了“市场社会主义”的构想。当时,一方面?是苏联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斯大林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模式获?得了至高无上的神圣地位;
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则好似在风雨中飘摇?的破屋,危机四伏,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和古典经济学理论面临着尖锐挑战。?两种社会现实的巨大反差,不能不引起西方经济学各家各派的反思。社会主义?的生命力究竟在哪里?它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比,是否有存在的理由?人们?想寻找答案。于是,就在西方学术界内部产生了一场有关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行?通行不通的大论战。论战一方是社会主义的反对派(以奥地利学派的米塞斯和?伦敦学派的海耶克、罗宾斯为代表)。他们的基本观点主要有两点:一是他们?从西方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出发,认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理论上有可能合?理分配资源,但在现实中行不通;
二是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社会?主义不可能效仿。论战的另一方,是社会主义的同情者(以美国的泰勒、波兰?的兰格和勒纳为代表)。
兰格的独特和创造性在于,他不仅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行得通,而且?认为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照样行得通。这与他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独?特认识是分不开的。因为在他的心目中,社会主义并不是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实物经济模式。他虽然承认消灭私有制和实行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前?提,但他认为,公有制本身并没有决定消费分配与就业制度的固定程式,也没?有规定指导生产的原则。兰格把消费者偏好的最大满足作为资源配置的根本标?准。因而社会资源使用的最优效率存在于供需的一般均衡之中,这与资本主义?经济中完全竞争的均衡条件是一致的。
由此出发,兰格在他的社会主义模式中,首先假定消费品的分配与劳动力?就业是由市场机制所决定的,但不存在生产资料和自然资源的市场,自然资源?与生产资料的价格是由中央计划局确定的“会计价格”。所以,他认为这一构?想既满足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前提——公有制,又能解决人们的消费需要问?题,从理论上解决了资源最优配置问题。
在社会主义基本框架和资源最优配置前提不变的条件下,兰格认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模式也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分散的,也可以是集中的,还可以介?于二者之间。于是他便提出了著名的“五模式”理论。[23]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兰格模式其实是一个不完全的市场经济模式,带有某?种“半市场经济论”色彩。而这又和当时盛行的斯大林模式的深刻影响分不开??当然,社会主义者不能要求兰格模式去回答社会主义经济运转的全部问题。它?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在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认定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只能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时代背景下,第一个从资源最优配?置角度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结合的问题。
但令人遗憾的是,当时正醉心于计划经济模式的苏联人似乎根本没有理会?兰格的善良愿望和良好建议。正当兰格模式在西方经济学界产生强大冲击波之?时,这场革命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大墙之内却毫无反响。甚至在兰格的祖国波兰?,在建立社会主义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一直视其为“异端邪说”。这一方面?说明了兰格的不幸,但另一方面更是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不幸。正象兰格的一位?学生在事后多年所深有感触的那样:“当马克思主义的原教旨主义者把在东欧?建设新型社会主义经济的任务承担起来之时,……他们花了约三十年时间才认?识到,市场与价格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可以起建设性作用,它们在资源分配方面?甚至比中央计划更具优势。”[24]
不过,令人欣慰的也似在于此。正象培根所形容的:真理不是权威的女儿?,而是时间的女儿。兰格模式这第一枝真理之花在30年后终于在东欧的沃土上崐生根、结果。那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的曲折征途上留下深深足迹的著?名的匈牙利模式、捷克的锡克模式以及波兰的布鲁斯模式。
“布达佩斯学派”——匈牙利改革的理论之魂
在整个东欧国家的改革中,匈牙利素以稳健而著称,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与其改革理论的温和色彩直接相连。其理论核心是作为主流经济学派的“?布达佩斯学派”所提出的“三条最重要的原则”。这就是:
(A)计划+市场。这是他们改革的目标的第一原则: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指导性计划制度。国家通过间接的经济手段组织和管理市场,由此调节?企业的经营活动,使之遵循平衡有关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和发展目标的中央计划。
(B)企业=独立商品的生产者。匈牙利经济学界的主流派一方面主张企?业应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另一方面又主张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在这里他们提出了解决作为所有者的国家和作为商品生产?者的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权益关系问题的“两项分割权力原则”:1、宏观经?济决策权属于国家,微观经济决策权属于企业。2、国家多控制一些分配权,?企业多掌握一些生产权。
(C)运用多种经济杠杆。既然要使企业成为具有责、权、利的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利用市场机制,那就不可能再使用行政命令的方法来管理经济,?而国家又不能不管理经济,因为计划仍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首要因素。因此,?要把市场运行和企业活动纳入国家计划轨道,就只能用税收、价格、信贷、补?贴、工资等经济杠杆,去影响企业的利益,刺激企业调整它们的行为。
锡克模式——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理论尝试
奥塔•锡克是原捷克斯洛伐克最著名的经济学家。锡克模式的基本前提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与企业自治。它的理论基础是通过对利益关系的分析,论证了?市场关系的必然性,提出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可能性。
锡克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利益有内在矛盾,即具有二重化倾向:一?是利己主义的利益,二是由社会关系制约的满足他人需要的利益,即利他主义?的利益。同样,集团利益也因为集团成员个人利益的强度作用而表现出差异,?这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客观存在的利益关系,它对生产、分配、流通等经济活动?产生根本性的制约作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最终根源也在于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个人利益、集团利益的差异及其独?立性,必然地要求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所以,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货币关?系,决不是象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所描述的那样,仅仅是一个交换的“外壳”?而已,而是实际的经济调节力量。
但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利益结构与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利益结构又有着差?别,因为生产关系作为客观力量迫使个人、集团在追求个人利益时,还要追求?一种共同利益。公有制前提下出现的利益一致化,使得社会主义经济可以按照?社会的意图加以计划管理。但这种计划管理体制决不可能否定企业的自身利益?,也保证不了企业的生产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完全一致化,(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它最多提供一个社会?性的方向,而每一个企业的生产与社会需要的矛盾必须依靠市场机制加以消除?。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计划管理与市场机制有可能并存而且互相协调。
布鲁斯的“分权经济模式”
波兰的改革实践同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一样,可谓命运多舛,几经波折?。但改革的经济学理论却是群芳并起。W•布鲁斯即是继兰格、卡莱茨基等“?市场社会主义”经济学巨擘之后的学界新秀。布鲁斯侧重于从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革角度论述市场调节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内容:
1、经济模式划分理论。布鲁斯认为,“经济模式”与“社会经济制度”?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 区别的概念。社会经济制度反映生产关系,决定某一经济?的基本运行原则;
而经济模式只是显示经济的具体运行机制或运行原则。所以?,同样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但可以有不同的经济模式。
布鲁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划分社会主义经济的不同模式的标准问题。这就?是不同层次的经济活动决策权的归属。按照他的观点,经济活动决策权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宏观决策权,涉及的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战略问题;
二是企业崐决策权,涉及的是国民经济的局部活动(如生产规模、投资规模、销售方向等?);
三是家庭决策或个人决策,包括消费选择和职业选择等。
根据以上三层次经济活动决策归属情况的不同,布鲁斯把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模式划分为四种:一是完全集中模式,它是完全没有市场因素的中央集权?制的经济模式(如苏联“战时共产主义”)。二是集权模式。这是一种第一层?次的宏观活动和第二层次的企业活动集中由中央来决策,只有第三层次经济活?动才是由个人或家庭来决定的模式(“斯大林主义模式”)。三是分权模式。?在这里,不仅第三层次的个人活动决策分散化,第二层次的企业活动决策权也?分散由企业掌握,只有第一层次的宏观决策权归中央掌握。这是“含有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模式”(如“匈牙利模式”)。第四是市场社会主义模式。这种?模式是南斯拉夫经济体制的理论概括。其特征是,三个层次的经济活动决策权?分散由个人或企业来掌握。
2、各种模式的比较和目标模式的选择。布鲁斯认为,相比较而言,以上?四种模式第三种最有利于资源配置。因为第一种模式是非常状态下的极端集中?体制,而第四种模式过于松散,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积累和发展,企业活动缺乏?后劲,短期行为严重。余下的两种模式在宏观决策集中化方面是相同的,区别?是企业活动决策权的归属。布鲁斯认为。在这一点上,分权模式是一种较集权?模式有更多优点的模式。
布便斯特别强调的是,他的“分权模式”是不同于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因为在这里,宏观决策仍有中央作出。但问题是如何把中央宏观决策与企业的?自主经营统一起来呢?他的回答是“间接控制”。首先,宏观经济活动由国家?决策实际上就规定了企业以至个人的活动界限。其次,国家可以制定一些目标?逐数来控制企业活动。再次,国家必须用经济杠杆——价格、工资、信贷、税?收等来调节企业的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指令性计划的硬性规定,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企业各行其事的自发性。因此,布鲁斯看来,这个模式可谓完美?无缺。它既保持了国民经济发展的计划性,又利用了市场机制。因而用市场机?制不仅不会削弱而且使计划经济体制更为完善。因为这里国家计划可以从一些?繁琐的细节中摆脱出来,多多考虑长远大计,而企业的积极性也能得到充分发?挥。
注释: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马克思的名言。与此相适,他还有一个不太?引人注意的通俗警句:“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他们这样做了”。所以?“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与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0-91页92页)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如此产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是如此才形成的。
[2]W•布鲁斯:《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中?文版第19-20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454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23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19页。
[6]例如,莫尔1516年设想的理想社会内容是没有商品交换的,黄金被用作便?桶溺器。甚至400多年以后的列宁还诅咒金子,认为金子导致了有一千万人被屠?杀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所以,等到社会主义在全世界胜利之后,便用金子修厕?所。(参看《列宁选集》第4卷,第578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76-277页。
[8]考茨基《德国社会民主党(爱尔福特纳)解说》,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83页。
[9]《列宁选集》第3卷,第258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84页。
[11]布哈林就曾是“商品经济消亡论”的代表。他认为,甚至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金融资本主义的改组走向包罗一切的国家资本主义组织,同时消灭商?品经济,使货币变为计算单位”。而社会主义无非是“翻过来的国家资本主义?”。所以,社会主义的基本趋势之一就是“转向自然经济思维”。(《过渡时崐期经济学》,三联书店1982年中文版,第52页、117页。)至于斯大林这位“半?商品经济论”者(参看杨永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从非商品经济论到?商品经济论的发展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51-261页。)则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当作社会主义的根本对立?物。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与其说是对马克?思的“非商品经济论”的遵循,倒不如说是一种自然经济思维方式或“农业社?会主义”方式的曲解。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98-499页。
[13]吴敬琏《通向市场经济之路》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1页。
[14]布哈林《过渡时期经济学》第22、25、52页。
[15]W•布鲁斯《社会主义的所有制与政治体制》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34-35页。
[16]在这里说几句似乎是题外的话。就在本世纪20年代当俄国人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看成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前夜”时,德国的社会学马克斯•?韦伯却敏锐地看到了二者的本质区别:“就其以盈利为目的而言,我们不能把?经济组织活动或被组织所支配的经济活动纳入‘计划经济’这一概念之内,无?论这种组织是行会、卡特尔或托拉斯。‘计划经济’之包括经济活动组织仅仅?是就它以需求的供应为目的的这一点而言的。任何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活?动体制,无论它被管理人员多么严格地控制和制约,但它的活动都是以预定的?效益性价格,因而也是以资本的核算为依据、它也包括完全卡特尔化这种极端?情况……。”(《经济与社会》第1卷、第111页、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
[17]限于篇幅,这里只能举几个典型的例证。30年代,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反?对者、著名的“魔鬼辩护士”、奥地利经济学家L•米塞斯从古典经济学角度?认定:“市场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核心……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它才是?可行的;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它是不可能被人为地仿制的。”“消灭市场是社?会主义的目标”。(《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9辑,第63-67页)70年代,?一位来自东欧的社会主义正统捍卫者则以相似口气指出:“那些在行动上是加?强市场,而不是与市场进行斗争的人,不管他们的动机如何,都是在发展资本?主义而不是在发展社会主义。”(<捷>P•M•斯威齐和C•贝兰特:《论?向社会主义过渡》,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11-12页。)
[18]引文出处参看吴敬琏《通向市场经济之路》第39页脚注①。
[19]参看同上书第44-45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270页。
[21]在某种意义上,计划经济和官僚主义是必然结伴而生的两种现象。布哈?林于20年代便引用列宁的讲话:“最大的危险就是把国家经济计划问题官僚主?义化,这是莫大的危险。……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完整的、无所不包的、真正?的计划=‘官僚主义的空想’。不要追求这种空想。”(《布哈林文选》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12页)而马克斯•韦伯则在更早的时候便预见到了这个被?证实的不幸事实:“事实上,社会主义要求比资本主义更高程度的正式官僚科?层化。”(《经济与社会》英文版第1卷,第225页。)
[22]关于“市场社会主义”最早提出者,学术界似有不同看法,比如有人认?为:德国经济学家、伯恩斯坦的理论追随者爱德华•海曼(Edward Heimann 1?889-1967)“从强调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向强调参与生产资料的管理,成为‘市?场社会主义’的创始人。”(<美>罗伯特•A•戈尔曼主编:《新马克思主?义研究辞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190页。)
[23]“兰格五模式”思想集中体现在他30年代发表的《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1938)一书中(中译本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主要内容可概?括如下:“模式Ⅱ”是处在竞争市场经济模式与社会主义计划模式之间的过渡?性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包括小型私有企业,自由竞争占统治地位。“模式Ⅲ”?中存在消费品和劳动力市场但没有生产资料市场(它正是人们所说的“兰格模?式”)。“模式Ⅳ”只有消费品市场,关闭了其他所有市场。“模式Ⅴ”关闭?了所有市场,取消了所有市场价格。”这四种是社会主义模式,资本主义竞争?市场模式就是他的“模式Ⅰ”。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这种思想后来深深地影响?到东欧许多改革理论家,特别是波兰的布鲁斯的“四模式”简直就是兰格模式崐的翻版。
[24]<美>赫伯特特•A•西蒙《人工科学》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37页。
主要参考文献:
杨永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从非商品经济论到商品经济论的发展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罗首初、万解秋《探索新的模式——苏联和东欧经济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吴敬琏《通向市场经济之路》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吴敬琏《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原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相关热词搜索: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抉择 历史 巫继学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