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盛:社科基金有用吗?
发布时间:2020-06-07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在当前中国学术界,各种社科基金(特别是政府主导下的各级社科规范办、教育部门主管的基金)资助正在成为引导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式。那么,这些社科基金在推进中国的学术进步方面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呢?一些人批评现在多数社科基金实际上已经行政化了,对于学术创新是一种扼杀,因此对社会基金的作用持否定态度。一些人则肯定社科基金的作用,各高校纷纷将获得多少基金资助作为其研究水平的一种重要体现,一些期刊也特别倾向于发表基金论文,视其为提高期刊质量的保证。
在这种情况下,认真评估当前情况下中国社科基金资助对于学术进步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最好是能有相应的事实或数据支持,这样才有真正的说服力。基于这一目的,笔者以1999至2007年的《中国社会科学》刊载论文为考察对象,利用中国期刊网提供的统计数据,对此做了一个“用数字说话”的评估。《中国社会科学》是中国权威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近年的基金论文比例基本上保持逐年上升态势,其论文涉及的基金种类也比较齐全,应该是比较合适的考察对象。
评估包括两个指标:
1.论文的被引情况
这是公认的衡量论文学术影响的最重要的指标。笔者发现,自1999年以来基金论文的平均被引频次确实要高于非基金论文,为18.39次/篇,而非基金论文则为14.85次/篇。但是,如果把国外基金、港澳台基金排除在外的话,基金论文的平均被引频次就降到了15.1次/篇。考虑到这些基金与大陆社科基金完全基于不同理念、不同体制在运作,将其分开来考虑是有道理的。在诸基金论文平均被引频次中,港澳台基金高居榜首,为51.5次/篇,而国外基金次之,为30.92次/篇,再下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21.59次/篇,高校基金为16.8次/篇,地方社科基金为16次/篇,国家社科基金为14.55次/篇,其他社科基金为11.22次/篇,教育部基金为9.06次/篇。
此外,笔者还检索了1999年以来的论文被引频次的前20名中,基金论文仅占四个名次,分别是国家社科基金第3名,港澳台基金第13名;
高校基金第14名;
国外基金第15名。其余均为非基金论文。
因此,从最具权威性的被引情况来看,基金论文的表现相当勉强,特别是在排除国外基金、港澳台基金的情况下,其平均被引频次仅略高于非基金论文。事实上,如果把自然科学基金论文也排除在外的话,其被引频次很可能要低于非基金论文。而在基金论文中,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基金这两支现有社科基金系统中最主要、最权威基金的成果被引频次还低于非基金论文的被引频次。
2.网络传播情况
这是新近出现的一个文献评估指标,这里具体是指其被下载的情况。一篇论文是否被下载,最关键的因素是取决于其选题,因为选题愈是热点、愈是前沿,便愈可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其他因素则包括作者、观点与文章本身质量等。与被引频次指标相比,基金论文的被下载情况表现要好很多。
比如说,在论文的平均下载频次方面,非基金论文的平均下载频次为173.82次/篇,而基金论文则为287.77次/篇,如果排除国外和港澳台的基金,数据也基本一致,为287.85次/篇。从各基金下载频次排名来看,占首位的是港澳台基金,为340次/篇,以下依次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335.76次/篇)、国家社科基金(326.48次/篇)、教育部基金(272.19次/篇)、国外基金(262.92次/篇)、其他基金(236.35次/篇)、高校基金(225.9次/篇)、地方社科基金(211.75次/篇)。
另外,在1999年以来下载频次排名前20位的论文中,基金论文占了9个名次,包括国外基金(第1名)、国家社科基金(第2、4、5、15名)、教育部基金(第13、17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14、18名)。
上述数据也说明,在下载频次方面,国外基金、港澳台基金与国内基金没有太多区别,自然科学基金也不占优势。
通过上面两个指标的评估,笔者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选题方面,基金论文比非基金论文更能体现当前研究的“热度”,在文献传播的阶段自然易为人所关注。但就论文本身的学术质量方面,基金论文对非基金论文的领先程度有限,特别是能够占据学术领先地位的精品很少。事实上,如果仅就大陆社科基金而论的话,基金论文在学术质量方面与非基金论文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说,尽管国家为各级社科基金投入大量资金,但就推动学术创新、产生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方面而言,几乎没有什么明显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反思当前大陆的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体制,无疑是十分必要和应该的。
(2008年3月5日)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