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夫:九叶长歌擎旗人——忆诗坛前辈辛笛
发布时间:2020-06-06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移民来到澳洲近十年了,每忆及在上海度过的时光,总忘不了文坛前辈们曾给予我的雨露恩泽。在诗歌界的前辈中,首先闪现在脑际的是辛笛老师慈祥温厚的音容笑貌,是他那睿智、平和、诲人不倦的长者风范。虽然我无缘投师于“九叶”门下。但却一直在心灵深处将他看作是自己的老师。并暗自认定从五十六年前(1948年)的秋冬季节交替之时,在生活坎坷的途程中挣扎之际,偶然间觅取到一本《手掌集》开始,似乎就与辛笛前辈有了丝丝缕缕的缘分。虽然当时我并不能理解,《手掌集》作为九叶诗派在中国诗坛最早升空飘扬的一面鲜艳旗帜,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以及未来的诗人将产生多么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那时候,我不足十七周岁,年轻无知,热爱文学特别是诗歌,但毕竟学识浅薄,诗性愚钝,对英美诗尤其是象征派现代诗歌艺术所知甚少。因而只是喜欢辛笛老师的诗,而根本不理解他作为九叶派诗人“对诗歌美学执着追求并力图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创作风骨。
苍茫的时光。动乱的岁月。艰难的人生……
直到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在上海作家协会的诗人聚会时,我才第一次见到心仪已久的辛笛老师。完全出乎我的意外,他既没有某些洋派作家的骄矜,也丝毫不显大诗人的架子;
相反,他是那样的慈祥温厚,亲切和蔼,没有一点虚饰,平易得就如一位普通的家长老人。如果不讲他的名字,你绝对不会想到站在你面前的就是《手掌集》的作者,就是三十年代留学英国,精通英美现代派诗歌,而对中国古典文学又有着深厚修养的九叶诗派的擎旗人。
从第一次接触中得到的良好印象,在后来的岁月里不断加深和丰富。辛笛老师和当时的我们中青年一代诗人,关系相处甚好,可以说融洽和睦,亲密无间。我们敬爱他,尊重他;
他对我们也关怀指点,爱护有加。记得那时,我和宁宇、宫玺、姜金城、谢其规及女诗人陆萍、张烨等常到他南京西路的寓所去探访。每逢这种时候,老人总是笑容满面,兴致很高,或是给我们看他新买的书,刚刚收到的海外诗友寄来的杂志,或是吟诵他自己的新作。王师母更加泡茶倒水冲咖啡,热情招待,亲如家人。我们在辛笛与文绮两位前辈面前,谈诗论文,闲聊家常,无拘无束,偶尔也会议政评时,交流思想,展开争论,但都真诚直率,毫无保留或戒备之意。记得辛老在1987年为我的诗集《凤凰树情歌》所作序言中曾有这样的话:“冰夫与我结识将近10年,虽然平时在各自岗位上各辄有所忙,难得碰头,可是每一会晤,总是在开怀论诗的场合下各抒己见,往往互报一个会心的微笑。”
记得有一段时间,他常約我们相聚于作协西厅或文艺会堂的茶室,有时听他朗诵新作,有时他也静心地听我们朗读自己的作品。虽然他略带嘶哑的嗓音不及我们的明亮,但他那真挚的情感有时甚至闪烁着泪花的眼神,以及他诗艺高深的魅力,每每使我们激动不已。
每逢在一起谈诗的时候,我们总感到辛笛老以八十多岁的高龄,写出诗篇仍然那么有激情,甚至可以说像年轻人一样洋溢着生命的活力,而境界又是高,思想也深。比如《潮音与贝》:“……潮去了/ 天空飘过一朵两朵白云/ 无数小小的贝壳遗留在后面/ 从此为化石/ 就像是无数玲珑的耳朵/ 在倾听海的潮音/ 也许还涂着点颜色/ 正是涂着斑斑点点的过去/ 不管悲不悲哀/ 你的生命已经纳人历史的轨迹/ 不管愿不愿意/ 你的存在已经提供历史的见证……”这首诗34行,是他1984年9月在青岛海滨写的。我也写过一些有关海的诗。总觉得自己写的诗浅薄,韵味不足。读过这首诗后向他请教。
辛笛老师坦诚地说:“写诗要给自己定个目标,要不断追求,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我今年八十二岁了,我还有这个志愿,我要把中西诗歌艺术的优美的传统结合起来,融化在一起。这才能写出我们现代的中国诗。”
他在接受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主任编辑郭在精老友采访时还曾说过:“我有这么一个体会。诗心不老,写出的东西不老。首先你要思想不老,感情不老。思想感情老化了,你想写出的东西不老化那是假的。假的东西骗不了人。”
记得他每次外访归来,如出访加拿大和美国,如赴香港中文大学讲学等,总会向我们作协诗歌组成员介绍访问观感与心得体会,向我们介绍国外和港台的诗歌。但是他对中国诗歌发展的流向自有他独到的见解。他是从三十年代开始就写印象派现代诗歌的,特别是他在英国爱丁堡大学时曾亲自聆听过世界现代派大师艾略特的讲座,并和史本德、路易士等英国诗人时相往来,随同他们到小酒馆朗诵诗歌。可以说深知现代派诗歌的精髓。但他对诗坛上曾经流派纷呈、一时喧嚣尘上的所谓现代派诗风,并不持支持态度。记得21世纪之初,北京《文艺报》曾以头条重要篇幅推出《九叶诗人辛笛主张--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报导,引起诗坛广泛的注意。辛笛老师认为:新诗必须重视传统。他主张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必须结合,不能完全走艾略特的道路。不能离开时代和社会。他说,艾略特被世界公认为现代派大诗人,但实际上艾略特恰恰很重视传统,并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阐发了文学创作中传统和当代的关系。他说他的诗受西方现代派诗歌和艺术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应该达到一种化境,不能生吞活剥地模仿和照抄西方诗歌的写法,中国人写的诗不能像西方翻译诗一样。实际上,辛笛老师的诗是吸收西方现代派诗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使两者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
从而九叶诗派成为中国诗坛上一朵喷吐诱人芳香的奇葩。
辛笛老师早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曾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协会候补理事兼秘书,并为诗歌音乐工作者协会上海分会负责人之一,主编过《诗创造》《中国新诗》,是上海文化界的活跃人物。但随着五十年代的到来,他这人霎时间似乎销声匿迹了,人们再也见不到他那优美飘逸充满印象派韵味的诗歌。
倒是在海外在港台,他的诗集还在流传,年轻的华人还在读他的诗,学习他的现代派诗歌技巧。据说,台湾诗人郑愁予年轻时曾经手抄过他的《手掌集》(而郑恰恰是我所喜欢的台湾三个诗人之一)。在新时期开始后,海外和港台不断有诗人来华访问参观,他们大都要前来上海探望辛笛前辈。有一次台湾旅美诗人秦松携夫人从四川来上海看望,辛老在市政协俱乐部小餐厅设宴招待,我忝陪末座,亲眼目睹秦诗人对辛笛老师的仰慕敬佩之情,令我十分感动。好似就是这一次,我听到上述台湾诗人手抄《手掌集》的逸事。
记得二十二年(1982)前的春天,上海文汇报社《文汇月刊》的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罗达成来电话约我写一篇介绍老诗人辛笛的文艺特写。我当时感到文笔迟钝,对辛笛前辈所知不多,写起来有些力不胜任,曾经委婉地说了些理由,请他“另找人写。”那知达成在电话里说:“就你写吧。谦虚什么?为老诗人作点宣传,义不容辞吗。” 我知道罗达成也是从写诗走向文坛的,如今虽然在报告文学创作上获有丰硕成果,但对诗坛前辈自存一种固有的敬重。而且,那时候《文化月刊》红极一时,在当年可谓是全国文艺期刊的翘楚,年发行量达上百万份。达成的话不无道理。就这样我写了那篇《布帆无恙挂秋风》的文字介绍辛笛老师。无庸讳言,那篇文稿拥有资料不多,且又仓促写成,粗糙而拖沓,但我却是怀着一个学生对师长的深深敬意而写的。现将此文附在后面,以供读者参考。
如今回想起来,坦率地说,从上海解放后到七十年代末,中国诗坛对九叶诗派尤其是上海文艺界对辛笛前辈是有失公允的。仅从他的工作安排一事,即可窥见一斑。辛笛是1978年10月才从上海市食品工业公司借调至市政协担任特邀编译的。“借调”一词,在那个年代的特殊含义是人所共知的。
浩渺的时光。苍茫的岁月。动荡的人生。如今,正是南半球的暮春季节,绿草铺茵,鲜花吐艳,蓝天白云下,我伫立在悉尼海滨,眼望着太平洋波涛汹涌,奔腾远去,脑中浮现出辛笛老师七十年(前1934年8月)写于海上的现代派诗歌经典《航》的最末一节:
从日到夜
从夜到日
我们航不出这圆圈
后一个圆
前一个圆
一个永恒
而无涯涘的圆圈
将生命的茫茫
脱卸与茫茫的烟水。”
呜呼,辛笛老师以九十一岁高龄于今年一月驾鹤西归了。然而,他驾驭的人生风帆,给予我们的启迪是恒久的。他领航的九叶诗歌之舟,将永远行进在世界诗歌的海洋上……
2004,10,17 悉尼筱园
(原载悉尼《澳洲新报。新文苑》),香港《诗网络》第18期,作者授权天益发布)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