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道义:中国科普的创新之路及其战略重点

发布时间:2020-05-22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一

  

  中国科普,是一个世纪以来,我国一代又一代的热爱祖国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其中的科教文工作者,从我国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一步一步地倡导、呼唤、实践、推动,而发展起来的一项面向大众的社会教育和社会文化事业;
是一个世纪以来,我国一代又一代的投身革命的知识分子,为了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人民的觉醒,从我国不同时期的革命工作和社会变革的实际需求出发,去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武装群众,努力为人民服务并引导人民以远大的眼光,求是的精神,科学的态度,持久的热情和不断壮大的革命与建设力量来推翻旧社会,建设新中国,进而不断地提高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一项愚公移山的革命事业;
是一个世纪以来,我国一代又一代的求真务实的科技工作者,为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推广应用我国适用的先进科技成果,以提高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在探索研究我国尚未认识、尚未掌握的某些基础性的、实用性的和尖端性的科学技术问题的同时,为赢得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为培养壮大自己的后备队伍,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而开展的面向大众的科普宣传、健康教育、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和多种多样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的总称,是与提高相对而言的整个科技事业的不可或缺的一翼。

    

  它的概念,它的内涵,它的范畴,它的功能,它的特色,以及它在不同时期的方针任务、主要途径和方式方法是人们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通过试点摸索、总结交流、示范推广,以及考察借鉴外国的一些好的做法,不断地创造、改进、丰富、提高,综合集成而发展起来的;
是数以千百万计的几代热心科普工作的积极分子和努力学习钻研科学技术的积极分子双向互动的结果;
也是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发展和教学传播手段的日益现代化,不断地创造,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发展,不断地更新,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结果。

    

  它不是某些人凭空想像出来的,当然也就不是几个高人坐而论道就能论出来的,某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人也难于勾画出它的全貌,更难于透视它的方方面面。因此,探索、展望中国科普的创新之路就必须了解它的现实基础,它的历史与现状,它的成功与不足,它的经验与教训,它在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然后才能实事求是地切中要害地探明它的前进方向。为此,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对此作些论述,以求教于关注科普事业的各方朋友。

  

  (一)中国科普的基本概念和现实基础

  

  这可从以下六个方面作些剖析:

    

  一、何谓科普?科普是科学技术普及的简称或科学和技术普及的简称。这是我国一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普工作的实际领域。也是我国宪法总纲(见宪法总纲第20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所认定的。也就是说,它既包括科学的普及,也包括技术的普及;
既要重视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也要重视提高公众的劳动技能,即就业谋生与建设国家的能力,二者不可偏废。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团体、任何一个单位和任何一个个人都无权也无理作出这样或那样不符合我国科普实际的随心所欲的片面的认定和曲解。否则,它不仅已为我国的科普史实所否定,也必将为我国亿万人民群众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的实际需求所否定。这是我国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也是当今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是我国几代科技工作者,从梦想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到实施科教兴国所得出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但某些“科普新见”却只讲“科学普及”而不提“技能”和“技术知识”的普及,这绝不是偶尔的疏忽或省略。在他们看来,技能和技术知识是低层次的,是不屑一提的,或只能推广不能普及的。殊不知我们所要普及的技术并不是所有的技术,这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而只是那些应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了解和掌握的实用技术,推广到它应当达到的广度和深度,不就是普及了嘛!更有甚者,他们从根本上就反对普及技术,说什么“科学的技术,已经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已经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了负面效应,并有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社会后果”。这种把技术和技术应用不当混为一谈的高论,就好比把人类所不可缺少的水和火,看成是可以毁灭人类的大敌,从而就不去利用、甚至远离水和火一样的可笑。如此导向,势必使我国的科普脱离生产、脱离实际、脱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急迫需要,也必然会使缺失了“技术”的“科学”发挥不了“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这在我国现阶段职业技术教育十分薄弱的情况下,更是十分有害的。

    

  二、为何科普?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提法和着重点。如孙中山在1895年提出的“……著成专书,以教农民,照法耕种。再开设博览会,出重赞以励农民”等主张是为了促使我国“转弱为强,反衰为盛”。严复翻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是为了评击顽固派的保守思想,进而提出鼓民力,开民智等变法纲领。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前后成立的科技团体是为了推进“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开展“科学大众化运动”。陶行知创办“自然科学园”,开展“科学下嫁运动”是为了把科学下嫁给工农大众,推进平民教育。抗日战争时期在解放区成立的科技团体,是为了“普及防空防毒防灾防疫、医药卫生等必须的科学常识,并反对复古盲从等一切反科学反进步的封建残余毒素”;
“从自然科学方面推进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
“回答当时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面临的许多有待科学解决的实际问题”。统而言之,是为了服务于当时的急迫需要,以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之初,主要是为了促进工农业生产,协助培养大量的能适应国家生产建设所需的熟练工人和大量的能接受采用推广技术的农民。正如郭沫若在《科学的普及与提高》一文中所描述的:“从来没有过像今天这样迫切地需要科学,。普及也要,提高也要,技术也要,理论也要,差不多是四万万七千五百万双手一齐伸出来向着科学了。”怎么办?办法就是“普及一步,提高一步;
提高一步,又普及一步”。1950年成立的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的四项任务提得就更为全面些:“1.使劳动人民确实掌握科学的生产技术,促使生产方法科学化,在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中,发挥力量;
2.以正确的观点解释自然现象与科学技术的成就,肃清迷信思想;
3.宣扬我国劳动人民对于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借以在人民中培养新爱国主义精神;
4.普及医药卫生知识,以保卫人民的健康。”

    

  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的提法是:“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上为邓小平讲话)“要大力做好科学普及工作”,“要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武装广大干部和群众”,“特别要做好对各级干部的科学技术宣传教育”,“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要在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气。”(以上为方毅讲话)

    

  199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提法是:科普工作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关键措施”,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培养一代新人的“必要措施”,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它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此后,在1995年、1996年、1999年的有关文件和会议上又反复强调了科普的这些历史使命。

    

  上述史实,十分清楚地告诉人们,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为何科普的提法不尽相同,但却有着一个鲜明的共同点,那就是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是为振兴中华服务。这是我国几代科教文工作者热心倡导科普的根本出发点,与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为了与神学作斗争和争取社会对科技事业的重视及本门学科的支持乃至推销某种产品,有很大不同。因此,它就不能局限于“让公众理解科学”,还必须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喜爱科学技术、学习科学技术、掌握科学技术,应用科学技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积极作用。片面强调“与国际接轨”(这里且不说什么叫“与国际接轨”),用“让公众理解科学”或仅以“科学传播”来取代“科普”,显然是一种误导。

    

  三、为谁服务?明确了为何科普,为谁服务也就迎刃而解。在我国一向是把工农大众和青少年作为科普的主要对象,新中国成立后,又增加了广大干部,这也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工农大众不仅人口众多,而且是处于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先进的科学技术必须通过他们的掌握和应用才能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明天的建设者,而干部则是各项工作的决策者和领导者,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科普除应为主要对象服务外,当然也要为其他社会成员服务,但要有主有次,“宣言”把“白领阶层”、“学者”和“一般文化人”摆在突出的地位,作为科普的主要对象,显然是本末倒置了。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科普当然也可作些锦上添花的事,但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从整个科普的经费投入和力量配置来说,更主要的任务还应当是为那些需要雪中送炭的人服务。

    

  四、普及什么?也就是科普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是什么?由于科学和技术的领域十分广泛,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到交叉科学;
从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到高新技术;
从信息、知识、理论到方法、技艺;
从最新成果、产品应用到发展态势;
从人物、事件到史话、故事;
从思想、观念到精神、态度;
必须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时因地因对象制宜,分别轻重缓急而普之。这就是说,科普的内容应当是全方位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当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和不同人群,应各有侧重,但绝不是片面地渲染某一些方面,有意或无意地排斥另一些方面。

    

  对这个问题本文第三部分将展开论述,这里从略。

    

  五、怎样科普?积一百年之经验,包括改革开放以来,对诸多发达国家考察交流的经验,科学技术要较快地走向“普及”,必须在“提高”的指导下,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广泛深入地进行。

  

  概括起来,可归纳为以下四条主要途径,即:科普宣传、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和群众性科技活动。

    

  所谓科普宣传,是指利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如书籍、报纸、刊物、资料等文字宣传工具,电视、电影、录象、广播、录音、光盘等视听手段,画廊、展览、表演等展教演示方法,以及讲演、报告、说唱、讲解、答问、对话等口头宣传方式来传播、普及科学技术。除面对面的口头宣传外,大多可以远距离传播,并能长期保存,从而可以深入到广大城乡,甚至家家户户,成为人们的朋友、老师和顾问。有些内容还可采取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使之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和易于理解,从而有助于较快地传播、普及。

    

  所谓技术培训,是指通过课堂讲授、现场示范或操作训练来传授知识、方法或技艺。它较之科普宣传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际效益,才能受到群众的欢迎。培训一般多侧重于技能或技艺的传授,要求把培训的对象教会,使他们不仅懂得而且会做,以便学了能用。由于培训的对象各种各样,培训的内容十分广泛,群众的需求各不相同,各地各企业的条件也有差别。因此,必须因对象、因内容、因地区、因企业制宜,分别不同层次,采取适当形式,长短结合,以短为主,逐步系统提高。

    

  所谓技术服务,是指为群众学习、采用某种技术或产品而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具体帮助。如提供有关信息,协助引进技术,进行现场指导,回答疑难问题,以及帮助解决一些必要的技术用品等物资条件,如良种、农药、工具、设备、材料、样品等等,使群众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得以实际应用。这是科普、特别是技术普及有别于一般文化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它能否落到实处,产生实际效益的一个关键。否则学了用不上,也就没有人愿意再学了。

    

  所谓群众性科技活动,包括青少年的校内外科技活动,工矿企业的技术革新和技术交流活动,农村的科学实验和科学种田活动,城市、社区的各类科普活动等。如中小学生中的各类兴趣小组、爱好者俱乐部和大学生中的各类社团所组织的天文观测,气象观测,(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环保调查,地质旅行,小试验、小制作,航模、船模、车模等的制作与竞赛,数、理、化与信息等学科的奥林匹克竞赛;
工厂中的各种对口赛、表演赛,以及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咨询、技术交流等活动;
农村中的引种试验、良种繁育、高产栽培、动物饲养等专业技术研究活动,一帮一、一带二等科技扶贫活动,以及上级有关单位组织的科普大集、科普大蓬车、科普之冬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活动;
城市的各种科技日、科技周、科技节,和社区的科普园区、科普俱乐部、科普一条街等。

    

  以上四条途径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科普网络,一个全国性的科普系统工程,加上最最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科学技术的传播普及就会更加快捷、深入。

    

  可见,仅从科普的方式方法和走向普及的途径来说,也绝不是一个“科学传播”所能包含和代替得了的。那种把“传统科普”说成都是些“居高临下的灌输”的人,恐怕就没有参加过那些互动的双向的专家与大众水乳交融的群众性科技活动。

    

  六、靠谁科普?这首先要得承认,不同人群之间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上是有着很大差异的。作为科技知识载体的科技人员,在科普工作上理应成为它的主要依靠力量。尽管现在各色各样的大众传媒很多,影响力和渗透力也很大,但在这些大众传媒的科普栏目或科普节目中,唱主角的仍然是那些科技人员扮演的特邀嘉宾、讲演者、作者、译者和被采访者。当然,这些媒体的记者、编辑、编导和主持人等等,也很重要,他们的思想、观念,学识、修养和科技知识水平的高低,以及对科普的认知和热心程度,往往决定着这些栏目和节目的水平与成败。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理文兼备的职业科普工作者,包括那些组织开展科普工作的领导管理人员,以及各类科技馆、博物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的展教、设计和辅导人员等。对此,我们历来的提法是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靠社会的方方面面,依靠以科技人员为主体的广大科教文工作者以及工农群众中的技术骨干同心协力来开展科普工作。那种认为今后可以不依靠我国的科技队伍,只需依靠媒体的职业科普工作者,就能搞好科普的说法,是不切实际的,也是行不通的。其结果只能导致科普质量的下降和科普事业的削弱。

  

  以上所谓的“传统科普理念”,难道不是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都统统过时了?要为他们的所谓“新见”所取代。不看事实说话的人,都有一个不可告人的动机。现在可以清楚了,因为他们把这些看成是“在科学主义的笼罩下”,“居高临下地”向人民大众“灌输”,是“把科学技术神圣化”的观念强加于民,而这正是他们要反的“科学主义”。在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大背景下,提出这样一些质疑科学,排斥技术,用“科学传播”取代“传统科普”的所谓“科普新见”,究竟是为了发展和繁荣科普,还是变着法儿从实质上取消科普,反对科学技术为人民大众所掌握,从而实现他们的反“科学主义”的目的?这难道还不值得人们深思吗!

  

  更让人莫名其妙的是所谓的“传统科普”,被说成是“国家和政府立场”,而他们所宣扬的“科学传播”则是所谓的“公民立场”,这不仅不符合历史事实,也是对我们国家和政府性质的严重歪曲,难道我们的国家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我们的政府不是人民政府?再说,上个世纪的前半叶,我国的科普工作主要是由我国的一些先知先觉的爱国人士和留学归来的科教文工作者及其团体组织推动的,与国民党政府没有多大关系。用他们的话来说,主要是些科学共同体人士,但他们确实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同时也是为了人民大众,当然也包括争取“科学共同体”自身的发展,这三者是统一的;
而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科普组织,依然是“科学共同体”唱主角,直到1994年底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之后,政府才直接出面领导推动科普工作,这三者也仍然是统一的。那种把国家利益、公民利益和科学共同体利益对立起来,似乎只有他们才是站在公民的立场上,平等地对待公民,如果不是有什么别的用意,也是对我国国情的历史与现状的无知。依靠这样一些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壳里空的炒作,能够使我国的科普面貌焕然一新吗?实事求是地继往开来,不失时机地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当前和长远利益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才是发展我国科普事业的正道。

  

  (二)中国科普的创新之路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中国的科普工作要跟上社会和时代的前进步伐,就必须不断地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就是要使我们的科普理论、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即便不能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也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绝不能故步自封,停滞不前。无视社会的进步和世界的变化,特别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变革。

  

  但这里要强调指出的是:创新不是对人们以往的认识、做法和这项工作的现实基础的全盘否定,甚至连“科普”这个“旗号”都要不得了,必须换个新的“旗号”。那恐怕就不是“创新”,而是“颠覆”了,或者给它取个好听的名称,叫做什么“革命”。有这个必要吗?如果有,科普已到了非打倒不可,或寿终正寝、命该消亡的时候,也未尝不可“改朝换代”。如果没有,是不是也得来一次“拨乱反正”。

  

  创新从字义上讲,创有创造、创立、创建的意思,创新也就是首创前所未有的新事物。科普创新,也就是在科普这个领域,首创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包括: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内容、新的形式、新的方法、新的手段以及新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等。这是一个十分广阔的舞台,任何有志于此,并确有才华的人,都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什么非得另起炉灶呢!?再说,“传播”这个词,既不是什么新词,也远不及“普及”这个词响亮而拥有鲜明的目的性。现在,就连社会科学、文学艺术、体育保健,甚至休闲时尚,都在高举“普及”的旗帜,来扩大自己的影响。“普法”更是日益深入人心。而我们自己却要抛弃这块金字招牌,岂非咄咄怪事!

  

  那么,科普创新究竟应当怎样创新?什么是科普创新的可行的有效途径?我认为:

  

  首先,它必须遵循以下一些为我国多年来社会实践所一再证明了的共性原则,即:必须牢记实事求是的基本观念,一切从我国的国情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努力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生产与生活、学习与提高、当前与长远的利益服务;
必须体现求真与务实相结合,继往与开来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单向传播与双向互动相结合,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与普及科技知识、推广应用科技成果、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能相结合的理念,走改革开放之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之路、专群结合之路、理文结合之路、兼收并蓄之路、综合集成之路,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这里要着重说明的是,如何正确理解与处理求真与务实、继往与开来、传统与现代这三个“相结合”的关系。

  

  求真就是要追求真理,弄清事物的真实面貌、内容实质和自身规律,追求事物发展的理想境界。因此,要以高标准、严要求来进行探究与审视,不能有一丝半点的虚假与水分,更不能似是而非或以偏概全,以免导致错误的结论;
务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和落到实处,不作表面文章,不说空话大话,一步一个脚印的真抓实干。这二者本来就是辩证统一的,互为因果的,不求真就谈不上务实,不务实也不会去求真。这个道理很好明白,关键是主持者不能有一点点的私心杂念,否则就很难做到求真务实。

    

  继往就是要继承前人的事业成就,包括前人的思想、认识、理论、说法以及一些好的传统和成功的经验等等,这是因为所有的革新创造,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取得的;
开来就是在总结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开辟未来的道路,包括一些新的观念、新的思路、新的说法和新的做法等等。这二者本来也是辩证统一的。不继往,就会摒弃很多有价值的历史经验与历史教训,一些人的一孔之见,或自以为是的“创新”,常常是别人早就“嚼过了的馍”。这样的“创新”,只不过是换个包装而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不开来,就会被原有的一套思想、观念和习惯性的方式方法所束缚,跟不上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步伐,最终也会为社会和时代所淘汰。因此,二者必须有机地结合,在继往的基础上开来,才能事半功倍,少走弯路。

  

  传统就是历史上沿传下来的具有本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等因素,如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文化、艺术、风俗、制度等等,是过去人们的共识。时至今日,其中既有一些已经过时或已经不大合乎时宜的因素,也有一些是经过历史风雨磨练,仍然熠熠生辉的珍珠。既不能依然故我,也不能一概否定。正如一位学者所指出的:“背离了传统的现代化,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化,而背向现代化的传统,则是自取灭亡的传统。”因此一定要慎重对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现代就是现今这个时代,这里主要是指它的一些时尚元素,如一些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理论、新的手段、新的方法等等,应当给于足够的重视,使其具有一展身手的舞台,但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看其是否真有道理,是否确实可行、确实有效。传统与现代并非是你死我活的对立物,它们可以共存,并可通过这样或那样的磨合、汲纳而融合,我们应当为现代与传统的结合创造条件。

  

  第二,要自上而下的为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对此,这次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第19课题组提出了一个三句话的要求,很好,很有力。这就是:更新观念,倡导创新;
完善制度,保障创新;
打造团队,引领创新。这在课题组组长王渝生先生的报告里已有说明,我就不再重复了。

  

  第三,创新者本人必须是真抓实干,踏实创新。也就是说要玩真的,来实的,不可来虚的。那种徒有其表的表面文章,新瓶装旧酒式的“新产品”,“固若金汤”的豆腐渣工程虽可骗人于一时,但却难于骗人于一世。现在,创新是一个非常时髦的词,也是一项举国关注的大事,谁都想打着这个旗号来说事。有自吹自擂的,有夸大其词的,有通过媒体炒作的,有请名人要人来捧场作秀的。这些,虽可一时间吵得沸沸扬扬,但却难于持久,最终都是要露馅儿的。因此,一定要深入实际,深入事物的内部,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地去研究,去解决,去突破。急于求成,幻想一口吃个胖子,往往会事与愿违。耍点变“指南”为“指北”的文字游戏,也只能新鲜几天,是谈不上创新的。

    

  第四,要讲求方法,科学创新。创新也是一门学问,有它自身的规律和途径。据学者研究归纳,其实现的突破口,不外乎以下五条主要途径:

    

  1、交叉与融合:如科学与文学的交叉与融合,科学与艺术的交叉与融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与融合,自然科学内部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不同传播方式与传播手段的交叉与融合,等等。一些新的事物、新的学科的生长点往往在其相互之间的交叉点上。

    

  2、联想与借鉴: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如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到另外一件事物。这是由于客观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具有各种不同联系的事物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就会形成不同的联想:在空间和时间上相近的事物形成“接近联想”;
有相似特点的事物形成“类似联想”;
有对立关系的事物形成“对比联想”;
有因果关系的事物形成“因果联想”。因此,善于联想的人往往也就善于从它事物中获得启迪与借鉴,乃至举一反三。这是许多人成功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

    

  3、引进与吸收:就是从外部、外地、外国引入一些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理论、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做法、新的经验,为我所用,并吸收融入到原有的体系之中,使其成为一个新的事物。这更是一条创新的捷径,但一定要注意因事物因地区因国情制宜,不能盲目地机械地套用。

    

  4、转换与改组:就是换个角度、换个方式或更换部分内容、部分成分来进行创新。如角度的转换、形式的转换、色彩的转换、对象的转换以及通过增减组成部分和调整配比等来重新组合,使其产生物理的、化学的、观感的或社会的变化来形成新的事物。(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相关热词搜索:之路 道义 中国 科普 重点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