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起来的策略探究
发布时间:2018-06-21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 要:随着思想品德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教材内容更贴近我们的社会生活,拉近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起来,是众多教师遇到的头痛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策略;师生互动;情境化设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223-02
随着思想品德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教材内容更贴近我们的社会生活,拉近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但是要上好思想品德课并非易事,传统教学的课堂既缺乏英语课的活跃,又缺乏語文课的形象生动。既缺乏数学课的趣味,又缺乏地理课的广博。以致“枯燥、烦闷、压抑、呆板”等等这些词语仍是思想品德课堂的代名词。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堂摆脱死板、变得“活”起来呢?
一、创新教学理念,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1、设计灵活的课程教学
思想品德课堂可以通过设计灵活的教学方法,使枯燥的教学内容生动起来。如:在讲解概念时,不要总是老师讲,学生听。应该让学生自己带着疑问去理解、分析,认真探讨问题、寻找最佳答案去解答心中的疑惑。传统的课堂教学用具:粉笔和黑板。现在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播放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从“课外”拉进我们的课堂,并通过带着问题去看视频、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例如:在教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知识点时,教师先给学生放一首《春天的故事》,根据这首歌,播放视频前问他们:歌曲里的这位老人会是谁呢, 1978年在中国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说1978年是一个春天呢?1992年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说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呢?由这首歌很快就进入课堂的主题,自然就增加了学生研究课题的兴趣。
2、教学目标的重点由知识目标转向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课堂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们掌握知识点,而现在需要将教学目标转向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对于其思想发展十分重要,知识点记得再熟都不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学中要将知识结合点实际,用实例让学生明白学习知识的重要性。
3、把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容生活化
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比较多的是理论知识,似乎都是一些与实际不沾边的理论。那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呢?如在讲《角色与责任》时,书本内容相对比较枯燥,都是“概念、意义”这些内容,课前教师让学生开展《由电子游戏机引起的忧虑》的调研活动,针对这个主题教师给出几个问题:当角色是学生时,当前对学生上网要忧虑什么?为何忧虑?如何才能摆脱忧虑?在分析这些问题时,教师有意识地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生本来就喜欢游戏,喜欢与游戏有关的东西,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主动调研 、积极参与学习。这样就会让学生们觉得课堂不是与自己无关,还会锻炼他们的实践调查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式,让思想品德课堂“活”起来
1、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如果没有学生参与,课堂要活跃起来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寓教于活动中”的课堂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课堂中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活动,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这样的动态教学中,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这样会使得传统“死气沉沉”的思想品德课变成有意义的“活动课”。 “寓教于活动中”的教学方法有:演讲、调研、话剧、实地考察、辩论赛等。如:在教学《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辩论赛的模式,在黑板上写出几个对立的观点,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观点,通过课前准备,在课堂上进行辩论。每一个辩题不一定就是绝对正确或者绝对错误,让学生通过辩论,自己总结辩题的正确或错误之处以及优点和缺点。通过辩论,他们学到更多知识,比教师讲解记忆更深刻,最后,教师评出最佳辩手和最佳团队,并给予奖励。这样,学生在课前认真预习,课堂上积极讨论,以一种比赛的心态去对待学习,效果会更好,课堂气氛自然就活跃起来。
2、让学生与教师互动起来
教学中采用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环节,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课堂上与教师互动。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大胆想象和发挥的空间。互动方式可以是教师提问,学生抢答;或教师提供辩题,学生们辩论;或教师提供范围,学生进行情景表演。教师应该让学生的学习思维活跃生动起来,不要用严肃的纪律约束他们,他们可以在课堂上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见解、观点,教师应该仔细听听他们的见解和想法,对于有价值的思考和分析给予鼓励,对于走入误区的理解要及时引导。这样,教师就不再是课堂的唯一“正确”者,学生可以有阐述自己见解和情感的权利。让学生和教师真正互动起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三、教学中注重教学导入的情境化设置,让思想品德课堂“活”起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它起着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乃至激情的作用。新课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精炼、贴切、感人的情境或其他形式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其思维和求知欲,还可以借此交给学生一把打开新课大门的钥匙,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教师要注重教学导入的情境化,重视教学前奏。在新课进行前,教师可以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情境,引导学生回忆、联想或渗透本课学习目标、研究的主题。当然,导入设计要符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实际和课型的需要,力求做到短小精悍,形式多种多样。诸如:
1、穿插社会热点导入法
以社会热点导入,能引起学生注意,为新知识学习做好心理准备,如把近段时间从电视、报刊、网络上看到的2015年天津港特重大爆炸安全事故、深圳矿山塌方等导入《负起我们的社会责任》的学习;由减免农业税、加强新农村建设、西部大开发等导入《全面建设,实现小康》、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等;由2016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代表们深入走访,集中民意,积极撰写提案,反映人民心声,导入《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内容的学习,以社会热点内容导入课堂教学,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关注自然,关注人类的发展。
2、多媒体演示导入法
在讲授《珍惜生命》时,就现在初中生非常强烈的自尊心下无法承受一些小的压力和挫折,极易导致对生命的轻贱,毫无珍惜和责任意识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生命的感性认识,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殷雪梅教师为救几名学生而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事迹的视频材料,学生可从视频材料中受到强烈的情感震撼和情绪感染,诱发对“珍惜生命”知识的认识,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这样的视频导入就能切入主题,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多媒体导入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设计,可以引用诗歌诵、歌曲等形式,达到引人入胜、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效果。
四、让学生在教学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思想品德课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传统的教学认为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即可,事实上这是远远不够的。俗语讲,“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严格来说,学生除了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把握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思想品德课必须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还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助长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阻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
结束语:随着新课改不断提出新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手段,让死板教条的政治课变成活跃生动的思想课。新课改的要求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更多地思考“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多地自己去探索,发现问题和寻找答案。教师教学模式的改变是重要的一方面,学生的参与互动更是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才会活跃起来。
参考文献:
[1] 孙文明 让初中政治活动课“活”起来,“动”起来 教师 2013
[2] 赵建梅 活跃初中政治课堂策略浅探 考试周刊 2015
[3]庄步桂 怎样让中学思想政治课活起来 广东教育.教研版 2007
[4] 毛卫东 思想政治课基于对话的合作学习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 当代教育论坛 2010(15)
[5] 张小娟 释说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主导性[J] 魅力中国 2011(9)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