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1):双村的社区背景
发布时间:2020-04-10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一、地理环境
双村位于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
通川区是达州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川东北重镇,原为达川地区所辖达川市。1999年,原达川地区更名为达州市,达川市遂改为现名。该区位于大巴山南麓,州河中游两岸,地处达州市中部,东临宣汉县,南、西、北均与达县接壤,界于北纬31°08ˊ-31°17ˊ,东经107°22ˊ-107°37ˊ之间。这里地处川东平行岭谷区,地貌形态属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兼有河谷和平坝。山区最高海拔为1068.6米,河谷阶地最低海拔260米,丘陵地区海拔在350-650米左右。主要河流有州河、明月江,属渠江水系。
达州市通川区境,自古即为“巍然蜀东一雄镇”,由于其“联络金(安康)房(房县),翼带汉(水)沔(水),东下夔(奉节)、巫(巫山)”, 地处四达之地,自古便是古代川东北地区沟通川、陕、鄂等地的交通要地。从通川、达城这些贯通古今的新旧地名上,人们也可以感受到其地理区位的特点。如今,襄渝铁路穿越境内,东连重庆,西接陕西安康和湖北襄樊,进一步加强了该城作为川东北地区联络四邻的交通枢纽地位。
不过,整个川东岭谷地区较为普遍的低山和丘陵,在一定程度上又抵消了这种区位上的优势,尤其是城区之外四下乡村,地理交通多有不便。通川区城东的磐石乡,乡境内多高丘中谷,乡之东面,牛背山最高海拔898.7米;
乡之西边,雷音铺最高海拔747.5米,明月江又由南至北,纵贯乡境,形成一大夹漕。特殊的地理构成,造就了磐石乡南北长、东西窄,东西两面为山,中间为谷的山区地貌。当地有歌谣曰:
雷音直透板凳山,龙成犀牛上玄天。
老蛇茶园木桶寨,风峡南垭老岩千。
双村座落在磐石乡境内东南山系的支脉上,村境面积2.48平方公里,位于磐石乡东南一隅,与宣汉县和达县为邻,为三县交界之地。村境内的千家岩、马山垭、黄马岭、万家沟、刘家河边、枣谷山等自然区域,将整个村庄切割成数道沟、坡、坎、梁,造就其典型的川东山村特色。
山溪也是双村重要的地理构成,从双河口的村名上,便可以知道有两条山溪留经并汇合于此。一条从达县江阳境内经倒石桥小沟流入双河口,另一条经本乡的余家寺、大天坝、牟家沟流入刘家河边,两溪汇合于双河口,然后又经过横石梁流入明月江,全长约5公里。山溪是双村社区发展的基础与生命之源,村中民居大抵沿山溪两岸,依山就水,自然展开。借助于溪水,村人们从事农耕,生息繁衍。不过,山溪水易落易涨,平素不过二三米宽,每逢干旱,则断流无水,一到雨季,又切断村路,冲跨农田,给村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麻烦。
磐石乡距离通川区城中心15公里,有达磐公路相接。双村距磐石场街7.5公里。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村里不通公路,只有山路与场街相接,步行约需1个小时,村民往返于场街与村子之间,全靠步行。90年代以后,村路与乡路相接,汽车可以由城里直接驶抵村口,交通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若要往来于村内的沟、坡、坎、梁之间,却仍赖步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距离城区并不算很远的双村,仍然保留着典型的农耕特色。磐石乡的其余17个村,自然地理条件也大致相同。
双村所在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光温同步,雨热同期,冬暖春旱,夏无酷暑,无霜期长。春季气温回升快,且不稳定,多寒潮;
夏季降水量集中,分布不均,常有旱涝交错发生;
秋季多阴雨绵绵;
冬季多云雾,少日照。总的气候条件尚好,适宜于多种作物生长,但在一年四季中,也时常遭遇一时的不利气候的危害。
二、历史沿革
双村与整个达州市农业村落的发展变迁具有同样的历史背景。
据史载,达州市境在先秦时代属巴地,唐虞本梁州地,殷属雍州域,春秋属夔子国,战国属巴国地,西汉为益州巴郡宕渠县(今渠县)所辖,东汉由宣汉县领,梁属万州之石城所领,隋为通州通川县辖,唐属山南西道通川县,宋、元属达州通川县,明为达县所领,清、民国因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属达县。1976年,国务院批准将达县城关和城郊的西外、南外、北外、磐石、复兴等地划出建立县级市, 1993年改名为达川市,1999年,达川地区成立达州市,达川市改名为达州市通川区。
但是,同川东地区许多村庄一样,今天的双村并非直接承袭古代秦巴文化,而是在明清时期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中发展起来的。在这场移民运动中,因两湖等地人居多,民间俗称为“湖广填四川”。自元末明初至清前期两湖移民四川的运动,史家多有记载,其主要原因,一是元末明初两湖遭受战乱,百姓避乱入蜀;
二是四川经明末之乱,杀戮惨酷,地荒人稀,清政府鼓励并组织外省人移民四川垦荒。
对于这一时期的移民运动,川东平行岭谷区各县县志中均有记载。仅以达县及磐石乡的记载为例:“达自兵燹以后,土著绝少,而占籍于此者,率多陕西、湖广、江西之客。” “蜀川人民,自明末流贼张献忠等屠戮后,大多县份土住,几无孓遗,本乡被祸奇重,古老户口,难存数家。清朝定鼎后,外籍来填,乃成今住。” 磐石乡遗存族谱在述及本族迁入本乡的历史时,也多提及这场移民运动。
肖姓是磐石乡的第一大姓,旧时磐石场素有“肖半场”之称。在双村,肖姓也是第一大姓,约占全村人口一半以上。关于肖氏先民从江西入川,落籍磐石乡境的经过,1941年的《达县磐市肖氏续修族谱序》是这样记载的:“明景泰二年(1452年),(入川始祖肖原)卜居于渠,故渠邑分出之肖氏,皆以原为始祖也。……明末可乔祖率其孙正用移于达县磐市肖家寨坎下居焉,我磐市肖氏,故即以正用为始祖也。”可见,肖氏先民入川,始于明朝中期,到明末,迁至磐石乡境,双村肖氏,皆为其后人。
刘姓为双村第二大姓,该村的第4村民小组,男性村民基本上姓刘,为同一祖宗所传。在刘姓村民中,迄今仍然流传着其祖先迁入此地的故事。
双村的刘姓村民认为,入村始祖是湖北麻城县孝感乡高阶檐人。
明末张献忠闹四川之后,川境内人口锐减,尤其是川东地区,古老户绝少。清初“湖广填四川”,双村刘姓始祖遂踏上入川之路。据传,当时是兄弟三人携家同行,走到达县三里坪(今通川区达州市粮食学校所在地)时,在一口水井旁歇脚饮水,然后重新上路,走出不远,老大发现自己将喝水的碗忘在了井旁,遂感叹:既然饭碗都留下了,许是老天有意安排,干脆就在此安家吧,于是,老大留在了三里坪。老二走到刘家河边时,见此处山岭秀美,溪水宜人,便决定在此落叶。老三则去了开江。刘姓始祖初到刘家河边时,这里的老地名叫秦家嘴,但秦姓的古老户已经绝迹。刘姓始祖在此落籍后,建房垦荒,繁衍后代,人丁渐旺,秦家嘴的地名也就改名叫了刘家河边。后来,刘家的后代又分支出长房、二房和幺房,现在双村刘家河边的刘姓村民,就分别是长房、二房和幺房的后代。现在的刘姓村民大都能说出始祖的名字:始祖刘永文,始祖婆何氏。
传说系口头相袭,其真实性无考,而且也很有可能因年代久远而失真。那么,双村刘姓村民中广为流传的始祖入川的故事有多大程度的真实性呢?刘家河边的祖坟和我在调查期间发现的两块刘家祠堂的石碑最终解开了这个疑问。
在离刘家河边不远的村路旁,人称为祖坟坝的地方,有一座清朝时期的旧坟,坟前竖立着一根石桅杆,村民说这是坟主身位的象征。坟头看上去已经很有些年头,围坟的石条已经倾斜。坟前石碑上的碑文也已经斑剥不清。经多次辩认,得知此墓的墓主叫刘体仁,字义。碑文上记载了刘氏始祖叫刘永文,其妻何氏,并有“考我始祖,发脉于三里坪,继迁秦家咀(嘴)”的字样。碑文上还依辈序排列出刘体仁的三个儿子(刘思学、刘仲学、刘良辅)、三个孙子(刘天荣、刘登荣、刘天锡)以及曾孙、玄孙辈的名字,并注明刘天荣为长房,刘登荣为二房,刘天锡为三房。墓碑上还刻有现在刘姓村民仍然在使用的刘家20个字派(辈)。这20个字派是“朝三光汉继,新本绍宗先,嘉可全洪正,国思秉尚贤。”墓碑上所列刘体仁玄孙辈,恰好为朝字派,再下一辈,则为三字派。修墓时间,隐约可见是清嘉庆20年。
古墓的规模,碑文和围坟“修山”的时间均表明, 墓主刘体仁是刘家河边一位辈份很高的先祖,他与刘姓始祖刘永文在时序上有着比较接近的关系。而且,刘家迁到此地,的确与传说中的三里坪有关。剩下的问题是,刘体仁究竟与刘永文相隔几代,墓碑所记“始祖发脉于三里坪 ,继迁秦家咀”与刘氏兄弟入川的传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两者之间的不一致应该如何解释。
在村民的帮助下,我找到了民国11年(1922年)刘氏宗族重修刘家祠堂时所立的两块石碑,石碑上清楚地记载了刘氏的迁徙和最初的谱系。碑记:“我族自楚入川,驻渝城者则自妙公始,由渝迁达邑三里坪,生珉一公,二世生普昌公,普昌长子即礼公蔚,起八房,凡欧阳溪、刘家河边、马家嘴皆八房之子孙。礼公生一世永文公,二世生义公,三世生仲文公,四世生天锡公,又生天、登荣,何世祖何氏终迁刘家河边草树坡,天荣终迁欧阳溪白鹤嘴,迄至于今汉字派已有十世矣。……”
刘家祠堂的石碑系1922年刘氏宗族重修祠堂所立,主持修祠、立碑者多光、汉字辈的族人。修祠堂,并立碑文记载家族世系,为刘姓家族历史上的大事,碑文所记之事一般比口头传说更为严谨,而且,20世纪早期刘姓族人在时序上也更接近自己的始祖,所记之事应该更准确,因此,碑文的可信度是比较高的。再结合刘体仁墓前的碑文、刘氏兄弟入川的传说和其他调查,我对刘家的早期历史与谱系承传状况得出了以下几点认识:
1、刘始祖先确系两湖移民,其迁徙路线是由楚入川,先到重庆,然后至妙公一辈则由重庆迁移到达县三里坪,到刘永文和何氏时则落户刘家河边。刘体仁是刘永文的孙子,为迁居刘家河边的第三代。至1922年修祠立碑时的光字辈和汉字辈,为刘家河边的第九、十代人。过去的人结婚生子较早。如果以20年为一代,由此上推,入村始祖刘永文应该生活在200年以前,即清康熙末年至雍正初年,如果长寿,也可能活到乾隆初年。一般情况,刘永文不至于晚年迁移,他来到刘家河边应该在青壮年时期,即可能是在雍正年间,当然,也可能在乾隆初年。由此进一步上推,刘永文的祖先在清初由湖广填川是很有可能的。
2、刘氏先民来到刘家河边以后,从第五代起,分为三房,刘天荣为长房,刘登荣为二房,刘天锡为三房。长房居枣谷山下的刘家老房子(现已无存,但地名犹在)。二房居当功湾,三房居河边。现在聚居三处的刘姓村民,分别为长房、二房和三房的后人。后来二房和三房又合称为幺二房,各房世代相袭,其居住格局至今大体不乱。刘天荣后又迁居欧阳溪(今磐石乡渡口村境内),故欧阳溪的刘姓也属长房。
3、自入村的第七代起,刘氏开始用字派排序,20个字派沿用至今。今村中刘姓村民,辈份最高者,在幺房之中继字辈尚有人在,辈份最低者,长房中的宗字辈已经出生,其余多为新(已更改为兴)、本、绍三辈,他们应为入村的第十一至十五代人。
4、无论是刘氏祠碑还是刘体仁的墓碑,均未提及刘氏三兄弟入川时过三里坪喝水落籍之事。我也未能查找到刘氏族谱,无法确证,只能作为一种民间传说,以轶闻待之。即便确有其事,具体情节与发生年代也可能因为年代久远而发生某种变形与压缩。
作为一个移民村,村落发展的历史往往就是村域内的一个或几个主体姓氏的繁衍壮大史。肖、刘二姓作为双村两大主姓,其家族的迁入、繁衍、裂变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明末清初以来双村历史发展的主线。因此,透过主姓村民的谱系与承传,往往可以把握村落发展的基本线索。以刘姓村民的发展为例,随着人口增加,三房各以其原始住地向周边地区扩展,长房原居于现枣谷山下被称为老房子的地方,后其中一只向枣谷山上发展,从而使刘姓村民的生活、生产空间进一步扩大。
迄今,双村各姓村民的居住格局已经有了一定的融合,但是,自然地理的分割依然使各姓依靠相对固定的聚住群落向四周扩展的基本居住格局绵延不断,展示出一幅双村由家庭到家族再到自然村落的形象演进图谱。
表:1-1 双村各村民小组姓氏分布
一 组 二 组 三 组 四 组 五 组
主姓肖,杂姓代、周、彭 主姓肖,杂姓赵、周、牟 主姓刘,杂姓李、赵、王、佘、肖 主姓刘,杂姓高、李、肖曹、罗、杜、李
血缘家族网络是传统村落社会的一种自然结构方式,(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但却从来不是结构村庄社会的正式依据,在家族网络之上的是古已有之的国家“编户齐民”的行政网络。古代国家依据一定户口数和地理区域,划分治安和征税的基本单位,这便是乡土社会中行政建制的雏形。尽管这种制度形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其社区公共权力的授权来源和作用的强弱程度也各有不同,但是,它却将家族的自然格局纳入国家的行政架构之中。因此,对于双村历史的考察,还有必要对这种自上而下的制度嵌入及其变迁作一梳理。
双村行政沿革较为清晰的是有清以来。满清时期,县以下的地方基层设里甲和保甲两种组织。里甲的职责是编审户丁,攒造黄册,保证赋税征派;
保甲的目的是维持治安、招徕流亡、组织生产。但自清康熙年间实行“滋生人口永不加赋”政策,尤其是雍正时期全面推行“摊丁入亩”,把原征丁银摊入地亩或地粮中进行征收,里甲编审就失去了意义,于是,自乾隆5年(1740年)起,原来由里甲负责的编查户口的工作,改归保甲组织统计。清代的保甲组织,为10进制的牌-甲-保编制,以10家为牌,置牌头1人,10牌为甲,置甲头(或甲长)1人,10甲为保,置保长1人。磐石乡达县属地共有11团(即甲),双河即为其中之1个团,辖双河口地区,由亭市下明月区管理。
民国肇始,受西方传入的“地方自治”风气影响,具有传统宗法性质的保甲制度一度废驰,具有地方自治色彩的闾邻制成为一种新的组织时尚。但此一时期,中央政府的治理能力无力达及全国,地方组织亦无统一章法,而是省自为政。例如山西为村治,广西为村街,云南为团甲,名目繁多。
南京国民政府也曾参照山西“村治”模式,在全国推行县-区(或乡、镇)-闾-邻的层级区划。此一时期,双村属达县所辖今磐石乡境内的10个团之一。
30年代的国共两党军事对峙打乱了地方自治的步伐,从1932年蒋介石在江西试办保甲起,农村基层组织又一次进入保甲复兴时期。1935年,政府推行“新政”,改编建制,县以下设区,为一官治机关,区以下改团为联保办公处。磐石设达县磐石镇第15联保办公处,联保之下为保甲。此后一直到民国倾覆,双村境为磐石的一个保。其间,由于保、甲数目的调整,双村作为一个保的番号也不断变更。1942年,双村属第16保,1947-1949年又属第8保。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双村组织建制随国家宏观政治制度的变迁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1949年12月15日,解放军进驻达城,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双村仍然沿用旧的保甲体制。
1950年9月,磐石乡人民政府成立,废除了乡保政权,改保为村,改甲为组,双村为磐石乡第8村,1951年8月,建立村人民政府。
1952年3月,行政区划进行调整,磐石乡所辖今双村等村被划出磐石乡,与原东北乡的李家渡等6个村合并为中心乡,双村为达县中心乡第7村。
1956年2月,中心乡并入磐石乡,归达县罗江区管辖,全乡编为18个村,又设6个支点管理生产,双村为6个支点之一。
1958年全国进入人民公社化时期,10月,磐石乡人民委员会改名为磐石乡人民公社,成为公社管理委员会,实行政社合一制,各村改为耕作区,1959年3月耕作区又改为管理区,双村为第10管理区。
1961年10月,达县磐石乡人民公社更名为达县磐石人民公社,管理区改为大队,双村为10大队。
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公社领导层被群众组织夺权,成立生产办公室领导生产,1968年12月,经达县武装部党委批准,由武装、干部、群众代表组成三结合的磐石公社革命委员会,大队设斗、批、改领导小组;
1970年又改斗、批、改领导小组为大队革命领导小组,双村仍为10大队。
1978年2月,磐石公社划归达县市管辖。
1981年3月,磐石公社革命委员会改为磐石公社管理委员会,同年12月,根据县政府通知,将以数字为序的大队名称改为以具有代表性的地名为大队名称,第10大队改名为双河口大队。
1983年全国农村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是年4月,磐石公社管理委员会改名为磐石乡人民政府,属达县市管辖;
大队管理委员会改为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更名村民小组,双河口大队更名为双河口村,原大队所辖5个生产队改为5个村民小组。
1993年达县地区达县市更名为达川地区达川市,双村隶属关系与名称不变。
1999年达川地区成立达州市,达川市成为达州市下辖通川区,磐石乡和双村的隶属与名称不变。
三、经济概貌
据1949年底统计,双村有110户农家,480人,到1997年底,全村共有农家285户,928人,其中男性521人,女性403人。48年间,农户数量增加了2.59倍,人口增加了1.93倍。不过,48年来,村民的居住格局未发生根本性变化,281户农家依据自然地理的分布,分别居住在千家岩、秦家沟、马山垭、黄马岭、关田干、当功坝、双河口、潘家湾、刘家河边、枣谷山、黄家磅、罗家嘴、曹家沟、李家沟等区域。这些区域又因为彼此的距离联带,分别被编制为5个村民小组。其中,以千家岩、秦家沟和马山垭为核心,为第1村民小组。约36户,120多人;
以黄马岭、关田干、当功坝为核心,为第2村民小组,约48户,170多人;
以双河口、潘家湾、黄家沟为核心,为第3村民小组,约66户,220多人;
以刘家河边、枣谷山、黄家磅为核心,为第4村民小组,约74户,140多人;
以罗家嘴、李家湾、曹家沟为核心,为第5村民小组,约61户,200多人。因此,对于村民,区划的标准实际上有两个,一个是自然地理的,它与本村的历史文化相关,是一个基本不会变化的标准。另一个是行政嵌入的,它有可能因为行政建制的变化而改变。就村民而言,他们所首先接受的是第一个标准,因为它反映了村庄、家族的历史和儿时的记忆。许多自然区域的得名本身就与家族历史的衍化有关,例如肖家石磐因为肖姓村民居住于此而得名,刘家河边则是双村刘氏繁衍发展的大本营。但就政府而言,它所看重的是第二个标准,因为行政区划的确立为公共权力对村庄的治理与资源提取提供了地理依据。
双村的农业形态完整。明清时期,随着肖、刘等姓的迁入,因战乱而废驰的传统农业得以恢复。村境内多坡地,又有溪水,先民们便沿着溪水两岸的平缓地带垦荒筑田,并在缓坡上开出旱地。随着人口增加,土地拓殖,到1949年时,双村已有耕地903亩,其中田500亩,地403亩。双村的农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高粱、胡豆、红苕、油菜为主。水田是一熟制,主要栽水稻;
干田和地是两熟制,干田一般冬种小麦、胡豆、油菜(也有少数种大麦),夏栽水稻;
地种小麦,豌豆或以薯类交错种植;
玉米多种山坡瘦脊地,黄豆多与绿豆和其他豆类间种,也有利用地边种玉米、地背田坝种豆类的;
水稻有早、中稻之分。
主要农作物产量,据1949年统计,水稻平均亩产接近300斤,小麦接近100斤,玉米100余斤,薯类130斤。
考虑到耕牛、肥料和水利设施的不足,尤其是缺乏现代科技含量的传统农业所能达到的水平,这一产量虽然不能算很低, 但由于人口与可耕地比率的低下, 除个别土地占有稍多的农户外(即那些在土改中被划为地主和富农者),一般农户的生活都十分贫困,他们食则粗食菜羹,衣则补上加补,居则茅舍陋居,行则赤脚跋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双村的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变化,现代农业科技要素也进入村庄。但是,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吞食了农业生产的增长部分,所以,在整个50-70年代,双村的经济面貌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从表1-2和1-3中我们可以看到,80年代以前,双村始终处于典型的生存型经济状态。
表1-2 1949-1979年双村重点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年 度农 业户 数(户)农 业人 口(人)耕 地面 积(亩)粮 食产 量(斤)油 料产 量(斤)生 猪圈 存(头)人 平分 钱(元)人 平分 粮(斤)
1949110480903250200390013040300
19521305101050310500400016049360
19571415251150408000410015550350
19621556411283355300450016045279
19661787321283524700960043570472
19701928111283463700560028560357
19752209221283306400770032240205
197822193012296064001520033477460
197922693212387321001200049091600
*根据达县市磐石人民公社10大队农业生产统计历史资料台账(1949-1985)整理。
表1-3 1949-1979重点年度经济效益*
年 度人均耕地(亩)人均生产粮食(斤)亩均生产水稻(斤)亩均生产油料(斤)户均生猪圈存(头)总收入(元)人均收入(元)
19491.88521298781.13100064
19522.06608365551.25500068
19572.19777405601.14100076
196225543926514337967
19661.757165181212.478428107
19701.58571467761.47086487
19751.39332302861.45956265
19781.326525521751.5102355110
19791.337857061422.1126860136
*根据达县市磐石人民公社10大队农业生产统计历史资料台账(1949-1985)整理。
改革开放以来,双村情况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全村现有土地1023亩,其中田494亩,地529亩,水面15亩,荒水林坡50亩。从经济区域类型上看,属于农果区。今天的双村村民与他们的先辈一样,仍然以务农为生,全村928人,其中劳动力550人。
但现在村民除了种植传统的农作物以外,还发展了西瓜、柑桔、桃子、草莓等经济价值较高的果品。此外,猪、羊、鸡、鸭、鱼等家庭养殖业也有了一定的规模,初步改变了人民公社时期“以粮为纲”的传统种植格局。
但是,更为重要的变化发生在非农业领域,外出务工是80年代以来影响村庄经济发展的重要现象。如今,村里的许多青壮年都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及东部地区务工,他们的经济收入,成为家户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来源。也就是说,在双村农业经济基本格局未改变的前提下,家中有无外出务工者,务工者在外是否挣钱,几乎成为衡量家户经济收入的决定性变量。而外出务工对于农业的影响,还在于它以人口外流的方式缓解了长期以来困扰农业发展的“过密化”(involution)的问题。按照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由于农业劳动力密度的不断增大,使农业总产出在以单位工作日边际报酬递减为代价的条件下呈现出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结果农业总产出虽然有所扩大,但是,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收入全然无改进。这种过密化不仅在长达数百年的历史里困扰着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即使在集体化与农业现代科技要素投入的情况下也仍然在持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所呈现出的反过密化趋势,在长江三角洲、广东沿海地区是以乡村工业和新副业的发展为动力的,而在像双村这样的内陆农村则以大量农业人口的外流为表现形式。外出务工不仅改善了家户经济收入的来源和质量,(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而且使村民在多种经营的家庭农业中能够更灵活、更有效地使用劳动力,使其成为双村农业反过密化趋势的一种主要动力。
由于地理与资源条件的局限,双村没有发展企业,村民自办企业者也十分的稀少,只是在1996年10月,为了响应政府兴办企业的号召,在村里的支持下,由两个村干部合作办起了一个酒厂。但是,说它是厂,不如说它是一个家庭之间合办的酿酒作坊,无论从规模、产量、资金和劳动力投入上,它还不足以成为这两个家庭的基本经济来源,而是作为农业外收入的补充形式。
同样,几户有经营头脑的农户看到了村民购物不便中所蕴藏着的商机,在村里办起了便民店,经营油、盐、食糖等副食品和粮食加工,同时也销售化肥。但这部分村民也没有脱离农业,兼营小商业仍然是对农业的一种补充。个别有资金、有门路的村民也到城里去从事非农业经营活动,但这样的人不多,对改变村庄经济格局未构成大的影响。
主要由于农作物品种改良、化肥、农药和农用薄膜使用量的增加,双村主要农作物的总产和单产较80年代以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据1997年统计,主要农作物的单产;
稻谷为1060斤/亩,小麦为500斤/亩,玉米为820斤/亩,薯类为400斤/亩,油料为198斤/亩。主要农作物产量的提高,经济作物的开发,家庭养殖业的发展,外出务工对家户经济的补充,这一切虽然还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双村的经济面貌,其靠天种地,以人畜为基本动力的耕作形式也未改变,但却使双村自古以来第一次脱离了生存经济的格局,逐步进入温饱经济的层次。
我以随机的方式对双村40个农户家庭1996年的收入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项目分为家庭人口数、种植业收入、养殖业收入以及外出务工经商等其他收入3大类,共13项内容。
调查表明,这40个家庭的平均人口为3.45人,最少为2人,最多为6人;
40个家庭的种植业收入平均为2908.1元,最少为928元,最多为7374元;
养殖业的平均收入为1276.1元,最少为28元,最多为4218元;
务工经商等其它项目的平均收入为3650.4元,最少为0元,最多为15000元;
户均收入为7754.7元,最少为2422元,最多为19901元;
人均收入为2196.7元,最少为1044元,最多为4975元。
表1-4 1996年40个抽样家庭家户收入分布状态
值别(元) 类别种植业养殖业其 它户均收入人均收入
平 均2908.11276.13650.47754.22196.7
最小值92828024221044
最大值7374421815000199014975
又据对20个农户家庭1997年日常食物消费的抽样调查,这20个农户家庭年平均消费蔬菜1434.5公斤,植物油21公斤,动物油15.9公斤,猪肉129.5公斤,其它畜禽肉7.3公斤,蛋类26.7公斤,鱼类9.2公斤,食糖19.1公斤,酒40.6公斤,卷烟305.2盒,糖果糕点13.5公斤。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说明双村村民已经解决了贫困问题,进入到温饱的层次。
表1-5 1997年20个家庭食物及副食品消费分布状态
类 别 值别(元)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
蔬 菜1434.55002000
植 物 油21557
动 物 油15.9025
猪 肉129.520240
其它畜禽肉7.3025
蛋 类26.70200
鱼 类9.2030
食 糖19.1546
酒40.60240
卷 烟(盒)305.212720
糖 果 糕 点13.50100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村民的住房、日用生活品种类也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从住房方面看,虽然仍有部分村民住在过去的老房子里,甚至有部分1949年以前的房屋仍在住人,但是一楼一底,砖混结构的新式农家小楼正在逐步的增多,尤其是外出务工者,多将挣得的钱用于修建新房。村里的绝大多数家庭都已经拥有了黑白电视机,个别村民购买了彩色电视机和影碟机。一些开店者还添置了电冰柜,以方便食品的存放。从村民的衣着看,已见不到衣衫褴履者,一般村民都有皮鞋和手表以及一些适时的衣物鞋袜,年轻人的衣着打扮,尤其是青年女性的衣着打扮,更显示出追赶时尚的趋势。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