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艺谁来传承】传统手艺的传承作文

发布时间:2020-03-26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掌握着通过口传、身授传递下来的独门绝技,他们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他们被称为“活国宝”和“活的人类财富”。   而今,他们中的大多数年岁已高,有的甚至已经离世,这些独门绝技面临失传。尽管在整个传承过程中,国家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但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很多绝活儿或是失去实用价值,或是未能及时重新定位适应市场需求,它们的传承面临不同程度的难题,有喜,更有忧。
  
  北京料器:邢兰香的绝活儿
  到明年,北京料器的第六代传人邢兰香从艺就整整半个世纪了。
  邢兰香,生于1945年,北京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是中国目前唯一获得大师称号的料器艺术家。如今,66岁的她依然忙碌在位于京城百工坊的工作室,“不做怎么办啊,得做点好的东西,留下一些样品传世。”邢兰香对记者说,北京料器,“每一个都是纯手工做出来的,每一个都是独一性。”
  北京料器,是在我国传统的琉璃工艺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特种工艺品。仅从外形上看,料器与琉璃十分相像,但料器没有底胎,是艺人在火中一次加工完成的即兴之作,被称为“火中雕塑”。
  在邢兰香不足20平方米的工作室里,记者看到左右两面展台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各种人物、动物,五颜六色,栩栩如生。中间靠窗的地方,就是她和徒弟们的工作台。
  工作台不大,主要就是一张外罩玻璃罩的桌子。艺人们背靠窗户,坐在桌前。桌子上放着一堆花花绿绿的料棒,一盏煤气喷灯,几把普普通通的镊子和剪刀。做活儿时,持料棒在灯火上烧烤,待软化后,迅速捏塑。正是依靠这些有限的工具和材料,邢兰香和她的两个徒弟创作出形态各异的艺术品。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切,凝聚着邢兰香将近50年的心血和智慧。来到百工坊的工作室之前,邢兰香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料器厂工作。在那里,她练就了一手绝活儿。
  出生于普通工人家庭的邢兰香,1962年初中毕业,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不得不辍学工作补贴家用。当时国家还属于计划经济体制,年轻人的工作由国家分配,邢兰香也不知道干什么好,填招工表时就填了服从分配,结果,就被北京料器厂给挑上了。
  邢兰香心灵手巧,工作勤奋刻苦,入行的时候正赶上北京料器厂的黄金时代,她先后师从厂里技术最好的三位师傅――田文元、陈德海和佟瑞魁。三位老师傅各有所长,“成天跟他们在一块干活,我的技术提高得特别快。”
  邢兰香手艺好,出手快,而且颇具创新意识。她曾创作过一件名叫“鹰蛇斗”的作品,而这件作品其实是对一件残次品的巧妙利用。当时,她原本只想做一只展翅的雄鹰踞于石墩之上,没想到在制作石墩底座时,裹进了空气,一烧破成了一个洞,“按以往这就是一件废品。”
  可是,邢兰香觉得浪费了可惜,她很快就有了主意,做了一条蛇放在里边,“鹰的脑袋低垂下来正好盯着那条蛇,效果特别好。”这件作品在1982年参加广交会时,当场就被一位香港客商高价订走。
  北京料器厂工作期间,邢兰香不仅继承了三位师傅的技术绝活,而且在厂里推荐下,进入北京工艺美术学校学习,色彩、造型以及创作方面都得到了突破,以前的料器是不做人物的,邢兰香开创了料器人物的先河。
  然而,上世纪九十年代,因为多种原因,北京料器厂倒闭了,邢兰香受邀在一家美国公司工作,担任总设计师。
  2003年,北京百工坊成立后,她毅然放弃了在美国公司的优厚待遇,回到国内开了料器工作室,“那毕竟是外国的,这才是咱自己的。”邢兰香说。
  但回国后,资金问题成了最大难题。“原本20万,想多搞点料,结果中间环节一扣,到手里就只剩下几万了,只够给两个徒弟上3年保险。但是,没有原材料,你怎么干?”邢兰香的脸上写满无奈,这是料器技艺传承中遇到的首要难题。
  “有的材料也失传了。”邢兰香说,随着北京料器厂的倒闭,不少材料都没人做了,很多人退休后上了年纪,再过几年都80岁了,“岁数大了,更捡不起来了。”
  其次,是技术问题。“它不是一天半天学出来的,得天天练,几十年磨一件。北京料器你必须拿出精品来给世人。”邢兰香说,以前教了好几十个徒弟,都不干了,“又苦又累,挣不着钱。”现在的徒弟是她的两个儿子,刘宇和刘星。
  还有,就是“世人知道的少,做的人也少了,大家都不知道料器是什么东西,还以为是塑料做的,所以,价格也上不去。”邢兰香无奈地说,“能维持多久是多久。”
  
  阜新玛瑙雕:李洪斌的“素活”
  如果说北京料器,是宫廷艺术,是京城所独有的,那么,辽宁阜新的玛瑙雕,无疑是阜新的一大特色。
  有人说,阜新有三宝,煤、电和玛瑙。2006年5月20日,阜新玛瑙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李洪斌,成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中国唯一的一个代表性传承人。
  1939年出生的李洪斌,是辽宁省岫岩县人,出身玉雕世家。1958年开始拜师学艺,1959年被选送到丹东美术学校进修4年,专攻玛瑙雕的“素活”设计与制作。
  素活,又称器皿,是行话,指仿制秦汉以前的炉、瓶、鼎、薰等宫廷中的古器物,是从古代青铜器的造型艺术演变过来的。与“素活”相对应的叫“雅活”,工艺相对简单一些。
  玛瑙“素活”雕刻,费时又费力,成本还较高。李洪斌对记者说,要雕刻一个8层高的玛瑙花薰,两个人需要用近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因此,不少玛瑙雕刻艺人都不愿意从事玛瑙“素活”,而选择雕刻更为简单的玛瑙工艺品。
  记者在位于百工坊的李洪斌玛瑙工作间看到,玛瑙“素活”精雕细刻,炉里、鼎里,都是全部挖空,极耗功夫。“增一块,减一块,都不行。”李洪斌的弟弟李洪琦打开展柜,详细地向记者展示道。
  正因为“素活”之难,无论制作还是传承,都鲜有人为之。李洪斌从事玛瑙“素活”半个世纪之久,故而被称为最后的“素活”大师。
  要学会“素活”,起码100余种的技艺你得学透,不是有一点美术基础,学点工艺就可以干了,李洪斌说,玛瑙“素活”工艺复杂,学艺时间长,一般玛瑙行业里的人是不愿学的。
  这位朋友口中的“玛瑙王”一生经历坎坷,5岁丧父,历经6次死亡考验,也是直到古稀之年才名满天下。“最难的时候,徒弟的工资都发不出去。”李洪琦说。
  2004年,辽宁省评选玛瑙大师,李洪琦却拿不出2000元的大师评审费。
  直到2007年,当媒体以《玛瑙素活大师李洪斌的喜与忧》为题,报道了他的困顿处境以及他为传承这份“遗产”甘愿奉献出晚年所有精力的心愿之后,才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也就是在这一年,李洪斌第一次有了数钱的快乐,在一个博览会上,他一次性地卖出了30件玛瑙作品,收入42万元,还清了30多万的外债。当晚,他一个人喝了半斤多酒。
  2008年,境况逐渐好转的李洪斌,在阜新市细河区四合镇东洼子村投资新建了300多平方米的厂房,建立了全国首个玛瑙素活研究室,并且招收了一批新的徒弟。
  “不管是阜新人,还是外地人,只要是中国人,只要有德,肯吃苦,能坚守清贫,就能够学会这门技艺并传承下去。那时,我就放心了。”李洪斌说。
  
  空竹:老北京的玩意儿
  空竹,以竹木为材料制成,因中空而得名,相传在中国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玩空竹要会“抖”,左右两只手上下不停地晃,空竹就会发出“嗡―嗡―嗡”的响声。
  抖空竹亦称“抖嗡”、“抖地铃”、“扯铃”,流行于全国各地,天津、北京及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尤为盛行。
  在北京,提起“空竹张”,对于喜欢玩空竹的“嗡友”来说,可谓无人不晓。到张国良,“空竹张”已经传了三代。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张国良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空竹制作传承人。
  如今,他的空竹制作传承一路顺风,事业滚雪球般越做越大。他有自己的“北京张国良空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通州宋庄镇六合村,还有张国良空竹制作工作室。记者见到这位“空竹张”时,他正在马不停蹄地忙碌着。
  然而,想当初,空竹的生意也并不好做。由于年代久远,很多人不知空竹为何物。张国良曾拎着辛辛苦苦做成的空竹,赶早市,摆地摊,但几乎无人问津。不过现在,因为“失传很多年,北京市就咱们一家,竞争力比较小。”这反而促使张国良今日的生意风风火火。
  张国良,出生在北京天桥地区,自小就受家庭氛围的熏陶,10多岁就跟着父亲打杂,耳濡目染中也迷上了空竹。1990年,34岁的他辞职回家专心做起了空竹,有时一天都不开张,运气好也就卖五、六个;有时甚至吃饭都成了难题,但他没有放弃。
  2003年,张国良听说韩国人对中国的民间手工艺情有独钟,就带着20张空竹光盘远赴韩国。在韩国,张国良的空竹手艺赢得了当地人的赞赏,接到的订单不计其数,每个月挣的钱合成人民币一万多块,接到好活儿时,“赚个两、三万的,也是常有的事”。
  不只是时来运转,此前此后,张国良的“空竹”传承之道,创意之法,更为人所称赞,也是他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
  2002年,张国良制作的中国象棋空竹,在人民大会堂手工艺展上展出时,立刻被“嗡友”围得水泄不通。
  2006年春节,张国良带着新作“福娃空竹”参加了“北京风情舞动悉尼”活动,赢得当地市民的掌声。
  此外,张国良创意的“奥运空竹”、“国庆空竹”等,无不与时俱进,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同时,推广了空竹文化,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玩空竹的队伍中来。“参加活动,无形中提升了空竹的影响力。”张国良说,能跟各种活动相结合,把各种元素融入到产品中去,也具有纪念意义。
  生意红火的“空竹张”说话快人快语,对技艺的传承,并不很担忧,虽然一般的空竹制作也要经过17道工序。“但普通工人,只要掌握其中几道工序就可以了。”张国良说。
  至于想要成为他的徒弟,并不是谁都可以的。
  “第一,要看人品,你不是为了挣钱而来的,你要真心喜欢它。第二,要看手艺,太笨了也不成。第三,要看能不能自己创新,这是很关键的。”张国良要求自己的徒弟,要与时俱进, “要开发高中低档次的空竹,符合各个阶层的人。”
  据张国良介绍,前前后后跟他学艺的超过200人,但如今他的徒弟只有十几个人。他真正想要的是“高科技”人才,“电脑学得好,可以搞设计;外语学得好,我们外事活动多,可以作为翻译;美术学得好,可以创新产品。”张国良说。此外,还需要懂得市场运作的人,“光靠政府订购,是不行的”。
  
  编辑:刘文婷 美编:庞佳

相关热词搜索:谁来 手艺 传承 我的手艺谁来传承 手艺传承 老手艺传承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