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街头的开心农场】英国伦敦农场

发布时间:2020-03-25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农夫,山泉,有点田,近年成为不少中国城市精英的追求。但我国大城市的市中心没有田,只有楼。   伦敦,是世界最大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在这个地价极其昂贵的城市,不少伦敦人却能在市中心拥有一小块菜地,一整块配额地的年租金才12英镑,怪不得申请租用这些配额地的名单已经排到10年后了。
  “你最近在种什么?”已经取代足球和天气成了伦敦人办公室、地铁里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去年这股“种田风”刮到了英女王的御花园,十米长四米宽的一小块地被开辟出来种上了“金色女王”番茄,“皇家”红豆等蔬果,当然它们并非真的拥有皇室血统,这些濒临灭绝的品种在女王菜园里被拯救得以延续的同时,也让白金汉宫的工作人员和国宴来宾吃上自家种的有机菜了。其实英国王室不是第一次种菜了,早在上世纪的一战时,“自给自足”的种子就散播在大不列颠的各个角落,二战时在女王的带领下开始全民耕种,开垦一切能开垦的地“为胜利耕耘”。如今自己种植有机蔬果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当年大张旗鼓的气势,但不同于那年头缺衣短粮的战争环境,现在吃穿不愁了,取而代之的是高速工业发展下城市人难以排解的身心压力。经济、环境、信任的种种危机,让越来越多英国人渴望回归到生活的本源。
  学名配额地(allotment)的城市菜园,是由政府出租给居民自行耕种的公用地,人人可以登记申请。伦敦地区一年租金根据地的大小从几镑到几十镑不等,费用基本是象征性地收取。由于近年人们对种菜的热情愈发高涨,配额地的需求量暴增,但毕竟数量有限,伦敦的菜园几年前就全部客满了。尽管如此,申请者还是打破头也要挤进名单,今年起,很多伦敦的菜园改为只接受住在菜园所在地三公里之内的申请者,政府也在网站上发布每个菜圃排队的人数和预计等待时间。等待时间最短的也要4年,最长的预计10年。目前全伦敦有4300人在等待名单上,比十年前多了3000人。不过,一旦熬出头,只要不是自愿放弃便可永久使用。
  
  开心农场,开在伦敦交通枢纽
  
  菜园自然是越靠近市中心和居民区就越抢手。Lamlash菜园位于伦敦南华克区(London Borough of Southwark)的“大象城堡”(Elephant&Castle)附近。南华克区邻泰晤士河南岸,以多民族和多元文化闻名,大象城堡是该区的交通枢纽,这里既没大象也没城堡,只有迷宫般的地下通道和24小时不断的车辆轰鸣声。可谁会相信,刚才还在车站摩肩接踵的我,几分钟步行就来到了一个现实版的“开心农场”。
  那天傍晚,我下了双层公交,从购物中心前穿过地下道,从11个出口中找到了正确的那个,顺着大象城堡休闲中心旁的小路前行,人流车鸣声淡出,间或有几双刚下班的高跟鞋呼啸而过。城市的背景音渐渐消退,之后就只剩心跳和脚步声,接着是各种鸟叫的共鸣声渐渐大起来……不到五分钟, 我到了!
  “咣当咣当”,一头汗的马丁(Martyn Thomas)已经挥着巨大的铁链笑盈盈地开门。(铁链是防止小朋友进来捣乱和狐狸松鼠偷吃用的,但这条防君子的铁链基本不起什么作用。)
  走进“桃花源”,空气里有种下过雨的清凉和泥土的味道,是有人刚刚浇过水。这片城市中心的菜园差不多一个足球场大小,分布在lamlash社区街道的两侧,24个配额地由50多个居住在伦敦各处的人们分配使用,其中一半以上是附近的居民,马丁就是其中之一。出生在英国威尔士的他,二十年前搬到伦敦定居,家离菜园步行两分钟。他在七个月前得到了这半块配额地(不包括公共用地大概3米×5米),年租金6英镑(一整块配额地的年租金是12英镑)。
  尽管地并不大,但马丁相当满足地说自己是个幸运儿。六年前在政府上班的朋友把他的名字放到了长长的申请名单上,六年后,他有了属于自己的菜地。配额地只能用于种植植物或饲养家禽,申请上就得立即使用,每年政府会派人到各个菜园检查每户的使用情况,那些绩效不佳的“地主”在几次敦促后仍不悔改,就会被开除出菜园,于是那块杂草丛生的荒地又会成为像马丁这些新主人的宝地了。
  
  自己种的,最“有机”
  
  马丁的地被分割成几块,有些绿油油一片,也有若干株瘦小的植物斜躺着。几盆育苗的花盆周围是各种工具,旁边的长椅上,啤酒、苹果酒、橙汁和半瓶可乐摆了一排,旁边还有袋奇形怪状的香肠。马丁说:“这些都是给鼻涕虫的,我们的在凉棚里,是冰镇过的!”“鼻涕虫?”“不对付它们,种的菜刚发芽就都被吃光了。但我不想用杀虫剂,”马丁指着几个嵌在地里的小碗,里面盛着深色液体,“美国电视节目说鼻涕虫喜欢可乐,但这不起作用,今天打算试试啤酒和苹果酒。”“香肠也是?”“当然不是了,这儿有人喂野狐狸,那些狐狸喜欢把香肠埋在地里,我每次过来都会找到一些。”我后来也亲眼看到马丁从地里挖出香肠来。除了“种香肠”,马丁的地里还有草莓、豆角、西红柿、韭菜、洋蓟、芝麻菜、甜玉米、土豆、洋葱、菜花……种得真不少!“新人的通病,”马丁说,“这儿就像实验室,有很多东西我想尝试,当然有惊喜也有失败,但乐趣就在其中。你瞧,我的芝麻菜总会给我信心!”
  伦敦人种地的热情和他们特殊的食物来源分不开。西班牙的洋葱,埃及的香菜,美国的苹果,中国的花生……英国蔬菜水果绝大部分靠进口,年进口额约100亿美元。随着有机蔬果市场在英国和欧洲大陆不断扩大,英国目前拥有欧洲最大的有机水果市场,供求失衡是显而易见的。包括马丁在内的很多英国人都表示,如果有别的选择,他们宁愿不买超市货架那些漂洋过海的昂贵蔬果,而有机蔬果又要再贵上30%左右。全食食品公司(Whole Food Market)是全球最大的有机食品连锁超市,它在伦敦六家分店的生意都很火。这家店的产品被贴上“有机”认证标签后,比超市的同类产品的售价高出40%-175%。经常光顾这家“贵族超市”的人,大部分是中青年的中产阶级群体。
  在伦敦,“有机”已渐渐成为全民性的主流诉求,但对于市场上的有机产品各人褒贬不一,于是自己种成了必然趋势。其实 “种”就比“买”更“有机”。Organic这个词的词根来自Organ,Organ又源于Origin,意为本原,初始。越原始越贴近自然本性就越有机,古人也是从自产自销,到以物换物,才发展到买卖的。切实的需求,加上几百年传统的园艺熏陶以及媒体宣传,种地,这个“乡下人才干的事情”,如今在伦敦这个大都市切切实实地流行起来。
  
  回到社区
  
  马丁的配额地靠近菜园的围墙,墙头的芝麻菜茂盛地伸展,墙外是一排排居民楼。这里的居住环境因为菜园而增加了绿色指数和社区活力。安德烈老人是这里的住户,窗户就对着马丁的菜园,老人经常会在窗口与马丁还有其他种植者聊天,渐渐地大家成了朋友。
  城市菜园的存在活跃了社区气氛,各人带着共同的兴趣,互相取经,交换幼苗,大丰收的季节聚在田里野炊,分享着各自的故事和刚摘下来的新鲜蔬果。一片地,一方天空,一起体味劳动的原始趣味。在这个自由天地,你可以尝试种种市场找不到的奇异水果、泡杯下午茶和隔壁“地主”闲聊,或者在雨后、在第一场雪飘起时,来菜园散散步。
  但是对很多城市人来讲,社区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有的人甚至住了多年还不认识自己的邻居。这个人类群落原始的组成单位,正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变得模糊而抽离。马丁说:“‘回到社区’不一定要特意抽出时间参加社区活动,其实只要稍微多关注一下每天居住的环境和周围的人,就会发现这里潜藏着生活的本来面目。”
  “它能让你的生活轻盈起来,”英国非营利环保组织碳军团(Carbon Army)的志愿者凯伊谈到城市菜圃,“自己种自己吃大大减少了“食物英里数”(注见名词解释),这就真正将低碳的理念付诸行动了。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他们餐桌上食物的来源,我们在做的就是帮助人们了解它的重要性,帮助他们自己种植‘民主的食物’,也就是安全的,被公正生产出来的可持续食物。”碳军团目前正和伦敦卡姆登区的几个社区菜园合作,为当地居民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帮助,他们中大部分是像凯伊一样的年轻志愿者。
  而马丁不久前辞了工作,一心种菜,开始全职农夫的田园生活。有经验的种植者会在春天多育一些苗送给这些新人。我们见面的时候是五月末,伦敦早晚仍比较凉,不过播种工作大部分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浇水和施肥,细心地维护,等待“硕果累累的秋天”了。
  全球意识,本土行动。 Think global, act local。

相关热词搜索:伦敦 农场 街头 伦敦街头的开心农场 伦敦街头 伦敦的街头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