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翠大树,租界建筑,一碗热汤]大树菠萝汤
发布时间:2020-03-23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大武汉》评星标准: 一颗星★★★★★:还行,适合同事下班聚餐。 二颗星★★★★★:在一条街上的众多馆子里,推荐选他家。 三颗星★★★★★:值得向好朋友或老板推荐的馆子,容易获得愉快的回忆。
四颗星★★★★★:值得花一个多小时跨江、绕路去吃,大厨有尖板眼或秘方,环境也精致。
五颗星★★★★★:值得邀请外地朋友专程“打飞的”来吃,各方面无可挑剔的好馆子!(另外,如果无星,就是差评,是建议大家不要去的馆子。)
“吃喝行动”搜街版内餐馆实行此标准
老房子,即以租界区建造年代距今近百年为代表的老建筑。武汉的老房子越来越少,现存的更加值得去珍惜。老房子多为单位机构所在或居家所用,人们不太容易走近。而餐厅的存在,让人们很方便地进入并触碰一段过去的时光。
前阵子去成都,逛宽窄巷子时印象尤为深刻。清末民初风格的四合院落、修旧如旧的各式餐厅咖啡吧散布其间,老建筑和现代商业相结合,集中于一方,美轮美奂。
武汉的老房子则多为租界时期的建筑。如胜利街、卢沟桥路上日租界区;黎黄陂路上的俄租界区;一元路附近的法租界区……它们有的是原洋行职员高级住宅区、有的是北洋军阀统帅的公馆、有的是前苏联专家援建时期的住所……它们多在安静的背街上,周围路边常常伴着年岁古老的苍翠大树,阳光细碎撒在这些老房子上,好似为一段旧时光打上了蜡,那些清水红砖、廊柱拱券、砖砌壁柱、错落的窗户……美得很不真实。
老房子里的餐厅主人,多对老建筑保持着敬意,木质楼梯、挑高的空间、古旧壁炉都依旧,也不会改变房子内的结构,只会因地制宜地在原空间结构上做餐厅需求的设计。如靠窗光线好的地方,虽然不太宽敞,就做成散台,而原来一些房间等空间则设为包房。老房子空间有限,包房数不多,一般都需要提前预定。
在老房子餐厅里吃饭,吃的可能是一种心情。这里安静清幽,就像到某位朋友家里用餐一般亲切。也是因为安静,连说话声音都会不自觉地降下来。
这些开在老建筑里的餐厅,出品的菜肴多以湖北菜居多。而搭配这些独特的建筑环境,一些餐厅也很花心思。如香梅滋补酒家,就打出了“滋补”的特色,用食材互相的搭配,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养身功效,要健康也要美味。同样主打养身食材的还有以刺身为特色的海鸣轩,广东手法烹制,不少孕期的女性都来此品汤。而碧玺则在中餐的基础上加入了东南亚风味的菜肴,口味特色鲜明。
这些老房子餐厅虽没有社会型餐饮店的餐位多,但幽静私密的环境,还是为其获得了一些特殊需求客人的青睐。如莉莉周餐厅,近几年也曾举办过一些小型婚宴。还有碧玺,清新雅致的环境除了举办小型婚宴外,还受到了一些企业的欢迎,做新品发布会、酒会等,凸显了这类餐厅的特色。
香梅滋补酒家
大隐隐于市
《大武汉》评星 ★★★★★
推荐菜品:
老汤烧甲鱼 128元/斤
老汤烧野生甲鱼 188元/斤
糖醋小排 38元/份
海鲜自制豆腐 48元/份
酸菜小炒鸡 42元/份
黎黄陂路上的珞珈山街房子是武汉优秀历史建筑之一,其中一幢建于上个世纪初,原系英商怡和洋行高级住宅,红瓦坡顶、窗户错落,静静掩映在葱郁绿树之下。
香梅滋补酒家选址于此,就是看中了其大隐于市却透着安详的气息。百年老房子,内里挑空颇高,大气怡然。四周摆放着画幅和老照片,地毯也是订制的有梅花图案的,和店名呼应。餐厅有6间包房和4个散台,如需包房一般需提前订位。
这家开店8个月的新馆子融合南北菜系风味,主打滋补养生的菜品。菜品对食材的选择搭配十分讲究,有的菜品还是店家原创的。开店不久就吸引来了如何祚欢等艺术大家,并欣然称这家餐厅“权让食府保健,何须药房为邻”,让人从健康食材和口味中享受健康和生活。
老汤烧甲鱼是招牌菜之一,每次烹煮时都会留一勺汤汁。餐厅希望这道菜的老汤汁来记录馆子走过的岁月,越久越浓醇。甲鱼烹制得十分入味,裙边滑软,回味绵长。
糖醋小排,烹制中加入了话梅,排骨除了酸甜味外还有诱人的话梅味,非常惹味。
酸菜小炒鸡,其中的酸花菜是店家自己泡制的,和鸡腿肉一起炒制后,酸味沁入鸡肉里,鸡肉爽嫩,微酸开胃。
海鲜自制豆腐,豆腐选用的是农家老豆腐,和黄豆、虾仁等一起用高汤烹煮,石锅上桌时还在沸腾,鲜香味美。
这里点餐从每位177元到777元不等,有位上菜如老汤烧甲鱼、一品燕窝之外,食客可按人数点其他心仪菜品。
莉莉周花园餐厅
干烹鲈鱼满屋飘香
推荐菜品:
石锅干烹鲈鱼 48元
古法盐烤蛏 28元
金汤煮长江?鱼 48元/斤
胜利街上原日租界的这片清水红砖的建筑总是很吸引人的目光。建于1910年的文艺复兴式建筑,每套住宅均有前廊房、卧室、起居室、厨房水电设备齐全,日本在汉驻兵期间,曾作为日本军官宿舍使用。2层结构,混凝土柱式门廊,门窗为圆弧形拱券,早些年这里还是不少新人婚纱外景很爱选的地方。
古董的餐厅里面的古旧橱柜、箱包、木雕、摆件等都是爱好老板从全国各地淘回来的,最近门口新摆放的一辆黄包车是老板在武汉路边偶然遇到后立刻买下的。
这里出品湖北菜为主,还有一些闽南口味菜肴。
石锅干烹鲈鱼,将腌制1天的鲈鱼裹上芡汁油炸,鲈鱼外酥内嫩,上桌则是满室飘香。
古法盐烤蛏、闽南醉香舌都是闽南风味的菜肴。古法盐烤蛏是餐厅一道老菜,喜欢的客人一次会点上2到3盘。锅底上放上一层盐,将蛏子放在上面烤制。盐不是用来调味而只是用来导热的。几乎不加任何调料的蛏子烤熟后一个个张开来,带着海鲜原本的鲜甜味。闽南醉香舌和常见一些卤鸭舌不同的是,辣中还带着甜味。
美庐时尚餐厅
特调神仙汁让烤肉味香美
《大武汉》评星 ★★★★★
美庐2007年开业,其位于的这座漂亮建筑落成于1922年,是北洋军阀直系统帅吴佩孚的公馆。建筑内格局几乎没怎么变化,利用空间的结构区隔出了临窗的散台和近20间包房。家庭朋友聚会和宴请客人都比较多。
美庐的菜品以湖北菜为主,辅以川菜、粤菜等。
苗疆炭烤肉,腌制过的肉在格网上烤制而成,特调神仙汁微麻微辣,让烤肉味道层次更加丰富,烤制过的肉外酥内嫩。
鼎汤苦菊,用老母鸡、小海鲜、火腿等熬制3小时以上而成的汤水,金黄的色泽,鲜香浓郁,用来涮食清爽的蔬菜野菊,边小火炉加热边吃。野菊有降血压等多种功效,在浓汤里稍微烫一下即可,浸满味美的汤水,清爽养身。除了苦菊外,还可点其他蔬菜来吃。
橙香煎大黄鱼,选材1斤半左右的大黄鱼,用多种调料干煎而成。上桌的时候,服务员会将鲜橙汁和柠檬汁的混合淋在鱼上,去腥开胃,鱼肉泛着淡淡的橙子香气,被点的比较多。
推荐菜品:
苗疆炭烤肉 37元
鼎汤苦菊 35元
橙香煎大黄鱼 77元
碧玺
泰国空运调料秘制咖喱
推荐菜品:
清迈香肠 48元
泰式鲜虾卷 58元
芭提雅烤鸡 58元/半只 98元/只
龟山脚下的龟北路,晚晴这里有赫赫有名的汉阳造,张之洞的汉阳兵工厂、汉阳铁厂所在地。碧玺餐厅所在地是后来的824工厂所在地(824工厂,始建于1960年,隶属公安部,在中苏关系破裂后,为便于对敌斗争需要,进行公安技侦电池研制、生产,从事半导体、电化学和磁记录研究),这里现在是汉阳文化创意产业园。
这里和琴台大剧院对望,虽在闹市区却可算是闹中取静。餐厅在一个独栋建筑内,门前是一排百年老樟树。
餐厅内装修以地中海风格为主,3间包房精致静雅,还有2楼露台用餐区。这里出品湖北菜、粤菜和东南亚菜,将东西元素相交融。
主理东南亚菜的主厨曾跟随泰国厨师学习地道泰国菜,选用的食材调料也多是从泰国空运而来的。
清迈香肠,用红咖喱和柠檬叶与五花肉一起做出的香肠,吃的时候,放在生菜叶上,加蒜片洋葱丁和辣椒丁一起裹住入口,香料咖喱香气混合,十分开胃。
泰式鲜虾卷,从云南运来的糯米皮包裹凤尾虾、胡萝卜、黄瓜和薄荷叶,缤纷的食材色彩从透明的糯米皮中透出,看着赏心悦目。这道菜口味稍微清淡一些。
芭提雅烤鸡,选材广东清远鸡,用椰浆咖喱等腌制后烤制,一定要乘热吃,喷香肉滑。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咖喱都是主厨自己用十多种调料调制的,黄绿红黑咖喱都有,口味比较独家。
渝家小馆
重庆整体搬过来的川菜馆
推荐菜品:
辣牛肉 38元/份
尖椒兔 98元/份
水煮鱼 22元/斤
汉口兰陵路珞珈山街的老房子都有着特殊的红色记忆。1910年至1927年,老房子由英商怡和洋行投资陆续修建,共有20多栋,多为三层的高级公寓,这里最早是各大洋行职员的高级住宅区,不少革命志士也在这里潜伏、生活过。不足百米的街道上,两旁的都是红色老房子,梧桐成荫,幽静的氛围让人顿时心神宁静。
老板李先生是在这条街上长大的,对珞珈山街的老房子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酷爱摩托车自驾游的他,在路过重庆某地时,偶然发现路边的一家餐馆味道非常不错,当即萌生了在武汉开川菜馆的想法,于是,特意和当地的餐馆负责人协商,将这家店整体搬到了武汉。
麻辣牛肉是这里的招牌菜,将新鲜的牛腱肉卤制后,加上特制的辣椒粉,辣椒粉由30种配料秘制而成,鲜辣无比。牛肉的嚼劲十足,咀嚼之间可以享受着这份特有的巴蜀辣味。如同小店的位置,他家的菜品也是独具一格,始终保持着正宗的川味,没有为了迎合武汉人口味而改动。
他家主要是以重庆江湖菜为主,水煮、干煸是两大主打系列。尖椒兔也是这里的精品菜,活兔现杀现做,切成肉丁,简单地腌制后加上尖椒大火爆炒,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兔肉的新鲜口感和营养成分。由于所有的菜品都是现配,所以做菜的时间都很长,平均的上菜时间都在半小时以上,正所谓慢工出细活,能够吃到高品质的菜,食客们也等得心甘情愿。
水煮鱼也是点的比较多的菜品,主要有鲜麻和麻辣两种锅底,麻辣味的香水鱼是加入炒好的辣料制作而成的,口味较重。相比之下,鲜麻锅的鱼汤配之以鲜花椒、杭椒,味道稍淡,适宜饮用,口感很不错。
老屋菜馆
家常做法味道足
推荐菜品:
老屋臭桂鱼 68元/份
蒜香肉 32元/份
始建于1910年的巴公房子是一个偌大的三角形建筑,横亘在洞庭和鄱阳两街之间,史载这里曾经是两位俄国皇亲的公寓,是武汉最早的多层建筑。仰望老房子的阳台,斑驳的雕花石柱似乎证实了它当年的辉煌,对比天井内破旧不堪的老式民居,年逾百岁的巴公房子承载着太多的历史沧桑。
老屋菜馆位于这个大三角的底角处,门面并不大,竹子制成的门面显得古朴典雅,墙壁是青灰色的砖砌而成,天花板上挂着仿制的辣椒、大蒜、茄子,营造出农家的氛围。菜馆已经经营7年了,在这一带也算是小有名气,不少在江滩游玩的食客,都会走进内街,到他家点菜吃饭。
臭桂鱼是这里的特色菜之一,先将桂鱼进行简单的压制腌干,然后进行风干,鱼肉的弹性尚在,表皮却有淡淡的臭味。做菜时加入干椒生姜调味,保证了鱼肉的鲜香。上桌的臭桂鱼肉质鲜嫩但又不失紧密,有点淡味咸鱼的口感,鲜香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蒜香肉采用的是精选的前胛肉,肥瘦相间,将肉煮到八分熟之后再加上豆瓣、尖椒、大蒜爆炒而成,大蒜可以杀菌,具有解毒的功能。浓浓的蒜香味,让人食欲大振。
他家主要是以炒菜为主,家常做法是最大的特点,能够用最平常的家庭厨房用料做出可口的菜肴。这里的厨师都有着十多年的从业经验,菜品的味道很稳,保证了菜品一如既往的品质。
海鸣轩
新新人类中的老古董
推荐菜品:
砂锅烧刺参 288元/位
鹅肝酱煎酿藕饼 68元/例
家乡手打鱼腐 58元/例
1898年7月,日本在汉口建立租界并开始大兴土木,武汉天地的9幢老建筑几乎都是在这一时期的产物,1945年抗战胜利后,这些建筑的主人变成了当时的国民党党政军要员,这栋建筑曾经就是一位国民党高级将领的住所。
红色的土砖外墙显得并不张扬,对称样式的建筑风格显出了那个时代的威严,如今置身于武汉天地这样的消费商圈,如同一位打扮不合时宜的老古董出现在新新人类面前,强烈的对比虽然略显滑稽,但更能够勾起人们脑海深处的尘封记忆。
这是一家主营粤菜的餐厅,菜式齐全,做法考究,老板来自广东,在全国其他地区也开了多家分店。在进入武汉天地之后,也对菜品进行了大胆地创新尝试,以迎合本地人的口味。
刺参是这里的主打食材,两条标准重量的刺参经过干烧后,放入大蒜、洋葱、生姜垫底的砂锅内。刺参汤也不错,浓汤偏甜,刺参爽滑入口。刺参的营养价值极高,富含蛋白质、钙和碘,是滋补的佳品,很多孕期的女性都来此品汤。
鹅肝酱煎藕饼算是对粤菜进行改进的杰作,藕饼算是鄂菜中的代表菜品,加上鹅肝酱这种粤菜调料,将两地特有的食材结合起来品尝,别有一番风味。手打鱼腐和鱼肉丸子有点相像,白嫩的鱼肉香软可口,入口即化的感觉很好。
63号花园餐厅(徐东店)
简装风格,东欧气息浓厚
推荐菜品:
美极茄 18元/份
剁椒?鱼 时价
酸梅脆皮虾 32元/份
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苏联援华建设的特殊时期。徐东二桥引桥下,有几栋黄色的两层老房子,据说都是那个年代参与援建的苏联专家住所。不同于汉口租界老房子的富丽堂皇,这间花园餐厅仿佛就是东欧平原上的一间小屋。
3年前,老板对这间小屋做了简单的装修,小花园被铺上了碎大理石板,成为了大厅。店内没有华丽的壁纸,楼梯、木门都没有改动,包间内也是尽量保持原貌,包括桌椅都是八十年代的风格样式,墙上的油画,欧式吊灯和吊扇尽显居家风格,让人感觉置身于前苏联的老宅之中。
美极茄是这里的特色菜,据说这是开店以来唯一没有更换的菜品。他家的美极酱是经过6种配料调制而成的,茄子加上肉末,再放入调好的酱汁进行烧制,烧好的茄子味道咸鲜,吃起来带有淡淡的甜香。
剁椒?鱼也算是他家的招牌菜,老板每天都要亲自去海鲜市场买菜,以保证?鱼的绝对新鲜。?鱼经过简单的腌制工序之后,加上秘制的酱料和自制的剁椒,配上啤酒烧制,出锅后的?鱼鲜香扑鼻,清香的鱼汤带着微辣,看起来很有食欲。酸梅脆皮虾以精选的基围虾为食材,配上经过调味后的酸梅酱烧制而成,酸甜爽口,鲜香四溢。
很多情侣都过来吃饭,店内的一堵墙上已经留下了不少山盟海誓的句子。
京湘情
湖南卜豆角,五花烧得香
小馆位置刁,藏在东湖风光村军休所深处。敢在背街小巷开馆,没有对菜肴的自信做不到。老板三哥是东北人,原在珞狮南路经营东北菜,坐在炕上吃炖菜,不仅有东北老乡怀旧,也有本地粉丝。拆迁后,他有了新想法,用北方的涮肉混搭极火爆的湘菜。
铜锅木炭,清水煮汤,北方招牌的涮羊肉。紫菜、虾米、大枣、枸杞和大葱段沸腾出如鲜菌的棕色汤汁。传统吃法会在涮过羊肉、青菜,撇清浮沫,添一碗汤,撒盐花,荤素的鲜味融入汤里。极品羊肉是手切肉,厚实。涮一分钟,变色捞出,蘸芝麻、腐乳韭菜花调的酱,东北腐乳后劲足。别忘了叫份东北酸菜,细丝成线的牙黄老酸菜浅涮有味。
三哥请到岳阳大厨颇费功夫,因为大厨要求他必须亲自到岳阳品菜,“了解用地道湖南材料做出的地道湖南味道”。卜豆角烧肉便是其中一道。卜豆角是湖南特产,四五十公分的长豆角,筷子粗细,阳光风干放进坛子,绑成束腌制,有酸豆角的微酸,又有梅干菜的嚼劲和香气。五花肉扒炒,肉油软化豆角,吃来更香。
丽华园
200℃鹅卵石炒山鸡蛋
推荐菜品:
石烹虾仁山鸡蛋 68元/份
黑松露炖鲍仔 69元/位
鸽皇炖雪蛤 29元/位
桂花山药 19元/份
丽华园最初开在司门口,后在青山、汉阳开了多家分店,开了近20年。其青山店有“青山太子”的外号。汉阳店开店数年,今年刚进行了一次重新装修,8月下旬有着浓郁中国风的崭新店面开门迎客。店内大厅前方,硕大的投影幕布实时播映着厨房里厨师们的工作情况,让食客对厨房环境和菜品一目了然地放心。
主理湖北菜,汉阳店以家常口味菜和煲汤炖品为特色。这里的煲汤是采用广东隔水煲汤的方式,用矿泉水替代偏酸性的自来水来煲汤,不加味精等调料而是用排骨凤爪等食材增添汤水的鲜味,原汤原味很醇香。煲汤品种不少,黑松露炖鲍仔、鸽皇炖雪蛤、虫草炖斑鸠……位上的鸽皇炖雪蛤价位平实,很受食客的喜爱。
这里还有比较少见的食材,如山鸡蛋。山鸡蛋只有寻常鸡蛋的一半大,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等营养元素,健脑益智。做法也很特别,在客人面前,将砂煲内的蛋液和200℃的鹅卵石一起翻炒,十足喷香,其中还加有虾仁,香上加鲜。如果早些时令来吃这道菜,搭配的还可能是丝瓜。
姜辣系列也很受欢迎,姜辣蛇、姜辣虾、姜辣泥鳅,浓郁入味,辣得带劲。
奇君甜品
小店氛围清新,饮品味道纯正
看家本领:冰糖桂圆莲子汤 6元/碗
米酒汤圆 3元/碗
营业时间:8:00―23:00
循礼门公交站牌旁,这家新开的小店人气很高。虽然店面不足十平米,但简明整洁的内饰还是让人眼前一亮,等车的人三三两两走进小店。片刻的休憩,简单地品尝,一碗甜品下肚,周身的燥热一扫而光。
祝先生和吴小姐是一对情侣,大学毕业后,祝先生接过了父母手中的这份生意。据说他家以前在红艳社区推车叫卖,生意很好,在这一带留下了很好的口碑。吴小姐因长相甜美,在店面的招牌上特意打出了“汤圆西施”的字样,引来许多人驻足。
桂圆莲子汤是他家的特色饮品,桂圆、红枣和莲子用红糖熬制4小时后,加上一点点蜂蜜,封装在塑料小碗之中冷藏起来。冰冻后的莲子汤沁凉可口,莲子熬得很烂,吃起来粉嫩黏嘴。桂圆和红枣的鲜味也融入到汤水之中,经得起细细品味,回味之余,只觉得淡淡的蜂蜜香味溢满唇齿,冰甜爽口。
汤圆也是名不虚传的自家特制,用纯糯米磨粉和面而成,加上猪油芝麻馅儿,再搓成规格相同的球团。汤圆是现点现做的,炭炉稍微加热煮熟,就可以起锅。虽然天气炎热,但仍有许多老街坊过来,将汤圆打包带回家吃。
门口的冰箱里放着各式封好的甜品,除了莲子汤,菊花茶、酸梅汤、绿豆汤、米酒也都卖的不错。路过的时候,买上一杯这里的冷饮,既解暑,又营养。
阿里山蜜豆冰
刨冰凉爽解暑,配料原味十足
看家本领:水果酸奶刨冰 13元/份
什锦水果刨冰 10元/份
蜜豆刨冰 9元/份
营业时间:12:00―凌晨2:00
威猛的“秋老虎”似乎湮没了人们的许多欲望,选择降温冷饮,成为了逛街购物、品尝美食的前奏。前进四路的这家冷饮店,成为了在江汉路逛街歇脚的首选地点。
与其他冷饮店的年轻、时尚不同,这家店的年数已经很长了。挂壁风扇分列在墙壁两面,全部打开,凉风习习。老式的碎冰机开动之时,轰隆隆的响声似乎告诉人们它在卖力地工作,老板韩先生说,这么多年用习惯了,还真舍不得换新的。20年前,韩先生尝试着与一位台湾老板合作做台湾风味的刨冰,一开始这种新奇的吃法就赢得了年轻人的喜爱,学生一族更是这里的常客。岁月如梭,当年的中学生如今已为人父母,其中很多都带着孩子过来品尝,重温旧日的时光。
如今这里依然能吸引很多年轻人,用料的实在和原味是很重要的原因,他家的配料都选自很新鲜的食材,很少使用浓缩果汁和添加剂。绿豆、红豆都是精选大小均匀的颗粒加白糖熬制而成。冰饼被刨冰机打得很碎,再放上西瓜、椰果、黄桃、葡萄干、果酱等配料,最后浇上一点点酸奶,一份看相十足的水果酸奶刨冰被端上了桌子,吃起来香喷喷、冰爽爽的,浑身暑气随之一扫而光。
对面的一家火锅店和这家做了很好的搭配,许多食客过来点单,经常是十份以上的外送,刨冰将纸碗装得满满的,让食客能够充分享受冰火交融的快感。
相关热词搜索:热汤 租界 苍翠 苍翠大树 租界建筑 一碗热汤 苍翠大树 建筑应该像一棵大树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