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生支援非洲 中国医生在非洲
发布时间:2020-03-23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自1963年4月中国政府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第一支医疗队至今,48年已经过去。在此期间,中国先后向亚、非、欧、拉美和大洋洲的65个发展中国家派遣医疗队员2.1万余人次,诊治患者2.6亿人次。目前,共有1100名中国医生驻守在全球48个国家,其中有42个非洲国家。
48年中,有48位中国医生因疾病、战乱等原因在受援国牺牲。有的医生在两年援助期内数次感染疟疾,有的医疗队刚刚紧急撤离,驻地就被反对派武装占领。由于条件艰苦、事业发展受限等原因,大量非洲医生流失至西方国家。中国医疗队的医生,一半都工作在受援国的边远地区,包括渺无人烟的沙漠边缘。
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到摩洛哥看望中国医疗队时说,“医疗队是全国医务人员学习的榜样。”某种意义上,驻守海外的这些“中国医生”们早已代表着中国。不只一个非洲国家的总统,他们走到哪里,就会把中国医生带到哪里。
工作在非洲国家的中国医疗队来自多个省份,坦桑尼亚的来自山东和江苏,喀麦隆的来自山西,加蓬的来自天津……多年来,他们的工作因为远离人们的视线而少为人知。为了将这些颠波在外的中国医生的辛苦与快乐带至公众视野,更多了解他们的工作与生活,本刊记者采访了专门负责我国援外医疗队工作的卫生部国际司副司长王立基。
中国报道:1963年中国向阿尔及利亚派出医疗队时,阿尔及利亚和我国国内的情况如何?这支医疗队的派出是否标志着我国援外医疗工作的开始?
王立基:这是当年毛主席和周总理作出的决定。当时,阿尔及利亚刚刚结束130年的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西方国家撤走了包括医生在内的所有专家,阿政府通过国际红十字会向国际社会求援。我国当时刚刚经历三年自然灾害,中苏关系恶化,西方加强对我国的制裁。我们也非常需要医生,很多农村也缺医少药。在那种情况下,中国能向阿尔及利亚派出医疗队,也是切身感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第一支援外医疗队有100多人,来自湖北、北京、上海、江苏等多个省市。从卫生领域讲,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派出的第一支队伍。目前,全球48个发展中国家都有中国医疗队,其中有42个非洲国家,另外6个在大洋洲、南美洲和欧洲(马耳他)。今年2月的利比亚撤侨行动中,马耳他的中国医疗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报道:中国医疗队在受援国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对当地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发挥了什么作用?
王立基:目前,我们在48个国家大约有200多个医疗点,根据各受援国的不同需求,派出由心脏病、外科、骨科、心血管等各科专家组成的医疗队伍,在当地医院科室固定工作。此外,我们也到边远贫困地区提供巡回医疗服务。我们还为受援国培训了大批医生,在肿瘤防治、断肢再植、疑难妇产科病症、癌症治疗等很多领域,为受援国填补了医疗空白。
这些年来,“中国医生”在非洲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响亮的名牌。曾经在马里,中国医疗队要调往大城市,当地百姓为他们送行到很远的地方,还因为政府迁走医疗队而抗议。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能有今天这样好的国际环境,离不开这么多年来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中国报道:2006年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承诺为非洲援建30所医院,建立30个抗疟中心;2009年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承诺在此基础上深化医疗卫生合作。这些项目有什么新的进展?
王立基:到2010年底,中国已经为非洲国家建立30所医院。现在我们还在继续投入,希望把它们建成现代化的医院。比如,我们正在筹划怎样使坦桑尼亚心血管中心良性运转,我们采取的方式是派驻短期专家组,为当地百姓做手术,同时,接纳坦桑尼亚的年轻医生来我国心血管医院进修,期望慢慢帮他们建立一支心血管医疗队伍。
非洲每年约有400万人死于疟疾。中国在非洲建立30个疟疾防治中心的目标,在全球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我们派出大批专家到中心为当地医生培训,建立疟疾诊断实验室。我国有几个复方的青蒿素已经得到世界卫生组织认证,可以合法地在非洲使用。但是,消除疟疾是对生物界的宣战,把蚊子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所以,抗疟是一项长期挑战,需要人类的决心。
中国报道:目前,非洲国家的医疗事业发展情况怎样?
王立基:严格说来,非洲国家还是缺医少药,医生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虽然我们为非洲国家培养了大批医生,但非洲大部分的医生还是西方国家培养的,他们一部分毕业后会留在西方国家工作,即使回国,也多选择大城市的公立医院,或自己开诊所,医疗人员流失情况比较严重。
我常和医疗队员说,一定不要看不起和你们一起工作的非洲医生,他们大多是西方培养的,很多还是名牌大学的,因为国家穷,没有先进的医疗设施,英雄无用武之地,但是他们的理论和实践水平都不会比你们差。
中国报道:和其他国家对非援助相比,我们的医疗援助有哪些特点?
王立基:对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援助,中国带了个好头。中国的医生在当地有一半都在艰苦的边远地区工作,甚至是在渺无人烟的沙漠边缘,那里经常高温40多度,连空调都起动不了。西方国家应该看到中国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对发展中国家援助所取得的效果。西方国家也在加大对非洲国家的援助,但是通常以制度和人权干预为条件,发展中国家对此很反感。中国始终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开展援外工作,受到他们的广泛接受和欢迎。
另外,我们派出的是经过多年临床锤炼的专家,都是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或专家教授,来自教学医院、省一级医院,至少是地市一级医院,援助更多是政府行为。西方国家的支援则多以民间团体志愿者的方式进行,少则几个月、一年,多则两三年,医生就会离开,比起我们深入医院、科室,效果显然不同。
中国报道:我国和受援国如何分担援外医疗队所需开支,中国各省份又如何分担我国援外医疗工作?就目前情况来看,派遣援外医疗队还存在着哪些难题?
王立基:受援国为医疗队提供住宿和工作场所,援外医生享受本国医生能享受的合法权益,其他费用由我国负担。目前全国有27个省区市承担了向固定的1~4个国家对口派遣援外医疗队的任务,医疗资源较丰富的中东部地区承担着较重的派遣任务。
说句心里话,选医疗队非常困难。现在是选拔与自愿报名相结合,但是以选拔为主。派出的医生大多在40岁左右,上有老下有小,让他们到国外工作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确实要作出奉献和牺牲。
第二,援非医生的个人业务水平提升会受到影响。我国医疗事业发展很快,在国内工作,个人的技术进步会很快,但非洲的医疗技术与国内差别很大,很多人援外期间学不到什么新技术。两年后回国,和同级别的医生相比就显得落后了,在竞聘上岗、职称评定、论文写作等方面都容易处于劣势。
第三,各种传染病的威胁给医生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受援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比较差,很容易感染疟疾、结核、黄热病、伤寒等。非洲没有专门的传染病医院,综合医院里也有很多传染病人,所以援非医疗队员很少有不得疟疾的。吃抗疟药对肝脏有损害,很多队员的肝脏都大,有的回国很多年后,身体还留有不适。
非洲部分国家政局不稳,有的处于战争边缘,有的时有政治动乱,近些年,我们的队员有在流弹中被打死打伤的,有遭持枪入室抢劫的,这是前几十年没有的情况,也给医疗队在国外的工作带来波动。
相关热词搜索:非洲 中国 医生 中国医生在非洲 中国医生在非洲获信任 有一个中国医生在非洲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