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艺术家的眼光,商人的头脑】
发布时间:2020-03-22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人们常常关注那些所谓高仿、可以乱真的东西。但我以为,这种东西是不存在的。艺术品投资方兴未艾。 在国外,艺术品投资与股票、房地产投资并列为三大投资项目。在中国,股票热与房地产热风头正健,但艺术品市场也丝毫不逊。与国际艺术品市场相比,还正处在发展阶段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蕴含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升值空间。在艺术品收藏市场,书画尤其是传统书画,以其稀缺性而成为收藏市场里的佼佼者。
牛立松作为一个在书画界有着相当资历的收藏家和鉴赏家,搞收藏已有20年时间,他受家庭熏陶,涉猎收藏行业,藏品以书画为主。对于书画收藏,牛立松有着自己的一番独到见解,不仅有艺术家的眼光,更具有商人的头脑。
“不论是做股票,做金融,做房地产,甚至是做邮市的人,都开始进入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为什么?”牛立松先生给我们算一笔账:“股票市场中,譬如万科A,从1991年上市到现在涨了5000倍。不过股票行情是有涨必有跌,没有哪个国家的股市总是上涨的。但是,从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来看,以书画为代表,从1980年到现在28年时间,行情可以说最少涨了一万倍,这是有根据的。1980年荣宝斋一幅李可染画的牛,标价70块钱,而且那时全是真品。现在任何一个拍卖行。只要是李可染画的一样大小的一幅牛,70万还不―定拿得到。”同样的例子也还可以举出很多来:“1988年买吴冠中的画,一幅画价值是10万到1575;现在同样大小的一幅画,业内人士估计价值已经到800万到1000万,到现在翻了差不多有100倍。”牛立松先生对行情涨幅的分析可谓是信手拈来。但我们从这一连串的数字中,的的确确感受到书画作品的价值变化是巨大的。
中国当代艺术品为什么开始走红
2007年年底,中国当代艺术热引起了许多国际权威媒体的关注,美国的《时代》、《名利场》、《纽约时报》、英国《泰晤士报》等,纷纷作了重点报道。美国《芝加哥太阳报》还撰文说,这些艺术品里的一流作品价格涨了两千倍;而二三流的作品,5年前一万美元就是令人羡慕的高价,如今开口十万美元恐怕对方不见得抬起眼皮。
牛立松特别提到了2007年表现十分抢眼的岳敏君。2007年纽约苏富比春拍,岳敏君的一幅《金鱼》以折合人民币约1100万元的价格成交,一举打破了其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也正是这个价格,让岳敏君跻身“千万元成交”的画家之列。然而,这个纪录并没有保持多久,仅半年之后,他的一幅大型油画作品《希阿岛的屠杀》就在香港苏富比以3137万元成交,这个价格比拍卖前的估价高出近4倍,不仅刷新了其个人拍卖最高纪录,同时也一举成为当时最贵的中国当代艺术品。5天后,他的一幅《处决》在伦敦苏富比拍出了293.25万英镑,约合3812.25万元人民币,再次改写了其个人作品拍卖纪录。而据统计,岳敏君的作品在2000年以前很少现身拍台,直到2004年,他的作品才逐步出现在内地和香港的拍场之上,短短3年间,身价已达3000多万元,这不得不让人惊叹中国当代艺术的飙升速度。
其他的中国当代艺术家身价也开始步入世界级的水平。定居纽约的蔡国强《为龙年所作的计划No.3》2004年秋拍出95.4万元人民币;到2007年11月,他的作品《APEC景观焰火表演14幅草图》拍出了7424.75万港元。
为什么中国当代艺术品如今身价飞涨,牛立松认为:“如今中国的当代艺术品,从国外开始热到了国内,很多争议也随之而来,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这里面不可避免地也有很多人是利用当代艺术的红火炒作自己。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擦亮自己的眼睛,识别那些炒作的作品,要树立‘投资现在,收益后人的观念。”但另一方面,“当代艺术的红火,也的确培养了一批中国的当代艺术家”。
牛立松还谈道,当代艺术对形式和符号的创新,对高科技和互联网手段的借用,使得当代艺术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当代艺术的兴盛,必将促进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兴盛。当代艺术在作品数量、画廊数量、展览数量、拍卖场次、媒体曝光率、艺术投资额上形成的繁荣景象,也将会吸引更多收藏家、投资者,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上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造假者是妖精,鉴赏者是孙悟空
虽然说,中国目前的艺术品市场繁荣,且投资获得高利润的可能性大,但是,这中间存在的风险同样也很大。收藏字画如果是遇上大名头的赝品,倾家荡产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所以,如果在书画市场上没有鉴别真假的“火眼金睛”,那么,即使买家有着再高明的生意经也是没有用的。
在书画鉴定方面,牛立松先生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对于书画鉴定中利益涉及的三方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巧妙的形容:“买家是唐僧,造假者是妖精,鉴赏者是孙悟空”。比喻生动形象,道理和关系也概括得很深入。
在书画鉴定方面,启功先生有著名的“模糊论”,启先生认为,“古代名人书画有真伪问题,因之就有价值和价钱问题。我每遇到有人拿旧字画来找我看的时候,首先提出的问题,不是想知道它的优劣美恶,而常是先问真伪,再问值多少钱。又在一般鉴定工作中,无论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又有许多‘世故人情’掺在其间。如果查查私人收藏著录,无论是历代哪个大收藏鉴定名家,从孙承泽、高士奇的书以至《石渠宝笈》,其中的漏洞破绽,已然不一而足;即使是解放后人民的文物单位所有鉴定记录中,难道都没有矛盾、武断、模糊的问题吗?这方面的工作,我个人大多参加过,所以有可得而知的。但‘求同存异’、‘多闻阙疑’,本是科学态度,是一切工作所不可免,并且是应该允许的。只是在今天,一切宝贵文物都是人民的公共财富,人民就都应知道所谓鉴定的办法。鉴定工作都有一定的‘模糊度’,而这方面的工作者、研究者、学习者、典守才,都宜于心中有数,就是说,知道有这个‘度’,才是真正向人民负责”。
而在书画鉴定这方面,牛立松先生则提倡“熟悉论”。书画鉴定的主要依据是书画作品的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纵向掌握书画的时代风格,了解书画家的师承关系及其发展变化,横向掌握各个书画家与同时代人的不同艺术特色,多看,细想,默记,自然会熟悉书画的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这样,遇见一件具体作品,鉴定真伪就有了主要依据。“假如说真品和赝品是一对双胞胎的话”,牛立松又打了个十分形象的比喻,“即使是长得非常相像的同卵双胞胎,对他们非常熟悉的人,还是能够分辨开来的,书画鉴定讲求的也是这个道理”
“我在南京博物馆看了馆藏傅抱石的作品两百多幅,又听说南京某画家仿傅抱石作品达到乱真的地步,还在某拍卖公司卖了几百万的价格。后来得见此种仿品,使我大失所望。傅抱石作品从抽象出发,将非理性的效果引入笔端,晋人之韵、六朝之风、苍莽中古雅之极,厚重之至。而仿品只停留在技法的皮毛间。看来,这位被传得神乎其神的仿者也就是蒙外行的层次,把纸做了旧,使用老绫装裱,‘衣服’穿得很到位,但与傅抱石的境界完全是两回事。”
“人们常常关注那些所谓高仿、可以乱真的东西。但我以为,这种东西是不存在的。中国古代美术理论家将书画作品的境界层次用‘品’来定格:有能品、妙品、神品、逸品……说的是作品能达到的精神境界层次。画家可以把印款改成别人的,但作品还是存在于本有的层次。所以,我以为仿画乱不了真,也乱不了真迹的市场。”
艺术品不是普通的物质商品,它是历史的产物。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沿传到现在,它的身上必然是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和精粹,而不仅仅是对艺术品投资收益的问题。书画作品也只有因为真正具备了作者的高尚灵魂和创造才情,真正记录历史和体现文明,才能值得收藏家收藏和投资。目前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上,中国字画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升值空间,进行艺术品投资的人、以及中国书画的价格都必定会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而水涨船高。因此,书画艺术品的鉴定和收藏,以及像牛立松先生这样对书画鉴赏和书画品市场都具备自己的眼光和想法的鉴赏家和收藏家们,是在对中国的文化负责任,也是在对投资者负责任。
相关热词搜索:艺术家 商人 头脑 艺术家的眼光,商人的头脑 用艺术家的眼光看世界 换个眼光看世界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