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谐校园的演讲稿 [上海康桥学校:以营造和谐校园为己任]
发布时间:2020-03-22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复旦附中上海康桥学校以“给学生最大的自主,让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办学目标,以“中外结合,打好基础,发展差异,培养英才”为办学思路,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让学生走进社区展示自己的才艺。以人为本,为学生营造和谐教育的校园环境,是学校育人的关键所在。日前,本刊记者慕名走访了复旦附中上海康桥学校,亲身感受到学校营造出的和谐的教学环境,并对复旦附中上海康桥学校乐峻秀校长进行了采访。
复旦附中上海康桥学校的前身是个花园,创建于2001年,是一所民办九年一贯制的寄宿制学校,现有学生1200余名。作为花园,她小桥曲折,流水淙淙,假山玲珑,红楼隐约,鸽子飞翔于蓝天,白鹅嬉戏于绿水。启蒙楼、学思楼、科技楼、华艺楼,红绿相间的运动场巧妙地分布其中;孔子石像、贝多芬塑像、66块中外名人名言牌掩映干花草间;百米宣传画廊展示着青少年的智慧;和善的鹿群、勤劳的黄牛、志向远大的长颈鹿,脚踏实地的大象时时诉说着康桥学校人与自然的和谐精神。湖面上的“起飞亭”是一种激励,大道旁的“思过亭”是一种警示。学校每一处细节的设计都浸润着校训提出的“求知、创新、奋进”。花园、校园的完美结合无不体现出康桥学校的教学环境优美。
兴趣是启动学习的强大动力,习惯是学习的最佳保证,方法是学习的最好向导。复旦康桥学校的教学改革从流程着手,要求教师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把兴趣、习惯、方法的培养,科学合理地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各环节中。科技、摄影、绘画等学科的老师会把课堂移到社区和田野,为学生实地认识自然、了解社会提供便利。
老师在教学的各学段,会进行以学生为主体,以自学为主线,以预习、复习为手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特殊教育,并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多想、多问”。如:进行“阅读量竞赛”,挑战高年级英语单词,数学演算等活动,不断进取,冲刺“能力卷”,是永不满足“超越自我”的体现。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人都会犯错,犯错了怎么办?复旦康桥提出了教育“六步法”:即,冷静――为情绪降温;分析――为矛盾把脉;疏导――培养宽容心;自勉――重新树起信心;申请(免除处分)――决心和行动共行;站起――重现阳光笑容。六个步骤教会学生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真实的小社会里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人生的游戏规则。
“体育俱乐部”堪称康桥学校师生合力促发展的典范。俱乐部定期组织队员训练和外出比赛,并有严格的奖惩制度。通过比赛,顽皮的孩子会在体育老师、学科老师的多重教导下,作较大的改观。
复旦康桥的学生来自全国,面向世界,100余名来自韩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奥地利等国的留学生在校长期就读。学生家长的地区差异、文化背景差异,对教学的期望值迥然不同。为及时和家长沟通,学校邀请学生家长担任24小时的在校值日。通过值日,家长可观察了解学校的教学环境、学生安全、教学情况以及学生在学校期间的生活、学习等情况。这样的作法,使学校即完成了亲子活动又加强了与家长的沟通,更达到了教育“互补”的目的。每当期末,学生的成绩单里会夹着一份这个学期内学生在校期间的影像资料。学生家长通过观看这份浓缩记录,可以看到老师是如何对他的孩子进行谆谆教导的,加深了学生家长对学校老师的理解和支持。
复旦康桥学校是一个寄宿学校,但封闭式教育并没有封闭住孩子的心。为了让学生们丰富视野、了解社会,学校为每个班级订阅了近10种报刊杂志供孩子们阅览,以间接获取更多的信息的同时也更多的了解社会。
每学期一次的爱心捐赠、义卖活动,让学生了解到在同一阳光下还有许多需要帮助的小伙伴;每逢节假日,学校会要求学生和家长一起进行“小考察”活动、“小志愿者”活动等,与能力、知识相结合的社会活动,不仅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更使学生得到了身心的锻炼,让他们体会到能生活在幸福家庭和欢乐校园里是多么的幸福,并思考如何回报社会、服务社会。
正如学校乐峻秀校长所言,“每个孩子的美梦是不一样的,社会的需求也是多元性的。我们不必计较梦境的多少,也不必寻求一样的梦幻,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这是我们的责任”。
相关热词搜索:己任 上海 营造 上海康桥学校:以营造和谐校园为己任 上海康桥学校 以和谐校园为己任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