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甜|日子越过越差

发布时间:2020-03-22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处于祖国西南边陲的贵州,是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省份。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贵州迎来了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机,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在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中国报道》记者就贵州的发展情况专程采访了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
  
  抢抓机遇 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中国报道》:您曾经提出,当前是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请问您所指的重要机遇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石宗源:当前,贵州发展势头良好,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结构深刻调整,有利于贵州承接我国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缩小东西部差距,将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战略部署,对解决贵州“三农”问题、改变贵州农村贫困面大和贫困程度深的状况,将带来重大的政策机遇。同时,贵州资源丰富。能源、矿产、生物、旅游、文化、气候、人力等资源丰富且远未得到有效开发,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日益凸显;贵州处在祖国大西南出海通道的中枢位置,是东中部连接西部、进入东南亚的主要交通要道,区位优势将越来越明显。
  所有这些表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目前虽然总体比较落后,但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将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如果我们抓住了、用好了,就会成为我省的黄金发展期。近年来,贵州各地都把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作为全部工作的根本主题,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报道》:贵州经济欠发达,但资源却很丰富,您认为怎样才能把贵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石宗源:上面说到,我省资源非常丰富,后发优势和区位优势比较明显。但总体上看,这些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优势目前尚未得到很好地开发和利用。因此,把这些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优势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起来,形成产业优势,进而形成经济优势,是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为此,我们坚持立足资源、面向市场、适应全局,规划实施了一批对全省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有全局性带动作用的精加工、深加工项目,进一步把我省丰富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大力构建贵州特色经济体系。具体来说,就是抓好以“西电东送”为重点的能源建设,加快煤及煤化工、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等重点原材料工业发展,壮大和提升烟酒等传统支柱产业,积极支持民族制药、特色食品等特色产业做强做大,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有重点地扶持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同时,我们坚持以本地人才为基础、外来人才为补充,大力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在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我们坚持把保持良好的生态作为最突出的竞争优势之一,提出“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高度重视环境建设,严格控制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路子,决不允许以牺牲环境、生态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为代价来换取经济一时的发展。
  
  坚持开发式扶贫促进新农村建设
  
  《中国报道》:中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请问,这对贵州省来说有何特殊意义?贵州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主要有哪些措施?
  石宗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在全国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总体上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后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对“三农”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新目标,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贵州有3900多万人口,2800多万生活在农村,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重和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以说,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全省的发展;不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就不可能实现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我们的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因此,解决好“三农”问题,在贵州具有更为特殊重要的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我省解决“三农”问题带来了重大的政策机遇,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贵州是全国人均生产总值惟一低于800美元的省份,全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有限,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一些特殊的困难和问题。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政府指导、群众主导、典型引导,着力抓好102个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扎实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工作思路上,我们提出要做到五个结合,即:把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与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动的建设与开发局面;把尊重农民意愿与加强政府指导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把扶贫开发、生态建设与人口控制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保护、传承、创新、开发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农村人文资源优势向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转化;把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有机结合起来,统筹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我省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遵义市在实践中探索开展了“四在农家”活动(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此外还有,黔南州龙里县龙山镇水桥新村,依托工业园区和旅游度假村,通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运输、饮食等第三产业来加快新农村建设;黔东南州台江县近两年创造性地开展“一户一技能”活动,逐步摸索出了一条切合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路子,等等。
  《中国报道》:能否请您将刚才谈到的扶贫开发工作做进一步的介绍?
  石宗源:贵州同我以前工作过的甘肃一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欠发达的省份。这些年来,在中央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经过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从总体上看,贵州仍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2006年,全省还有农村贫困人口255万人、低收入人口453万人,分别占我省农村人口的8.9%和15.8%。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最紧迫、最艰巨、最重要的任务是如何解决农村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加快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在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实践中,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我们因地制宜探索形成了我省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三个三”的基本思路,即切实帮助贫困群众解决“三个基本问题”(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致富门路、提高基本素质),分类采取“三类扶贫措施”(开发式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特困群众长期救助扶贫),突出抓好“三项扶贫工作重点”(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同时,我们也深切地感到,我省扶贫开发工作面临一系列新的形势和任务,需要在继承过去好的做法和经验的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扶贫开发工作的全过程,积极探索建立扶贫开发的长效机制,使贫困人口能够尽快脱贫、稳定脱贫,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我省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
  为此,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工作机制和保障制度。在政策措施方面,建立政府与农户之间的政策“直通车”,推动支农惠农政策到户到人,开发扶贫措施到户到人,科技扶贫措施到户到人,生态扶贫措施到户到人,让广大贫困群众能够更多地直接受益;在工作机制方面,进一步推进扶贫开发的力量整合,强化党委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市场在贫困地区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进东西对口帮扶机制,拓展社会帮扶空间,激发贫困群众改变面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人人关注扶贫工作、人人关心贫困群众的良好氛围;在保障制度方面,建立健全贫困现象的制度保障措施,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巩固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制度,积极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打造“和谐贵州”
  
  《中国报道》:扶贫促稳定,扶贫助和谐,请问贵州省在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大力构建“和谐贵州”时,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石宗源:没有一个和谐社会,我们将一事无成。贵州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高度重视、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各种关系,扎实推进“和谐贵州”建设。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构建“和谐贵州”,我们首要的是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近年来,在发展方面,我们着力抓好两大基本任务:一是始终把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作为全部工作的根本主题,坚持能快则快,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有条件、有效益,就要努力加快发展。另一方面就是要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推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构建“和谐贵州”,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抓紧解决一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比如,就业再就业问题,上学难、教育乱收费的问题,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城市困难群众住房难、住房贵的问题,农村低保和合作医疗问题,工程移民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的问题,土地征用、城镇拆迁、企业改制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部分地方社会治安状况比较差的问题,都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对这些突出问题,我们高度重视、克服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加以解决,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和谐贵州”建设中得到实惠。
  构建“和谐贵州”,必须有“和谐文化”作支撑,以和谐文化建设促进、保证和谐社会建设。我们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贵州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资源中挖掘人与人和睦相处、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谐文化资源;通过开展“多彩贵州”等系列活动,彰显贵州文化魅力,树立贵州新形象。
  
  严肃吏治 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和本领
  
  《中国报道》:您在贵州省任省委书记一年多来,在严肃吏治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石宗源: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干部是关键。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努力:
  一是牢固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到贵州工作后,在干部选拔任用上,我提了“德才兼备、任人唯贤、五湖四海、公道正派”这么四句话。我们要从政绩看德才,凭德才考察评价干部,把能否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政绩,作为考察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要通过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把全省广大干部的心思和精力真正引导到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上来,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绝不能让那些不是把心思用在工作和事业上,而是热衷于“拉关系”、“走门子”、跑官要官、投机取巧、夸夸其谈的干部如愿以偿,也绝不能让勤勤恳恳、埋头苦干、踏实工作的“老实人”吃亏。
  二是大力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和管理。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对干部的培训力度,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着力建设一支能够担负起领导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对干部进行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持把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建设作为对党员干部教育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在全省推动形成讲道德、重修养、尚清廉的良好风气。
  三是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对我们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各方面条件比较差的省份来说,显得尤为紧要。我们要求广大干部要大力弘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锲而不舍、奋力拼搏精神,为早日改变贵州贫困落后的面貌而苦干实干;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力戒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是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我们在加强对干部教育的同时,重点是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重大项目投资建设制度和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等,大力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监督约束,严厉查处各种腐败案件,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的各种不正之风,用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全省广大人民群众。
  
  提升旅游文化内涵展示贵州新形象
  
  《中国报道》: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红色文化都是贵州的资源优势。去年您曾指出,贵州的旅游发展具有后发优势。请问,您认为在大力发展贵州旅游业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石宗源:贵州旅游资源丰富,既有优越的生态环境,又有众多的风景名胜;既有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又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长征文化;既有宜人的气候条件,又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同时,贵州的旅游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我们感到“十一五”是贵州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此,我们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到2010年把贵州建设成为中国的旅游大省。
  发展旅游业、建设旅游大省,决不能盲目、蛮干,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处理好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处理好当前经济发展和旅游区群众通过旅游业发展长期受益的关系,处理好当地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关系,努力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坚持先规划再开发,按照旅游市场规律,建设旅游精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加大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力度,整合资源要素,为旅游业发展不断注入活力;坚持以开放促开发,加强与国内其他省区市特别是周边省份以及国(境)外的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参与贵州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以大开放促进大合作、大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以游客满意为目标,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旅游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大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树立多彩贵州安全、舒适、文明的良好形象。
  环境是建设旅游大省的生命线。大力发展旅游业,绝不能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必须坚持在开发中实现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开发,把加强旅游环境资源的保护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对那些一时能够带来经济效益、长远破坏环境生态的旅游项目,一个也不能搞。与此同时还要大力加强行业建设。旅游产业,诚信为本,诚信也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必须坚决打击无证无照经营,取缔各种非法经营的“黑旅行社”、“黑导游”,及时查处和严厉打击欺客宰客、随意降低服务标准等行为。必须加强旅游执法队伍建设,强化市场监管和旅游执法检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切实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贵州不仅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而且民族民间歌舞文化、传统节庆习俗文化、工艺美术品文化、名酒名茶名药文化和夜郎文化、土司文化、屯堡文化、长征文化和“三线”文化等丰富多彩、独具魅力。我们注意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的组合优势,把旅游产业发展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文化有机融入旅游产品的开发之中,积极发挥文化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提高旅游的文化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全省旅游整体水平的提高。
  《中国报道》: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相关热词搜索:乡亲 越过 日子 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甜 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要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