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佳,“中国软实力”,在黑暗中涅?]杨佳最后陈述
发布时间:2020-03-22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她15岁上大学,19岁留校当教师,24岁成为中科院最年轻的讲师,但在29岁时不幸失明。她毅然选择在困境中重生,克服种种困难,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心血和汗水,不仅重返讲台教博士生,组织科研项目,还成为哈佛大学建校300年来第一位获MPA学位的外国盲人学生。她不仅成为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还被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誉为“中国的软实力”。
杨佳在人生中前47年的经历,就像一部过山车:时而到达顶点,时而坠入低谷,潮起潮落。从当年最年轻的中科院讲师到一名不知所措的普通盲人;从自力更生到为国争光……
“我必须找到生命的支点!”
29岁之前,杨佳的生活充满阳光:1978年恢复高考,15岁杨佳考进河南郑州大学;19岁留校任教;22岁考上中科院研究生;24岁成为中科院最年轻的讲师……
她从来没有想过,命运之手会将这一切全部夺走――1992年春天,杨佳眼中的世界变得模糊起来。
医生的诊断是视神经病变,失明将不可逆转!站在医院的走廊上,杨佳惊呆了:“我做错什么?为什么让我失明?我怎么上课?我怎么生活?!”1992年冬天的早晨,杨佳睁开双眼,看到的是一片漆黑――大幕,终于拉严了……
就在杨佳最需要温暖和帮助的时候,丈夫带着女儿无情地离她而去,没有留下一句话。杨佳在孤独和痛苦中思考。面对残酷的现实,杨佳选择了坚强,“不在孤寂中沉沦,就在困境中重生!”
于是杨佳像个婴儿,从头学穿衣,学吃饭、走路。用吸管喝果汁,吸管戳到眼睛,只好戴上眼镜;用盲杖探路,头摔破了,右脚摔成了习惯性骨折……坐车的时候,朋友们关照杨佳:杨佳,那里有座!杨佳一动不动,站在那里拼命想:她说的“这儿”、“那儿”、是哪儿呢?接着又想,一个连“这儿”“那儿”都分不清的人,她生命的定位又在哪里呢?!杨佳自己清楚,“我必须找到生命的支点!”
“前进的道路上,不仅仅是障碍”
杨佳决定重返讲台。年迈的父亲走到杨佳面前说,“女儿,爸爸就是你的拐杖!”六千多个春夏秋冬,父亲拉着杨佳的手,坐公交、挤地铁,辗转到教学楼。杨佳在教室讲课,父亲慈爱的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杨佳。
清晨8点,杨佳微笑着迎来学生们,然而,他们不会知道,为了不迟到,杨佳6点就在赶路了。有一次,地铁里的人特别多,杨佳被挤得一脚踏空,一条腿掉进了地铁和站台的缝隙里,结果,被父亲像拔萝卜一样拔出来,等杨佳坚持到学校上完课回到家时,裤子和鲜血已经粘在一块,脱都脱不下来;失明后,杨佳依然写着漂亮的板书,学生们不会知道,杨佳贴在黑板上的左手是在悄悄丈量着尺寸,为了这几行板书,杨佳不知练了多少遍;学生们也不会知道,语音教室操作台上的各种按钮,被杨佳悄悄贴上了一小块一小块的胶布作为记号;学生们更不会知道,杨佳在第一节课时为什么要提问每个人,那是杨佳在心里默默记住每一个声音,下一次,就不会叫错名字了……几节课下来,许多学生居然都没有察觉到杨佳是一个盲人。
担任英语教学工作,需要阅读大量资料。“看不见了可以听,可以录。但是,想要著书立说,必须学盲文。”30岁的杨佳,早已过了盲校的入学年龄,只能通过电话向老师请教。
“我想写《研究生英语阅读》,那是失明前就想写的一本书。”母亲用厚纸板做了书写框,杨佳在上边打盲文,因为用不惯,字母常常打得叠在一起,像缠作一团的细铁丝。不对,重打,再不对,再重打。就这样每天几乎20个小时不间断地工作,三个月下来,杨佳累瘦了十几斤。
用汗水和泪水凝结成的书稿,得到了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杨佳的导师“中国应用语言学界第一夫人”李佩教授亲自写序,称它为“一部令人起敬的著作。”
杨佳从这本书的成功中,感到新的力量,“前面的道路上,等待我的,不仅仅只是障碍,还有更多的机会!”
“祝贺你,你是中国的软实力!”
2000年,杨佳以全额奖学金的身份考入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攻读世界排名第一的公共管理专业的硕士学位。师从于院长、全球化权威、《软实力》一书的作者约瑟夫?奈。
哈佛的老师上课,很少用教材的。每天6门课,杨佳在学校提供的一台特殊的打字机上要插6块电池,每一门课按下一个开关键,等同学帮杨佳确认工作键的灯亮了后,杨佳就开始飞快地记起笔记。一堂课下来,同学们发现,杨佳的笔记就是一篇完整的讲义,不仅有教授的要点,而且还有自己的理解。
老师规定每天阅读书目至少500页,普通同学们都叫苦不迭,对杨佳来说,就更难了。杨佳必须先在扫描仪上把书一页一页扫进电脑,之后通过特殊的软件读出来。这样一折腾,要花费比别人多出几倍的时间。即使通宵达旦地读,也完不成任务,只能靠拼速度。于是,杨佳练出了每分钟400个单词的听书速度,几乎就是录音机快进时变调的语速了。一年下来,杨佳不仅完成了所有学科,而且超出学校规定,比其他同学多学了3门课程,多出的还有杨佳的一头白发。
毕业时,哈佛的顶尖教授、曾在白宫效力于四位总统、克林顿总统的高级政治顾问大卫?哥根教授给杨佳破例打了哈佛的最高分A+,为杨佳赠书题字:“佳,你教给了我们更多东西!”杨佳的毕业论文《论邓小平的领导艺术》被定为肯尼迪学院的范文。
毕业典礼上,当杨佳从约瑟夫?奈博士手中接过证书时,他对杨佳说:“祝贺你,杨佳,你是中国的软实力!”顿时,全场几千名师生自发起立,为杨佳,为肯尼迪学院建院300年以来第一位外国盲人学生鼓掌欢呼。那一刻,杨佳激动地哭了,却又笑了。
“追求之火,终将照亮光明世界”
从哈佛回来,在杨佳面前的,是一个敞开大门的光明世界:杨佳不仅在研究生院、也是在中国首创了《经济全球化》、《沟通艺术》课程;还当选了中国盲人协会副主席;为残奥会的志愿服务工作设置专业标准;担任《科技助残全球化与标准化》科研项目负责人。杨佳知道,若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以何种方式获取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2008年冬天,中国残联派杨佳赴纽约,竞选联合国为履行《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而新设置的“联合国权利公约专家委员会”委员。41个选举国参加,要从23名候选人中选出12名委员。角逐无声而又激烈,“能否当选,不是代表个人,更是代表祖国。”杨佳肩负着祖国赋予的神圣使命,用英语、西班牙语、法语与所有代表问候交谈,展现在脸上的,始终是亲切的微笑。一共三轮选举,杨佳在第一轮就高票胜出。
2009年2月,杨佳去日内瓦出席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参与领导者的竞选。杨佳发现,竞选人选中竟然没有亚洲!没有中国――这种情况对将来中国的履约非常不利!杨佳据理力争,用精湛的演讲和勇气赢得了满堂喝彩,最终当选为副主席!许多国家的代表都对杨佳说,你们中国运气真好,杨佳回答说:“不,不是中国运气好,而是我们国家好!失去了光明,灵魂不能陷入黑暗;看不见道路,脚步更不能停滞不前!”
杨佳
女,1963年生,湖南长沙人,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她在29岁时不幸失明,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心血和汗水,不仅重返讲台教博士生,组织科研项目,还成为哈佛大学建校300年来第一位获MPA学位的外国盲人学生。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实力 黑暗中 杨佳 “中国软实力” 在黑暗中涅? 中国软实力 杨佳png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