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犹在,已不是吾乡:莪山畲族乡旅游攻略
发布时间:2020-03-22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在我们村,90后出生的人应该不知道自己是哪一队的人。上世纪90年代,“队”的标记很明显的,一个大队的人有来自劳动合作上的亲密。当时我们村分为两队,一队和二队,村长也往往从这两个基本单元的队长中产生。队长又由队员推举产生,可称得上普选。队长和村长的候选人完全是由能力来说话的,胜选人威望很高。村里的自治要依赖村长的个人威望,是原始的德治。谁家遇到了难解的大事,第一考虑到的就是找村长调停,效率比较高。所以,红白两事村民都乐意请村长到家坐阵。那时的村长不是官,更像族长。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村长已经是官了。村里的大喇叭,越来越多的传出官话。诸如“张一、陈二、贺三、薛四、韩五,抓紧把粮供交到大队来,否则严办。”村长同时变得没空调解村民矛盾。在村民看来,村长也没能力调解了。后来村民发现,村长更有钱了。村里有人来开红砖厂,卖地;村里有人来办民校,卖地;村里有人来开食品厂,卖地……账务是公开的,但村民明白得看不懂。
我们村是只有七八百人的小庄子,在利益驱使下上演村长复辟。上一届的村长昏庸无力,却横霸乡里。在共同的压迫下,村民“起义”推翻了他的统治,推选了年富力强的新村长。不想新村长也是“土皇帝”,更大肆地卖地。贿选,拉笼黑暗势力,作恶更甚。新村长势力强悍,村民找不出更适合的人对抗。闹剧就这样产生了,为数不少的村民,回到被罢黜的上任村长身边,支持他复辟。村民说现在只有他还算有势与新村长抗衡。复辟之事声势不小,确实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但村民由此分裂了。我们罢掉的他,我们再选他,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很多村民有这样的困惑。后来的结果是新村长留任,因为新村长贿选了过半的选民。
相关热词搜索:村子 村子犹在 已不是吾乡 村子犹在 爱已远情犹在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