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女”步非烟:要革金庸的命!_北大才女卖米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侠客行》      金庸。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武侠小说中不朽的经典。
  步非烟。
  《武林客栈》《华音流韵》《海之妖》《曼荼罗》《天剑论》《修罗道》。新武侠的杰出代表。
  步非烟要革金庸的命!
  一句“要敢于革金庸的命”,激起了网民的广泛讨论:“炒作”说、“勇气说”、“不自量力”说、“武侠芙蓉”说……有强烈批驳的,更有疯狂崇拜的。步非烟到底是怎样的女子,有如此“魔力”?
  
  非非妙境,天下独步
  
  步非烟,原名辛晓娟。当记者问她为何要用“步非烟”做笔名时,她微微一笑:“步非烟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是唐朝的一位才女。不过她的婚姻和结局是个悲剧,而且颇具争议。这个名字也是我小说中的角色的名字,选她做笔名没别的原因,就是喜欢这三个字,我觉得有一种‘非非妙境,天下独步’的意境,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步非烟出生在四川成都,云遮雾罩的峨眉山给了她无穷的想象力。引导步非烟走上创作武侠小说道路的,正是那部大名鼎鼎的电视剧――83版《射雕英雄传》。电视台的播放速度满足不了她的胃口,她就租来小说,冒着被家长责骂的风险,打着手电,在被窝里苦读着金庸、古龙。初中开始尝试写小说,在没有网络平台的年代,她用硬皮笔记本记录下稚嫩的言语,在同学手中传看。老师一度认为这个发行“手抄本”的小女孩是个“问题女生”。高中时对武侠的酝酿、构思,终于得以在未名湖畔将之付诸于文。在北大读书期间她多次获得奖学金。自2000年发表第一部作品《海之妖》,至今出版8部作品,受到广大年轻读者的认同和追捧。她的作品风格多变,在武侠的基础上融入了推理、悬疑、宗教、玄幻等新元素,以想象力的神奇、笔锋的变幻万端,大大突破了女性写作的局限,被誉为“百变天后”。
  步非烟提到了一件趣事:开始发表小说的时候,她并没有注明自己的性别,许多读者读了她的作品后,在她的贴吧、论坛里留言时,把她叫做“步哥哥”、“步先生”。一个女作者,却用很中性的笔锋来写作,创作中很少把感情作为重头戏,更多的是表现一种人的性格和思想,也难怪有些读者误把美女当英雄了。武侠的一个创作基调是“侠骨柔情”,步非烟的作品中却鲜见楚留香式的人物。对于感情,她自有一套理论:“作为一个女作者怎么能不写爱情呢?我觉得我的爱情都比较简单,我是一个很崇尚一对一的人,所以很少写到三角恋这种的。可能是心态有点偏激,很不愿意一个男孩子身边有很多女孩子围着他转,所以我作品里的爱情是很简单的,两个人爱得生生死死的,爱得很坚贞很钟情。”
  
  侠:知其不可为而为
  
  说到“革命”,步非烟颇有些无奈。“我在领奖那天的讲话有许多,但是有些媒体只抓住‘革命’二字做文章。”她笑谈道:“我的一句‘革命’,炸了媒体的锅。”
  武侠在中国文化里一直是“草根”阶层。北大有个冷笑话:研究古文学的看不起近代文学,研究近代文学的看不起现代文学,研究现代文学的看不起当代文学,研究当代文学的看不起――武侠。在金庸先生、古龙先生等人的不懈努力下,武侠的创作品格提升了,为世人所接受、热爱,金、古受到武侠迷的顶礼膜拜。但金、古是否就像李白、杜甫之于格律诗,不可超越呢?步非烟的表情很严肃:“新武侠的发展是一个革命的链条,当年是‘还珠楼主’革了‘三侠五义’的命,才开创了新派武侠的先河。然后金庸又革了‘还珠’的命。当金庸成为正统的时候,黄易、温瑞安的创作又被视作是革命的。如今,金、古、温、梁、黄都成为正统与经典,是到了我们来说革命的时候了。我们今天可以很谦虚,说前代无可超越,但这个谦虚谨慎的下面,能看到侠义的精神么?知其不可为而为,敢为天下先,这就是侠。因此,我们必须有使命感,我们应该超越前辈,我们必须革命!”中国文坛有太多的四平八稳的夫子,却缺少敢于幻想的唐?吉诃德,这个曾自比陈子昂的成都女孩,显示出她“辣”的一面:“你可以说我狂,说我炒作,说我不自量力,说我的作品背叛了传统武侠,但不可否认我是热爱武侠的,我是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去创作的。”此时的步非烟,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但倔强地坚持着自己的观点。“请大家耐心地给我们一些时间,新一代武侠创作者能否超越金、古,我说的对与错,一切由时间来检验。”
  
  孤独的孩子,造物主的恩宠
  
  当记者与步非烟谈到“叛逆的一代――80后”时,同样身为“80后”的她显得有些激动:“人们只看到了某些‘80后’的叛逆、颓废、毫无理想,就匆匆把‘叛逆’的帽子扣在了所有‘80后’的头上。请冷静地观察一下,你身边叛逆、颓废、毫无理想的‘80后’,又有几个?‘80后’是孤独的,却是造物主的恩宠。‘80后’的出现将世界分为了大人和孩子。我们想要有自己的个性,我们要的是张扬、率性、与众不同、特立独行。在大人眼里,这些都是孩子气的,但孩子也有深邃的思想。我们一样有理想,一样有创造,我们只是想活得精彩。”这种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她的创作。如果说金庸先生的作品中所表现的是一种儒家之“侠”,忧国忧民,那么步非烟的小说阐述的或许是――“道”家之侠。一个平庸的人,无限努力,突破自身,克服人性中贪婪、嫉妒、懦弱等负面情绪,最后突破自我极限,对抗命运的桎梏。这种自我奋斗、自我实现的精神,会鼓舞更多人。这是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侠(步非烟俏皮的说侠也要“与时俱进”),是每个人都可以去实践的――即使你不会武功。
  烟丝,是步非烟的FANS(崇拜者)给自己起的称号。烟丝的年龄结构很复杂,大体上“80后”、“90后”多些。在步非烟的论坛、博客里,烟丝们把步非烟推到了一个绝对高度。“步JJ”、“步大”、“步姐姐”是他们对偶像的称呼,“顶”、“永远支持”、“期待新作”是他们的口号。谈到这些可爱的烟丝,步非烟笑得很真挚:“如果说‘80后’是第一个孩子,那‘90后’就是第二个孩子。他们比我们拥有更多的宽容,更好的条件,很是让人羡慕。”她提到了关于“第二个孩子”的两件事。一件是一个“90后”立志要写武侠小说,不顾家人的阻拦,离家出走,家人没有办法,请步非烟帮忙,在步非烟的劝导下才跟随家长回家。一件是一个宁波的中学生听说步非烟在上海举行签售会,独自跑到上海,身无分文,在网吧睡了一宿,只为求得“步姐姐”的签名。对此,步非烟有些话想对烟丝们说:“不要因为武侠而影响学业。学习是枯燥的,但不妨把它当作是对自己性格、修养的磨练。想当武侠作者要三思而行,如果仅仅是想表达自己的思想,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文体,若坚定武侠创作,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贵在坚持。”她并不赞成烟丝们为了买她的新书,就饿肚子攒钱,也不希望烟丝们把她当作娱乐明星一样来崇拜。与其关注那些纷纷扰扰,不如静下心来看看小说。
  
  我想当大学讲师
  
  采访行将结束,记者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你是否会把武侠作者当作职业呢?”
  “不会的,我想当大学讲师,把武侠写作当副业。”
  “为什么呢?那很多烟丝要失望的。”
  “如果我把武侠写作当主业,我就会自觉不自觉的去关注字数,关注稿费,关注人气,关注点击率,创作的激情、灵感会受到影响。我是学古文学的,当讲师也是我的目标,武侠是我的兴趣。而且大学讲师有许多闲暇时间啊,我可以利用闲暇的时间来创作。”
  简单的回答,简单的理由。
  有时候,现实就是这么简单。

相关热词搜索:才女 北大 步非烟 “北大才女”步非烟:要革金庸的命! 要革金庸命的北大才女 北大才女要革金庸的命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