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亦欣 不幸的幸福生活]穆小溪的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能发表诗歌说明我不是废物 那是1993年6月的一个夜晚,吃过晚饭的施亦欣,照例一边听半导体,一边在院里的大树下乘凉。猛然,德州经济广播电台女主持人竟向听众介绍起自己来,接着便朗诵起自己几天前刚刚寄出的一首诗作。
她的脸上滚着激动的泪珠。她怎么能不激动呢?电台女主持人的朗诵和介绍,在施亦欣听来似乎是在宣布一个事实,我不是废人,我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她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细心的母亲就发现女儿腰间长了一个大包。经检查,医生说这是先天性脊椎裂。医生给这对小夫妻讲了手术后的三种可能:第一种是手术如果不成功,孩子根本下不了手术台,第二种是脊椎神经紧连大脑,弄不好孩子会是个傻子,最好的结果是第三种,孩子的双脚变形、大小便失禁。父亲怀着复杂的心情,在手术协议上颤抖着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女儿幼小的生命总算是保住了,却终身残疾了。
上学的年龄到了,她尽管走路十分吃力,也还是和同龄的小伙伴们一起上了学。北方的冬天是寒冷的。她的双脚血流不畅,根本没有知觉,冬天冻得像红萝卜。因为感觉不到寒冷和疼痛,她一点儿也不在乎。后来双脚形成了严重的冻疮,流出的血把袜子紧紧沾住,只要一脱袜子,双脚的皮肉就会一块块被撕掉。冻坏的双脚发了炎,她多少天高烧不退。发烧还没有退尽,她又要哭着闹着去上学。看看女儿病成这个样子,再看看女儿血肉模糊的双脚,心疼得妈妈直掉泪。就这样,小亦欣只上了两个多月的课,就被迫辍学了。
离开学校的日子真是孤独、寂寞极了。弟弟用过的旧课本、家里为数不多的小人书,带给童年时代的她不少欢乐。从这以后,弟弟成了她的小老师。有了不认识的字,弄不明白的词,她就去向弟弟请教。后来,弟弟教会了她,自从学会的那天起,她几乎一天也没有离开过书籍。她总是把字典放在手边,有了不认识的字就随时请教字典这个老师。
为了让不能走出家门的女儿了解外面的世界,爸爸给她买了一个小半导体收音机。这一下,她的视野更开阔了。收听小说连播、文学节目、电影录音剪辑,成了她每天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书籍、字典、收音机,成了不离她手边的三个法宝。
她一头扎进书海,与书中的人物一起哭、一起笑。然而,农村青年所能读到的图书太贫乏了。在那些没书的日子里,她只能没完没了地听半导体。
1993年的6月初,她的一位女友帮她借到了一本《席慕蓉诗选》,以前她读到的大部分是小说,这是她第一次接触到新体诗歌。11年前的那个夜晚,她记得非常清楚,因为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彻夜未眠。当她花了一夜的时间,把这本诗集读完,心里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原来这就是诗呀!这样的诗我也能写。她提起笔来,写下了有生以来的第一首诗,然后便不知天高地厚地把它寄到德州经济广播电台。把稿投出去后,她的心情便慢慢平静了下来,心想就凭自己这几个月的“墨水儿”,诗作能被发表吗?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投出去的第一首诗,就随着电波送入了千家万户。
从此以后,她的生活里不仅仅限于读书了。她开始把自己的梦想,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溶进诗歌。她的诗一首一首被电台播出,但当时电台对这类小稿是不付酬的。她尽管从电台没有得到一分钱的稿费,但一次次被播出的几十首诗歌,还是极大鼓舞了她创作的积极性。
她得到的第一笔稿费是5元钱,那是因为她得到了一张被别人包过东西的废报纸,不放过任何一次读报机会的她,发现那竟是一张过了期的《德州日报》,她按照上面的地址把诗寄给了该报副刊,这首诗很快就被变成了铅字。
不幸的“幸福生活”
结婚,对于她来说,既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又是不幸生活的起点。她嫁给了一位爱她,又是把农活好手的丈夫,他们又有了聪明、活泼、漂亮的女儿。她的“幸福生活”从此拉开了序幕。
她的丈夫是个种田的好把式,身体健康,为人忠厚老实。可30多岁了还是光棍一条,究竟是什么原因至今仍讨不上老婆?因为他的母亲是一个骂遍全村无敌手的悍妇,她在村里厉害得出了名,连他的老伴和儿女在内,这个老太太想骂谁就骂谁一顿。村里没人敢把女儿许配给她家,生怕日后自家的孩子受气。眼看儿子已经30多岁了还没人跟,这可让厉害老太太着了急。正在这时,施亦欣的表姐前来提亲,说这姑娘虽腿脚不利落,可心眼好,小模样长得也不错。听了亦欣表姐的介绍,老太太动心了,便同意了这门亲事。
儿媳妇刚过门儿,老太太就看着不顺眼。别家的儿媳妇里里外外一把手,地里的农活也能干。可自家的儿媳妇呢?只能摸摸索索干点家里活儿。时间一天天过去,老太太心里越来越不平衡。心里不平衡,看着不顺眼,老太太又拿出了自己骂遍全村无敌手的看家本领,对这位刚刚过门儿还没几天的儿媳妇开了骂。
面对婆母暴风雨式的污言秽语,施亦欣只有默默垂泪的份了。她渴望用自己的真诚,用自己的孝心感化婆母,然而,她败得很惨,她想得过于幼稚了。老太太多少年来养成的这个习惯,是她的脾气禀性决定的,她怎么可能轻而易举地改变呢?
一个热爱文学,钟情于诗歌创作的年轻女性,在农村是没有用处的。家里只需要能下地干活、能操持家务,再加上能生男娃娃的女人。像施亦欣这样,只会舞文弄墨,又没法下地干农活的女人,在农村人的眼里就是个大废物。
到了冬天,婆婆玩命地给她的屋门口泼水。不大一会儿的功夫,泼下去的水便结了厚厚的冰。腿脚本来就不利落的她,在自家的门口也不知道摔了多少次跤。每一次出入自家的屋门口,她都战战兢兢的。她怕万一摔坏了自己的胳膊腿儿,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她也想学一技之长。她在自己身上试针,多少次把自己扎出了一身又一身汗。她希望学会针灸,既能为乡亲们解除病痛,又能解决自己自食其力的问题。她还自学了《经络学》,学到后来,她能把人体的经络名称,所在人体的哪个位置,具有哪些方面的功能等内容倒背如流。然而,谁又会相信她呢?
那是三九严寒中的一天,她刚把洗好的床单、被单、衣服搭到晾衣绳上,婆婆就把这些刚刚洗好的床单、被单一件件扔到地上。她只好含着泪一件一件捡起来,在扎得人皮肤生疼的冰水里,把这些弄脏的床单、被单重新洗净。她记得那个冬天特别冷,但是她的心比这天气不知道要冷多少倍。她的精神快要支撑不住了,她要用自己写下的诗歌,挽留住自己的生命。她无师自通地学会了识简谱,她要写出一首首歌词,并且自己为这些歌词谱曲。她要用自己写的歌曲,支撑自己的精神世界,使自己的精神世界不致于崩溃。
那又是一个盛夏的中午,刚刚走进院落的她,便闻到了一股扑鼻的恶臭味儿。进屋一看,茅房里的大尾巴蛆和屎汤子、尿汤子撒得满床都是,把枕巾、枕套、被褥、床单全都污染了。床上这惨不忍睹的一幕让她大放悲声。收工回来的丈夫,看到眼前的一切,一贯孝顺的丈夫也只能安慰妻子:“我们走吧!你到德州找一份工作,我也到外地去打工,我们一起离开这个家。”话虽然是这么说,身体重残的她到哪里去找一份工作?丈夫走了,家里的责任田怎么办?
施亦欣也想到过死。那是在收玉米的季节里,婆婆硬是逼着她下地收玉米。收工回来,她变形的双腿被玉米秸、玉米叶子扎得乱七八糟。接下去便是发炎,长时间的高烧不退。她这回病得不轻,在婆家又没人伺候,丈夫只得把她送回了娘家。
她的身体极度虚弱,躺在娘家热烘烘的炕头上,她思绪翻滚,感到了一种无形的绝望。一年三百六十天的天天骂像冰刀霜剑,从结婚后的第三天开始,一直延续了七年之久。究竟骂到什么时候算个头呢?
她不愿意把自己遭遇到的不幸,告诉风烛残年的老母亲,母亲那病弱的身躯,已经无法承受这么沉重的打击了。只有尚未上学的独生女儿,百灵鸟一样在她面前跑来跑去。当女儿的那双小手为她端来开水,当那双小手帮她把使用过的便盆倒掉,当那双小手抚摸着她变形的双脚,一种母亲神圣的责任感袭上她的心头。她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我不能死,我要咬紧牙关坚持活下去,不能让这么小小年纪的女儿就没有了妈妈。面前纵然有千难万险,生活中纵然有狂风暴雨,道路上纵然有崎岖坎坷,我都要咬紧牙关,挺起胸膛,勇敢地面对现实。
反正也不能下地活动,她索性从好友那里借来了电子琴,借来了录音机,在病榻上创作起歌曲来。一晃四个多月过去了,她把自己作词、作曲、自弹自唱的几首歌曲,托朋友送到了德州人民广播电台,女主持人向她的听众们推荐、介绍了施亦欣、并分4次介绍了她的奋斗精神,并播出了这些原创歌曲。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先后有100多位听众给她写信,对她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对她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和热情鼓励。
诗歌创作,歌曲创作,让施亦欣从巨大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勇敢、坚定地参与了社会生活。
在《爱与梦同在》专辑中,这是她第一次与在武汉创业的音乐人齐追航合作。经残疾人作家曾庆杰夫妇的推荐,远在山东的施亦欣和远在武汉的齐追航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合作,尽管两个人在这次北京之行才第一次会面,施亦欣那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歌词,深深地打动了富有爱心的音乐人齐追航。他们合作的非常愉快,并打算长期合作。
相关热词搜索:幸福生活 不幸 施亦欣 施亦欣 不幸的幸福生活 不幸中的幸福生活 不幸中的幸福生活漫画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