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拆弹部队》完胜:奥斯卡保守依旧]拆弹部队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2010年3月8日,第82届奥斯卡奖评选结果出炉。在全球引发了观影狂潮的科幻影片《阿凡达》不敌《拆弹部队》,包括最佳影片及最佳导演奖在内的六项大奖都被《拆弹部队》收走。
  这一评选结果引起了中国广大《阿凡达》影迷的强烈不满,称本届奥斯卡是最大“杯具”,可与第71届奥斯卡《拯救大兵瑞恩》输给《莎翁情史》的不公正性相比。抛开广大影迷的主观情绪,《拆弹部队》的获胜看似意外,但的确符合奥斯卡多年秉持的宗旨及审美偏好:坚持“政治正确性”和总体的政治保守性。
  
  奥斯卡:主流中的主流
  
  好莱坞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美国电影的旗帜。也是全世界人心目中的全球性电影帝国。不仅仅如此,好莱坞还是美国的“宣传部”,自觉自愿地执行着传播美国意识形态价值观的重任,以最生动的方式无声地影响着它势力所及范围内人们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美国电影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已远远超出娱乐的范围。从历史上看,好莱坞与华盛顿和五角大楼在这一点上认识十分一致――对于传播意识形态价值观而言,电影是最强大的武器。
  如果说好莱坞是美国主流电影工业,制造和传播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那么作为美国电影最高奖项的美国电影学院奖――奥斯卡奖,则是主流中的主流。每一届的评审都引导着当年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风向。
  何谓美国的主流电影和主流意识形态,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美国犹如在镜中被折射,有的人看到的是自由开放的美国;有的人看到的是保守的、偏执的美国。美国也许没有永恒、绝对的主流,但有占相对优势的主流,那就是美国的两大政治思潮: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这两种意识形态在美国建国后,尤其是南北战争后,分别占据了美国的半壁江山,从两党政治中鲜明地体现出来。从近年来的美国大选,如2000年、2004年和2008年的大选都可以看出,这个超级大国已经在政治上分成势均力敌的两个部分。
  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理念在现实中相辅相成又彼此独立,在电影中也是如此。美国主流电影(奥斯卡入围及获奖片,美国大制作影片)中所表现出来的意识形态就是这两种意识形态的复合体,但带有强烈的保守主义色彩,这与美国影片的制片人体系和奥斯卡评委的构成密不可分。
  尽管奥斯卡的评委日渐走向国际化和年轻化,但占据六千余名评委名额多数的依然是美国富裕并且价值观稳健的白人。他们遵循着偏向保守主义的价值观审视经过艺术加工后反映社会的电影,他们大都不喜欢过分偏激、反叛社会的题材和电影观点。比如,评委们或许出于人权观念对同性恋者持同情态度,但对表现这类题材的电影,却很难由衷认可。2006年由李安执导的同性恋题材的影片《断背山》入围第7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候选名单,夺奖呼声很高,但时值小布什执政,美国国内保守派全面走向激进,公开反对同性恋和堕胎的风头甚健。最终保守的奥斯卡选择了反映美国社会种族问题的《撞车》。类似的例子在奥斯卡俯拾皆是。以本届奥斯卡为例,虽然《阿凡达》以其技术革命享誉全球,获得了号称奥斯卡风向标的金球奖,也获得了奥斯卡九项提名,但最终不敌久旱的主流意识形态渴求的伊战题材作品《拆弹部队》。这再次印证了奥斯卡的规则:要“政治正确”。
  
  《阿凡达》:“自由主义的宣言”
  
  《阿凡达》讲述的是白人英雄拯救外星土著部落的故事。下身瘫痪的前海军陆战队士兵杰克?萨利(Jake Sully)接替意外身亡的双胞胎哥哥前往潘多拉星球操纵人类基因与当地纳威(Na"vi)人的基因相结合创造出的“阿凡达”。身负刺探情报任务的杰克却在行动中爱上了潘多拉星球和纳威人的生活方式与信仰。背负两难选择的杰克在目睹自己的同胞对潘多拉的野蛮践踏之后,选择了自己的归属――带领纳威人和潘多拉星球的生灵,打败了地球部队的进攻,保卫了潘多拉星。
  影片设置的对立双方善恶分明,战争狂人Miles Quaritch上校和SecFor公司代表贪婪和侵略,杰克和纳威人代表正义的一方。影片中有大量的细节将侵略一方的雇佣兵和美国海军陆战队联系在一起,画面上甚至出现了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标志。影片多处暗讽时政,借Quariteh上校之口说出了要以“震慑战术”先发制人,以“恐怖对付恐怖”,影射伊战和反恐战争的意图鲜明;又借杰克之口说出美国的一贯手法:“这就是我们的游戏规则,当别人有你想要的东西,你就把他们变成国家公敌,然后把东西堂而皇之地抢过来。”这与美国早期西扩时抢夺印第安人的土地和本世纪发动伊拉克战争时的做法如出一辙。影片中的战争场面多处向经典越战影片致敬,很容易唤起观众对熟悉越战电影的观影记忆。
  战争狂人Quariteh上校和公司总裁Parker代表了最直白的殖民主义思想,他们最大的目的是侵占领土,掠夺财富,但他们却声称自己是传播和推广高等文明的使者。在他们眼中,将这个次等民族变成文明人是他们的使命。如果遭遇抵抗,就毫不留情地毁灭它,因为非我族类。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毫不避讳《阿凡达》的政治隐喻,他说:“伊拉克战争使成千上万的人失去了生命。我认为美国人民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不知道发射导弹是什么感觉。特别是自己的国家被发射导弹是什么感觉。因此,这部电影可以帮助他们睁开自己的眼睛。”即便影片有非常人文的环保主题,反思人类的贪婪对自身生存环境的损害,但其中以美国政府和企业、美军士兵为影射攻击对象的做法是保守派无法接受的。他们无法接受影片毫不掩饰的政治基调,从屠杀印第安人血腥扩张到发动越战,再到伊拉克战争,无一不是对美国政府的批判。保守派的影评人John Nolte将这部电影称之为“自由主义的宣言”。对于电影中左派右派善恶分明的脸谱化描述,国民评论的编辑Jonah Goldberg在接受ABC新闻采访时抱怨说“让人最愤怒的是电影中营造的文化战争的氛围,就好像右派(保守阵营)中全都是铁石心肠的疯子。”保守派同样被片中的自然神崇拜激怒,保守主义所要保守的盎格鲁?撒克逊文明的核心就是基督教文明。卡梅隆将上帝等同于自然的信念让保守派无法释怀。更有甚者,John Podhoretz在旗帜周刊中将电影称之为“反美主义”,他们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电影中的美军士兵战败、被大快人心地杀死的场景。
  其实,《阿凡达》已经非常的主旋律了,虽然影片带有一定的批判性,但仍然是从白人中心主义的视角出发,仍然是白人英雄拯救世界的模式。《阿凡达》对于纳威人及其文化的描述仍然是西方视野中一贯的对于东方的臆想。纳威人的长尾巴,部族男性的独辫,综合了非洲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特征的外表,接近原始祭祀仪式的宗教仪式……这些都与殖民地时期的东方印象紧密相连。这种艺术想象,《阿凡达》既不是空前也不会绝后。萨义德在《东方学》中就已清晰地指出,西方“……正是通过这一学科以政治的、社会学的、军事的、 意识形态的、科学的以及想象的方式来处理――甚至创造――东方的。”“东方几乎是被欧洲人凭空创造出来的”这种视角高高在上的臆想展现的仍然是西方与东方之间的一种支配关系、霸权关系。
  耗资近5亿美元的《阿凡达》引领美国乃至世界电影迈进了革命性一步,开启了电影史上的又一个新纪元。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站在西方文明中心论的根本立场上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进行反思,其核心理念仍然是为西方文明的良性持续发展。由于用药太猛,为主流所不容。将《阿凡达》和《拆弹部队》进行对比,可知《阿凡达》败得必然。
  
  《拆弹部队》:保守的中立
  
  《拆弹部队》(The Hurt Locker)选取驻守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美国军队中一个特殊的兵种――爆炸物处理控制中心(EOD)――作为讲述对象。
  主人公詹姆斯是一个完全不按正常程序进行拆弹作业的拆弹狂人,保存着所有亲手拆过的炸弹零件。他在拆弹作业中毫无恐惧感,意气用事的个人英雄主义也经常将同伴置于危险之中。最终他放弃了回到和平环境中的机会,又志愿回到了战场,因为拆弹已经成为他证实自己人生意义的终极手段。
  虽然“9?11”恐怖袭击已过去近9年,但是它带给美国人的巨大创痛仍未痊愈,而美国政府在“9?11事件”之后发动的伊战等反恐战争也接连对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造成巨大的影响。政府一些错误的政策、战略及谎言给民众带来强烈的不信任与不满,从好莱坞近年的影视作品对伊战的描述视角可见一斑。《谎言之躯》、《引渡疑云》、《决战以拉谷》、《兄弟》等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美国的外交政策及政府本身进行了质疑与抨击。《拆弹部队》之前众多的伊战题材电影没有一部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希冀。《拆弹部队》以独立制作文艺片外衣的姿态,满足了这一需求。
  提起自己的创作初衷,凯瑟琳?毕格罗解释说:“纽约、伦敦、东京、巴黎和马德里……这些地方都受到过恐怖分子的炸弹袭击……(人们)时时刻刻都在遭受着爆炸的威胁……这已经变成了我们时代所特有的象征符号。所以我才决定执导《拆弹部队》,就是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有一群勇敢的男人正在着手处理这种时代危机”,“拆弹专家……都属于那种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因为他们的工作在对抗恐怖主义的战斗当中,本来就是极富争议性的”。“很多时候,他们都在我们与灾难、爆炸之间,竖立了一层唯一的保护屏障”。从这段访谈可以清晰窥见影片的创作主旨就是要突出伊战的正义性和美军士兵的英雄主义精神。
  影片选取了看似非常中立的角度展现美国政府的外交军事行动,以及在海外的美军生活的一隅。所谓“中立”也是一种姿态,通俗点说,是另一种秀的方式,让作品看起来消除了主观,只剩客观。本片采用的是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令这种意图更加突出。影片选取的反映对象――拆弹小组――也很讨巧,他们和当地民众直接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很小,而且都是冒着生命危险解困的场景。主人公詹姆斯虽然性格有些偏执,视拆弹为挑战和享受也毫无团队精神,但是在他身上却体现出了美国士兵最多的人性之善。为了给卖DVD的“贝克汉姆”留个全尸,为了解救被安装了炸弹的伊拉克当地求助者,他都拼到最后一刻,冒了本可避开的生命危险。
  当然,必须要强调的一点是,《拆弹部队》不能被简单地看做是传统的主旋律影片,电影片头有一段话:“战争的狂飙突进是一种瘾,强效而致命,因为战争本身就是毒品”。通过这段话和偏执狂一般的主人公性格特征的设定,可以知道,这部电影并非传统的英雄主义影片,而是想与经典越战片比肩,挖掘战争对所有卷入的人、尤其是士兵的扭曲。詹姆斯回国后无法适应国内的和平宁静,他只有在战场上,在拆弹的极度刺激中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最终他志愿回到了战场。下了飞机的詹姆斯,一脸的满足。
  其实在伊拉克,没有人生活在正常状态之下。除了拆弹疯子詹姆斯,貌似老练的桑伯恩却时刻处于恐惧中;来自耶鲁的埃尔德里奇恐惧到人生态度都有些虚无;老百姓憎恨美国士兵又会去求助于他们;恐怖分子不惜强迫自己的同胞做人体炸弹。
  作为美国国家安全外交的大事件,正面反映伊战题材的作品是被美国主流社会翘首期盼的事情,《拆弹部队》终于在等待良久后优质出现,赢得奥斯卡也是必然。影片中将美国上兵以忍辱负重的保护者和拯救者的形象呈现在国民和世界面前,让保守派如释重负。“9?11”和伊战犹如一个巨大的梦魇,成为美国人集体的心灵创伤。《拆弹部队》巧妙地触及了这个敏感的伤口,以貌似纪录片的形式展现了美军士兵的正义和英勇,消除了民众对政府的长期怀疑和不信任,激励了国家的整体士气。“政治正确”,形式巧妙,又是及时雨,《折弹部队》赢在情理中。
  
  结语
  
  历届奥斯卡都倾向于关注现实,近年来尤其如此。自从“9?11”以来,伊战久拖耗伤美国的元气,虐囚丑闻,跨国公司黑幕,全球经济寒冬,所有这些沉重的现实问题都从美国电影人的无意识当中反映出来。奥斯卡的后“9?11”时代从此进入了暴力和黑暗的主题。美国电影工作者甚至将敌人在《魔戒》、《哈里?波特》等一批魔幻题材的影片中具象化,以冲散当时久久无法消除的受创心理。第80届奥斯卡时,暴力而黑暗的《老无所依》大胜,获得多项大奖。有影评人撰文指出,暴力题材在好莱坞大行其道,完全是电影工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无意识反映。20世纪六七十年代肯尼迪总统遇刺,美军陷入越战泥潭时,大量暴力、无政府主义题材充斥银幕,时代小同,现象一致。
  《阿凡达》和《拆弹部队》其实都是反战片,前者是在虚拟的世界里反对以美国政府为代表的人类的侵略;后者以貌似中立的立场刻画了伊拉克战争前线美国士兵的行为、生存状态,让人们既看到了美国付出的代价,也看到了伊拉克的满目疮痍和美国外交政策遗留的仇恨。
  任何电影奖项的评选都无法脱离一定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语境。作为全球电影工业第一大奖的奥斯卡也不例外,它首先要照顾到的是政治而非艺术方面。要获奖,其必要条件是“在政治上正确”。所谓“政治上正确”,很肯定的一点是决不能引发大规模非议,其主题、内容和故事必须符合美国的传统理念和主流社会价值观。不管奥斯卡奖的评选有多少必然和偶然的因素,奥斯卡奖80多年基本都在坚持一个原则――维护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坚守一定的政治保守性和“政治正确性”。

相关热词搜索:奥斯卡 保守 完胜 文化:《拆弹部队》完胜:奥斯卡保守依旧 拆弹部队 拆弹专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