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马列和毛主义 普拉昌达

发布时间:2020-03-19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2008年4月10日,尼泊尔举行制宪会议选举,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以下简称尼共(毛主义)]成为制宪会议中第一大党。2008年5月28日,尼制宪会议宣布尼为联邦民主共和国。当前各党正筹备组建新政府,尼共(毛主义)主席普拉昌达作为出任尼共和国首任总理的最热门人选,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投身政治 初露峥嵘
  
  普拉昌达,原名普什帕?卡马尔?达哈尔,1954年12月生于尼西部的卡斯吉县。尼泊尔迄今还保留着从印度传来的种姓制度,普拉昌达的家族属于最高种姓婆罗门,但他的父母都是贫苦农民出身,后来才买了些许土地,生活富足了些。普拉昌达的家乡是各民族、各种姓混居的地区,他曾说过“在童年时代,我就开始忍受贫困和野蛮剥削”,自己的毕生目标就是推翻压迫在尼泊尔劳苦大众身上的种姓制度,解放低种姓人。6岁时,普拉昌达全家移居奇特旺市。后来,他进入奇特旺拉里特普尔(巴丹)综合学院,学习农业和畜牧业。学习期问,他受到老师的共产主义影响,同时阅读了马克思主义书籍,思想深受震撼,全面地了解了国家问题。1972年,普拉昌达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随后成为一名中学教师,与此同时他参加了尼共(普什帕?拉尔)派。1979年,普拉昌达成为脱产党员,此后他的崛起极为迅速,开始了颇富传奇的政治生涯。1984年他30岁时即当选为中央委员,任青年组织主席。1986年,尼共(普什帕?拉尔)派分裂,普拉昌达任尼共(火炬多数派)政治局委员和军事委员会委员。同时,普拉昌达的政治才能受到尼共(火炬多数派)领导人的欣赏,1990年,年仅36岁的普拉昌达被推选为尼共(火炬多数派)总书记。随后他领导尼共“三大”之后四分五裂的尼共各派联合起来组建了尼共(团结中心),并当选为总书记。普拉昌达认为,尼泊尔从本质上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的国家,存在种姓问题、阶级矛盾、地区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他首先希望通过议会与罢工手段来解决。1991年,尼共(团结中心)的前沿组织联合人民阵线参加议会选举获得9席。1992年,他联合其他民主党派领导全国规模的大罢工,要求解决面临的社会问题,但却遭到政府军的血腥镇压,16人死亡,几十人受伤。在罢工中,尼共(团结中心)开始分化,就走何种道路分为两派。以普拉昌达为首的毛主义派认为,单靠议会和城市斗争而不发动农村的群众运动,不开展持久的人民战争,就不能实现人民的愿望,也不能将斗争引向正确的方向;另一派则倾向于走非暴力不合作的和平道路。经过两年半激烈的党内斗争,1994年5月,普拉昌达将另一派清除出党,统一了党内思想。
  
  发动武装斗争
  
  在群雄逐鹿中发展壮大
  1995年,普拉昌达将尼共(团结中心)改组为尼共(毛主义)。1996年2月,普拉昌达领导尼共(毛主义)在贫穷落后的西部发展区米亚格迪县首府贝尼和中西部发展区的拉普提专区宣布进行“人民战争”。为淡化种姓色彩,更好地发动人民参与斗争,他给自己取代号普拉昌达,意为“愤怒之火”、“最强硬的人”,从此,决然走上了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尼共(毛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和制”,当前目标是“实现制宪会议选举,实现多党竞争”,在斗争中提出了土地改革、种姓平等口号,获得底层百姓和广大学生的支持,力量不断发展壮大,至2005年已拥有1.4万名政治工作者,武装力量发展到3.5万人,控制全国80%的农村地区,在除加德满都外的中心城市有较大的影响。从最初的政坛小角色发展成尼政治舞台具有重要影响的主要角色,原因何在?
  普拉昌达曾说,就尼共(毛主义)自身来讲,人民战争不断壮大的秘诀是军事路线和政治路线的适当配合。而这些都体现了普拉昌达的政治智慧。在军事上,尼共(毛主义)在发动人民运动之初武装力量只有几百人,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中西部。作为尼共(毛主义)军队最高统帅的普拉昌达,不善打枪,却运筹帷幄,一方面充分利用山区地形开展游击战,挫败了政府军针对尼共(毛主义)的“罗米欧行动”和“击罗―塞拉2号”等镇压活动,另一方面,普拉昌达等领导人与士兵休戚与共,同宿共食,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几年之后,尼共(毛)就形成与政府军的对峙局面。2005年初,还一度对首都加德满都形成包围态势。
  在政治上,普拉昌达把革命的政治路线放在中心位置,善于学习,注重总结,在坚持马克思、列宁、毛泽东主义的同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求适合尼国情的道路方法。普拉昌达说,最初尼共(毛主义)发动武装斗争,经过5年人民运动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同时也发现,在尼泊尔这样一个特殊国家,完全以武装斗争的形式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而是需要将武装斗争与和平斗争相结合来推动实现目标。2001年,在尼共(毛主义)第二次全国会议上,普拉昌达关于武装斗争、和平群众运动、和平协商、区别对待外部势力的论述被称为“普拉昌达道路”,确立为尼共(毛主义)的指导思想。随后普拉昌达把战略的坚定性和战术的灵活性相结合,在与政府军对峙的同时,不放弃与政府寻求和平解决问题的希望,2001年和2003年,他指导尼共(毛主义)先后与政府举行两轮谈判,但由于政府拒绝“建立共和政体”、“成立过渡政府”和“举行制宪议会”等尼共(毛主义)提出的基本要求,双方分歧严重,和谈以失败告终。
  
  回归政治主流
  展现魅力新形象
  
  2005年2月,贾南德拉国王解散德乌帕政府,宣布亲政,为尼共(毛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普拉昌达敏锐地认识到这点,带领尼共(毛主义)抓住有利时机,与七党联盟达成共识,联手发起反国王的人民运动,最终迫使国王交权。随后,普拉昌达亲自带队与柯伊拉腊首相展开和谈,于2006年11月签署和平协议。随着尼共(毛主义)融入政治主流,被誉为“尼泊尔罗宾逊”的普拉昌达也逐步从地下转入地上,公开出席群众活动,进入尼民众和国际社会的视野。
  普拉昌达认为,该党通过与政府和谈已达到60%的目标,余下的40%会通过制宪会议选举来达到,这主要表现为召开制宪会议,建立共和国,实行政治、经济变革。为此,普拉昌达带领尼共(毛主义)适应新形势,探索在民主体制下赢得民众支持的方式、方法。他积极走访城市、农村,出席多个城市的多场群众集会,用他充满激情和感染力的演说阐述尼共(毛主义)的政治理念,而效果也很显著。2007年的民调显示,普拉昌达受欢迎程度高达60%,排名政治人物第一位,他还被某杂志评为尼泊尔最有魅力的男性。制宪会议选举期间,普拉昌达到选区多次拜访群众,不仅在尼共(毛主义)的革命圣地罗尔帕当选,在加德满都――这个他刚刚来到不久的城市也获得民众支持,击败对手高票当选。
  普拉昌达说,当前尼共(毛主义)当选为制宪会议第一大党,对此结果他基本满意。同时尼共(毛主义)处于从革命政党转型到执政党的转型阶段,对此要有清醒地认识。普拉昌达说,人民希望和平与改变,将责任赋予尼共(毛主义),作为新型政党,他将领导尼共(毛主义)尽力联和大会党和尼共(联)组建新政府,同时保持本色,透明运作,打击腐败。尼共(毛)在大选中提出“建立新尼泊尔”,将尼泊尔建成为“亚洲的瑞士”,未来面临着兑现承诺,改善民生的重任。作为最有可能出任下届政府总理的人,普拉昌达也深知任务艰巨,他说“是否成为国家总统或总理不是我衡量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我的成功取决于尼泊尔国家社会、经济的变化,取决于在前进的道路上将用多长时间实现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作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尼泊尔历经10年战乱,民生凋敝。发展的任务很重。而近期,尼泊尔新闻媒体在报道普拉昌达时,也更多地同时提及他的原名普什帕?卡马尔-达哈尔,这是否也预示着尼人民对他的期待,期待他不同于“战争时期”在新时代的新表现呢?
  
  (责任编辑:王 栋)

相关热词搜索:普拉 普拉昌达 普拉昌达 现状 普拉昌达反对中国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