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民的新战场 朱民哲
发布时间:2020-03-18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7月2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这个具有象征世界货币格局意义的职务迎来了第一个中国人。 他是朱民,自去年5月3日正式担任IMF总裁特别顾问,之前则曾在中国央行担任副行长一职。
至此,从2009年就开始传言的“朱民将在IMF担任重要职务”的传言,一步步成真了。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人在IMF中担任的最高职务,也是继林毅夫担任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后,又一位中国人在国际金融组织中担任要职。
朱民,这个转战过海内外,有着丰富研究和实战经验的学者型银行家,究竟何人?
随和的高管
“个子高高的,头发卷卷的,很洋气,喜欢米黄色的西装。做派也很洋气,没架子,不认识的人他也会主动聊上两句。口才很好。”
在央行,朱民的形象给张亚双的印象就是如此:亲和、洋派。现如今任职于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的张亚双,曾经有一段时间被借调到央行工作,其办公室与朱民只有一墙之隔,两人几乎天天见面。张亚双笑着对《中国周刊》记者说,朱民在央行算得上是“过路神仙”。因为谁都知道,朱民到央行,也是为进IMF做准备的。
当时,朱民的办公室在四层。央行其他行长的办公室在七层。七楼的空间紧张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朱民在央行也只是暂时的任职。
朱民很随和,这一点,在《中国周刊》记者采访到的人中,都达成了共识。
现任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高级经理杨先道是朱民的老同事、老部下。杨先道说,每次和朱民出差,从没发现他让别人给他提包。他也听说,朱民家里是没有保姆的,都是自己洗衣服。
“就是一个没有官架子的人。他自己就常说自己是普通人。”
在杨先道的印象里,朱民也很会调剂生活。“他喜欢滑雪,而且滑得相当不错。”
朱民会把自己对生活的这种调剂带到工作中。在中行,每年他都会组织自己分管的五个部门的员工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春游、滑雪、爬长城等等。杨先道很自信:“他应该已经把北京所有的长城都爬了一遍,不管开放的不开放的,远的近的,好爬的不好爬的。”
一个记者在自己的博客中记录了去年冬天达沃斯论坛期间采访朱民的情景。当时,媒体方已经安排好了室内采访。屋内空调舒服得很。朱民看了看窗外,建议,外面风景多好,不如到外面去。于是两人翻窗而出,站在雪地里聊了半小时。画面播出来时,朱民的鼻尖都是红红的。
随和的朱民,言语做派都不乏幽默。
在一次财经年会上,主持人介绍朱民为“现今中国,甚至是全世界最炙手可热的金融人物”。朱民上台后,先自嘲回应:“我现在是猪头肉炒成了回锅肉。”
这一点,也让朱民有了极为广泛的人脉。
学习为上
现任中国银行信用卡风险控制部经理的尹春平,几年前曾经跟随朱民做过一次民间信贷融资方面的调研。
一个月的调研后,工作组写好了一份积极乐观的调查报告,结论是,“民间融资形势很好”。
尹春平记得,在会议室听报告,朱民忽然打断报告者,说,“你这个数据一定有错误。不可能没有风险。”朱民列举了自己掌握的一些数据和分析,认为民间融资环境的现状一定还存在一些风险和问题。尹春平坐在一旁,“很佩服,数据记忆得那么准。”
此后,调研组又进行了半个月的调研,重新汇报,具体到有任何可能和存在的风险以及控制,验证了朱民的判断。
朱民的严谨也让他的老同事、现任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很佩服。1999年,中行重组上市筹备阶段,成立了1216办公室,朱民任办公室主任,和曹远征搭档。曹远征说,仅最后成文的文件就有20多吨。压力大的时候,两个人三天三夜未曾合眼。“20多吨的文件,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你都要过目,并且不能出错,你能想象吗?”
杨先道和朱民打交道的时间多。他对朱民的评价,第一句话便是:“他是一个绝对勤奋的人。”
杨先道和《中国周刊》记者说,朱民的时间观念特别强,只要不是出差,他每周一定是工作六天,自动加一天的班。几乎每次回家路上都带着厚厚的资料看。
朱民对自己的同事,也一样强调学习能力。在中行,朱民负责了五个部门,在他离开中行的前几年里,每个月都会组织一场读书会。他带头读书分享读书心得。他也会推荐一些行业内的好书,组织人去购买,分下去让员工读。
读书会上,朱民听得多,说得少。杨先道说,“朱民喜欢讨论,自己讲得少。”
这一点,在开会的时候也如此。
杨先道眼里,朱民是一个总会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的领导者。譬如,学习方面,他还会带领周围的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今,中行每月一次的外出读书会没有了。“朱民走后,没人撑起这一块了。”
为什么是朱民
朱民出任IMF副总裁的消息传出后,有人提出疑问:为什么是朱民?
曾有一位接近央行高层的人士对媒体公开称,朱民并非是唯一的候选人。
张亚双对《中国周刊》记者分析,让朱民脱颖而出的,应该是他的国际背景和科班履历。“朱民有多年国外金融机构工作的经验,英语也很好,国际金融界的人脉也很广,和奥巴马的智囊团也有联系。也发表了一些国际上非常认可的观点。”
1982年,朱民毕业于复旦大学,后留教。期间,朱民还短期担任过汪道涵(曾任上海市长、海协会会长)的秘书。三年后,朱民赴美留学,先后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公共行政管理硕士学位、美国霍布金斯大学经济学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1年,博士毕业的朱民进入世界银行,成为总部政策局的经济学家,一任五年。海外教育背景、流利的英语与多年决策经验,使朱民在美国华盛顿大受欢迎。一些美国同行称他是“最能体现中国现代决策层风貌的人物”之一。
1996年,朱民回国,进入中国银行。 1999年12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行香港重组上市计划,中行成立1216办公室,朱民担任办公室主任。国内的锻炼也让朱民成了一个“学者型的实干银行家”。
朱民的国际影响力可推算到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
朱民早在2007年1月,就对世界经济发出了警报:“到处都是钱。每秒钟都可以从市场获得流动性。所以人们在投资时忘了自己所承担的风险。”
2009年,在刚刚经历了经济危机后,各国经济有所抬升。朱民就发表了激烈的言论:全球无法回到金融危机前的世界。
朱民对经济危机的预测,一针见血,看问题的透彻度让西方学者刮目相看。
时隔两年后,2011年7月17日,英国《星期日电讯报》在发表题为《我们多年前就该听朱民的―――现在不要再置若罔闻了》的文章称,世界经济的“两大支柱”还在摇摇晃晃。美国议员应该听听李稻葵、朱民等人的见解,不仅因为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还因为他们说的是正确的。
这也逐渐奠定了朱民在世界金融业的学术影响力。
朱民上任的另外一个背景是:IMF自身在改革。经济危机后,各国对IMF未及时作出预判而纷纷表示不满。IMF也逐渐开始意识到发展中国家言论的重要性。增设发展中国家人员的高管,也是他们改革的一个方向。
人和、天时都具备了,于是行内就有了这样一个段子:当中方正式提出派出代表时,IMF问,“是哪一位”?中方的回答简单明了,“朱民”。IMF未提异议。
下一站使命
一方面是“世界公民”,一方面是“中国人”。朱民上任后将如何平衡双方的关系?
曹远征对媒体说,“你可以把IMF理解为一个股份公司,中国是股东,但在管理层却没人。管理层里有了人,等于在政策的制订、决策、执行过程中,你会了如指掌。”
朱民就是这个中国派驻的“股东”。朱民的意见也就代表中国的意见。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IMF和亚洲国家之间的关系曾一度恶化。但是作为IMF高管,朱民的言论更代表IMF。
朱民对自己的角色早就有所准备,任命当天,他就表示,“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新兴经济和亚洲经验融入IMF,和IMF的同事一起共同推进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和金融稳定”。
显然,朱民已经定位好了自己的位置和立场。在去年的达沃斯论坛上,朱民提出:“重构世界货币体系是一个议程”,“中国必须是整个国际体系构建的一个主要和积极的参与者,并且可以起很大的作用”。
在朱民看来,比治理结构更加重要的是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参与对话和决策进程,平等地解决各种问题。因为“最终投票权虽然有所增加,但IMF还是由美国和欧洲国家所主导”。
“世界公民”朱民,会为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带来怎样的积极改善?人们拭目以待。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