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解读一:最大的民生,最大的浪费:改善民生的实例

发布时间:2020-03-16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就业是民生之本      民生者,人民大众之生计也,通俗地讲,无非就是养家糊口,混口饭吃。继承祖辈基业生来即无需为温饱奔波的人从来都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需要在社会上寻找一个岗位,出卖劳动力换生存。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就是说就业是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根本。工作不仅是人权的一部分,更是最直接的社会问题,只有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饭吃,社会才有稳定和和谐。《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
  
  中国当下面临着将经济发展模式从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的战略转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坚持扩大内需方针,重点扩大消费需求”。制约消费需求活力的原因既包括老百姓手里缺钱,有消费需求却消费不起,也包括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老百姓有钱不敢花,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老百姓不富裕,没钱消费。造成广大居民缺乏消费能力的原因也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当前的增长模式使得资本和国家的分配率高,劳动者的分配率低,2006年1月至11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0.7%;财政收入增长25%,但城镇劳动者平均报酬增长14%左右,农村居民纯收入平均增长估计超不过6%。二是失业和劳动力闲置现象严重,2006年年底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但这与真实的劳动力闲置情况相去甚远,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计算后认为,劳动力闲置率达到15.77%。如果2006年的劳动力闲置率降低到5%,按2005年的城镇劳动者平均工资收入计,当年的最终消费将增长2万多亿元。
  但这只是一个乐观的假设,实际上就业情势不容乐观。据预计,到2010年全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4000万个,这就意味着劳动力闲置在现有的基础上还要增加1000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07年新增就业的目标为不少于900万,如同8%的GDP增长率,这是个保守的目标,实际完成情况很可能超过预期,但是2007年仅应届大学生毕业数量就会达到495万,整体上就业问题紧迫。
  国家实行的是“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目前,《就业促进法》进入立法程序,草案已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失业预警制度,预防、调节和控制可能出现的较大规模的失业,草案要求建立促进就业的协调机制、政府的投入保障机制,政府要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还要建立就业援助机制对就业困难人群进行扶持。就业促进法草案主要对各级政府的责任作出了规定,但就业的增加主要还是得依靠市场的活力,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将就业作为根本的民生问题对待,而不是再与民争利,一方面把促进就业当成口号,一方面通过罚款和鼓励超收增加财政收入,遏制市场的扩张。就业促进法草案并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
  
  发展思路需要大调整
  
  当民生议题成为中央关注的第一要务时,促进就业很容易成为各地主动增加投入搞的“面子过程”,由财政出钱人为设置就业岗位,安置无业人员,这种办法是缺乏后劲的,一旦热度退去,暂时被掩盖的失业问题就会卷土重来。在作为“一号民心工程”的辽宁省棚户区改造中,当地就配套了就业促进机制,消灭“零就业”家庭,采取的是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提供给失业人员的做法,这种做法是否能够长久很值得怀疑。
  转变发展模式,释放市场活力,让增长不再与就业相冲突才是切实的解决之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中国重蹈了一些后发展国家的覆辙,忽视了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劳动力大量剩余的现实,大量引进外资的同时将精力放在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上,高科技产业固然要发展,在面子上也好看,却在吸纳劳动力就业上发挥不够。发展的惯性一时改变是困难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实行促进就业的财税金融政策,积极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十一五规划”也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作出了相应的部署,但见成效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小企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力军,每年吸纳新增就业和再就业的比例在90%以上。据悉,国际通行的标准是,一国96%以上的企业是微型和中小企业,65%~80%的劳动力在非登记、登记的微型和中小企业中就业。但是中国的行政环境是税收、罚款、吃拿卡要等过重,致使很多小企业不靠偷税漏税就不能存活,从而大量倒闭,个体户已经成为一个将要退出历史的概念。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表明,1999年我国实有个体工商户3169万户,到了2004年,这一数字下降为2350万户,6年间净“缩水”810万户,平均每年减少135万户。国家工商总局的另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底,全国内资企业实有350万户,比上年净减少30.1万户,下降7.9%。这就相当于每一千个中国人拥有2.7个企业,远远低于发达国家45~55个的水平,也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20~30个企业的水平。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林毅夫提案关注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遭遇的瓶颈问题,他认为,应该发展地区性的中小型银行,目前以大银行为主的金融结构,并不能很好地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是劳动密集型,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于改善社会分配、扩大内需是很重要的。
  “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也面临着融资和负担过重的问题。一个在北京方庄某小区里烤羊肉串的摊主告诉记者,他的不足一平方米的小摊每个月要交各种税费合计800元左右,冬天的生意不好,根本赚不到钱,他之所以还在冒着寒风开张,只是为了占住地方,等待夏天生意好的时候到来。城管野蛮执法,打人、摔碎西瓜、受害者蹲在路边哭泣的新闻屡见不鲜。2006年8月,北京城管执法队员李志强在查抄路边烤肠摊时,被摆摊的崔英杰刺死,将管理者和谋生者的冲突推向了顶点。在维护市容的旗号下,多少底层百姓自谋生路的权利被剥夺。浙江人大代表许爱娥在人大提出议案,建议允许小商贩在路边合理摆摊经营,保障公民最基本的谋生权利。这个问题确实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了。
  
  教育体制需要转变
  
  在“两会”召开的同时,3月7日,北京举办了一场专门针对女大学生的招聘会。会场外,来找工作的女大学生排起千米长队,6000多人竞争不到800个岗位,文秘、销售等热门职位的供需比达到了300∶1。去年在郑州举办的一场招聘会上,找工作的大学生竟然将会场的扶梯挤坏了。大学生找工作越来越难,2006年7月,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相关部门完成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的人数比例仅为49.81%。
  “摩擦性失业”的现象已经普遍出现,即求职者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用人单位也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人才,造成劳动力供需的不匹配。突出表现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某些企业却招不到具备某种技能的技术个人,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大学生就业、农民工就业和下岗再就业成为就业领域并列的三大难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恐怕是教育机制出了问题。随着高校扩招,现在中国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2%,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在于就业观念没有改变,以大众化的门槛进入大学却要求精英化的就业是不可能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认知需要一个痛苦的转变过程。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认为,教育体系是多层次的,有大学、职业学校、中小学,大学也是要分层次的,不是所有大学都要建成研究型的,要按社会需要培养各类人才。
  对绝大部分中国家庭来说,教育是一项投资,如果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不但形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也会使很多家庭在倾力投入之后血本无归。适应现实的需要,搞职业教育是顺利就业的大趋势,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这一问题清晰地提了出来:“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就业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大思路,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的综合安排和协调。就业问题的妥善解决急不得,又不得不急,因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出了问题,其他民生问题就会接踵而至;就业解决不好,其他民生问题的解决就都是一句空话。

相关热词搜索:民生 实例 解读 实例解读一:最大的民生,最大的浪费 实例解读一 最大的民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