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科哈拉姆”:尼日利亚的塔利班】尼日利亚博科圣地
发布时间:2020-03-15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8月26日,联合国驻尼日利亚机构大楼遭遇自杀性爆炸袭击,这是联合国机构自2003年8月巴格达遇袭以来遭受的最为严重一次恐怖袭击事件,举世震惊。尼日利亚国内最大的宗教极端组织“博科哈拉姆”宣布对事件负责,并声称“还将对任何他们想去的地方发动更多袭击”,立即引发外界的高度关注。
三大标签
被称为尼日利亚的塔利班的“博科哈拉姆”,其正式名称为“伊斯兰传播与圣战联合会”,创立于2002年。自成立之日起,“博科哈拉姆”身上具有三大明显标签。
一是极端反西方。“博科哈拉姆”强烈反对西方教育;强烈反对西方政治制度,尤其是选举制度,禁止本组织成员参与投票选举;强烈反对西方科学文化,甚至不承认雨水是由水蒸气形成的等自然常识,因为这些均与伊斯兰教相违背;强烈反对西方生活方式。凡被认为是西方的,该组织一律坚决反对。
二是极端伊斯兰化。“博科哈拉姆”认为尼日利亚处于异教徒的统治下,即使由穆斯林担任国家领导人时也不例外,反对尼现行宪法和政治制度,反对包括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在内的一切权威,谋求在尼日利亚建立一个纯正的伊斯兰国家,实行伊斯兰教法沙利亚法。
三是极端恐怖暴力。“博科哈拉姆”频繁袭击警察局甚至军营,烧毁基督教堂、非本派所属的清真寺和教英语的学校,袭击商店和住宅,枪杀绑架平民,并且越来越多地采用自杀性爆炸袭击方式。此次联合国机构大楼爆炸事件,则是该组织首次针对境内国际机构实施的恐怖袭击。
恐怖之源
“博科哈拉姆”之所以产生并“坐大”,既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又有复杂的现实原因。
首先是殖民主义遗祸。早在20世纪初英国殖民者占领尼日利亚北部后,当地穆斯林民众便自发地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殖民统治的不满和反抗,其中之一就是发起了“抵制西方教育运动”,许多家庭不愿将自己的孩子送到英国殖民者创办和管理的学校里。一些反对西方教育的团体应运而生,并一直存续到尼日利亚独立之后。“博科哈拉姆”打着反对西方教育的旗号成立,正是利用了这一历史背景。
其次是贫穷落后。尼日利亚虽为世界重要产油国,但经济依然非常落后,超过7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之中。广大民众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更谈不上接受教育。而“博科哈拉姆”创办的伊斯兰学校免收学费,受到许多贫困穆斯林家庭的欢迎,甚至连尼日尔、乍得等邻国的穆斯林也慕名而来。这些学校也渐渐成为该组织宣传圣战和培养从事恐怖活动分子的基地,其影响力和势力越来越大。
第三是社会问题严重。尼日利亚国内贫富分化严重,腐败盛行、高失业率、高失学率、高犯罪率等社会问题普遍存在,且长期得不到解决,民众对政府和社会普遍不满。可以说,是贫穷落后、社会不公等问题导致“博科哈拉姆”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此外,还有尼日利亚2011年大选的政治因素。按照权力平衡原则和总统南北轮任的“君子协议”,尼日利亚2011年大选产生的总统应该来自北方。但来自南方的现任总统乔纳森利用执政优势获得连任,引起北方的强烈不满,致使一些州发生大规模骚乱。“博科哈拉姆”借机扩充势力,疯狂从事恐怖暴力活动,严重时几乎每天都有爆炸袭击事件发生。今年5月29日总统就职典礼当天,该组织在多地精心策划和实施了一系列爆炸案。
尼日利亚政府一直试图解决“博科哈拉姆”问题。2009年7月尼政府对其进行武力清剿,并打死了该组织创始人穆罕默德?于素夫。然而,此次清剿不仅没有彻底清除“博科哈拉姆”,反而使其名声大噪,势力范围迅速扩展到整个尼日利亚北部。尼政府转而诉诸对话和谈判,成立了专门委员会,并称只要该组织放下武器,就不追究其既往罪责,但未得到“博科哈拉姆”的回应。
目前,外界对“博科哈拉姆”仍知之甚少。但随着事件进展,相信罩在该组织身上的一些神秘面纱,例如它与“基地”组织北非分支机构是否有联系等问题,将会被陆续揭开。未来尼政府如何有效应对“博科哈拉姆”,现在仍是未知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贫穷落后、社会不公、政府控局能力弱等容易滋生恐怖主义的环境一直存在,“博科哈拉姆”或其他恐怖主义组织就难以根除。
相关热词搜索:塔利班 尼日利亚 哈拉 “博科哈拉姆”:尼日利亚的塔利班 博科圣地 博科哈拉姆为害一方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