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伤疤忘了疼_亚洲金融危机十年:伤疤好了,别忘了疼
发布时间:2020-03-14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昨日的伤痛 1997年7月至1998年1月仅半年时间,东亚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贬值幅度高达30%~50%,印尼盾贬值高达70%以上。同期,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股市跌幅达30%~60%。1997年10月21日和27日,香港恒生指数分别跌765.33点和1200点,28日再跌1400点,三天里股市就下跌了25%。据估算,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仅汇市、股市下跌给东亚国家和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超过1000亿美元。受汇市、股市暴跌影响,这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在此期间,印尼有超过80万人失业,而韩国和泰国的失业人口都超过了100万。情急之下,泰国一度在民众中征集金首饰,以弥补央行储备。韩国老百姓也自发地捐献了金首饰,帮助政府渡过难关。
东亚经济重新向好
世界银行近期在题为“金融危机十年后的东亚”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十年来东亚国家在改革金融制度方面取得长足进展,韩国改组了银行体系和家族公司制度,印尼和泰国建立了更加稳定的金融产业。2000年,韩国和马来西亚的人均收入就恢复到了危机前的水平。而泰国和印尼分别在2003年和2004年恢复到了危机前的收入水平。今年7月2日,泰国曼谷的SET指数收于785点前后,接近危机爆发后股指最低时的四倍;韩国综合指数也超过最低时期的六倍,收于1755点前后。亚洲开发银行也认为,目前东亚国家普遍享有的经常账户盈余使它们得以建立充足的外汇储备,为防止未来出现新的金融危机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世界银行报告列举的数据显示,目前东亚新兴经济体的总产值已经超过5万亿美元,经济规模比金融危机前扩大了一倍以上,人均实际收入增加了75%,生活在每天两美元的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也由十年前占总人口的50%下降到29%。报告预计,按照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到2020年,东亚20亿人口中,将只有1/10的人口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世界银行把人均收入在1000美元左右界定为中等收入水平,按此标准,东亚整体上正在迅速向中等收入水平迈进。世界银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总经济师蒂帕克?巴塔萨利指出,大部分东亚国家,例如中国、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已经达到中等收入水平,预计越南可能会在2010年左右进入中等收入水平,届时东亚95%的地区将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但是报告同时指出,世界上许多国家很容易实现从低收入向中等收入水平的过渡,但要完成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经济过渡,则需要更大的努力和更长的时间。
今年7月初,美国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在香港发布系列报告指出,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过了十年,历经大规模经济衰退及信心动摇后,亚洲的经济和市场状况现在已恢复增长与稳定性。穆迪指出,东亚的宏观经济指标,除了外汇储备丰裕之外,经常账户的盈余、温和的通胀率以及不断改善的监管制度和公司治理等,都是经济强有力的支持因素。因此,穆迪对亚洲内独立的银行体系均授予“稳定”或“稳定至正面”的评级。
不过,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仍未完全消除。据亚洲开发银行估算,2000年至今,危机中受创最重的五个经济体(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和泰国)的经济平均增长率仅稍高于5%,比1990年~1996年的平均水平下降了2.5个百分点。亚洲开发银行指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投资未能恢复过去的水平。1995年,这五个经济体的投资率达35%,而2006年却只有24%。这个数字大大低于中国超过40%的投资率,而且也仅仅是略高于许多投资机会少得多的发达国家的投资率。金融危机之前,这些国家的投资率过高了;而今,它们的投资率恐怕又过低了。
“病毒”仍旧存在
总体来说,目前亚洲金融领域表现强劲,但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和震荡走势,以及风险溢价的持续上扬,都给金融领域带来了压力。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全球流动性收紧以及市场波动性加剧,金融业的状况可能不容乐观。就此,亚洲开发银行表示,在当前形势下,强劲的金融业指标虽令人欣慰,但不能因此沾沾自喜。市场依旧脆弱,特别是那些规模较小但正在发展中的证券市场更是如此,而各国银行都多多少少地牵涉其中。今年2月底,全球金融市场因投资者对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前景感到担忧而经历了大幅震荡,亚洲市场也未能幸免。虽然股价已出现反弹,债券利差也回到此前水平,但许多人都认为市场震荡并非一去不复返。亚洲开发银行认为,市场仍将继续大幅波动。
然而,东亚房地产市场以及有价证券价格上扬具有相当的刚性,该地区对银行信贷过度依赖的局面仍没有改观,具有直接融资作用的资本市场在企业融资结构中的作用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银行信贷的履约率又依赖于抵押品(大多为房地产和有价证券)的价值。若房地产等资产价格下滑,会直接导致银行的呆坏账上升,从而引发资产价格和汇率的螺旋下跌。因此,对东亚来说,资产价格的过高与偏低、良性和恶性,确实是在一念之间。
目前由于发达国家流动性过剩,国际游资规模、数量和速度远甚于十年前。新加坡一家调查公司指出,对冲基金2006年在亚洲市场上运作的资金为1390亿美元,比1997年的90亿美元增加了十几倍。在这个背景下,全球经济失衡无序扩展,东亚经济对美国出口的依赖日益加深以及日元持续贬值导致套利交易频频等,也都会成为危机的诱因。就像人体一样,一旦抵抗力变弱,病毒就会兴风作浪。今年7月,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在年度报告中直接指出,印尼、韩国、泰国和菲律宾可能再次面临资本外逃导致的货币危机冲击。
另外,政府良好的治理水平和能力对于落实预防危机的措施以及减轻危害都是至关重要的。近期亚行运用世行的数据分析了六项关于政府治理水平的指标:承担责任的能力、政治稳定性、政府效率、监管水平、法治水平和腐败控制能力。亚行研究了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五国在这六方面的水平,得到了30个指标(五个国家,每个国家六项)。研究结论是,就绝对水平而言,从1996年到2005年间,30个指标中22个有退步;如果相对于国际水平而言,那么30个指标中有28个出现了倒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严重的隐患。
过犹不及
外汇储备的不足造成金融危机,各国应对乏力。但目前似乎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当前,亚洲国家和地区外汇储备水平普遍偏高,在世界外汇储备前七位中,亚洲就占据了六席。有经济学家将之比喻为,就像一个人头顶着过量的行李跑步。这对于应对流动性不足危机和对冲基金冲击来说可能是很安全的;但对于宏观经济管理来说,成本太高。亚洲开发银行近期还提出了警告,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巨额外汇储备造成货币供应量上升,正在加大资产泡沫。亚行首席经济学家艾弗兹?阿里强调,在整个亚洲地区,我们在房地产和股票市场都发现了资产泡沫。亚行指出,以多数指标衡量,亚洲发展中国家持有的外汇储备远远超出了它们的需要。同时,亚行表扬中国和韩国等成立投资公司、积极管理外汇储备的努力方向是正确的。
对于外资流动的管理也要讲究一个分寸,否则就会出现去年12月泰国的情况。泰政府对于短期资本流动做出了过于激烈的反应,匆忙推出无息存款准备金制度(URR),招致外资的普遍批评,市场反应强烈,国内股市缩水达15%。
唯自助者天助之
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由于采取措施过少、行动过晚以及设定的条件过于苛刻,因而受到广泛批评。其间,泰国、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等,为了拿到援助,病急乱投医,不得不接受IMF开的药方,一味采取紧缩政策。事后看来,这些措施在一定意义上加剧了危机,起到了雪上加霜的作用。而马来西亚则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时恢复了一些资本管制的措施,拆断了短期资本的破坏性流动,再配合相应的扩大内需的政策,经济恢复得较为平稳。中国香港特区政府,也顶住外界压力,果断放弃“零干预政策”,与投机者打了一场金融保卫战,不仅保护了香港投资者,还获利数十亿美元。通过这次危机,东亚国家和地区认识到,IMF无法成为亚洲“最后的贷款者”,过分依赖和信任它无助解决本国实际问题,只有立足自身、同时加强地区合作才是根本。对此,亚洲开发银行行长黑田东彦强调,亚洲在金融风暴之后的复苏恰恰证明了区域经济整合与合作的重要性。因此,今年4月,东盟成员国财政部长及中国、日本和韩国财政官员(“10+3”)齐聚泰国清迈,提议共同推进清迈倡议(CMI),进一步考虑组建一个“多边模式”的外汇储备库,以应对货币危机。7月,亚洲各国财长在亚洲开发银行组织的会议上表示,要建立一个区域性的基金组织,以便在金融危机再次爆发时,能够迅速、果断地采取行动,稳定亚洲货币。
世界经济的联系已愈加紧密,东亚显然是难以独善其身的,东亚各国和地区也有责任去改革和修补全球金融体系。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施蒂格利茨指出的,“改革仍然必不可少……也许我们不会再次面对1997年那样的全球金融危机,但有一点一定不要搞错,那就是,全球金融系统的任何缺陷,都会让我们在繁荣和稳定两个方面付出惨重的代价。”
相关热词搜索:好了 亚洲 别忘了 亚洲金融危机十年:伤疤好了,别忘了疼 亚洲金融危机十年伤疤好了 亚洲金融危机十年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