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非洲来:我的那次礼仪大使经历|非洲家朋

发布时间:2020-03-14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据我所知,早在1995年北京举办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时,我国设置了三位礼宾大使,代表外交部礼宾司司长前往机场迎送政要。而像这次中非合作论坛这样,由礼仪大使参与接待众多的非洲贵宾,包括国家元首、政府首脑、部长以及国际和地区组织代表,在我国外交礼仪安排上,则是第一次。
  
  去年11月,在北京举行了备受世人瞩目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新中国外交史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个篇章。当时笔者作为我国礼仪大使之一,亲身经历了许多难得、难忘的瞬间。
  
  48国领导人或其代表云集北京
  
  当时,非洲48个与中国建交国家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了北京峰会,其中有35位总统(主席)、6位总理(首相)、1位副总统和6位元首代表(内有5位部长和1位副部长)。这次峰会不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举办的一次最大规模的中外领导人聚会,而且也是非洲有史以来国家和政府领导人出席率最高的一次重要会议。
  莱索托首相莫西西利原拟乘坐的民航班机因故突然取消,他冒雨驱车500多公里前往南非的约翰内斯堡换乘另一架飞机,终于及时赶到北京出席峰会开幕式。加纳总统库福尔对我说,他们一行飞抵伦敦机场即改乘中国民航飞机来北京。尽管有七小时的时差,这位年逾七旬、四年前曾访华的元首抵达机场时仍兴致很高。他在贵宾室沙发刚落座,喝上一口北京花茶,就欣然用英文题词:“很高兴再次来到北京,特别是来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的重要峰会!”“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秘书处首席执行官穆卡维尔教授11月3日凌晨飞抵北京机场时,发现他在法兰克福机场换乘汉莎民航后行李未随机运来。为了赶上第二天开幕的部长级会议,他放弃了其他活动,先去商店购买了一套合身的西服。78岁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以往的30年里已八次访华,并先后与新中国的几代领导人会面。在同胡锦涛主席的会谈中,他说:“这是我第九次访问中国,我跟你们一样对此备感高兴。访华对我而言,感觉就像回家一样,埃及没有把中国当作一般的友好国家,而是当作兄弟来看待。”他称赞:“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北京峰会都是成功的。”论坛下届部长级会议主办国埃及外长阿布?盖特说,如此多的领导人出席如此高级别的会议,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证明了中国与非洲大陆的特殊关系,反映了非洲人民要求深化同中国之间传统友谊的愿望。南非总统姆贝基在峰会闭幕后会见温家宝总理时说,中国自身也是发展中国家,却能真诚地支持和帮助非洲。有了中国朋友,非洲就能够更好地应对和平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姆贝基回国后于11月10日发表了题为《希望诞生在北京天安门》的文章,盛赞北京峰会是中非向着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迈出的第一步,将把非洲大陆带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11月4日发表声明,热烈祝贺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他指出:中国和非洲在发展经济的共同目标方面,一直用一个声音说话。这次峰会是中国和非洲的一个历史性机遇,使中非能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南南合作。
  
  两位总统过了难忘的生日
  
  
  金秋的北京街道,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成了鲜花的海洋、彩旗的世界。人民大会堂及钓鱼台国宾馆和北京饭店等20多家星级饭店都在接待工作上做到精益求精、细致周到,让贵宾们有“宾至如归”之感。非洲领导人和近3000位来自非洲的官员、记者、艺术家及企业家(其中48国代表团成员1700名)都赞叹我方“第一流、无可挑剔的接待”。
  11月1日下午,胡锦涛主席在同首次访华的利比里亚总统(非洲第一位女性元首)埃伦?约翰逊―瑟利夫会谈甫始,便向她致以生日祝福,令她十分感动。瑟利夫由衷地说:“我就任总统以来的第一个生日是在中国度过的,这是我最难忘的一个生日。”身着利比里亚“国服”盛装的瑟利夫在欢迎仪式上对胡主席说:“我对中国的访问,对利比里亚人民和妇女界来说都是极大的荣誉,非常感谢中国领导人给予的热情接待!”在她下榻的钓鱼台国宾馆,女服务员送给她由姑娘们编织的“百福”红色中国结,并连续五个晚上每晚在她的床头摆放一个象征吉祥幸福的“福娃”,组成“北京欢迎你”的寓意,让她感到格外亲切温暖。
  马里总统阿马杜?杜尔过58岁生日时,新世纪日航饭店特地为他举办生日宴会,敬送长寿面、寿桃和富贵长寿图的国画礼物,为他演唱《生日快乐歌》。“寿星”总统切开蛋糕,与随行人员和饭店工作人员共同分享。身着马里民族服饰的杜尔总统笫一次在国外度过了别具中国传统特色的生日,他和夫人欣喜不已。
  非洲贵宾称赞说:“北京人脸上总是带着微笑,让我们觉得很温暖。他们都很友好。”20多家饭店根据不同的对象,在接待中提供个性化服务。例如,北京饭店在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夫妇下榻的总统套房里挂上了总统的肖像,提供绣有他们夫妇名字的睡袍、拖鞋;在会客室,摆放了津巴布韦的传统石雕工艺品和富有浓郁中国特色的龙椅。东方君悦大酒店在大堂内红色的墙幅上用中英文书写着:“欢迎非洲朋友下榻酒店”。该店抓紧时间对员工进行外语、礼仪知识的培训和强化,尽可能让入住贵宾有一种亲切感。为方便穆斯林做祈祷,客房还特别标明了相关方向。
  来京的非洲贵宾中,有些信奉伊斯兰教,还有些信奉基督教。为了显示我国对信仰宗教的客人们的尊重和中国奉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北京峰会期间,北京五座教堂和两座清真寺同时开放。此外,饭店特别注意饮食的安排,菜单上明确标明哪些是非清真食品。利比亚元首代表、副外长阿尔巴拉尼离京前在机场贵宾室同笔者话别时说,他要特别感谢中方对像他这样的穆斯林的尊重和关照。他还愉快地回忆起2005年5月访华时的感受。当时,他(时任利比亚外交部亚洲司司长)作为非洲23个国家高级外交官访华团成员曾到宁夏银川南街清真寺祷告并同回民亲切见面,他们彼此用左手贴在胸前互祷“真主保佑”,亲切攀谈许久。双方依依不舍分手时说:“依库姆塞拉姆(祝您平安)!”从中,他了解了中国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我国对伊斯兰教徒的尊重,表示回国后愿尽其所能增进利比亚与中国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合作关系。
  中国和非洲虽然远隔万里,却有着尊老的共同习俗。这在峰会的礼仪安排中也显现出来。胡锦涛主席在欢迎宴会的长条主桌上,安排非洲领导人按在位时间先后顺序就座。这既符合国际礼仪中的“在先权”惯例,也体现中非双方以尊老为美德的传统。正是这样的安排,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加蓬总统邦戈、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和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等老一辈领导人得以坐在显要位置。
  
  礼仪创举昭示兄弟情谊
  
  综观古今中外的外交礼仪,几乎都具有国际性和民族性,政治性则寓于其中。进入新世纪,我国的外交礼仪在继承丰厚的传统基础上不断发展、革新,更加灵活和注重实效。从前我国为访华的外国领导人专机提供战斗机护航,这样做虽非常隆重,但不够安全,已被淘汰;组织大规模群众夹道欢迎或举行迎宾群众大会,场面虽壮观热烈,但劳民伤财,也已不采用。然而,在欢迎访华贵宾的仪式上体现国家尊严的升挂国旗、演奏国歌、检阅陆海空三军仪仗队等礼仪程序,均得以加强。这次北京峰会隆重迎送非洲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仪式,既是我国的礼仪传统,更是接待外宾前所未有的举措,也是国际外交礼仪的创举。除利比里亚、塞舌尔、阿尔及利亚、刚果(布)、南非、埃及等六国元首在峰会前后进行国事访问外,其他国家领导人都是专程前来北京开会的。他们抵达首都机场时受到高规格的礼仪接待,离境登机时沿着红地毯由我国政府代表和礼宾官送行,这些都是古今中外从未有过的礼遇。这些“特事特办”的礼仪安排,体现了我国与非洲业已存在的特殊的“兄弟情谊”。
  在接待非洲贵宾中,我方的严谨、周到和细致入微的特点很突出。参与机场迎宾的人员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各自的工作。他们事先都到现场反复演练,做到万无一失。军乐团对来访的元首与首脑所在国家的国歌多次练习演奏,为确保准确无误,他们事先请来所在国驻华大使或其代表当场聆听演奏,直至得到签字确认。每天,身着全套礼服的军乐团队员以标准身姿站立、演奏国歌和乐曲超过六小时。有的同志在寒风中冻得感冒发烧,有的站肿了腿,但仍带病坚持演奏,展现了我军的军威和良好的形象。
  11月4日峰会开幕前两天,是首都机场新专机楼最繁忙的,25架航班和专机载着49批非洲贵宾先后抵达,其中四国领导人乘坐同一架来自巴黎的航班抵达,而迎接仪式必须先后进行。我迎宾人员先把他们分别安排在航站楼不同的贵客室等候,一个欢迎仪式结束后,再依次安排其他领导人到新落成的贵宾楼前广场出席仪式。要在几分钟内更换不同国家的国旗,军乐团要迅速更换国歌乐谱,这一切没有事先的反复演练是做不到的。
  马里代表团抵达机场后,先在贵宾室休息,阿马杜?杜尔总统乘车去参加欢迎仪式。一名部长和另外两名团员因上卫生间耽搁了一会儿,没赶上车队。我礼宾官得悉后立即按预案调来专车,由警车开道立即赶赴现场出席典礼。一行几十个人的赞比亚部长团抵达机场时,青年志愿者同该团两位负责行李的外宾在传送带上领取行李,发现丢失了八件。外宾们很着急。志愿者立即报告了相关人员。他们即随后领外宾去机场管理查询处登记,然后耐心地协助他们购买电话磁卡、打电话,并安排他们到贵宾室休息。估计这几件行李是赞比亚贵宾在转机交接时出了问题,后来,问题得到了解决。
  
  礼仪大使亮相峰会
  
  礼仪大使在迎请非洲贵宾中格外引人注目。自2000年10月在北京举办中非合作论坛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开始,我国政府为迎送贵宾设置了礼仪大使(当时笔者有幸成为四位大使之一),接待了来自非洲44国的70多位部长和列席会议的17名国际与地区组织的代表。次年11月在上海举办的第九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我国政府派有三位礼仪大使。此次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则安排了懂英语、法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的11位资深外交官出任礼仪大使。
  有人戏称我们这些礼仪大使是“中国的窗口”。我认为,确切地说,我们是国家迎送贵宾的代表。为履行庄严的职责,我们这些年过花甲的礼仪大使谱写了“老兵新传”,在“上岗”前到首都机场认真演练过两次。10月26日上午,机场刮起呼啸的风,在零度以下的气温中,三军仪仗队和军乐团排列在机场贵宾楼前铺着红地毯的广场上,礼仪大使分别扮演外国总统和我国陪同的政府代表(部长)检阅仪仗队。平日里,我和我的同事可以随意并列而行,而在演练中我四次扮演政府代表,在检阅时就要走在扮演总统的同事的右侧半步之后,而不能与之并肩而行,以示对外国元首的尊重。
  据我所知,早在1995年北京举办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时,为了接待好100多个国家来宾中的丹麦女王、一些女总理和部长,我国设置了三位礼宾大使,代表外交部礼宾司司长前往机场迎送这些政要。而像在这次中非合作论坛这样,由礼仪大使参与接待众多的非洲贵宾,包括国家元首、政府首脑、部长以及国际和地区组织代表,在我国外交礼仪安排上,则是第一次。据我所知,11位礼仪大使是从懂外语、身体健康、曾在非洲工作或熟悉礼宾业务的大使中选派的。他们都有着浓厚的“非洲情结”,更主要的是有着共同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中国在举办大型国际会议时安排礼仪大使参与接待外宾,这既是我国迎送贵宾的创新之举,也是对现代国际礼仪的一大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非洲 那次 大使 有朋自非洲来:我的那次礼仪大使经历 有朋自非洲来 我的那次礼仪大使经历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