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一次救赎】
发布时间:2020-03-11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如果你对“非遗”还比较陌生的话,走进世博会,琳琅满目的“非遗”展示演出会让你恍然大悟一一原来“非遗”就是那些司空见惯的民俗文化。然而,这些承载着民族文化的民俗和民间艺术,却正在淡出人们的生活,已经到了非保护而不绝的地步。
不可丢了“非遗”
7月举办的世博会“山东活动周”上,精选了内画、鲁锦、泰山皮影等27项兼具大众性、观赏性、互动性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集中展示,“民间绝技”再次展现了齐鲁文化的魅力。
但红火的场面难掩这些“非遗”的的悲凉困境。泰山皮影传承人范正安很为这项艺术的前途担忧:“以前,休闲娱乐的手段不多,皮影是老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现在可不是这样了,皮影做得再好,也比不过电影、电视。有些年轻人喜欢皮影,只是好奇,把它当成了新生事物,真正热爱的并不多。”所以,为了让皮影在自己的手上传下去,让多一点的人接受皮影,范正安不得不对皮影的表现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来吸引观众。尽管他知道,传统艺术的魅力所在,讲究的是原汁原味,任何迎合时尚潮流的改动都是对传统艺术的破坏。“但目前只有这样,别无选择。”
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特别是大量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然而,这些丰富而弥足珍贵的文化艺术却正在遭受逐渐消亡的命运。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促使传统文化和艺术越来越遭到冷落,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各种文化艺术、技艺、民间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很多原生态的文化,在一种单一化、标准化的全球性商业文化的冲击下迅速衰落。
越来越多国家面临非物质文化遗产危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以后,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护和弘扬文化的多样性。2001年,它通过了《文化多样性宣言》。2003年又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就是要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冲击和消解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指南》中感叹,就世界范围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随着当今世界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形式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并受到文化标准化、武力冲突、旅游业、工业化、农业区缩减、移民和环境恶化的影响。”
“这些人类的文化创造和遗存,就好像人类的基因,包含了过去世代累积的信息和发展的可能性。有些不起眼的东西,我们今天不知道它有什么重要性,但以后可能非常重要,可能会影响到人类未来的发展。”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先生表示,“透过这些非物质文化,我们才知道自己是谁。比如要回答什么是中国人这个问题,就离不开中国的语言、服装、建筑、习俗、神话、寓言、节庆等等。”
到底有多少“非遗”
中国对“非遗”的保护与挽救始自2003年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参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后,2005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保护内容已从原来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拓展到目前包括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门类。
中国的“非遗”保护根植于丰厚的民族文化艺术而显示出非凡的实力。截至目前共有29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
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保护方针指导下,逐步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基本完成了第一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初步统计目前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有近87万项;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先后公布了两批共10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命名了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目前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88名,还命名了闽南文化、徽州文化、热贡文化、羌族文化等6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央和省级财政已累计投入17,89亿元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06年,山东的大秧歌、山东快书、聊斋俚曲等23项“非遗”进入了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挖掘整理是一项复杂、艰巨且意义重大的任务。”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表示。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是“非遗”保护的重要地区。为了摸清了家底,山东省进行了一次全省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据统计,普查期间,全省共投入专业普查人员11.8937人,动员社会力量和志愿者参与普查118.09万人,全省共上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101.35万条,实地,调查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398万项。全省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20项,也是全国仅有的两个项目过百的省份之一。
一批珍贵、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有效抢救。普查过程中,共挖掘出濒临灭绝或失传的线索33400余条,从中整理项目17850余项,鱼骨戏、阴阳板、一勾勾、山东落子、火狮子等一大批项目通过普查重见天日,莱芜梆子、牛郎织女的传说、孟姜女的传说等一批濒危的项目通过普查,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加大了扶持力度,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在保护“非遗”工作的推动之下,山东“非遗”正在从角落走向殿堂。全省目前共有各类专题博物馆37个、民俗博物馆23个、传习所107个。这些博物馆和传习所保存了大量普查收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实物、资料,集中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提供稳定场所和必要设备设施,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山东省在抢救濒危非遗项目、非遗基础设施建设、非遗传承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引起了业界的共同关注。今年年初,文化部决定在山东举办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冷热“非遗”
“非遗”挖掘与保护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各地尽最大努力地申报“非遗”项目,许多地方为争夺非物质文化遗产“原产地”的纠纷不断发生。
作为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的梁祝传说,到底发源于何地的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成了一段千古之谜。
梁祝传说在济宁一带流传久远而广泛。明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张岱《陶庵梦忆孔庙桧》曾记载:孔庙有“梁山伯祝英台读书处”;明代万历年间在峄山石上刻的“梁祝读书洞”和“梁祝泉”等大字仍然清晰可辨。
2003年10月,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出土了一块明正德十一年(公 元1516年),立的“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济宁人认定:梁祝传说根源不在别处,而在孔孟故里――山东济宁。
而在济宁之外,浙江鄞州、河南汝南、江苏宜兴、广西马山、安徽舒城等地,都有梁祝传说和遗迹,都自称梁祝传说的发源地。在纷争之下,国务院公布梁祝传说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不得已把相互争夺的几处地方都列为了该“非遗”的保护地。
原本近乎绝迹的非遗为何忽然成了香饽饽?
把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转化成现实的文化产业优势,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遗产,对提高本地知名度、促进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具有独特性和惟一性的文化资源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越来越多的具有开发价值的“非遗”从不为人知的黑暗角落来到了庙堂之上,成为地方热衷追求的文化“标签”和旅游开发的新资源。结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了迎合市场“变味”,陷入“商业化”误区,非遗生于民间、死于庙堂的事例频频发生,成为非遗挖掘和保护的“催命剂”。而另一方面,那些不具备经济效益的“非遗”只能躲在社会的角落里艰难度日。
“法在人,故必学:巧在己,故必悟。”元代著名画家、书法家王冕的这句话真实地说明了艺术传授之艰难。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传递、延续和发展。随着文化遗产热的升温,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上都比以往有了大幅的增加,导致传承人成为商业集团竞相掠夺的对象。而在利益的驱使下,“非遗传承人”也往往成为同一门技艺不同流派之间争夺的目标,影响了非遗的科学保护和传承。
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认为,在当前的遗产保护工作中,两种误区尤其值得警惕,一种是建设性破坏,一种是保护性破坏。两种破坏,常常是在加强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名义下进行,更具有危害性。“对于非遗,好的保护方式是活态保护、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基因,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人类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它只有存活于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才具有生命力。”
编辑/杜启洪
相关热词搜索: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的一次救赎 民族文化村门票 深圳民族文化村门票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