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奏响蓝色经济“交响曲”|奏响了交响曲
发布时间:2020-03-11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半岛蓝色经济区 为国家海洋开发大战略奠基 中共十七大后,国家加快了国字号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步伐。2005年上海浦东新区成为中国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天津滨海新区是中国第二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实验总体方案3年实施计划(2008-2010年)》正式启动,为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2009年是《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的开局之年,珠三角将借助《纲要》这把“尚方宝剑”,各城市以大气魄、大思路、大成果实施一场影响深远的“集体突围”探索,加快推进城市发展模式转型。2009年初,国务院以3号文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若干意见》,对已经进行统筹城乡综改区的重庆市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与此同时,国家几乎是同时批准了成都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和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改实验区。湖北省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部省合作共建机制,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意见》已经论证,2009年将实现部省合作共建机制的域内“全覆盖”。
在这些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如火如荼进行时,山东也在积极寻找自己的位置。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就给了山东这样一个机遇。
从更深的理论层次上认识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其本质内涵是全面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和科学配置的更高层次的认识;是在省级层面上建设主体功能区,进入“国家队”的重大战略指向;填补了中国沿海经济版图上实施国家战略的一个重大空白;为中国继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实施海洋开发大战略发挥着开路先锋的作用,成为“奠基礼”。
山东作为中国有重大影响力的行政区域,面向未来,这就必然决定了在实践中体现着自己特色的发展战略。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为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制定了“一体两翼”经济发展总体布局战略。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对“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的完善与深化;是从实际出发在省级层面上建设特色主体功能区,对区域发展自觉认识的深化和创新;是对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和科学配置的更高层次的认识;是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重大战略措施。
山东是全国最早提出打造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区的,但是至今山东确立的以青岛为龙头的半岛城市群只是一种概念的宣传,并没有进入“国家队”的操作范围。然而,机遇就在眼前,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伟大战略构想,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区进入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操作,形成了“打破坚冰,开辟航线”的强大动力,填补了中国沿海经济版图上实施国家战略的一个重大空白。党和国家正在深谋远虑的一项国策是,必须实施海洋开发大战略,使中国由海洋大国成为海洋强国。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为中国继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实施海洋开发大战略发挥着开路先锋的作用,具有着“奠基礼”式的伟大意义。
蓝色经济区
呼唤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蓝色经济是随着城市化发展,人类把握生产力发展趋势,自觉调整生产关系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蓝色经济区建设是对包括陆域国土、海洋国土及领空国土资源的综合开发;是一个不同于海洋经济概念的全新经济概念,这一概念决定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的建立,决定着将建立起新的经济结构,即蓝色经济结构。
在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的1999年1月30日,笔者撰文提出: “青岛市跨世纪城市经济发展要做的第一篇大文章是全面建设中国海洋产业城”;2001年3月3日又撰文提出:“21世纪被公认为海洋世纪的科学论断,在客观上决定了像青岛这样的海洋型大城市,必须全面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国字号的海洋产业城”,“成为21世纪建设现代化海洋强国的主体之一”。目前青岛拥有的海洋科技高层次专家占全国的50%左右,科技研发综合能力占全国的60%;近年来,海洋经济被列为城市重要特色经济,增长速度超过20%,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显然,青岛只有打造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第一基地城市”,才能实现成为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先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集聚区、海洋环境生态保护示范区的概念性目标;才能谱写千古不朽蓝色经济“交响曲”。
建设“以青岛为龙头的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青岛需要以突出蓝色经济区为主要载体,建立海湾经济结构;在发展高端产业过程中,率先建成蓝色经济区“第一基地城市”。蓝色经济区是在海洋经济较为发达的基础上,充分整合海洋资源和陆域资源而形成的发展空间。面对21世纪中国必将实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建设海洋大国和强国的趋势,山东提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建设“海上山东”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为此,规划了九大功能区,即丁字湾海上新城、潍坊海上新城、海州湾重化工业集聚区、前岛机械制造业集聚区、龙口湾海洋装备制造业集聚区、滨州海洋化工业集聚区、董家口海洋高科技产业集聚区、莱州海洋新能源集聚区、东营石油产业集聚区。这九大功能区都显示着发展高端产业的强劲态势。从实践的发展看,青岛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首位度”地位,作为“国字号”的海洋产业城,城市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经济地理优势,在“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实施中,所形成的海湾经济形态决定了城市建设具有特色的,以高端产业为标志性的海湾经济结构。
海湾经济结构以蓝色经济区为主要载体,决定了城市产业主体发展模式是建设成高端产业聚集区,率先打造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第一基地城市”。就其发展态势看,高端产业必定会成为蓝色经济区的标志性产业;“建设以青岛为龙头的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必然会完全融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空间中。
蓝色经济 青岛先行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及青岛建设“第一基地城市”,目前亟需关注以下几个热点问题。
一是充分发挥中国惟一拥有的“帆船之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使“帆船之都”的巨大“魅力”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
青岛成功举办奥帆赛和残奥帆赛,极大地推动了奥运经济、奥帆经济的发展,使奥运经济长期的、持续的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测算,举办奥帆赛和残奥帆赛对城市GDP的拉动,2001至2004年为0.6至0.7个百分点,2005至2007年为1.0至1.2个百分点,这种计算把同奥帆赛有关联度0.6的企业计算在内。拉动力来源于形象力,奥帆赛和残奥帆赛的举办,对青岛来讲,形成了新的拉动力的元素。“十二五”规划期“后奥运经济”对城市总体经济的拉动力系数为0.173左右,对现代服务业的拉动力系数为0.25左右,作用在GDP的增长上为0.9个百分点,推动青岛形成富有活力的后奥运经济结构。我们以国际先进的测评标准计算,“十二五”规划期在后奥运经济结构里,现代服务业占73%,其中旅游产业占现代服务业的80%;绿色观光农业占2%;奥运作用力影响的先进制造业占25%。实际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在后奥运经济发展中,“帆船之都”的巨大“魅力”完全可以转化为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新空间,成为谱写蓝色经济“交响曲”主旋律的重要元素。
二是要把握住建立山东半岛开放先导区与蓝色经济区需要无缝衔接的发展趋势。近期,商务部与山东省政府联合研讨建立环黄海山东半岛开放先导区,其目标是上升为国家决策,给予山东特殊性制度安排。2009年8月14日国家及省政府在青岛召开了重要的调研会议,笔者深刻感受到,极需要实现建立山东半岛开放先导区与蓝色经济区的无缝对接。在无缝对接中,同时把握住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为契机,打造富有特色和具有核心竞争力产业发展体系的发展趋势。
三是要把握住列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范畴内城市的国土规划编制,成为省级国土规划主要内容的发展趋势。现行经济行政管理体制决定了由各个城市自行编制国土规划,难以完成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工作目标。另外国家确定的综合配套改革目标决定了在全国和省级层面上是以主体功能区概念去引导产业布局;在单个城市层面,是以功能区概念去引导城市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我们必须弄清楚主体功能区概念和功能区概念各自所作用的范围,千万不能乱用概念。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省级主体功能区,实施的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以省级国土规划为引领,才能加快提升蓝色经济区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加快提高列入蓝色经济区七城市国土资源的综合开发水平。
四是要把握住只有通过综合配套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成半岛城市群区域金融合作体系,才能顺利推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趋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必须拥有强大的资金支持。要通过综合配套改革,把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为重点。要突出青岛的区域金融中心地位,以多种金融产品落地为标志,建设半岛城市群区域金融合作体系。实践将会证明,没有强大金融体系支持的大规模开发,就不会有“收获的硕果”。
五是要把握住加快提高人力资源整合和人才开发水平,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在现代世界经济竞争中,世界各国都已经充分认识到知识和技术是宝贵的财富,是民族安身立命之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第一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今天,青岛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第一基地城市”,列在第一位的必然是如何加快提高人力资源整合和人才开发水平,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正视这个问题,在指导思想上就需要确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以强大人才合力支持的新思维,提高人才资源的开发水平、使用水平、储备水平;以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重视海洋科技与管理人才的教育、培养和发展;加快提高综合性、复合性科技与管理人才的引进与开发水平。
山东和祖国同铸了60年辉煌,当山东人民在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征程中,谱写着蓝色经济“交响曲”,再迎新中国大庆之际,必定是长风破浪绘锦绣,直挂云帆济沧海。
(作者为青岛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青岛市经济贸易委员会首席经济顾问)
It is an important objective with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Shandong to build up the Shandong Peninsular Blue Economic Region, which fills a vital gap in the national strategies along China"s coastal regions and will play a pioneering role in implementing the great ocea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 Therefore, it is of "ground breaking" significance.
相关热词搜索:奏响 交响曲 山东 山东奏响蓝色经济“交响曲” 山东奏响蓝色经济 聚焦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