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域共建共享中心图书馆的探索和实践]共建图书馆

发布时间:2020-03-07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要]河源大学城图书馆成为区域共建共享中心图书馆,是河源市多方共建的中心图书馆。它是公共馆、科技馆与高校馆三馆合一建设的区域中心图书馆。在图书馆联盟的领导和组织下,开展区域资源共建共享,并肩负着公共馆、科技馆、高校馆的职能开展向社会的全面开放服务。它由校、地共同投资建设。行政管理和业务建设由高校馆负责,社会服务和开展区域资源共建共享由文化部门和图书馆联盟指导、协调,科技服务也得到科技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使得原本单一服务性质的一所高校图书馆,变成了一个复合性质的区域共建共享中心图书馆。
  [关键词]区域性信息资源 共建共享 中心图书馆
  [分类号]G258
  
  目前,中国的图书馆体系分公共图书馆,如国家图书馆、省市图书馆以至县乡镇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如科技图书馆、科研院所图书馆、专业协会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如各大学图书馆。多年的体系一直延续,齐头发展,造成资源重复建设不说,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造成巨大的浪费。在节约型社会里,这一体制是否应当变革?特别是在财力不足的中小城市,是否还要保持原有体制?还要齐头并行发展呢?
  最近召开的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图书馆服务转型:研究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上,专业图书馆界的专家和学者们,都在阐述一个问题,就是专业图书馆面临读者群体变小、网络对图书馆的冲击变大的现实,应如何面对?当然是要“转型”,是要“策略”。大城市的专业图书馆依然如此,那么一些中小城市专业图书馆就更是面临生存的考验。在现代网络发达的今天,是不是高校图书馆可以履行专业图书馆或公共图书馆的职能?本文就以河源大学城图书馆与河源市共建区域中心图书馆为例,来介绍公共馆、科技馆、高校馆三馆合一成为区域共建共享中心图书馆的办馆模式,供同行商榷。
  
  1 区域共建共享中心图书馆模式的意义及特点
  
  1.1 区域共建共享中心图书馆模式的意义
  河源地处粤北,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事业相对滞后。河源市下辖6个县(区),每个县(区)都设置有一所公共图书馆,河源市还有一所科技图书馆。但这些馆都因资金严重短缺、馆藏资源匮乏、馆舍陈旧窄小、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管理队伍业务水平低等问题的存在,无法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无法满足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几乎处于闭馆和关门状态,即使有的馆免强开馆,也只是为了养活十几位工作人员,面向附近的几位老年人和几个中小学生开放。由于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使得区域信息知识供求矛盾不断加剧,最终成为阻碍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瓶颈。
  
  而地方的大学图书馆,由于办学的要求,不断投入、发展状大。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当地的公共图书馆。但传统制度是大学图书馆只能为校园服务,不向社会开放。那么在一个只有30余万人口、城市面积300余平方公里的中小城市,是否必须还要再建一所公共图书馆和科技图书馆?这一直是政府部门和文化部门长期争论的焦点,当然是建设比不建好,但资金的投入确实是一笔巨大的开支。针对河源市公共图书馆发展滞后的现状,2007年河源市领导本着“地方资源为地方,整合共建、资源共享、集中投入、发挥效率、突出中心、强化意识”的原则,提出了富有创新意义的区域共建共享中心图书馆的构想。对此,河源市文化局、科技局积极响应。2007年9月,在充分调研、认真论证的基础上,将河源市图书馆、河源市科技图书馆并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形成面向河源市开放和信息服务的区域共建共享的中心图书馆,即河源大学城图书馆。经过一年半时间的运作,目前,河源大学城图书馆,已拥有建筑面积26 000平方米,纸质藏书50万册,电子数据库20种,特色资源库6种,电子藏书33万册,馆员人数34人的较大规模的图书馆。该图书馆距离市中心只有2公里。作为城市中心图书馆,从建设到发展,河源市财政先后投入4 000余万元。这标志着欠发达地区区域共建共享中心图书馆已经诞生。
  以大学图书馆和地区公共馆、科技馆联合形成区域中心图书馆,带动区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一种崭新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是中小城市集中信息资源为地方服务的新举措。这对于公共图书馆不发达地区来说,是集中资源、节省资源、优化资源、减少投入的最好共建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地方的信息、文化工程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1.2 区域共建共享中心图书馆模式的特点
  以大学城图书馆为中心图书馆的共建共享模式与系统内部各成员馆之间的区域合作有其不同之处,它不仅是地区性共建共享中心图书馆系统,而且是区域多方建设的图书馆,以求共享其信息资源:①它的服务性质是为全地区服务,是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图书馆;②它的运作是依托大学城图书馆基础设施之上,形成地区中心图书馆,从而开展区域共建共享;③它由原来政府同时为多馆投入,变为政府为中心馆单独投入;④它的行政管理、业务管理,完全由学校负责,地方政府不干预。这样,使得原本单一服务性质的高校图书馆,变成了复合性质的区域中心图书馆。
  
  2 区域共建共享中心图书馆的实施
  
  2.1 图书馆的实质合并,形成中心馆
  2007年河源市图书馆和河源市科技图书馆实质并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图书并入,相关人员并入,就连书架和设备也并入。人员成为统一的事业图书馆编制,资产清点、记账,留做历史备查。最终形成统一的中心图书馆,对外有三个牌子:河源市图书馆、河源市科技图书馆、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统称为河源大学城图书馆、河源市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一夜之间,这个图书馆事业相对落后的城市,就有了一所标志性的图书馆,有了一个为全市开展文献、信息服务的中心图书馆。也使得区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任务得以保障。
  
  2.2 明确组织管理程序,更好开展工作
  区域共建共享中心图书馆的是公共馆、科技馆、高校馆联合一体的办馆模式,它既有公共馆、科技馆的职能,又有高校馆的职能。中心图书馆座落在大学校园,学校又是读者和科研人员集中的地方,所以其定位是:中心图书馆隶属高校,行政管理、业务建设由高校负责,区域共建共享由文化局牵头,科技信息服务、企业科技推新等服务由科技局主持。建设经费多方共同投入,以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为主。即一方投入为主,多方建设为辅的格局。
  
  2.3 确定中心图书馆的工作任务
  在实践探索中,确定了区域共建共享中心图书馆的工作任务:①集中区域建设的财力、物力、人力发展建设好中心图书馆,使之成为地区资源状况良好,技术力量雄厚的核心图书馆。在中心图书馆的统一组织和带动下,进行资源共建共享,开展地区性信息服务;②充分挖掘区域资源,整合高校和地方各信息情报部门的信息资源,实现高校与地方各信息单位实体资源、数字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整合和共建共享,一体化服务;③ 积极参加全国和省图书馆共建共享体系,实现区域的共建,走“共同办馆”之路,实现区域资源的共享,走“集群管理”、“通借通还”之路;④向高水平、高层次信息服务过渡,比如传递、推送、咨询、查新、联合检索等,努力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努力成为区域信息服务中心、咨询研究中心、学习教育中心、阅读休闲中心和文化艺术中心;⑤共建共享区域特色资源库,实现部分资源数字化或地方文献全面数字化。
  
  2.4 组织机构调整,适应新任务要求
  明确职责,全面服务。在管理上,变传统的借阅部为公共服务部,履行为公共读者服务的职责,实行除法定节假日外的,全年、全天开放服务,周服务时间达86小时;将传统的咨询部,变为培训辅导部,面向学校和社会开展教育培训和知识辅导;成立了科技信息服务部,面向科技人员及科研人员开展科技信息服务,包括科技查新和科技文献检索、推送等;成立了网络技术服务部,面向区域网络用户开展网络技术服务、网络信息服务及电子资源服务。从而确立了中心馆的共建共享和服务的优势地位。
  
  2.5 中心图书馆成为城市“亮点”工程
  发挥集中优势办大事的方针,集中力量办好中心图书馆,造福人民。目前,中心图书馆每天借阅量达3 000余册,到馆阅览人数达4 000至5 000人,真正成为了区域中心图书馆。为此,在书库结构上做了调整:设立普通读物书库,供公众读者利用;设立中小学生读物书库,供公众小读者利用;设立多学科专业研究室,供学科专业人士使用;又设立了研究室,供科研人员和大学专家教授使用;设立全天候开放的自助借还室,供大学生和工作繁忙的人员业余来馆利用文献;图书馆160台机位的电子阅览室、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及区域协作网共享资源,都无偿或有偿供校园和地区读者使用。
  
  3 进一步完善区域共建共享中心图书馆的实践
  
  3.1 以中心馆为核心,建立区域协作机制
  以中心馆为核心,建立中心资源协作网,各地方馆(县馆)加入协作网,进行资源共建和共享。中心图书馆为各分馆提供系统平台和存储空间,并提供共建共享技术支持、负责技术领域的培训工作。分馆负责本馆的资源建设和技术改进,自愿加入地区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共享各馆电子资源,最终达到通借通还的目的。各协作馆的馆内电子资源,在受权的条件下,无偿或有偿供各馆检索使用。形成馆际互借和区域信息互联、远程传递机制。
  
  3.2 以中心馆为核心建立区域图书馆联盟
  资源共建共享,有序的领导和组织是不可缺少的。中心图书馆是区域资源共建共享的核心,具有组织、领导区域资源共建共享和开展具体业务工作的责任和义务。首先是组织、领导区域共建共享工作,以中心图书馆为牵头单位,上面有文化局主管部门领导,下面有分馆的领导参加,形成图书馆联盟组织。在强有力的联盟组织领导下,区域资源共建共享得以顺利开展,区域共建共享中心图书馆才能发挥更大的资源组织、资源保障作用。其次是业务建设工作,即负责资源共建共享的具体实施,负责中央数据资源的管理和建设。其他图书馆(包括区县公共馆、学校馆、科研院所馆、单位用户)作为分馆,加人中心馆文献信息共建共享协作网,实现资源的共建和共享。中心馆是资源的中心、信息的中心、网络的中心、集群管理的中心。这种中心作用,保证了区域资源共建共享的开展,保证了区域文化和信息事业的发展,保证了促进地方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如图1所示:
  
  4 建立区域共建共享中心图书馆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4.1 解决两种思想意识问题
  在建设中心图书馆的过程中,解放思想也是十分必要的。资源的投入是政府的,资源的利用就应该是人民的。高校馆资源为什么不能为社会利用,公共馆的资源为什么不能为高校利用?这些问题很简单,但长期形成的公共、科技、高校三轨制,使人们思维产生禁锢,产生误区。这方面存在两种意识问题:①领导的思想意识问题,首先是隶属领导认识不一致,表现在不支持;②工作人员思想认识不一致,表现在工作中不情愿、不认真。河源市领导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出发,促进了图书馆事业上一个新台阶。通过教育,中心图书馆人认识了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本着务实的原则、效益的原则、科学发展的原则,从地域文化发展的现实出发,转变了观念,积极投身到区域共建共享任务当中。
  
  4.2 解决技术和服务模式问题。
  区域共建共享中心图书馆,体现在中心的地位上,中心馆就要解决中心馆的技术和服务问题。首先是技术力最问题。中心馆可以是当地的高校馆,也可以是具备信息资源实力的当地公共图书馆,或是多方合并的图书馆。无论是哪种,主要一条是要具备技术力量。其次,是服务模式问题。以什么方式开展社会服务,以什么方式开展共建共享服务。这一点,在实施过程中一定会有矛盾,会有争议,但只要从有利于读者的资源利用,有利于区域资源共建共享,有利于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和人文进步的信息需求出发,就不难找到一条最佳的技术和服务模式。河源大学城图书馆的技术服务模式就是其中一种。

相关热词搜索:共建 图书馆 探索 关于区域共建共享中心图书馆的探索和实践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重要性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