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高”新规:商业贿赂走到尽头?|两高2018信用卡新规白话解读
发布时间:2020-03-06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一个填补历史空白的司法解释,令无数普通民众为之一振。 这项名为《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司法解释,首次明确地将医生拿红包以及教师收回扣等行为纳入受贿罪的范畴,结束了我国“商业贿赂”未有确切规定的历史。
总共包括11条内容的“意见”,明确了商业贿赂犯罪涉及的范围等7个方面的内容,此前一些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得到部分解决。许多法律界人士从中品出了更深的味道:此举传递出国家反商业贿赂的打击力度逐年升级、打击范围不断扩展的决心。
在商业贿赂早已成为近年来刑事领域重点打击的对象,惩治力度不可谓不大却仍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一个司法解释能带来多大影响呢?
首次全面梳理
商业贿赂具体形态
据了解,早在2006年,中国便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商业贿赂全面宣战。2006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对刑法有关商业贿赂犯罪的条款作了补充修改和完善,为司法机关及时有效惩治此类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由于商业贿赂犯罪案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司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仍然面临许多法律适用疑难问题。
“从结果来看,发现的商业贿赂问题不少,但最终定罪的却很少。”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教授韩玉胜说。
2006年5月,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发生医生集体收受回扣案。有关部门在调查时发现,这家医院除了3名管理人员外,有56名医生上缴了所收的回扣,总金额达到150余万元。
对这起集体收受回扣案,当事人受到的最终处理却大相径庭:原院长助理兼药事委员会主任蔡锋泉、原药剂科主任钟成城均以受贿罪被判处刑罚。涉案的其他医生上缴了百万元的回扣后,只受到行政处罚,并没有被判刑。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院长赵秉志告诉记者,医生开天价处方吃回扣,早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但此前对于医生的这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赵秉志说,“意见”区分了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同时明确规定了哪些行业、哪些人、哪些行为构成贿赂罪。
根据“意见”的规定,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利用开处方的职务便利,以各种名义非法收受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等医药产品销售方的财物,为医药产品销售方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教师,利用教学活动的职务便利,以各种名义非法收受教材、教具、校服或者其他物品销售方的财物,为销售方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竞争性谈判采购中谈判小组、询价采购中询价小组的组成人员,在其活动中,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分别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定罪处罚。
北京京银律师事务所律师邓云林告诉记者,“意见”的积极意义和司法操作价值,在于第一次全面梳理了商业贿赂犯罪的具体形态,首次明确现行刑法所设定的个人和单位受贿罪及行贿罪、介绍贿赂罪等8种贿赂犯罪的罪种,对认定商业贿赂犯罪全部适用。
明确“其他单位”、
“非国家工作人员”利于专项治理
刑法学博士冉巨火告诉记者,由于商业贿赂犯罪本身所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迄今,我国连商业贿赂犯罪的范围都未能达成一致。与此同时,司法实践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却不断涌现。比如在体育比赛中,参赛队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向裁判赠送财物或请裁判旅游,导致“黑哨”事件,收受财物一方是否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一直存有争议。
据了解,刑法修正案(六)将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主体范围扩大到公司、企业以外的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但“其他单位”究竟囊括哪些组织,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一直都争论不休。
韩玉胜说,这次出台的“意见”对“其他单位”是什么做了非常明确的规定,给司法机关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认定标准。意见规定,“其他单位”既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等常设性的组织,也包括为组织体育赛事、文艺演出或者其他正当活动而成立的组委会、筹委会、工程承包队等临时性的组织。
记者从权威部门了解到,自该司法解释实施以来,一些地方的检察院、法院已出现了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起诉、宣判的案件。
浙江神力针织品有限公司原主管代素萍,利用其担任公司生产主管的职务便利,非法收受其他公司贿赂近9万元,串通他人假冒公司商标生产内衣。近日,她被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和假冒注册商标罪提起公诉。这是浙江省检察机关首次以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提起公诉的案件。
细化受贿形式界定不正当利益
韩玉胜坦言,其实贿赂究竟包括什么,实践中很难说清楚。现行刑法认定行贿的对象为财物,即受贿的对象为财和物,至于财和物之外的其他表现形式,都没有纳入到行贿对象中来。
现实是,为了规避法律,采用财物之外的方式贿赂对方屡见不鲜。临近年关,一些人手头可能得攥上一把各大商场代币券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问题。
“以对方埋单形式旅游,以往很难认定是否构成受贿,因为对方支出了旅游费,但是得到好处这方一分钱也没拿。又比如装修房屋,也是没有收取任何钱财,如果按现行刑法的规定,很难认定是否构成受贿。”韩玉胜说,现在有了这个“意见”后就很好认定了。
“细化商业贿赂的法律适用,对司法机关统一商业贿赂刑事犯罪认定标准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韩玉胜告诉记者,“意见”在列举这些受贿形式以后还加了个“等”字,这就给出了更大空间来认定受贿对象,也就是说,只要和上述列举的受贿形式具有同类性质的利益,均可以定性为受贿。像虚设债券、免除债务等行为,今后都应该作为贿赂的对象。
“尽管‘意见’对受贿的对象在本质上还是限定在财物范畴,但相比以往已经有了扩大。以往受贿者以各种其他形式收受贿赂逃避有关法律规定,以后是行不通了,‘意见’对这类受贿是一种很好的限制。”韩玉胜说。
在贿赂犯罪中,认定“谋取不正当利益”是一个重要问题。而这次出台的司法解释,在这个问题上作了一些调整。
1999年“两高”在《关于在办理受贿犯罪大要案的同时要严肃查处严重行贿犯罪分子的通知》中对“谋取不正当利益”规定为:谋取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利益,以及要求国家工作人员或者有关单位提供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帮助或者方便条件。
司法解释增加谋取违反规章、政策规定的利益,或者要求对方违反规章、政策、行业规范的规定提供帮助或者方便条件的亦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还特别增加,在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商业活动中,违背公平原则,给予相关人员财物以谋取竞争优势的,属于“谋取不正当利益”。
根治需构建多层次
多方位惩防机制
韩玉胜告诉记者,不送礼办不成事,已然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收受回扣成了大家公认并遵守的潜规则,互相之间不揭发,是医疗领域商业贿赂凸显但受到惩处的并不多的原因。
“贿赂往往是手对手进行的,而且是现金交易,事后取证困难、查处更困难。”韩玉胜说,这就造成商业贿赂虽然是近年来刑事领域重点打击的对象,惩治力度不可谓不大,却仍呈愈演愈烈之势。
赵秉志认为,要从根本上遏制商业贿赂,还需理性对待商业贿赂现象,分析其产生根源。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商业领域的规则本身就不完善,商业信誉、诚信度也比较差,以致商业领域的潜规则、违法或不正当交易盛行。制度上的缺失以及人们观念上的偏颇,导致商业领域灰色地带多。“商业贿赂发生成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性因素,也有法制不健全等因素,这就需要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惩治、防范商业贿赂机制。”
相关热词搜索:新规 走到尽头 两高 “两高”新规:商业贿赂走到尽头? 两高新规商业贿赂走到尽头 两高重拳打击商业贿赂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