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8小时,乡党委书记独闯“死亡谷”:死亡谷

发布时间:2020-03-06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特大地震突如其来,一瞬间天昏地暗、山崩地裂,回乡途中的安县高川乡党委书记被困车中,乱石横飞、公路塌陷……回到高川,是支撑他爬出孤壁绝境的唯一信念。生死8小时,他用惊人的毅力与顽强,上演了一场死亡之旅――
  
  5月12日23时,绵阳安县,高川乡。
  震后的高川成了一座“孤镇”,满目创痍,通往外界的道路被全部切断。乡党委政府及时组织村民自救,连夜在空地上搭起了简易篷。上千名乡亲聚在一起,惊恐、茫然、绝望的气息笼罩着大家……突然,远处隐约一个蹒跚身影向人群靠近,借着火光,人们定神一看,眼前这个满脸伤痕、衣衫破烂、血迹斑斑的人,竟然是乡党委书记邓文平!人群迅速向他围拢――激动,无言,流泪,人们抱作一团。
  “之前大家都以为我‘凶多吉少’……”邓文平告诉记者,“就在发生地震前一刻,我才接了乡上的电话,他们都知道我正行驶在最危险的月儿门。”
  12日中午,邓文平正从县上汇报完工作赶回乡,车堵在了距高川乡15公里的道喜村月儿门,此处路段险峻,过往车辆前进缓慢。突然间,地动山摇、黄沙漫卷――地震了!邓文平说,没等他反应过来,堵在前面的货车瞬间被滑坡山体砸扁掩埋……只听“轰”一声,一块巨石砸在了他的车前,震得车身剧烈颤动,车体前后的公路被撕扯出骇人的裂痕……
  邓文平迅速跳下车,刚出车门就被一块飞石击中左腿,他摔倒在地,艰难地爬进后面大货车的底盘,幸而无飞石砸中货车,度过了最恐怖的时刻。
  几分钟后,一切稍微平静,邓文平挣扎着爬出,看着月儿门路段惨不忍睹的场面,他的心揪紧了――“我当时就一个闪念,高川乡是个山区乡镇,遭遇这么大的地震,6000名乡亲怎么办?上千名学生怎么办?400个还在矿下作业的工人怎么办?在这种紧要关头,我就是个普通村民也不能不着急啊!更别说我是乡党委书记,我有责任。”他向记者回忆。
  往回走?坚持4公里就是相对平坦安全的雎水镇;往前行?要穿越15公里的荆棘密林、急流险滩,更要手脚并用攀行陡峭山峰,随时可能遭遇山体滑坡,更何况他还拖着一条伤腿……“那时我心里太着急了。不能等!当时脑里就只有一个念头――一刻也不能等!”邓文平说。
  回到高川――这个信念支撑了邓文平独闯死亡地带。他独自沿着河道蹒跚于山谷之中,余震不断,山上滚石不断砸下,他爬行在几十米宽的河道边上,飞石就砸在他身边,激起大水花,他的伤腿泡在水里疼痛万分;他全身都是被丛林挂破的伤口,鞋子磨破了,手脚磨出了无数个血泡,血泡又破裂……手臂、腿上血迹斑斑。
  路上他曾碰到下山逃难的老乡,都说实在太危险了,拉住他不准再往上走,但最后还是拧不过他的坚持。“如果我的意志再稍微弱一点,也许就会在山里呆一夜,等余震过去,第二天再上山。但当时心里太着急了,不能停歇啊!”邓文平向记者坦言。
  在通往高川这15公里生死线,邓文平遭遇了几十处塌方,连闯数十道最险峻的“鬼门关”。整整8小时!从白天到深夜,从死亡边缘回到“孤镇”高川,当他满身伤痕出现在父老乡亲面前的时候,出现了本文开头那感人的一幕……
  简单包扎后,邓文平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工作中,立即召集党委委员开会,聚集有限人力分为救援组、医疗组、后勤保障组;组织抢险突击队搜救被困村民;紧急征用乡里现存的所有粮食和饮用水统筹使用,组织人员煮稀饭统一供应;搭建临时医疗点及时救治伤员……
  在此后的3天,直至15日营救的部队开辟天台山“生命线”赶到高川,邓文平一直在极度饥饿、疲劳中组织全乡群众抗灾自救,积极救援废墟中的村民,掩埋遇难群众遗体,稳定情绪给干部群众鼓劲打气,想尽办法与外界取得联系,安排青壮年及未受伤的群众做出撤离准备……
  部队抵达后4天内,高川的被困群众陆续安全转移,而邓文平在最后撤离的一批群众走后才动身。他说,要看着乡亲们都安全离开。
  从12日晚到19日,邓文平守护了高川乡父老乡亲最难熬的7天7夜。而在地震发生13天后,邓文平才与家人有过短暂的一面,随即匆匆离去……

相关热词搜索:乡党 书记 生死 生死8小时,乡党委书记独闯“死亡谷” 生死8小时 24小时20160710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