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梦版画样本 [“中国梦”的十大个性样本]

发布时间:2020-03-05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无论历史长河,还是时代洪流,在本质上都是由一个个小小的个体构成的,无数个体的故事构成了历史,无数个体的梦想构成了时代旋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当代中国,成全了无数人的“中国梦”,同时还有无数人还在为“中国梦”打拼。于是,我们选择了十个在各自的阶层里具有代表性也极具个性的人物,他们的故事是梦想的故事,是追寻梦想的历程,是“中国梦”的样本。
  
  戴洁天:“五十年后识斯人”
  
  “忍将心血埋深土,为待他年人问津。甘为苍生受苦难,五十年后识斯人。”
  1955年,33岁的戴洁天作为县委派出的工作队队长,到浙江温州永嘉县潘桥集体农庄,帮助农庄进行小社并大社,初级社升高级社的工作。在调研了一段时间后,戴洁天困惑地发现:事与愿违,人们不仅没有过上“点灯不用油,耕田不用牛”的生活,反而更加困难。问题出在哪里呢?戴洁天思考之后想出了一个“包产到户”的好办法。
  第二年夏天,戴洁天来到永嘉县的燎原社做试验。1957年4月,实行包产到户后的第一个收获季节来到了,燎原社85%的农户都增加了收入,全社春粮增产了40%。在给浙江省委的报告中,他用坚定的笔触写下结论:“生产责任制能够发挥广大社员的创造性,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这段话如果放在30年后的中国,那是常识,但在那时却是“胆大包天”。于是,戴洁天被划为右派分子,开除团籍、开除公职,还被法院判为“利用职权,首创包产到户”的“反革命分子”,押送回老家瑞安农村,执行管制劳动。谁也没料到,这一走就是22年。
  如同一个轮回,1978年中国改革的突破口正是从农村撕开的,距温州千里之外的安徽小岗村的18位农民,采取的方式与当年戴洁天的做法极其相似。但这时距离燎原社首创“包产到户”已经过去了22年。
  1979年,一纸平反书结束了戴洁天的戴罪生活,历史给了戴洁天一个期待已久的答案,给了中国一个再次出发的机遇。如今,戴洁天的儿子像许多温州商人一样纵横四海,在葡萄牙办起了最大的中国小商品市场,他的家也变成了世界市场的一个活跃终端。
  某种意义上,戴洁天的故事,就是我们的历史。
  
  郭凤莲:“人不能和历史赌气”
  
  郭凤莲是个传奇式人物。
  1947年生于山西昔阳县离大寨不远的武家坪村的郭凤莲,3岁时失去了母亲,寄居在大寨村的姥姥家,完小毕业后就成了大寨的一名“铁姑娘”。1964年,年仅16岁的郭凤莲,任铁姑娘队队长;她领导那些花季少女与男社员一样战天斗地斗,改造家乡落后面貌,成了那个时代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曾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李先念、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热情接见和赞扬。也正是如此,郭凤莲头上的光环越来越耀眼。
  从1968年至1978年的10年间,郭凤莲虽然在大寨工作,但身兼数职,大寨公社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中共西阳县委副书记,山西省革委会副主任,1977年当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1978年当选为五届全国人大常委。2003年、2008年连续当选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2009年当选第七届“中国十大女杰”。
  60多年的人生岁月,郭凤莲几番逐浪沉浮,几度随花开谢。她曾经荣耀地站在虎头山上放声高歌,也曾经失意地呆在家中闭门苦思。如今她正沉着练达地驰骋于商海。从某种角度来看,郭凤莲是新中国农村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她所经历的光荣和迷惘,挫折和重生,其实是我们共同走过的一段心灵旅程。
  不过,在历史汹涌的潮流中,郭凤莲从没失落过肩上的责任感和心中创业的激情,那是使她重生的力量。沧海桑田,大地上每天都有新的辉煌诞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昨天的故事随风远去。她说:“人不能和历史赌气。”她不愿生活在历史的辉煌中,却也无法割舍历史的记忆。
  
  张希永:被破产改变的人生
  
  1986年8月3日,一家不为人知的小企业――辽宁沈阳市防爆器械厂宣告破产,全国为之震动。因为,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正式宣告破产倒闭的公有制企业,而这家小小的企业只有72名职工,企业全部财产只有30万元。
  在这72名职工中,一位叫张希永的年轻人陷入了绝望之中,他的妻子胡百君也在这个厂,他们还要抚养下一代。作为新中国第一批与“下岗”这个词联系在一起的人,张希永的人生,从此被这起具有历史意义的破产所改变。
  在惶恐与不安之中,张希永开始了为生存而挣扎的漫漫长路。做了点小生意之后,张希永又找到了一家工厂重新上班。日子似乎安定了些,但生活又向他展现出了新的可能性。
  上世纪90年代初,一种歌舞餐厅在沈阳悄然兴起。唱歌也可以赚钱,这让张希永感到欣喜。命运仿佛早已埋下伏笔。张希永想起了自己少年时代的演员梦。他从未想过多年后会以这样的方式和梦想重逢。几年下来,张希永成了一名当地小有名气的个体演员兼婚礼主持人。渐渐地,他已经习惯了人们称呼他的“艺名”――阿希。
  1995年,阿希把骑了十几年的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2001年,阿希一家搬进了100平方米的商品房;2005年,他又买了一辆小轿车。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并以此让全家人过上好日子,阿希感到很知足。
  “命运曾经向他关上了一扇门,但张希永为自己打开了一扇窗。”不经意间,张希永以“小人物”的身份就这样走进了改革开放的编年史。
  
  柳传志: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柳传志,一个被媒体无数次报道过的人,一个总是与IT、尖端等等话语联系在一起的人,一个被认为“引起了中国科技界观念彻底改变”的人。然而,时间改变的不仅是科技和企业,还有那些改变科技和企业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柳传志是我们衡量和理解这个时代的一个标尺,他传递给我们这个现代化时代的理念与思维是:“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1944年生于江苏镇江的柳传志,1984年在中科院计算所的门卫室里和一群不甘心平庸下去的人们创办了一家小公司,后来他利用香港联想打开制造死结,如今他成了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联想控股现在旗下有联想集团、神州数码、联想投资、融科智地、弘毅投资五家子公司,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骄傲。
  20多年来,柳传志致力于高科技产业化的探索和实践,高举民族计算机产业大旗,不断引领企业开展自主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科技产业化道路,使联想的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都跻身世界同行的前列。同时联想集团通过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走出国门,成为全球领先的电脑公司之一,不仅证明了中国企业的能力,也为中国企业实现国际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柳传志被誉为“中国IT企业的教父”,但他自己则说:“历史给了我机会,这是千真万确的,说我改变了历史,是远远谈不上的。”
  
  樊建川:为你我收藏灵魂的人
  
  1957年,樊建川出生在四川宜宾。高中毕业后当了两年知青;1976年冬天参军;1979年考入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毕业后到重庆三医大任教;1987年转业到家乡宜宾市从政;1991年官至宜宾市常务副市长;1993年为收藏而辞官经商。现为四川省政协常委、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秘书长、四川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建川博物馆馆长、汶川地震博物馆馆长。
  樊建川做收藏和建博物馆的事迹为媒体广泛报道:为了和平,他收藏战争(抗战);为了未来,他收藏教训(“文革”);为了民族,他收藏传统(民俗)。数十年来,他已为收集各种文物耗资几千万元,现在他已收集各种文物200多万件,其中抗战文物和“文革”文物两项收藏在国内位居前列。
  樊建川说:“我的每次人生角色的转换都是时代变迁在我身上的缩影。我喜欢收藏文物,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串故事,它让我们低头致敬!”
  一个曾经的军人,一个辞官下海的商人,一个富有但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人,一个干了一件伟大事情的平凡的人――所有这些美好词句用到樊建川身上,是因为他竭尽全力做收藏和建了一座特别有意义的博物馆。那里有真实的历史,民族的苦难,还有你我的灵魂。
  
  陈哲:孤独地寻找“同一首歌”
  
  陈哲是中国内地流行音乐早期最重要的词作家、音乐制作人之一,代表作品有《让世界充满爱》、《血染的风采》、《黄土高坡》、《一个真实的故事》、《同一首歌》等。
  1986年,在轰动一时的“百名歌星演唱会”上,一曲《让世界充满爱》一炮而红,也成就了陈哲的词作家身份。之后,陈哲前往山西北部的乡村采风。黄土地恶劣的生存环境,顽强坚忍的人民,“家”的民族根脉,深深触动了这位音乐人,也契合了那个时代的心音――陈哲的《黄土高坡》铿锵奏响,风靡中华。在云贵高原采风过程中,他为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不断被消失现象深感惋惜,在做了多次寻访以后决定完善作为文化人的使命:从“摘果子”的人努力做“种果子”的人。于是为了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的血脉,近年来他致力于原生态民歌的保护和收藏工作,并多有收获。
  “他像一个孤独的标杆一样立在山谷中。”有人这样诗意地描述陈哲的追求。
  是的,陈哲曾用自己的笔写下时代的低语,却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在茫茫人海中,他的孤独、温情、思虑曾经化做“同一首歌”。然而,当物质日益丰富的时候,精神的寻找者却总显得格外孤独。看到他,就让人忍不住地停下来想一想,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在失去什么。
  
  龙安志:
  比中国人更了解中国的美国人
  
  1981年6月,一架搭载着23名美国留学生的班机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褐发蓝眼的龙安志不知道,他的这一“闯入”将让他成为中国向世界开放的见证者和经济改革的参与者。
  30年过去,龙安志现在成了一个彻底的中国通―――个长着西方面孔,却有着中国表情中国思维的精神混血者。30年来,他在这片充满了热力和开拓者气质的土地上,因为创业而富有,因为融入中国而触摸到了中国心灵。他先后出版了《中国的世纪》、《朱基传》、《中国第一》等一系列令人难忘的著作,为对外介绍中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作为20多本与中国有关的书籍的作者和为许多位居世界500强企业作过咨询的中国问题专家,龙安志甚至比不少中国人更了解这个他们安身立命的国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龙安志的《中国的世纪》出版后,为其新书作序的朱基总理接见了他;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在这场盛会中,一本叫《中国》的画册被作为特别的礼物赠送给各国嘉宾,封面上写着龙安志的名字,画册以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金木水火土五个元素作为5个篇章,所有的图片都是龙安志亲手挑选出的,所有的文字都是他反复斟酌着写下的,它们由龙安志27年的中国生活凝聚而成,记录下来的是一个美国人追寻的“中国梦”。
  龙安志只是大历史中的一个普通的美国人,但他的故事从另一个维度告诉我们中国30年岁月的沧桑与澎湃。
  
  廖晓义:“绿色生活”的先行者
  
  廖晓义,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创办人兼主任;1954年出生于重庆,198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我国环保事业的先行者、守望者。她以具体细微的角度,从身边小事实施环保大题,对我国的环保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廖晓义1993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系国际政治专业做访问学者时,自费拍摄《地球的女儿》;1995年回国,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创办了非营利性的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建立了面积为2800亩山地的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培训基地;1996―2001年担任中央电视台“环保时刻”专栏独立制片人;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期间,廖晓义作为中国7位民间环保人士代表之一参加了总统的圆桌会议。她是中国第一位获得有“诺贝尔环境奖”之称的“苏菲环境大奖”的民间环保人士,她也是澳大利亚最高环境奖“班克西亚国际环境奖”的获得者。她提出了影响中国的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生活”、“绿色社区”、“绿色传媒”、“绿色奥运”,鼓励人们一起踏上绿色生活之路。
  廖晓义认为节约是最大的环保,而节约就是减少没有必要的消耗。在节约型社会讲话中,温家宝总理曾专门提到过“26度空调节能行动”,这个影响全国的“26度空调节能行动”就是廖晓义等人首先发起的。
  
  康厚明:
  “农民工付出的不只是汗水”
  
  康厚明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工。从1998年至今,他一直在重庆市城建控股(集团)第一市政工程公司做临时工和路面处农工班班长,但2005年他被评为了全国劳动模范;2008年他与又朱雪芹、胡小燕一起,作为2.4亿农民工的代表当选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康厚明说,过去没有农民工当全国人大代表,现在有了,这是一个大进步。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康厚明说,我是最底层的农民工,整天干活,学习少,我打工这么多年,关于农民工的问题多得很,我提的问题主要有关注农民工职业病、加强农民工的劳动保障、加强农村留守老人小孩的照顾、加强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等。刚当上人大代表时,我只是感到非常光荣,认为自己把农民工中间存在的问题,向党和政府提些建议就行了。现在,我更关心的不仅仅是农民工,还有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我们农民工付出的不只是汗水,更多的是辛酸。” 当康厚明走进人民大会堂的时候,他身后矗立着一个2.4亿人的庞大群体。他不是英雄,不是奇人,没有恢宏的体系,也不会谈论什么完美社会,更不会许下关于拯救的承诺,他只是2.4亿人的代言人。他的声音与华丽无关,但应该是也必须是这个时代最吸引人的声音,因为他与他们的喜怒哀乐同样也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兴衰荣辱。
  
  张亚勤:
  “我希望生活有一点不确定性”
  
  张亚勤,1966年生于山西太原,12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23岁获得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他是数字影像和视频技术、多媒体通讯及 Internet 方面的世界级专家。
  张亚勤1999年加入微软,是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创始人之一,并在2000-2004年担任院长兼首席科学家。2003年他创建了微软亚洲工程院(ATC),为微软公司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做出了杰出贡献。2004年他晋升为微软公司资深副总裁,回到微软总部掌管微软全球移动及嵌入式产品 Windows Mobile 以及Windows CE平台。他现在是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兼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总裁,全面负责微软在中国科研及产品开发的整体布局,指导和推进微软在中国的研发战略。
  “我希望生活有一点不确定性,有一点挑战,这样才有乐趣。”了解张亚勤的人都知道,他虽然总处于“最好”的位置上,却不是执著于“第一”的人,反而是怎么样都挺高兴。他自己也承认:“我从来没有想过做第一。我觉得尽自己的努力,和最好的人为伍最好,做第二,第三也挺好。人应该在内部外部找平衡。”
  12岁时读大学,31岁时当美国院士,如今全球顶级计算机企业技术专家和高管之一。在他的背影里,有100多年前对“少年中国”的呼唤,有30多年前对中国少年的期待,有如今对未来的沉思: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相关热词搜索:十大 样本 中国 “中国梦”的十大个性样本 我的祖国我的梦ppt 我的梦想的ppt的模板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