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同一性研究的新模型 自我同一性双环模型的基本内容

发布时间:2020-03-03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要:自Erikson提出自我同一性的概念以来,它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的重要课题,这方面的实证研究主要基于Marcia提出的同一性状态模型。随后的研究者Luyckx等人不断整合和改进状态模型,并结合自我关注领域对反思型自我关注和沉浸型自我关注的区分,提出了双环模型的理论。双环模型理论认为,广度探索、深度探索、沉浸探索、做出承诺和认同承诺五个维度构成了自我同一性形成和发展的两个环――“承诺形成环”和“承诺评价环”,两个环之间不断地发生着动态的交互作用,其结果造成了自我同一性形成和发展的6种状态:达成,早闭,沉浸延缓,轻松混淆,扩散混淆和未分化。
  关键词:自我同一性;状态模型;双环模型;同一性维度
  分类号:B844
  
  Erikson提出,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青春期发展的核心任务。根据多年观察和临床实践,Erikson描述了青春期后期青少年的心理社会危机,即同一性危机。他认为青少年必须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整合童年时期的认同(identification),使自己获得一种连续感,同时与社会建立互惠的关系。如果青少年在这一阶段建立了具有适应性的职业和价值观承诺,就意味着他解决了危机,建立了自我同一性,否则,就会出现承诺缺失的情况,意味着同一性混淆(Erikson,1963)。
  Marcia基于Erikson的理论著述,将自我同一性操作化为由探索(Exploration)和承诺(commitment)两个独立的维度组成的结构。探索维度表示危机是否存在,承诺维度表示青少年处理危机的结果。根据青少年在探索和承诺两个维度上不同的表现,可以将他们的自我同一性划分成四种状态(identity status)(Marcia,1966)。Marcia的同一性状态模型引发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很多研究者开始进行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家庭因素和人格变量的相关研究,以及同一性状态的发展模式研究。40多年来,同一性状态模型是自我同一性领域最重要的实证研究范式(schwartz,2001),同时,同一性状态模型也引发了许多批评与修正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Luyckx等人在状态模型基础上提出的双环模型。双环模型是自我同一性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
  
  1 自我同一性双环模型的理论来源
  
  自我同一性双环模型来源于Marcia的同一性状态模型和Grotevant等人的同一性过程模型。
  Marcia(1966,1993)认为,同一性是个人的内在结构和主观体验,不能被他人直接观察到。要想进行实证研究,就得从行为层面出发,于是,他将’自我同一性定义为是由探索和承诺两个维度组成的结构。探索指个体努力寻求适合自己的目标、价值观和理想等的过程。承诺指个体为认识自己、实现自我,而对特定的目标、价值观和理想做出的精力、毅力和时间等方面的个人投资和自我牺牲。青少年经过探索和承诺,就可以建立自我同一性。根据个人探索和承诺的程度不同,自我同一性又可分为以下四种状态:
  同一性达成(identity achievement),:具有高探索和高承诺的青少年是同一性达成者。他们已经体验了探索,仔细考虑过各种选择,并对特定的目标、信仰和价值观做出了坚定、积极的自我承诺。
  同一性延缓(identity moratorium):具有高探索和低承诺的青少年是同一性延缓者。他们正处于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收集信息、尝试各种活动,希望发现引导他们生活的目标和价值观,他们积极地探索各种选择,但还没有对特定的目标、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做出有意识的投入。
  同一性早闭(identity foreclosure),:具有低探索和高承诺的青少年是同一性早闭者。他们没有体验过明确的探索,但却做出了承诺,这种承诺往往是父母或权威人物等重要他人的期望或建议,即他们接受了权威人物预先为他们准备好的同一性。
  同一性混淆(identity diffusion):低探索和低承诺的青少年是同一性混淆者。他们没有仔细思考或探索过各种同一性问题,从来不去探索各种选择,也不去尝试做出努力,缺乏清晰的方向,没有确定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也未对特定意识形态、价值观或社会角色做出清晰的承诺。
  实证研究发现,四种同一性状态分别与特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相联系。同一性达成状态是最成熟的状态,因为它与平衡的思维,有效的决策和深层次的人际关系相联系(schwartz,2001)。而同一性早闭状态与一定程度的封闭、自满和僵化特征相联系(Marcia,1980),且更倾向于与独裁主义相关(Schwartz,2001)。同一性延缓状态是四个状态中最具有开放性的,但同时也与情绪波动和压力相联系处于混淆状态的青少年与很多适应不良的行为相关。包括学业问题和药物滥用等问题;而且他们与原生家庭成员关系疏远,人际技能也较差。
  Marcia的研究清晰地将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结果区分为四种状态,启发了大量的有关同一性状态的研究。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批评,其中最重要的批评意见是,状态模型只关注同一性发展的结果,缺乏对同一性发展过程的探讨。针对这种批评。不少研究者对Marcia状态模型的维度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更细致的分析。
  Grotevant(1987)指出,探索的构成成分、探索的前因变量以及探索过程本身才是决定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关键,所以,同一性研究的重点应该探讨这些问题。他认为能力(abilities)和取向(orientations)是探索过程的两个独立成分,能力指探索过程中涉及的一系列技能,包括批判性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观点采择能力等。取向指态度因素(比如刻板和拖延),当个体面对探索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压力时,取向会影响其继续投入探索过程的意愿。
  
  G-rotevant提出探索过程有五个前因变量:(1)寻求信息的倾向(information-seeking tendancy);(2)生活中是否存在竞争力量(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competing fomes,n one"s life);(3)对当前同一性状态是否满意(satisfaction or dissatisfaction with one"scurrent identity);(4)对探索过程的期待(expectationsfor the exploration process、);(5)探索的意愿(willingness to explore)。研究者认为,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前因变量,才能预测个体现有的自我同一性状况。而且,探索过程开始后,这些变量还会不断地起指导和影响作用,甚至可能中止探索过程。因为在初步的探索之后,个体会评估和反思探索过程,决定是否需要继续将探索进行下去。也就是说,情 境的变化、个人的成长、个人对探索过程的意识等都随时调节着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Grotevant还明确指出,应该讨论探索过程的深度和广度。探索的广度涉及对多个同一性选择进行评价,探索的深度则涉及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评估某一个特定的同一性选择(Grotevant&Cooper,1985)。由于Grotevant首次提出了研究同一性形成过程的观点,所以,他的理论被称为同一性过程模型。
  有不少实证研究的结果支持Grotevant的模型。Berman等人(Berman,Schwartz,Kurtines,&Berman,20011的研究验证了能力和风格是同一性探索过程的两个成分。Kurtines检验了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在探索过程中的作用,结果验证了Grotevant的假设,即这两种能力都对同一性探索形成起到积极作用(schwatrz,2001)。至于前因变量,研究发现,不愿探索(与“探索的意愿”相反)阻碍同一性探索过程,并削弱了问题解决能力与同一性探索的关联(schwartz,2001)。这个结果说明了前因变量“探索的意愿”的重要作用。研究还发现(Berman et al_2001),,同一性达成和早闭的个体,问题解决能力较之延缓和混淆的个体更低,这表明了前因变量“生活中是否存在竞争力量”和“对当前同一性状态是否满意”,的确对探索过程起着一定的作用。
  ’无独有偶,就在Grotevant强调应研究“探索”的过程的时候,另一位研究者Waterman则强调“承诺”也有程度上的区分―在仅仅做出承诺和达到对承诺的高度认同之间存在本质的差异。Waterman(1990)通过访谈发现,处于同一性达成状态的个体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个体从他们所承诺的同一性选择中获得了高度的个人意义;而第二类个体的目标、价值或者信念则是以外部利益为驱动的,尽管他们也经历了选择过程并做出了承诺。Waterman用个人表达fPersonalExpressiveness)来代表“个人对某一项自我同一性选择的投入力量,以及他所做的选择是否处于自己生活方式的中心地位”(Waterman,1992)。他将个人表达作为独立于“探索”和“承诺”的第三个维度,个人表达水平较高的青少年,对自己已经做出的承诺有着较高的认同程度,并在这种承诺的活动中体验到契合和完整,有很高的内部成就动机。个人表达水平较低的青少年则相反。
  最后,Meeus等人(Meeus,1996;Meeus,Iedema&Maassen,2002)综合了前人研究,进一步将探索与承诺的程度联系在一起,认为探索的功能不仅仅是促进承诺的形成,更重要的是激发个体积极主动地获取现有承诺的信息,以便做出保持之或放弃之的决定。即个体探索的不仅仅是做出哪一种同一性选择,更重要的是,所做出的选择是否真正适合自己。
  综上所述,Grotevant,Waterman和Meeus等人将探索和承诺作为具体的过程来研究,认为这两个过程有各自的影响因子,而且认为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要经过多次重复,直到达成一个稳定的承诺。也就是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并非仅仅是通过广泛选择完成一个承诺,它其实是对承诺的反复考察验证,并逐渐增强对某个承诺的认同程度的过程。
  虽然大部分自我同一性的研究者对以上结论已经达成共识,然而,近年在对同一性探索的研究中,一个矛盾逐渐凸显出来。大多数研究者是将探索视为适应性的维度:而且一些实证研究也发现,探索与个体的开放性与好奇心存在正相关。但是,不断也有研究发现,探索也具有适应不良特性,即探索过程与个体更高的焦虑与抑郁症状有关联。有研究者(Luyckx et al.,2008a)认为,这种相矛盾的结果可能是因为没有对探索的成分做出足够的区分所导致的。于是,Luyekx等人提出,除了广度探索和深度探索之外,可能还存在探索的第三个成分,该成分以不断试图做出承诺和认同承诺,但同时又一直无法达成该目标为标志,因而会使个体重复的和持续的关注目标,不断意识到自己的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之间的巨大差异,由此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感和无能感,因此导致了压力和抑郁状态。Luyckx等人将其命名为沉浸探索(ruminative exploration)。沉浸探索的存在得到了实证研究支持,研究发现,持续地试图解决自我同一性问题的心理努力,容易导致青少年产生不确定感和无能感,使个体感到抑郁并降低其心理健康水平(Luyckx et al.,2008a)。
  Luyckx等人之所以对探索过程做出这种区分,是受到了自我关注领域研究的启发。自我关注和自我同一性探索,都涉及对个人内心感受的关注和对自我相关信息的搜集,因此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自我关注领域,Trapnell和Campbell(1999)区分了两种类型的自我关注(self-attentiveness):沉浸型(ruminative)和反思型(reflective)。沉浸型自我关注是一种消极的、慢性的和持续的自我关注,与恐惧和感知到的自我威胁、丧失和不公正相联系,是适应不良的;而反思型自我关注则是由好奇或者对自我的认识兴趣所驱动,是适应良好的。Luyckx等人借用这一概念,将探索也区分为积极的反思性探索和消极的沉浸探索。前者即积极主动地去获取跟自我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广度探索和深度探索:后者与焦虑和抑郁症状相关。
  于是,Luyckx等人以Marcia的状态模型为基础,根据Grotevant的过程模型扩充了探索过程,根据Meeus和Waterman的研究扩充了承诺过程,并根据自我关注领域的研究结果区分出沉浸探索,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的双环模型。
  
  2 自我同一性双环模型的基本内容
  
  首先,双环模型认为自我同一性是由彼此独立但又高度相关的五个维度组成的结构。五个维度分别是:广度探索(exploration in breadth),深度探索(exploration indepth),沉浸探索(mminnaive exploration),做出承诺(commitment making)和认同承诺(identification with commitment)。广度探索指青少年根据自身的目标、价值和信念,在做出承诺之前寻找并初步评估不同的选择;深度探索指青少年对于已经做出的选择进行深入的评估,去探知其与个人的内心标准是否吻合:沉浸探索指有些青少年由于对自身的同一性问题难以给出满意的回答,因此迟迟不能做出选择,由此带来一些适应不良的症状;做出承诺表示青少年对于重要的同一性问题做出选择的程度;认同承诺指青少年对所做出的承诺的确定程度和内化程度。
  Luyckx等人(2005)曾使用自我同一性过程问卷测 量广度探索和做出承诺,使用Utrecht-Groningen的同一性发展量表futrecht,Groningen IdentityDevelopment Scale,U-GID,Meeus&Dekovic,1995)测量深度探索和认同承诺;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证实含有四个维度(广度探索,深度探索,做出承诺,认同承诺)的自我同一性模型优于传统的两维度(探索和承诺)模型,四维度模型比两维度模型具有更高的内部结构效度和外部结构效度。之后。研究者以双环模型为理论依据,参考了目前使用最广的同一性问卷EIPQ,U-GID和个人表达性活动问卷fPersonally
  Expressive
  ActivitiesQuestionnaire,PEAQ;Waterman,1993),编制了五个维度的自我同一性维度量表(Dimensions ofIdentityDevelopment Scale,DIDS)。使用该问卷测量自我同一性的实证研究表明,五维度的模型优于四维度模型及两维度模型具有较优的内部结构效度和外部结构效度,而且,沉浸探索是独立于广度探索和深度探索的维度,沉浸探索对于较高水平的压力和抑郁症状,较低的自尊水平都有预测作用,广度探索和深度探索则与这些变量没有显著关联。上述研究证明了双环模型的五维度划分是必要且正确的。
  其次,双环模型的理论认为五个维度构成了相互影响的两个环路,同一性形成的过程是这两个环路交织进行的过程(见图1)。第一个环路是“承诺形成环”,由广度探索和做出承诺组成,代表着承诺的初步形成。这时的探索和承诺只意味着在众多的自我同一性选择中做出决定,而不考虑个体对该选择的认同程度。第二个环是“承诺评价环”,由深度探索和认同承诺组成,强调个体通过对某一自我同一性选择的反复探索,衡量其与自身的契合程度,最后强烈地认同自己的选择。经过承诺评价环,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可能会有不同的走向,有些青少年经过深度探索之后,可能对某个承诺的认同程度很高,于是达成了自我同一性,完成了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发展任务但也有一些青少年在经历深度探索之后,因为没有对承诺形成高度的认同,而重新返回到承诺形成环,即重新寻找和考虑其他可能的选择与承诺。还有一些青少年,在探索同一性目标时总是感觉到自我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他们不断试图解决自我同一性问题,又总是感到无能为力,这种心理努力以及伴随而来的无力感使他们承受着抑郁和压力。所以,他们在探索过程中迟迟难以达到对承诺的认同,随即进入到沉浸探索中。承诺形成环和承诺评价环在自我同一性形成韵动态交互过程中紧密地相互作用,多次重复,最后才达到较稳定的状态。
  双环模型强调在自我同一性形成的过程中。形成承诺和对承诺的评价是相关但不同的过程,对承诺的重复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很多研究者都认为,自我同一性的形成的确不是一次承诺就完成的,它是一个不断构建、不断修正的动态反复过程,或者说是一个在不断建构中的适应过程。众多倾向于通过生命全程来描述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研究者,更强调重复评价过程中的个体不断进行承诺探索对于自我同一性建立的重要性。在职业发展领域,研究者也证实,个体的职业发展与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密切相关,个体通过广度探索和深度探索,最终做出职业决策,直至职业承诺。而对职业的探索及做出职业决策和认同决策的过程,则与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相吻合:对职业的探索与做出职业决策并认同职业决策是既不同,又相关的过程。另外,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典型事件(例如个人的职业选择)也支持自我同一性的双环模型。
  第三,在五个维度的关系上,双环模型中的五个维度之间虽然相互独立,但却存在固定的相关模式。在承诺形成环中,广度探索与做出承诺负相关,意味着个体进行的选择越多,就越难做出基本的承诺;在承诺评价环中,深度探索与认同承诺正相关,就是说,越是积极地去探索某个同一性选择,就越容易达到对它的认同;在双环之间,广度探索和深度探索具有正相关关系,都代表着积极主动地搜集与自我相关的信息,并反复评价各种选择;做出承诺和认同承诺正相关,个体在广度探索的基础上做出选择,才有可能进一步对所做的选择进行深度探索并达到认同,即做出承诺是深度探索的基础。Luyekx等人在对双环模型的研究中多次验证了这种相关模式,并发现其在不同的被试群体和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具有稳定性。
  第四,通过使用聚类分析,研究者根据双环模型中五维度水平区分出六种同一性状态。自Marcia以来,自我同一性的研究者就认为特定的同一性状态对应着一系列适应与适应不良症状,暗示着个体在某一时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水平。但是,Marcia的状态模型是理论驱动的结果,而Luyckx等人采用数据驱动的方式,通过实证研究,对五个维度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出了六种自我同一性状态:达成(Achievement),早闭(Foreclosure),,沉浸延缓(Ruminative Moratorium),轻松混淆(carefree Diffusion),扩散混淆(DiffusedDiffusion)和未分化(Undifferentiated)。
  处于达成状态的个体,在做出承诺和认同承诺上得分都很高,在广度探索和深度探索上得分也较高,而沉浸探索得分低,处于最优的同一性发展水平上。即个体经过广度探索和深度探索,最后达到了对承诺的认同;处于早闭状态的个体,有较高的承诺水平,较低的广度探索和沉浸探索,中等程度的深度探索;处于沉浸延缓状态的个体,有中等或较低的承诺水平,在三个探索维度上水平都很高;处于轻松混淆状态的个体,有中等或较低水平的承诺,反思性探索水平和沉浸探索水平都较低;处于扩散混淆状态的个体,承诺水平很低,但有中等水平的反思性探索,且沉浸探索的水平很高;处于未分化状态的个体,在所有维度上得分都中等或偏低。
  上述不同的同一性状态对应于不同的适应水平,相对而言,处于达成状态和早闭状态的个体适应较好,具有较高的自尊,较低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并且应对疾病的策略和行为也更好。
  这六种自我同一性状态和Marcia划分的四种状态也有相似和对应之处。同一性达成和早闭与Marcia模型中的同一性达成和早闭的含义较相似;但双环模型又从同一性混淆中区分出了两种状态――轻松混淆和扩散混淆。处于轻松混淆的青少年不会因为目前没有获得自我同一性而感到困扰,他们并不急于探索自我同一性的问题能够享受没有做出承诺的状态。处于扩散混淆的个体同样没有稳定的承诺,广度探索和深度探索的水平也都很低,但与处于轻松混淆状态的个体不同的是他们会因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而感到焦虑,因而沉浸探索水平很高。与Marcia模型中 的同一性延缓相比,双环模型凸显了延缓期的适应不良性质。处于沉浸延缓状态的个体经历着一定程度的广度探索和深度探索,却没有达成稳定的承诺,因而沉浸探索水平较高,所以,他们的焦虑水平、不确定性和无力感也就较高。最后。双环模型还指出,有一类个体处于未分化状态,他们在所有维度上的水平都接近中值,似乎是抱着等等看的心态,他们没有做出承诺,但在某种程度上又选择了避免早闭,在一些适应性指标上,未分化状态个体的自我同一性与达成者和延缓者的得分是一样高的。
  
  3 双环模型的贡献以及未来自我同一性研究的方向
  
  双环模型的提出,整合了自我同一性研究领域多年的重要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的研究带来了重要启示。
  首先,双环模型扩充了自我同一性状态。用双环模型得出的六种同一性状态,可更为准确地描述个体的自我同一性发展。自Marcia(1966)区分出四种同一性状态以来。一些研究者就提出还存在自我同一性状态的不同子分类的观点。比如,有研究者(Archer&Waterman,1990)认为,有些处于混淆状态的个体在开放性和对承诺的自觉性等方面,与同一性达成和同一性早闭的个体显著不同,但却同样能够适应良好,必须与适应不良的混淆状态有所区分。再比如,Schwartz等人(schwartz,Kurtines,&Montgomery,2005)提出,对于刚刚开始同一性探索的个体来说,同一性的状态模型是不适用的,因为此时的个体的探索水平和承诺水平都较低,但他们却又与处于同一性混淆状态的个体不同。而在双环模型中,这样的个体被归为“未分化”状态。此外,双环模型明确了处于同一性延缓状态的个体的适应不良特征,澄清了以往关于同一性延缓的个体是适应良好和适应不良的矛盾体的观念。总之,双环模型采用数据驱动的方式,所得出的同一性状态更准确地描述了自我同一性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状态之间的差异。
  第二,双环模型成功地将探索的消极成分划分了出来,这样的做法解释了以往看似矛盾的现象。探索过程其实伴随着一系列的特征,既有积极的方面,如开放性、好奇心、批判思维等。但也有消极的方面,如焦虑、抑郁、药物滥用、帮派行为等。双环模型将沉浸探索这一概念引入自我同一性探索的研究中,不仅解释了已有结果相矛盾的方面,同时也将适应性探索与适应不良的探索区分开来,提醒以后的研究者分别对它们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
  第三,双环模型将自我同一性状态模型扩充成了一个发展模型。长期以来,对同一性状态模型的主要批评就是说它不是一个发展模型,无法描述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说,状态模型既难以描述发展的内在机制,也不适合描述自我同一性在青春期发展的轨迹(Van Hoof,1999)。然而双环模型对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给出了一种全新的解释,即个体需要首先进行广度探索,做出承诺,然后再对该承诺进行深度探索,之后可能达到对承诺的认同,也可能重新回到广度探索阶段。这是一个反复多次的过程,青少年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陷入沉浸探索,也可能最后达到对某个承诺的高度认同而变成同一性达成状态。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有可能会经历各种同一性状态。采用双环模型进行纵向研究的结果,描述了自我同一性五个维度自身,五个维度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变量(如父母心理控制)的动态交互作用,这些研究充分证明了双环模型作为发展模型的可能性。
  第四,双环模型将自我同一性的状态模型和过程模型结合了起来,使人们能够更为全面地认识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结果。双环模型主张个体的发展系统是通过心理的、社会的各种成分不断交互作用而逐渐巩固发展的,其发展系统在不同的转折点不断进行重新组织,最终才形成发展结果,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最后,双环模型提出以后,很多涉及自我同一性的研究都借鉴了双环模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如在一项教养方式与同一性发展关系的纵向研究中,研究者借鉴了双环模型对“承诺形成环”和“承诺评价环”的区分,细致地分析父母教养方式在同一性发展的不同阶段(承诺形成阶段,承诺评价阶段)中的作用。Coatswonh等人(Coatsworth&Conroy,2009)在一项对青少年运动员的研究中,采用同一性反思和同一性探索作为青少年同一性发展的指标,并认为后续研究中可以采用双环模型中的深度探索和广度探索作为衡量青少年同一性探索的指标。Sehwartz等人的研究(schwanz,Zamboanga,Weisskirch&Rodriguez,2009)认为双环模型对混淆状态的区分(轻松混淆和扩散混淆)丰富了同一性混淆的含义,并在研究中将同一性混淆定义为以上两者,采用两种不同的量表分别测量。Crocetti等人在构建了同一性的三维模型的时候,借鉴了双环模型对探索维度的分类,提出将深度探索作为独立维度,并大量借鉴了Luyckx等人fLuyckx,Soenens,&Goossens,2006b)对同一性维度与大五人格关系的研究结果。
  对双环模型的验证,和使用双环模型探讨五个维度的发展变化及动态关系,是未来自我同一性研究的方向。首先,由于使用五个维度的相关研究较少,且局限于特定的研究者群,需要更多的研究者进一步去验证双环模型的解释力。其次,需要进行后续研究验证Luyckx等人(2008)开发的自我同一性维度量表的信效度,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验证该模型。第三,需要有更多的实证研究证明“承诺形成环”和“承诺评价环”是相对独立的过程。目前用于支持这一结论的研究大部分都不是使用五维度的测量方法。第四,由于将同一性状态扩充成六个,应进行后续研究以探讨每种同一性状态所对应的人格特质和行为方式。
  在对双环模型及其量表进行了充分的验证之后,应该使用双环模型探讨五个维度的发展变化和动态关系。使用纵向研究的设计,可以得出在群体水平上,同一性的五个维度随时间发展的变化趋势,以及在不同年龄群体中六种同一性状态的分布情况。在个体层面上,可以探讨同一性的发展轨迹。在经历同一性危机的青春期以至于成年早期,个体的同一性状态和维度水平是否存在一致的发展轨迹?更重要的是,未来研究应关注于某个维度的初始状态对于其他维度发展变化的影响。比如,在做出承诺这个维度上水平较低的个体可能会迟迟难以进入“承诺评价环”,以至于在“深度探索”和“认同承诺”维度发展缓慢。明确五个维度之间的动态关系将有助于厘清个体在某个时期中同一性发展中的关键因素,有助于干预项目的设计。

相关热词搜索:模型 自我 研究 自我同一性研究的新模型 自我同一性理论及研究进展 自我同一性理论模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