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会关系的心理学研究及展望]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学
发布时间:2020-03-03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要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一种新型的、不同于传统“面对面(face to face)”交往的社会关系――虚拟社会关系(virtual social relationship)――已逐渐形成。该文从心理学角度对虚拟交往的动机、影响虚拟关系发展的因素及“虚拟”与“现实”的关系等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虚拟社会关系的研究取向进行了展望,认为虚拟社会关系形成的心理基础、心理机制等将成为今后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 虚拟社会关系,虚拟交往动机,虚拟社会关系的发展,虚拟与现实。
分类号 B849:C91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人与人之间通过网络所进行的交往互动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由此,一种新型的、不同于传统“面对面(face to face)”交往的社会关系――虚拟社会关系(virtual social relationship)――也逐渐形成。作为逐渐显现的一种新型社会关系,“虚拟社会关系”已开始引起许多研究者的注意,该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虚拟社会关系”的现有研究进行了综合述评,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研究取向进行了展望。
1 关于虚拟社会关系的涵义和特点
1.1 虚拟社会关系的涵义
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有关“虚拟社会关系”的涵义,相应的研究界定不是很多。黄厚铭认为:虚拟社会关系指因特网上陌生人之间所建立的人际关系,就是以因特网的隔离功能为前提,再利用网络的连结功能,建立起似近实远、又似远实近的社会关系;他强调了虚拟社会关系“似近实远、又似远实近”的特点[1]。冯燕等在对青少年虚拟社会关系的研究中认为[2]:虚拟社会关系指青少年在网络世界,通过因特网媒介而结识网友,所发展出来的虚拟社会关系,共同互动方式主要是在虚拟网络世界中,而缺乏现实生活的社交互动行为;这个定义将“网络上的交往――虚拟交往”作为虚拟社会关系主要特征。Kevin没有对虚拟社会关系进行明确界定,但将以网络维持的人际关系划分为两种:只通过网络维持的人际关系(Exclusively Internet-based, EIB)和主要通过网络维持的人际关系(Primarily Internet-based, PIB)[3];他所认为的虚拟交往的主体涵盖较宽,“PIB”人际关系的中交往主体除“网友”外也可以是通过任何方式结识的熟人、朋友等,交往方式除网络外还可以有面对面的方式,但其研究重点仍是在网络中相识、相交而形成的人际关系。以上界定虽侧重点不同,但都有以下共同特点:基于虚拟空间产生、有现实的特点、有如电话等现实意义上的交往但主要是通过网络交往。由此,可以将虚拟社会关系定义为:基于虚拟空间里的交往而产生、发展来的一种社会关系状态。
1.2 虚拟社会关系的特点
虚拟社会关系是基于虚拟空间发展而来的人际关系状态,较之传统“面对面”意义上的人际关系,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4~8]。
(1)虚拟性。“虚拟性”是虚拟社会关系的首要特点,因为在虚拟空间里交往主体以一种符号出现,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姓名、性别、形象甚至交往环境等,带有强烈的虚拟色彩。(2)低限制性。这里是指虚拟空间里的制约极少,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别人交往,克服了现实中身份、地位等事实上的不平等,实现了精神上的平等和无利益冲突,这可能也是虚拟交往之所以吸引人的地方。(3)弱联系性。意思是交往主体的沟通联系较弱。虚拟空间在打破时空限制的同时也削弱了感情等的交流。交往主体可以随时更换交往对象,可以进行非即时性交往,个人之间隐蔽性强,这些都体现了虚拟社会关系的弱联系性,是与传统人际关系明显不同之处。
2 虚拟社会关系研究的现状
当前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虚拟社会关系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2.1虚拟社会关系中交往动机的研究
这里的“交往动机”即平时所说的“上网动机”,即虚拟交往的动机。目前“动机”的研究一般是从人本主义的“需要”理论出发,集中在“克服孤独(loneliness)”和“获得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两方面。
2.1.1 克服孤独
“克服孤独”是指由于在现实中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为排遣孤独而产生的进行虚拟交往的动机。现有研究显示,成人和青少年在“克服孤独”的动机上存在差异。
Katelyn等对成人加入虚拟团队的动机的研究表明[9]:成人会由于找不到志趣相投的现实同伴、没有时间参加社会活动、缺乏归属感等情况而感到孤独并转向虚拟交往;另外,Katelyn [10]、Koerler [11]等研究还显示一些生理特征、自身个性是导致现实适应不良而感到孤独并进行虚拟交往的重要原因,Katelyn把外貌没有吸引力、容易害羞焦虑等生理个性特点叫做“门槛特征”(gating feature)[10],“门槛特征”会成为现实交往的障碍,而对虚拟交往却没有影响,因此,Katelyn等认为 “门槛特征”是个体感到“孤独”并进入虚拟空间与他人交往的主要原因[10];再者,国内对大学生虚拟交往的研究也证实了与Katelyn看法[10]相似的结果[13,14]。但Gustavo [12]等对以色列(Israel)13~18岁的青少年的调查研究则显示:现实伙伴和网络朋友有正相关,即有较多现实朋友的青少年也会有更多的网友;同时,Gustavo将“家庭冲突”作为“孤独”的衡量指标发现[12]:当现实中有亲密的伙伴时,家庭冲突增强并没有提高青少年的虚拟交往行为;同样,冯燕对台湾14~17岁青少年深度访谈也显示了相似的结果[2];这些研究结果不支持“克服孤独”的动机假设,即青少年在虚拟空间进行交往的主要动机不是“克服孤独”。
青少年和成人之间存在差异可能是因为青少年正处于发展阶段,对未来有美好的前瞻性,并没有将希望寄托在虚拟空间里;其次就是青少年仍然是非独立的软弱的个体,现实的教育使他们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因此表现出了与成人的不同。
2.1.2 获得社会支持
“获得社会支持”这里指通过虚拟交往获得外界的理解、给予,以致需要尤指精神需要的满足。不少对成人的研究[9,15,16]表明“获得社会支持”是虚拟交往的主要动机之一;Gustavo对以色列青少年虚拟交往的研究[12]、国内关于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的探讨也均显示:面对家庭的冲突、现实的压力时,青少年倾向于有更多地网络沟通,即寻找社会支持[17,18]。因此说,获得社会支持”是进行虚拟交往的动机之一,这一点上,国内外有关成人与青少年的研究结果非常一致。
但在对所获得支持的感受(质量)上,现有研究有不同的看法。Albrecht(1994)等认为在虚拟空间里得不到实际的帮助,人们对支持的感受不强 [19]。但近来有研究显示:在虚拟空间里更容易找到所需要的人(如经历相似者),人们可以更好地沟通、分担忧愁、减轻压力,可以切实地感到他人的支持[9,19];Wright[19]、Walther[20]等的研究还认为来自虚拟空间的支持有其独特的优点:可以不用回报、可以获得的更广泛支持、可以随时寻求帮助等。两种看法的差异可能是因为二者衡量支持的标准不同,前者从现实的角度以物质帮助来衡量虚拟支持,而来自虚拟空间的支持则主要是精神方面的,所以就出现了二者的分歧。
2.2 影响虚拟社会关系形成发展的因素
关于影响虚拟社会关系形成发展的因素,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自我暴露、相互吸引及印象形成。
2.2.1. 自我暴露(self- disclosure)
“自我暴露”即在虚拟空间里向对方提供有关个人信息的过程。现有研究比较一致的认为[9,10,21]:“自我暴露”是促使虚拟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Paula等认为要建立亲密的关系,就要不断地自我暴露[22]。这一原理在虚拟社会同样适用。Katelyn等的研究[9~10]表明陌生人在虚拟空间里从相识到建立稳定的关系是以双方逐步地自我暴露为基础的,暴露的内容是“真实自我(real self)”――即自己在各个方面的真实情况;Julie将暴露内容称为“内在自我(inner self)” [23],其本质上等同于 “真实自我”。Julie还认为:“真实自我”是控制亲密水平和关系发展的一种资源,其暴露的程度和数量将决定双方关系发展的程度和质量,可以作为虚拟社会关系能否长期继续下去的一个预言性因素[23];Katelyn的调查[10]也显示了类似的结果:多数被调查者认为“真实自我的暴露”在建立亲密关系及关系是否能走入现实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研究之所以都显示“真实自我”的暴露在虚拟社会关系发展中非常重要,可以这样解释:在缺乏现实的人际交往线索的情况下,要想获得对方的信任和欣赏,就必须在交往过程中进行“真实自我”的暴露,由此才有可能建立起稳定的虚拟社会关系。
另外,现有对虚拟社会关系发展的研究几乎都突出了几个关键性的暴露线索:电话、交换照片、现实见面[2,9,17]。如Katelyn等的调查这样表述:63%的人和在网上认识的人通过电话,54%的人见过面等[9];在Julie对虚拟空间中浪漫关系(网恋)的发展研究中也有类似表述[23]:61%的人不能想象在没收到照片或见面前考虑结婚;69%的人认为仅仅以电话或邮件的方式进行联系不算进入恋爱等。现有研究之所以要将电话、照片、现实见面作为虚拟社会关系发展的标志,可能与这些线索能够将虚拟关系一定程度上带入现实有关,这些线索的暴露意味着在一步步放弃“虚拟”所带来的安全感和控制感,所以暴露之前通常都会有较为慎重的考虑,因此这些线索也就成为虚拟社会关系发展研究中自然的标志。
2.2.2 相互吸引及印象形成的研究
自我暴露并不能完全决定虚拟社会关系的发展形成。相互吸引(attraction)和(印象形成)(Impression formation)是另一重要的影响因素,二者常常被放在一起研究。目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研究结果。
首先,关于影响相互吸引和印象形成的因素的研究。现在一般认为,在长期的虚拟关系中个体的“内在品质”对彼此的相互吸引和印象形成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9,23,24]。如Julie在对虚拟空间浪漫关系(网恋)中“吸引力”的研究发现[23]:80%的人认为兴趣相同对长期的关系保持很重要;84%的人认为语言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一些本质特点,中等或极端重要;96%的人认为幽默感是中等或极端重要,是形成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在虚拟关系中,现实意义上的生理特征、身份、地位等的作用相对较小,只在相识的初期或在以建立“浪漫关系”为目的交往中才引起关注,而在一般意义及长期的关系中,幽默感、语言等内涵的作用则凸显出来,并会最终决定个体的吸引力及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印象,即“内在品质”在虚拟社会关系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虚拟空间里的印象形成还呈现出了一些原则。一是相似相吸(like attract like),即人们倾向于选择和自己在各方面相似的人交往,Julie的研究[23]中93.4%的人肯定了这一点;其次,对对方提供线索的理想化(idealization)和最优化 (optimization)[3,23],即容易将对方想象得更完美;第三,David在研究虚拟空间的印象形成时发现,人们常常会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原型(prototype)理论来想象对方。如根据名字认为JoshSamBob"s是南方人[25]。
再者,是印象误差的研究。在虚拟空间里对他人形成的印象与实际上不一致的现象,这里叫做“印象误差”。Jeffrey等不少研究认为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交往的主体会不诚实[22,24],由此产生了“印象误差”。但Julie的研究则表明多数交往者是诚实的,他报告93%人认为他们的网上伴侣是诚实的;另外,Julie将在虚拟空间里形成的印象叫第一印象,在现实中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叫第二印象,“印象误差”即是二者的不匹配,他报告了以下结果[23]:“印象误差”多是在对方线索缺失的情况下,本人自动填补空白(fill in the blanks)所导致,这与Sherry的看法一致[23];其次是对方有意省去或淡化了一些重要的线索,如过于肥胖者对体重方面的信息故意不提;少数是由于欺骗所致,即故意提供已经更改或者错误的信息以获得他人的好感。总的看来,现有研究表明在虚拟空间里人们是倾向于诚实的,“印象误差”多数不是有意造成,只有少数是由于欺骗所导致。
2.3 关于“虚拟”和“现实”的关系的研究
2.3.1 虚拟社会关系和现实社会关系的联系
关于虚拟社会关系和现实社会关系的联系,从目前的研究可以看出:二者不是割裂的,而是有着内在联系的[23,24,26],主要表现在二者在交往方式上的交叉及本质的相通上。
Katz(1997)等的不少研究显示:虚拟空间里的人际关系发展良好的话,一般都会出现现实接触,否则便长久不了[2,23,24,27]。如Susan等对浪漫关系的研究即表明:大部分持续下去的虚拟关系都有现实的交往[23,24]。也就是说,虚拟社会关系与现实的社会关系是有内在联系的,如果没有难以克服的障碍,长期下去,在虚拟关系中都会有现实的接触或交往,或者说,二者有走向融合的倾向。
另外,二者虽然存在很大差异,但本质特征却有很多相通之处。如:即使在虚拟空间里,人们也更多地表现出对内在品质的欣赏,愿意与自己相似的、诚实的、坦诚的人交往[3,23,24];男性喜欢选择年轻的女性,女性则愿意与成熟的男性交往[23];坦诚、主动仍是维持关系的通用策略[3]等。这些与现实人际关系基本上是一致的,同时也说明虚拟社会关系和现实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2.3.2 虚拟社会关系和现实社会关系的比较
对虚拟社会关系和现实社会关系的比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者稳定性、质量、发展速度及维持策略几个方面。
在发展速度和质量上,现有研究比较一致:虚拟关系的形成发展要比现实社会关系快[2,23,24],质量也更高――相互吸引程度更强[23,24]。如Julie 的研究发现,62%人在1周或1个月内即迅速卷入亲密的虚拟关系中[23];Katelyn等也发现较之现实交往,在聊天室内相识的人相互喜欢程度更高[9]。这可能是由于在虚拟空间里没有门槛特征等的干扰,交往主体间“真实自我”的相互暴露程度较高所致。
但在稳定性上,有研究等认为虚拟的社会关系会有欺骗性,是不稳定的、易变的[22]。但也有研究表明虚拟社会关系在人们的生活中更稳定。如Katelyn等报告由虚拟空间发展来的各类社会关系2年后仍相对稳固[10]:71%的浪漫关系仍然完好,而且84%的人认为他们的网络关系比现实关系更稳固、更真实;Susan的研究中也有51%的人报告虚拟关系在相当长的时间后仍然在继续[24]。二者差异可能是前者对虚拟关系的研究局限在了虚拟空间里,而后者将研究延伸到了现实中;另外,后者是以 “浪漫关系(网恋)”者为对研究象。
再者,在维持关系的策略上,二者表现出了不同。Kevin报告:对现实社会关系而言,回避某些话题对关系会是一种促进;而对于虚拟社会关系,“回避”却很可能会起负面作用[3]。在关系维持策略上的不同可以这样解释,现实交往中暴露过多可能会给自身带来一定的危险,而虚拟交往中不存在现实的威胁,保留的过多自然就会妨碍双方的交流了。
2.3.3 虚拟社会关系对现实影响的研究
虚拟社会关系对现实的影响主要指对交往主体现实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影响。这是研究中争议最多的一方面。
不少人认为虚拟交往减少了个体的现实交往,使个体变的孤独,给现实生活、心理健康带来了负面的影响[22,28,29]。但同样有研究表明虚拟交往对这两个方面都有促进作用:如Gustavo对青少年的调查[12]表明网络交友使得青少年与家人在一起花的时间更多了,Julie发现77%的人认为虚拟关系没有给他们的现实社会关系带来麻烦[23],Katelyn的研究报告88%的人与家人、朋友的相处时间没有变化[10],Sorin的研究[30]甚至表明虚拟交往还提高了现实交往能力;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上,Katelyn作了专门调查[10],他报告25%的建立虚拟关系的人报告沮丧减轻,73%的人报告无影响,只有2%的人报告沮丧情绪增加;从孤独感方面来说,有47%的人报告孤独感减轻,47%人认为无影响,只有6%报告孤独感增强;也就是说虚拟交往不仅扩大了交往主体的社交网络,还减轻了个体的孤独感、社会焦虑,对现实生活、心理健康有正面影响。
两种研究结果可能是因为被试差异:对于还是网络新手的被试,很容易沉溺于虚拟交往并给现实生活及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而对长期使用网络的被试,对待虚拟交往的态度已逐渐成熟,所以才有二者的研究差异。
3 对未来虚拟社会关系研究取向的展望
综上所述,这里认为相对与传统的人际关系来说,虚拟社会关系本质上说是一种基于精神交往的社会关系。尽管目前仍有不少对虚拟交往的批评,但随着网络的普及,虚拟社会关系仍会以各种形式不断地进入人们的生活[31],同时,人们也在逐渐接受认可虚拟社会关系,如Kevin等的研究中已经涉及家人、朋友之间的虚拟交往[3,32]。因此该文认为:今后虚拟交往将会由于其自由、方便、联系广泛等优点成为人们与外界联系的常用方式,并将成为人们为生活的一部分,人们生活中也会由此出现大量既非传统意义上的朋友又非陌生人的“朋友”――会有一定的现实接触,但主要是在虚拟空间交往的朋友,这里定义为“虚拟朋友”。也可以这样理解:未来的虚拟交往将作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打破人们现有的虚拟社会关系和现实社会关系截然分开的观念,二者将会走向融合并形成一种新的社会关系状态。由此,该文认为现有研究有以下不足:一是动机的研究片面,多集中在了现实适应不良或网恋群体上;其次是对影响虚拟社会关系形成发展的因素的研究不足,多停留在“自我暴露”的研究上;再者对一般意义上虚拟社会关系的形成机制研究欠缺。因此,这里对虚拟社会关系的未来研究取向做出以下几方面的展望。
(1)虚拟社会关系形成的心理基础的研究。
作为一种基于精神交换的人际关系,交往主体从完全陌生到发展为“虚拟朋友”或亲密的朋友,双方在给对方提供彼此需要的精神资源时,遵循一种什么样的心理上的交换规则?另外,传统的人际交往中,可以有实际东西来判断对方的诚实与否,而在没有或者很少有现实线索的情况下,虚拟空间里的双方如何对对方进行判断并建立起信任的,即精神交往中的“信任机制”是如何建立的?这些是虚拟交往得以进行的基础,也是虚拟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因此该文认为这些问题是会未来研究的中心点。
(2)虚拟社会关系形成的心理机制的研究。
这里是从纵向来说,指虚拟社会关系发展过程中的心理机制。该文认为未来相当部分人选择虚拟交往将会是一种聊天消闲的态度,由此建立起的虚拟关系不同于现实适应不良个体所建立的虚拟社会关系,即该文所认为的一般意义上的虚拟社会关系,那么人们从在虚拟空间相识到发展为“虚拟朋友”等,他们的动机是什么?其间遵循了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机制?双方是怎样引起对方对虚拟交往的满意感并促使交往关系一步步发展的?这些方面的研究在今后会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取向。
(3)有关“虚拟社会关系”和“现实社会关系”融合的研究
虚拟交往中一般都包含有一定的现实接触,虚拟关系一般也都有走向现实的倾向。在这一过程中,当“虚拟”接触或走向“现实”时,虚拟社会关系并不会被按照现实的标准被重新塑造,而是会和现实社会关系融合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关系,并将最终打破人们将“虚拟”和“现实”分别看待的观念。但到目前为止,虚拟交往现象并没有被完全接受,所以关于“虚拟”和“现实”社会关系走向融合过程中,在人们心理上的将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新的社会关系的形成机制是什么等?这些问题也将会是很有意义的一个研究取向。
参考文献
[1] 黄厚铭. 网络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 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刊, 2000, 28: 119~150
[2] 冯燕,王枝灿.网络交友与青少年虚拟社会关系的形成. 见(http://teens.省略.tw/iscenter/publish/showpaper.php?serial=98). 网络与社会研讨会论文, 2002
[3] Kevin B Wright. On-line Relational Maintenance Strategies and Perceptions of Partners within Exclusively Internet-based an Primarly Internet-based Relationships. Communication Studies, 2004, 55(2): 239~253
[4] 刘龙洲, 颜柯. 学生网络交往探析.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4, 16(1): 108~110
[5] 陈晓强, 胡新华. 从社会学视角解析虚拟社会交往.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3, 15(9): 22~25
[6] 陈志霞. 网络人际交往探析.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 16(11): 69~72
[7] 王燕. 网络交往与人的生存. 武汉大学硕士论文, 2003
[8] 郝文清, 吴远. 网络人际关系的特点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 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23(5): 119~122
[9] Katelyn Y. A. Mckenna, Amie S. Green. Virtual Group Dynamics. Group Dynamic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02, 6(1): 116~127
[10] Katelyn Y. A. Mckenna, Amie S. Green, Marci E. J. Gleason. Relationship 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what’s the big attraction. Newyork UnIiversity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2002, 58(1): 9~31
[11] Thomas Koerler, Rudiger Trimpop. Self esteem and Self reference in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4th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PA, Toronto/Canada ,1996
[12] Gustavo S. Mesch, Ilan Talmud. Making Friends Online: Personal Needs and Social Compensation. (http://soc.haifa.ac.il/~gustavo/resume.html): Paper presented at “Computer Networks and Social Networks: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University of Haifa, 2003. 25~27
[13] 陈凌. 大学生网上交友态度与现实交往困难的调查分析. 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报, 2002, 03: 8~9
[14] 邱杰. 合肥市大学生网络交往态度性别差异研究. 中国卫生学校, 2003, 24(4): 305~306
[15] Uwe Matzat. Cooperation and Community on the Internet: Past Issues and Present Perspectives for theoretical- empirical Internet Research. Analyse & Kritik, 2004, 26(1): 63~90
[16] McKay Johnston. Netting Citizens. Scotland: Saint Andrew Press, 2004. 54~80
[17] 马宁. 大学生网络交往心理机制分析. 广西社会科学, 2005,01: 190~192
[18] 赖海雄, 郭建中. 网上交际与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探析. 中国电力教育, 2002, 01: 40~65
[19] Kevin Wright. Perceptions of on-line support providers: An examination of perceived homophily, source credibility,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within on-line support group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2000, (48): 44~59
[20] Joseph B. Walther, Shawn Boyd. Attraction to computer-mediated social suppor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udience adoption and uses, 2002, 153~188
[21] Jeffrey S McQuillen.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y on the initiation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Education, 2003, 123(3): 616~623
[22] Paula R. Pietromonaco. Intimacy as an Interpersonal Process: The Importance of Self-Disclosure, Partner Disclosure, and Perceived Partner Responsiveness in Interpersonal Exchang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74(5): 1238~1251
[23] Julie M. Albright. Impression Formation and Attraction in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http://www-rcf.usc.edu/~albright/dissertation.htm):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paper for Degree Doctor of Philosophy, 2001
[24] Susan M Wildermuth. Love on the line: Participants" descriptions of computer-mediated close relationship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2001, 49(2): 89~95
[25] David Jacobson. Impression formation in cyberspace: Online expectations and offline experiences in Text-based Virtual Communitie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online journal), 1999, 5(1)
(http://jcmc.indiana.edu/vol5/issue1/jacobson.html)
[26] Federico Casalegno. On cybersocialities. Networked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interaction in the wired city of Blacksburg.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2001, 18: 17~34
[27] Jeffrey Boase, Barry Wellma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On and Off the Internet. Forthcoming in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Personal Relations. In: Perlman D, Vangelisti A L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in press
[28] Jeff Minerd. The decline of conversation. The Futurist, 1999, 33(2): 18~19
[29] Marilyn A. Campbell. Cyber bullying: An old problem in a new guise?. Australian Journal of Guidance and Counselling, 2005, 15(1): 68~76
[30] Sorin Matei. The Impact of State-Level Social Capital on the Emergence of Virtual Communitie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2004, 48(1): 23~40
[31] Benoit A Aubert, Barbara L Kelsey.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rust and performance in virtual teams. Small Group Research, 2003, 34(5): 575~618
[32] Irina Shlovski, Robert Kraut. The Internet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Contrasting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Analyse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online journal), 2004, 10(1) (http://jcmc.indiana.edu/vol10 /issue1/shklovski_kraut.html)
相关热词搜索:社会关系 展望 虚拟 虚拟社会关系的心理学研究及展望 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亲密关系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