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女侠谌雪花|有没有商界女强人是紫衣女侠的小说

发布时间:2020-02-29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500元起家,下岗女工开炒货店成千万富婆   今年62岁的谌雪花,原是湖南省安化县煤炭公司的一名女工。1994年5月,公司经营陷入困境,时年47岁的谌雪花成了下岗人员。
  谌雪花下岗后,一家人生活十分困难。那时,两个儿子都在读书,她丈夫在一个贫困乡当干部,工资不高。上面还有几位老人要赡养,仅凭丈夫那点工资,根本无法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谌雪花很焦急,决定找门路养活自己。当时,安化到南方打工的人不少,谌雪花也萌生了南下打工的念头,但仔细一想,自己不再年轻,既没文化又没特长,能做什么?左思右想,她认为不如开个小店,也许还能挣点小钱补贴家用。
  有了开店的想法,谌雪花又遇到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开店的启动资金最起码要5000元,可家里仅有500元存款,能开什么店?谌雪花实在想不出一个头绪。1996年夏天,她乘车来到离安化200多公里的省城长沙,想在长沙找个挣钱的门路,然而几天下来一无所获。一天,她正漫无目的地走在长沙街头,忽然闻到一股香味,抬头一看,只见旁边一家店门上挂着一块黑底金字招牌“富仁堂炒货”,店里人头攒动。
  炒货也能开店?生意还这么好?谌雪花顿时眼前一亮:炒瓜子、炒花生、炒玉米是安化的传统小食品,安化人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招待客人,都少不了炒货。如果自己也开一家炒货店,生意肯定不会差!她又分析了一下,自己开炒货店有3个优势:一是安化还没有炒货上市,邻近县市也没有,卖炒货有市场前景;二是安化是农业大县,农副产品丰富,炒货原料充足,价格便宜;三是安化人吃炒货如同湖南人吃辣椒,炒货有很广泛的消费群体。
  1996年8月,谌雪花倾其所有,在安化县一个叫水井巷的地方开了第一家炒货店。那时,安化还没有以炒瓜子、花生为主的炒货店,所以谌雪花的炒货一炮打响,开业后每天顾客如潮,生意异常火爆。
  谌雪花并没有被成功的喜悦冲昏头脑,她知道,必须开发出有特色的新品种,自己的炒货店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安化人喜欢吃擂茶,以擂茶待客的习俗由来已久。可是,打擂茶工序繁琐,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没有一两个小时打不出麻辣喷香的擂茶。谌雪花想,要是自己能研制出一种像电视里的皇室麦片一样,用开水一冲便能喝的擂茶粉,一定会得到家庭主妇的青睐。于是,她把打擂茶必备的茶叶、生姜、大米、花生、芝麻等原料晒干,磨成粉,再加入食盐和糖调制。经过40多次的反复试验,终于研制出了独具安化特色的“安化擂茶粉”。
  凭着山里人特有的勤劳与坚毅,谌雪花不断开发新品种。到目前为止,她的产品由炒货扩大到了油炸货、蒸货、水冲货等系列,从刚开始时的六七个品种,扩展到了现在的32个品种。经湖南省农科院专家鉴定组鉴定,谌雪花的炒货不论是外观,还是口味、营养,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她研发的产品,有的获得湖南省名优特新农副产品优质奖,有的还获得了国家专利。
  如今,谌雪花已在长沙、武汉、广州等地拥有14家炒货连锁店,昔日的下岗女工变成了令人羡慕的千万富婆。
  
  无私传授炒货技艺,10年捐款捐物180多万元,帮助168名下岗工人脱贫致富
  
  谌雪花成了当地的致富明星,但她从未忘记像她以前一样失业的下岗工人。她决定把自己创业的成功经验向社会推广,于是创办了“水井巷炒货”交流网站。为了学会网络操作技术,她白天忙完工作之后,就一心扑在电脑上。功夫不负苦心人,3个月后,她终于掌握了电脑操作技术。网站建成以后,全国各地要求学艺的电话源源不断。
  女青年胡亚军出生于广西柳州市一个贫困家庭。为减轻父母的负担,她高中毕业那年,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应聘到柳州市一家五金电器厂当了一名工人。然而,好景不长,2001年,因工厂效益不好,她下岗了。
  胡亚军下岗后,家里靠丈夫做小菜生意维持生活。不幸的是,2002年春的一天,她丈夫骑三轮车不慎翻入两米多深的排洪沟内,脊椎严重损伤,瘫痪在床。丈夫治病费用高昂,两个孩子要上学,家里还欠了近万元债务,沉重的生活负担几乎要把胡亚军压垮了。
  正在胡亚军痛苦彷徨的时候,她偶然得知了谌雪花招收学徒的消息。2002年6月,她借债1000余元慕名找到谌雪花。听胡亚军述说了家庭的不幸,曾经有过失业经历的谌雪花十分同情,她真诚地对胡亚军说:“不要急,我来帮你!”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谌雪花手把手地教胡亚军,将炒货及包装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胡亚军要回家了,放心不下的谌雪花陪着她一起回去,指导她如何选好地址开炒货店。胡亚军没有开店本钱,谌雪花又捐助了3万元现金和一些炒货工具。在谌雪花母爱般的帮扶下,胡亚军的炒货店开张了。
  脱贫心切的胡亚军每天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干。然而,事与愿违,由于缺乏经营经验,她的炒货生意陷入困境,亏损近5万元。2003年9月,谌雪花得知情况后,连忙赶到广西胡亚军家现场指导。这时,谌雪花80岁高龄的老母亲患上了严重的肺炎,高烧40度。老人家特别想女儿守在自己身边,然而谌雪花正远在广西指导胡亚军做生意。一边是病重的母亲要见自己,一边是胡亚军的生意正处于节骨眼上离不开人,怎么办呢?谌雪花考虑再三,还是决定留下来指导胡亚军的生意。她觉得对于一个下岗工人来说,生意非常重要,而母亲今后可以再行孝。然而,当谌雪花从广西回到湖南家中时,母亲已经上山(安葬)了。在母亲的坟前,谌雪花痛哭不已,悲伤欲绝。
  在谌雪花的无私帮助下,胡亚军炒货店的生意越来越来红火。到2004年年底,她不仅摆脱了贫困,还有10多万元的积蓄。胡亚军以谌雪花为榜样,脱贫后没有忘记像她以前一样贫困的失业工人,先后有5名下岗工人在她的帮助下走上了致富路。
  谌雪花因为忙于帮助他人,把店里的大小事都交给了助手。有一次,由于助手的疏忽,生意损失了数万元。有人说谌雪花傻,为了别人的事儿,把自家的生意放在一边。谌雪花却说:“损失的钱可以再挣回来,下岗工人耽误的时间却没法找回来。他们晚一年脱贫,就要多遭一年罪。”
  谌雪花千里扶贫的故事传开后,各地慕名来找她学艺的人络绎不绝。对那些远道而来渴望得到帮助的人,谌雪花总是来者不拒。她不仅传授炒货技术,对特困户还捐赠开店成本和炒货设备,有的人她就招在店里做员工。如今,谌雪花的徒弟遍布湖南、江西、山东、贵州、广西、黑龙江等10个省市。近10年来,她先后捐款捐物180多万元,帮助168名下岗工人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路。
  
  热衷于行善助人,自己和家人却过着节俭清苦的生活
  
  事业成功了,可谌雪花从未忘记自己从前的艰辛。“自己日子好了,应时常想着那些受冻挨饿的人。”这是她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10多年来,谌雪花在帮助下岗工人摆脱贫困的同时,还无偿资助失学儿童和孤寡老人。2000年3月,谌雪花发现一大一小两个男孩,过一段时间就会来她的店里买擂茶粉,每次付给她的都是脏兮兮的零钱。次数多了,谌雪花忍不住询问他们的身世。原来,这两个男孩是兄弟俩,哥哥叫高志敏,弟弟叫高志成,父亲在江苏打工时不幸被车祸夺走了生命,母亲受此刺激患上了轻度精神分裂症,母子3人一直靠亲友的接济艰难度日。兄弟俩见母亲喜欢吃擂茶,便利用课余时间上山挖草药卖钱,攒下一点钱后,就买擂茶粉给母亲吃。谌雪花被两个孩子的孝心感动,当即决定向这个不幸的家庭伸出援手。从那以后,她定期给高志敏家送去一些钱和大米、衣服等物品,高志敏兄弟上学的花费也全部由她承担。高志敏2002年高中毕业后,一直跟随谌雪花学做生意。他结婚时,谌雪花拿出4万元给他操办婚事。高志成2004年考上了湖南科技大学,谌雪花继续资助他直到他读完大学。2008年9月,大学毕业的高志成在长沙找到了一份月收入3000多元的固定工作。在高志敏兄弟俩的心目中,谌雪花比亲妈还亲。
  在谌雪花无私的关爱下,一些原本衣食无着的失学儿童和孤寡老人都过上了幸福生活。据统计,谌雪花所资助过的失学儿童中,有12人成了小企业家,6人考上了大学,5人参了军,还有几人留在谌雪花身边帮助她打理炒货店。除此之外,谌雪花还十分关心灾区的灾民。近3年来,她捐给各地灾区的善款近30万元。
  行善助人,谌雪花慷慨大方,但她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却过得相当清苦。她的家也是她的办公室,家里除了电话、电脑和传真机显得时尚一些以外,沙发是破旧的布沙发,办公桌是别人淘汰的木条桌,电视机是一台从旧货市场买来的、外壳变形的黑白电视机。她的日常生活开支更是节俭得令人难以置信:她每天只吃自己做的米饭和用少量菜油炒的素菜,有时甚至吃一个烤玉米应付一顿;出门办事,她从来舍不得打车,每次都是步行或挤公共汽车;她身上穿的是一些洗得发白了的普通衣服。两个儿子上学期间,她给他们定的生活标准是每天不超过10元。
  谌雪花虽然生活得朴素艰苦,但她心里一点也不觉得苦,因为她觉得能使更多的人摆脱贫穷,就是她的欢乐和幸福所在。
  谌雪花帮助别人从来没想过要回报,但受过她帮助的人始终把她的恩德铭记在心。2009年3月5日,是谌雪花62岁生日。那天,员工们自发为她举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生日晚会,各地得到过她无私帮助的人,纷纷打来电话或发来短信表示祝福。远在贵州遵义的刘琼花在短信中,向谌雪花倾诉了她的肺腑之言:“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亲的爱。我自小父母双亡,未得到过生母的关爱,但我从您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与关怀。祝亲爱的妈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读着这真情的祝福,谌雪花的眼睛湿润了。此时此刻,她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如此快乐、幸福!
  题头照片:2004年,谌雪花被评为“全国再就业优秀个人”。

相关热词搜索:商界 女侠 雪花 商界女侠谌雪花 一个商界女侠的辉煌与挑战 一个野蛮生长的商界女侠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