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金三角”毒王变禁毒先锋
发布时间:2020-02-29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在世界地图上,缅甸的佤邦是片神秘的土地,而统治这片土地的人更是头戴神秘光环:美国《时代》周刊称他是“毒品王国的君主”。然而,9年前的一天,他却突然以自己的人头向联合国担保“彻底缉毒”。如今,他掌管的这个“独立王国”几无毒品,创造了令联合国官员为之赞叹的奇迹……这个传奇人物便是缅甸佤邦首领鲍有祥。
生于缅甸佤族头人世家的鲍有祥,早年和哥哥鲍有义、伯父鲍三板一起组建了反政府游击队。在残酷的厮杀和毒品利润的刺激下,鲍有祥和他的队伍迅速壮大。鲍有祥最终拥兵4万,自治佤邦,成为缅甸最大的民族武装。
1993年11月,缅甸政府军开始对“金三角”大毒枭坤沙领导的蒙泰武装发起攻势,军方所倚重的主要作战力量便是对“金三角”和当地武装了如指掌的鲍有祥。1995年12月18日,坤沙率近万名蒙泰军武装向鲍有祥投降。至此,鲍有祥得到了坤沙原有的所有地盘,控制区面积扩大70%,成为“金三角”名副其实的“新霸主”。
更加兵强马壮的鲍有祥,面临一个新的烦恼:怎么才能养活众多人马?佤邦的前景何在?
鲍有祥首先想到的就是“走老路”――种罂粟,以毒养军。按国际禁毒机构的说法,从1996年起,“金三角”地区的毒品数量非但没有因坤沙集团的覆灭而减少,反而不断增加,佤邦一度占据“金三角”60%以上的毒品产量。鲍有祥坦承:“我们这个地区老百姓是靠种大烟为生的,税收的10%来自大烟。以毒养军是公开的秘密,也是为了生存。”此外,佤邦还出现了一种新的毒品种类――冰毒。一时间,“金三角新毒王”的帽子理所当然地扣到了鲍有祥的头上。
伴着这个名头而来的是天文数字般的财富。鲍有祥掌控着缅甸航空公司的全部股权,拥有投资额高达6亿美元的缅甸移动公司的最大股权。他旗下的缅甸五月花集团,仅下属企业就包括缅甸最大的银行和珠宝公司、贸易公司。靠种毒、贩毒暴富后的鲍有祥,还头顶“暴君”、“滥杀无辜”和“独裁专政”的骂名。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00年的一天,缅甸总理突然接到鲍有祥打来的电话:“如果到2005年,你还能在我这里发现一株罂粟的话,我愿意人头落地!”
鲍有祥说到做到。他不但以极严厉的手段打击罂粟种植,还将暗中支持罂粟种植的弟弟撤职,将侄子送进了监狱!
2005年年底,联合国缉毒机构在对佤邦进行了多次抽查与考察之后确认,大规模种植罂粟的现象在佤邦不复存在。鲍有祥也公开宣布:“在这块3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发现了一些人偷种的10多亩罂粟,已经全部铲除。最近,中国云南省派来的缉毒警察到我们这里复查,没有发现一株罂粟。”
在佤邦2009年举行的阅兵仪式上,鲍有祥再度强调说:“1990年,我们制定了一个15至20年的禁烟计划,这个禁烟令是我们自己的想法,没有外部压力。2006年6月26日,我向国际社会正式宣布,佤邦不再有大烟了。”
禁烟之后,佤邦如何发展,成为鲍有祥的头号难题。
他感慨地说:“罂粟种植在‘金三角’存在了100多年,现在终于实现禁种了,的确不容易,困难很多。希望国际社会能给予我们更多帮助,用5到7年共同克服这个困难,最起码不要让我们的百姓因为禁烟而饿肚子。以前老百姓病了就吸大烟,现在病了连大烟也没得吸了。衣服、大米、医药以及农业技术等都是我们急需的。”
鲍有祥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中国。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中国政府和企业共投资5亿元人民币,并提供大量技术支援力量,帮助“金三角”地区发展替代植物,昔日的40万亩罂粟地已变成了稻田和橡胶园。鲍有祥说:“佤邦南北两地只要是有成片的替代植物,无论是种水果或其他经济林木,几乎都由中国人来做技术指导。”
禁种之后,鲍有祥的理想是把“毒品的金三角”变成“旅游的金三角”、“经济的金三角”,甚至是“梦想的乌托邦”。
鲍有祥也承认存在的问题:“多数佤邦人很快乐,但一些农村地区还不行,因为种橡胶、水果不像种大烟那么来钱,于是一些烟农迁到佤邦之外的周边地区重操旧业,这意味着离真正的无毒还很远。” (摘自《环球人物》)
题头照片:鲍有祥接受凤凰网采访。
相关热词搜索:禁毒 先锋 金三 “金三角”毒王变禁毒先锋 金三角大毒枭 毒品王国金三角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