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基巧答记者的语言艺术]朱答记者问pdf 下载

发布时间:2020-02-28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时下中国,官话、套话、狠话、假话、大话、空话等流弊频仍。但是,我们从《朱?基答记者问》一书中,却能看到这位曾经的大国总理直抒胸臆、化繁为简的语言风格。读这本457页的书,感受尤深的是朱?基“志深而喻切,因事以陈辞”透出的智慧、人格以及纵横捭阖的驾驭能力,给人启迪良多。
  
  举重若轻任风云
  1993年5月6日下午,时任副总理的朱?基在中南海紫光阁就中国经济问题,接受德国《商报》驻北京记者彼得?柴德立兹采访。采访伊始,柴德立兹就抛出一个“敏感”问题:“有传闻称李鹏总理因心脏病突发住院……请你谈谈对李鹏先生健康状况的看法。”在西方,领导人的健康问题,属于相当敏感和机密的话题,它时常牵系着公众的神经和国际社会的目光。这种问题,看似简单,要回答得体和恰到好处则难。
  朱?基回答说:“谢谢你的关心。我可以告诉你,李鹏总理正在康复。事实上,我几乎与他同时得了感冒。可能是因为最近北京天气变化太大,忽冷忽热的。如果医生建议我休息,我也很乐意,但是我还得坐在这里接受这次采访……”
  朱?基很“生活”地解决了这个“敏感点”,回答到位而得体。既没回避,正面地予以了解答,巧妙地“以正视听”;也没咄咄逼人地指责对方“别有用心”之类。他把自己放进去,以己说事,化繁为简,令人信服。
  在今天传媒政治时代,领导者的业余生活和私人空间,也是公共关注的一部分。人们关注他们的业余兴趣爱好是很自然的。每当被问及这方面问题,朱?基总是坦诚解答,消除了中国领导人某种“神秘”感。2000年6月21日,朱?基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就中西双边关系等问题,接受西班牙埃菲社社长米格尔?安赫尔?贡萨洛的采访。贡萨洛问:“作为总理,你很忙,但想必也有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在这些时间里,你做什么?你有孙子、外孙吗?我们都知道你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也知道你过去打网球,现在还打吗?”
  “我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睡觉的时间都不充足,根本没有时间从事体育运动和文娱活动。”朱?基回答说,“几年以前,我偶尔还打打网球,现在没有时间了。平时我就是在自己的院子里散步、转圈。院子太小,转起圈来头晕,但我必须保证每天散步一个小时。我爱好文学,也爱好音乐,但现在既没有时间读小说,也没有时间听音乐。所以,我的生活很简单。”贡萨洛追问,散步时,是不是会考虑“经济问题”或“反腐败问题”?朱?基表示:“许多工作中的问题都萦绕在我的脑际,包括反腐败问题,也包括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为了让脑子休息一下,我近两年发明了一个办法,就是与我的夫人散步时,一起背诵过去所念过的中国古诗。最近我们在背《长恨歌》,描写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现在可以全部背下来了。”
  这个回答,很翔实、很具体。他把自己作为国家总理的工作、生活和个人爱好,娓娓道来,朴实无华。而散步时,背诵古诗的“办法”,使人们看到一名总理在繁忙工作之余,保持着的一份诗意。《长恨歌》中,“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诗句,亦勾起人们对美好情感的感怀。
  
  不畏浮云遮望眼
  2000年10月12日至17日,朱?基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访问前夕,在中南海接受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曾任日本经济企划厅长官的宫崎勇和日本广播协会(NHK)主持人国谷裕子的采访。
  日本广播协会主持人国谷裕子,向朱?基作了这样一个意味深长的“假设”:如果改革开放的设计师邓小平现在这里,你觉得他会称赞你吗?这个问题,其实亦暗含玄机――它蕴含着过去的某段经历和现在的个人自我评价。但对一名襟怀坦白的领导人来说,此等“问题”,有何难哉?朱?基直面回答:“按照他的性格,也许会批评我,认为我做得不够。”当国谷裕子追问是指改革的速度,还是指人们的意识的转变还不够时,朱?基说:“他要批评我的就是你刚才讲的那两个方面。原因在于,他总是希望搞得快一点。”这个回答,不仅在于表明了谦逊求实的态度,更在于表明了这样一个重要意愿,那就是“改革的速度”和“人们的意识的转变”的步伐,还应该“搞得快一点”,应进一步加快和推进。
  语言的根基,在于内在的思想境界和胸襟学识。如果胸有丘壑,就能站在高的界面上审时度势,收放自如,犹如庖丁解牛,“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在这次日本访问中,朱?基在东京接受东京广播公司(TBS)采访,并在该台与100名日本民众举行电视对谈。TBS新闻节目主持人筑紫哲也提的问题很尖锐:“总理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被人威胁。据说,你有过四次险遭暗杀的经历,祖先的坟墓也被炸了,你自己也说过走在‘地雷阵’上,听说还准备了棺材,要与恶人一起下地狱。是吗?”
  朱?基回答非常坦诚。他说:“关于我有种种传闻,或者说传奇。我知道目前为止,至少有11本关于我的书,我没有时间去看。它们究竟说了一些什么,我不知道,我也不想去看这些东西。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不值得一谈。”筑紫哲也紧追不舍:“你认为自己踩了‘地雷阵’吗?”朱?基说:“我在就任总理的时候,曾在记者招待会上面讲过这样的话:‘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我没有说我已经踩在‘地雷’上,没有。这是表示一种决心。”这个回答,“幽而验乎明,远而验乎近”,十分得体而无懈可击。
  
  胸有气象语自新
  在日本访问中,一名女大学生问:“听说中国人都喜欢唱歌。总理最喜欢什么歌?能不能唱一段?”回答这样问题的“技术分寸”在于:作为国家领导人,过于具体地回答“喜欢”什么歌,既无必要,亦未必恰当。朱?基巧妙地回答说:“我最喜欢的是中国国歌。如果我现在唱的话,你们都得站立,我想我还是不唱了。”这个机敏回答,既合乎一国总理的身份,又诙谐幽默;既回应了个人爱好,还恰到好处地“讲政治”。
  所谓“功夫在诗外”,领导者语言艺术之底蕴,不在语言本身,而在于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学识、心胸、诚心等方面。只有胸中气象万千,说话才能渊源有自,多有芳华。
  “准备好100口棺材,99口装贪官,还有一口装我自己。”这是朱?基当年流传一时的名句,显示了“抬棺决战”之治贪信念。这种话,岂是“技巧”两字所能涵盖的?如果没有正义感、公仆心,没有思想境界和坦荡胸怀,会有这般掷地有声的话语?
  
  (摘自《决策》2009年第21期,有删节)

相关热词搜索:记者 语言 艺术 朱?基巧答记者的语言艺术 朱锫基答中外记者视频 朱铬基记者会2002视频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