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读后感_报纸新闻编辑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要】本文从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入手,提出培养报纸新闻编辑的批判性思维有助于他们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优化新闻品相,追求差异发展,提升报纸核心竞争力,并阐述了培养报纸新闻编辑的批判性思维的方法。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新闻编辑 报纸
  
  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下,报纸如何提高新闻产品质量,满足读者需要、市场需求,尤为重要。
  批判性思维是英语Critical Thinking的直译,是指那种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思维方式。新闻编辑活动是报纸出版的核心环节之一,为参与并应对当下媒体竞争,报纸新闻编辑不仅要在新闻编辑活动中体现出学习和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更要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并以此为基础,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优化新闻品相,追求差异发展,以提升报纸核心竞争力。
  一、新闻编辑主体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概念源于西方。1962年,随着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奠基者罗伯特?恩尼斯(Robert H. Ennis)在《哈佛教育评论》上发表了《什么是批判性思维》一文,“批判性思维”这个术语在教育界流行起来,并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成为西方教育改革的核心,其影响力遍及北美和欧洲。在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MBA、MPA 入学考试兴起,“批判性思维”才引起学者的注意。
  “批判性思维”是一个内涵丰富且不断变化的概念,基于不同的应用领域和研究者不同的学术背景,多年来一直没有形成一个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目前,国内一种综合性较强的定义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以批判性精神为基础的,对思维的对象所包含的判断和论证进行解释、分析、评估、推理、说明和自我规范的综合认知能力”①。批判性思维技能被概括为八种:(1)抓住中心思想和议题;(2)判断证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判断推理的质量和逻辑一致性;(4)察觉出那些已经明说或未加明说的偏见、立场、意图、假设以及观点;(5)从多种角度考察合理性;(6)在更大的背景中检验适用性;(7)评定事物的价值和意义;(8)预测可能的后果等②。批判精神包含六大要素(1)独立自主;(2)充满自信;(3)乐于思考;(4)不迷信权威;(5)头脑开放;(6)尊重他人③。
  新闻编辑活动是报纸生产的核心环节,是新闻编辑主体在自身已有的智能结构和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和报社的编辑方针,所进行的选题、策划、组稿、审稿、加工等活动。作为一个完整的新闻加工过程,新闻编辑活动是实现新闻增值或价值最大化的关键步骤,而批判性思维,正是优秀的新闻编辑主体的核心能力之一。
  笔者认为,新闻编辑主体的批判性思维是指新闻编辑以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批判性精神为基础,带着能动的、独立的、审慎的、批判的眼光对新闻初级产品(包括策划创意、文稿、图片等)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判,并提出合理的建设性意见或进行再创造的思维活动。新闻编辑主体的批判性思维在新闻编辑活动中应用广泛,作用巨大。
  二、新闻编辑主体批判性思维的应用
  在新闻编辑活动中,新闻编辑主体批判性思维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新闻判断力
  目前,报纸新闻编辑的工作对象,主要是来自记者、通迅员及互联网的新闻初级产品。通过审读、研究、分析,对这些新闻半成品进行快速甄别,并作出最恰当合理的加工,合成版面,是新闻编辑最基本的工作。在此过程中,新闻编辑只有在批判性思维的支撑下,才有可能出色完成包括真实性判断、重要性判断、合法性判断等在内的一系列判断。
  一方面,由于媒介竞争加剧,记者及通讯员面临极大的压力,为抢发稿、争时效,往往忽略扎实采访;在对一些突发事件、热点事件的报道中,热衷于制造轰动效应,而放松了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在舆论监督报道中,不是“用事实说话”,而是逞口舌之快带着情绪乱说话。这些都对新闻编辑主体的判断力构成考验。另一方面,互联网信息繁杂真伪难辨,也给编辑判断带来了极大的难度。面对这些难题,新闻编辑主体如果能坚持批判性思维范式,无疑有助于各类新闻半成品各得其所。
  2、开掘新闻深度
  深度报道是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揭示其实质意义和发展趋势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做好深度报道,是纸质媒体发挥优势,扩大社会影响,提升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日常的新闻编辑活动中,新闻编辑主体发挥批判性思维优势,有利于在动态新闻中,开掘出深度报道线索。
  2007年,《皖江晚报》所在城市安徽马鞍山市有关部门,与某知名食品企业联手开展向生活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赠送早餐车活动。记者在来稿中称,早餐车装备精良,早餐由企业配送,每天只要工作两小时,每月可轻松收入2000余元,可是,这样的好事,下岗失业人员就是不领情。记者由此断定,当地下岗失业人员“就业观念落后陈旧”。编辑在看过这篇稿件后,认为稿件结论证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存在问题,且隐含偏见。记者根据编辑提出的建议继续深入采访,最终获得了完整的真相:原来,指定的早餐销售点都比较偏僻,早餐品牌虽然知名度很高,但价格偏贵且与当地人口味有差异,这些导致早餐销售量不是预想的那么高。此外,早餐车的存放还要支付不少费用。有下岗失业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声称辛辛苦苦一个月,跟在家拿低保差不多。记者根据调查的结果重新写稿,呼吁有关部门“好事要办好”,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
  3、拓宽策划思路
  策划是新闻编辑根据市场需求与读者需要,对传播内容和表现形式进行的谋划,这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新闻编辑主体文化背景、想象力、思想深度的综合体现。在新闻策划的过程中,批判性思维范式的应用,有利于拓宽思路,在选题视角、时机选择、呈现方式等方面做出精准安排。
  就时机选择而言,同一个策划选题在不同的时间推出,会产生不同的新闻效应。例如,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晚报》立刻把推出“潮涌皖江”特刊提上议事日程,但经过多种角度考察合理性,我们认为,如果即时就展开报道,最多只能用材料代替新闻表达,或者做些高端访谈,而这样硬作文章,很难在读者中引起共鸣。于是把“潮涌皖江”特刊推出节点选在7月16日,因为,其一,20年前――即1990年的7月16日和18日,《人民日报》分别在海外版和国内版头条位置刊登《抓住机遇 开发皖江 呼应浦东》一文,在安徽引起巨大反响,那是有文字记载的皖江开发开放的起点,在那一天推出特刊,更有历史感;其二,在期间的几个月内,省内相关城市会推出一系列关于示范区建设的举措,这会让特刊更丰满、立体。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非常正确的。
  4、催生新闻创新
  对新闻编辑而言,创新是指通过对现有新闻素材的观察、分析、综合、推理、想象,突破原有知识范畴和思维定势, 从中发现新价值,创造新产品、新形式的过程。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新闻编辑主体在编辑活动中的批判性思维常常催生创新之举,让报纸亮点频现。
  2008年8月24日,北京奥运会闭幕。当晚,本报编辑在策划次日头版版面时,对本地市场其他各家报纸第二天头版版面进行了预测,觉得很多报纸都会以闭幕式图片作为主打,渲染欢乐气氛。于是,本报另辟蹊径,决定次日头版整版只发一幅卷轴卷起的图片,配以“长卷已掩,难说再见”的主标题。第二天,报纸出街,本报头版以其清新亮丽、意味深长获得读者和同行的广泛好评,同时,有效地实现了与同城媒体的差异化竞争。
  三、新闻编辑主体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批判性思维培养包括两方面内容: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批判性思维者的人格特质。批判性思维训练相应包括两个取向:一是技能取向;二是意识取向。在报社内部,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新闻编辑主体的批判性思维。
  1、优化新闻编辑知识结构
  广博的知识存储、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新闻编辑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基础。《皖江晚报》鼓励新闻编辑人员不断拓宽知识面,同时在自己的本专业上下功夫,做学者型编辑。报社出台了许多具体措施落实推进编辑人员的继续教育,对编辑人员改善现有的知识结构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2、倡导编前会头脑风暴
  开好每天的编前会是培养新闻编辑批判性思维的另一个有效途径。《皖江晚报》鼓励新闻编辑人员在编前会上各抒己见,以激发批判性思维,催生尽可能多的观点,并通过群体参与达到更高的创造性协同水平。
  3、在评报中引入批评内容
  此外,皖江晚报还在经常在评报会上,引入批评内容,把自己的报纸和同城其他报纸放在一起,对稿件内容、策划水平、版面设计、编校质量、社会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分析几家报纸就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处理手法,提高新闻编辑的批判能力。
  4、营造良好的交流环境
  《皖江晚报》倡导厚德务实的价值观,刻意培育健康的团队文化,主张“学会同他人交流”,不仅仅为了互相了解,更为了消除偏见。倡导具有开放性的批判性思考,既要敢于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又善于倾听和采纳别人不同的意见,在良好的交流过程中使批判性思维得到提高和深化。
  
  参考文献
  ①张晓芒,《批判性思维及其精神》[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6)64―69
  ②Dembo,M.H.Apply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y (5th). NewYork& London:Longman,1994
  ③刘儒德,《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1月第12卷第1期
  (作者单位:皖江晚报社)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批判性 报纸 思维 报纸新闻编辑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及应用 批判性思维培养 培养批判性思维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