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视觉盛宴下不可忽视的隐忧】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要】动漫以其夸张的人物设计、超越现实的表现手法,成为视觉传播的重要形式,备受少年儿童的喜爱。但动漫给儿童呈现视觉盛宴的同时,其对少年儿童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对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动漫 少年儿童 媒介素养
一、读图时代的新宠――动漫
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当代人便利、快捷地获取信息提供了保障。人们在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媒体的激烈竞争所生产出的越来越多的新闻信息的双重作用下,“快餐化”成为人们的阅读模式,即花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相对较多的信息。电视、电影、视频等电子媒体的表意形式以视觉形象和声音符号为主,相对文字阅读而言,视觉形象语言的表意更直观、清楚,人们不用调动太多的感官。读图,越来越成为当代人获取信息的首选方式。“当今我们对社会信息的获得,60%到70%的方式是图像的方式。”①动漫作为一种视觉传播形式,已成为读图时代的“新宠”。“动漫是以动画和漫画为主体内容的图形、图像、声像作品以及与此相关的衍生产品的统称。”②无论是动漫书籍还是动漫影视,都是以视觉形象为主导、以塑造动漫人物、场景为内容的传播形式,其超越现实、夸张的人物造型设计能够带给人全新的心理体验,也备受少年儿童的青睐。
1、动漫图像的“能指”与“所指”的一致性
动漫的主要表意方式是图像、画面,文字只是辅助画面更直白、清晰表达画面所承载意义的工具,不再占据主导地位。甚至在有的动漫作品中,文字只是作为动漫人物发出的声音的象声词来使用。动漫其象征性的“能指”与实际表达的“所指”具有一致性。动漫可以通过画面来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其所表达的思想、文化内涵也通过一幅幅画面来承载。动漫的主要受众群体是少年儿童,动漫以图像为主的表意方式不需要具备文字阅读能力,这为少年儿童接触动漫提供了条件。同时,以图像为主要表意方式的动漫可以超越国度、民族、语言、风俗习惯、地域的限制,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2、动漫图像是超越现实社会的“幻觉呈现”
凭借技术手段的支持,动漫图像除了再现现实生活的某些场景外,还可以创造现实生活中完全不存在的“想象空间”,“动漫作品通常以假定性叙事情境和夸张写意的人物造型演绎现实社会中缺失的‘梦幻王国’和‘理想神话’,谱写穿越时空的英雄传奇,营造美轮美奂的‘海市蜃楼’。”③。曾风靡中国,备受青少年儿童喜爱的《圣斗士星矢》《变形金刚》《奥特曼》等动漫作品所展现的就是超越现实世界的人物关系和场景。少年儿童处在一个爱幻想、喜欢新奇事物的天真烂漫的年代,动漫能够为他们呈现一个个超越现实世界的幻象空间,带给他们新鲜感和趣味性。动漫也可以成为少年儿童之间交流的话题,它正深刻地影响着儿童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购买动漫衍生品及“cosplay”式的行为艺术成为他们表达对动漫狂热追求的方式。
二、视觉盛宴之下不可忽视的隐忧
动漫所呈现的异彩纷呈的世界给少年儿童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伴随它而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1、对“正义暴力”的曲解
曾在央视热播的动画片《蓝猫虹兔七侠传》在众多家长们的呼吁下停播。原因是家长们发现自己的孩子因观看了这部动画片后“满嘴的打打杀杀”,担心孩子会因此出现“暴力倾向”。在日本动画片《奥特曼》中,奥特曼们为了保卫地球的和平,坚持公理和正义,凭借自己的绝技一次次打败形形色色的怪兽。在动画片中,使用正义暴力消灭邪恶势力无可厚非,现实世界中也是如此,但动画片的视觉冲击拉近了儿童和其中人物的距离,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难以分辨是真实世界还是虚拟空间,这加剧了动漫中“正义暴力”元素对儿童心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少年儿童正处在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其辨别能力和批判能力尚待培养,他们对“正义暴力”,即在何种情况下可以使用暴力无法作出正确判断。儿童社会化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模仿。“儿童通过观察媒介内容,与其中某些角色或行为产生认同,并意识到在某些情景下模仿后有有益效果,那么,当这种行为出现时,儿童会发生模仿行为,这种模仿行为可通过媒介不断强化形成长期行为。”④在长期接触动漫并浸润其中时,一旦对其中的人物或其行为产生认同,比如对“正义暴力”行为的认同,就会由此产生模仿行为,施行他们眼中的“正义暴力”。这种对正义暴力的曲解,正是家长们担心孩子会形成暴力倾向的根源。
2、读图易形成“平面”思维模式
动漫的传播方式以图像为主。文字承载的信息需要理解然后再还原其意义,而图像承载的信息直观地呈现在眼前,不需要调动更多的感官就可以理解并接受其中的意义,这与前者的主动介入相比是一种被动获取信息的方式。这使得许多少年儿童单纯地沉浸在动漫所带来的感官享受中,丧失了对动漫所传播的内容及价值观进行批判性接受的能力。
同时,动漫浅显的表意形式使儿童能够轻松地接受图像传播,丧失了文字传播对个人思维的“立体”塑造。文字传播赋予人无限的想象,更赋予理性,给人以思考空间,而动漫的表意形式更偏重于感性,使观看者满足于视觉的刺激体验而放弃了思考。
3、对“他文化”的向往
与美国、日本等动漫大国相比,尽管国产动漫作品不乏如《大闹天宫》、《黑猫警长》、《舒克和贝塔》等优秀作品,但是从整体上看,“中国国动漫产业没有与时俱进,对这个时代新的精神风貌很少进行展现,这无疑会影响人们观看的兴趣”。⑤我国国产动漫作品不超过刊播总量的30%,而且国产动漫商业化程度偏低,说教色彩浓厚等也是其丧失竞争优势的原因。动漫作为一种传播形式,其从主题到内容情节、人物设计等,无一不体现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美国的动漫推崇个人英雄主义,擅长让弱者取胜,并注重在其中注入快乐元素。《猫和老鼠》中尽管故事情节的设置是小老鼠杰瑞总是要千方百计地逃脱一心要用它做美食的汤姆的追赶和陷阱,但其总能化险为夷,最终获得胜利。日本人做事一丝不苟的风格则通过动画人物、情节的设计而展现出来。《美少女战士》中每一位美少女战士都有各自的背景资料,细致到喜欢读的书、吃的食物等等。美日动漫,因其图像传播,降低了其他民族接受其内容的门槛,但是文化背景的不同很可能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儿童在接触这些动漫作品时,也在潜移默化地被承载在其中的民族文化元素所感染、吸引。喜爱这些动漫的儿童在享受异域文化所带来的新鲜感的同时,自然会产生对这些动漫产地的向往之情,甚至盲目地认为“外国的东西就是比中国的好”的想法。“哈韩族”、“哈日族”正是盲目崇拜他国文化的代表。
4、“脸谱化”的认知模式
儿童对社会的认知判断尚处于形成阶段,动漫人物的“脸谱化”,对其判断是非的误导作用也不容忽视:许多动漫作品由于情节的需要和图像感性的表现方式,常常运用夸张的写意手法来塑造动漫的人物形象,正面的角色一般都是高大威猛,五官端正,义正词严;相比之下,一些反面角色常常是奇形怪状,贼眉鼠眼,阴阳怪气。如黑猫警长和“一只耳”、辛巴和木法沙、奥特曼和怪兽。然而,这种虚拟世界黑白分明的“两分法”对善恶的判断方式在现实世界中并不适用。现实世界中的善恶远非仅凭相貌就能决定的。加之儿童尤其是低龄儿童常常不能判断动漫所营造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别,长此以往,儿童将从动漫中习得的价值观标准作用于现实世界,形成判断是非好恶的“刻板成见”,不利于他们对现实社会的正确认知。
三、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
动漫对少年儿童的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而儿童接触动漫的主要载体是电子媒介。因此,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尤其是针对图像认知的电子媒介素养教育问题亟需解决。首先应该帮助儿童了解电子媒介的传播特点,动漫的制作过程等等。使其能够正确认识动漫所呈现的虚拟空间,正确对待出自动漫创意的虚构场景和人物。这是其素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其次,正确地引导儿童观看动漫,避免其过多接触动漫而沉迷其中,更重要是使他们形成对动漫的批判性接受,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需要家庭、学校以及传媒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①朱雯,《“读图时代”与传播》,
http://www.省略
②③乔宏 等:《动漫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11
④刘晓红、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256
⑤段京肃、杜骏飞:《媒介素养导论》[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253
(作者:均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隐忧 盛宴 不可忽视 动漫:视觉盛宴下不可忽视的隐忧 青娱乐极品视觉盛宴动漫 视觉盛宴下不可忽视的隐忧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