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日记
发布时间:2017-02-10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作家日记篇一:2013作文
大地行者
上帝死了!传统形而上学崩塌了!大地上的蝼蚁
失去了束缚,“一切皆虚妄,一切皆允许!”每个人都浮
游在原有价值引力之外。“瞧!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
杰作!万物的灵长!宇宙的主宰!”但隐藏这逻辑中的乐
观终将散去,虚无主义再次垄断了所有的头脑,每个人
都显得无依无附,显而易见,这样的“自由”并非人类所
能承受。人,终究是大地行者,脚踏实地才是人,无所
依附,终使人惊恐。
让一切价值被重新估量,尼采言到,重建核心价
值,重立信仰,将人类道德重新收扰到规则之内为历代
智者所探讨。诚然,这是个让人狼狈不已的问题,但不
妨先由其害出发来看看。
“假如上帝不存在了,我严谨的生活又有什么意
义?”在陀斯陀耶夫斯基的笔下,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
老大德米拉里如是说。当每个人更飘浮、更虚无之时,
每个人都会如此发问,而这所导致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
的,即社会道德沦丧。
陀氏笔下的老卡拉马佐夫正是如此,以至其二子伊
凡说:“我们的父亲是只猪猡,但他的想法是正确。”最
终老卡拉马佐夫被私生子所杀而伊凡纠结于一切可做逻
辑的传播而认罪。伦理,遭到了践踏。
伦理的破灭会导致什么?这不妨从陀氏的另一本
书——《群魔》来看,基里洛甫,他的自杀是建立在完
整的逻辑下的。陀氏在《作家日记》写到,基里洛甫作
为一名曾经的信徒,在面对信仰破灭而准备殉道,终几
经波折而为成为“上帝”而死,加缪在《西绪福斯的神
话》中写:“他的死是对他在形而上方面受到的侮辱而
死。”诚如是,则相对人类种群而言,终将促使一种求
死的意志,一种出于“利已主(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摘:作家日记)义”的“狂热自我毁灭”。
综上之言,倘若核心价值失去引力,就同巴吉霍特
所言,处在异境的人,开始会屈从而后忧郁、生病,最
后则是死亡。那么人如何扎根大地?陀氏借佐西玛长老
给予答案:“要坚信我们与另一个世界。上天有着血肉
联系。”这样的答案充满宗教神秘主义色彩,但至少提
供了一个方向,即坚信与大地的联系。
周国平说,人可以不信神,但必须信仰神圣。这话
是没错的,神圣是一种精神支柱。而物质上,史怀泽所
言敬畏自然可取之。如此,人才是有根的,才如查拉图
斯特拉所言之超人,更如其所呼:“超人!只有超人才
是大地的意义!”我等,皆为大地行者矣。
编号:02一类上总分:69分25+24+20=69
我愿为七月流火,荧荧而熄
红尘浊世,万象明灭,世间的激流是这样挟千钧
之力呼啸喷涌,以致于人们执着于扎根。
有人说,在这混凝土美学泛滥的冰冷城市,树是
最后的温情。于是,感觉到了世事之无常的人们、被
城市的冰冷刺激了的人们,转而学着如树一般迷恋物
质土壤,于是,对房子、车子、存款的狂热,对金钱
的膜拜掠夺了那树生长的最后一丝氧气。
在市场经济盛行的今天,人们因意识到了自己这
流星一般无依无附的孤独,于是物质仿佛有不可抗力
一般,人们以为“成家立业”便是“安居”,以为幸福便
是肉体的无忧。人们如愿以偿的被物质的锁链缠绕,
害怕一切改变,宁愿安稳的等死。
然而,卡夫卡曾一针见血的刺破这些自欺欺人的
幻想,他说:“人们惧怕自由和责任,所以宁愿住在
自铸的樊笼里”。难道不是吗?有多少人用工作、家
庭、事业为自己的根,只是这根在黑暗的地下交织成
囚禁他内心真实自己的牢狱。
就如丘吉尔所说,伟大的代价是责任。而伟大的
人必是一个自由的人。自由意味着为自己的灵魂负
责,直面内心血淋淋的空洞。自由意味着解下物质的
角质,用赤裸的灵魂前行。自由意味着勇气,艾略特
曾在荒原低泣,“那一个果决转身的力量,是一辈子
都无法偿还的,”但这是我们一生的意义所在。
如今正值社会结构剧变,无数人的价值观念被现
实揉碎重组。社会观念的震荡使人们失去重心,茫然
于遍地黄金的荒野,于是他们便用忙碌来掩盖迷茫。
可是,物质与精神终无法兑换,妄想用丰裕的物
质填补心灵的大洞必然要面临尺寸不合的尴尬。依赖
于物质如同树的伪根,粗壮的树干与繁茂的树枝终究
来源于精神的甘泉的浇灌滋养。
所以,我愿做一个在云端跳舞的人,纵是寒风刺
骨,我也不愿伏于污浊的泥沼。我愿做七月流火,发
出荧荧之光,纵是一闪而逝,灵魂的充盈才是人生的
意义所在。
所以,我愿做一颗流星,而不愿做置身于黑暗的
树根,我向往真正的自由,而不是在冰冷宇宙中游
荡。
我期待出现一篇没有一个事例的议论文。
——余岱宗
逻辑思维是议论文写作的灵魂,只有推理逻辑性强的议论文才能在今后的高考中获得高分。 ——钟 斌
编号:06 一类中63分 23+23+18=63分
扎进地层的树根
莫泊桑曾说过:“现实,是我一切灵感的源泉,脱
离了这片土地,我的文字便枯萎。”可见,深深扎根于
现实的土壤中,对人的成功意义非凡。
当地球失去了重力,原本上地球表面的我们,只
能在空间中漫无目的漂游,无所作为。而深扎地层的
树根依旧蓬勃的生长。深深扎进地层,对树根很重
要。深深扎入现实,对人也很重要。
现实的土壤能给予我们充足的养料。无数人,无
数事都在现实中翻滚着,而我们可以从中吸收到任何
我们需要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每每当人们向他
问到他创作的源泉时,他都会指向他那种满红高梁的
故乡。当人们惊讶于他天马行空的想象时,他总会把
那一切归因于现实生活的孕育。“艺术来源生活”正是
这个道理。是扎根现实,让莫言有了丰富的题材,是
扎根现实,让莫言想象的飞机有了起飞的跑道。
现实不仅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对科学世
界中真理的探索指明了道路。达尔文年轻时,曾相信
物种神创论,认为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是可笑的。可当
他可随船队出海,当现实的土壤呈现给他一份份化石
时,他发现了自然选择学说这一真理。一个科学家,
在家中天马行空苦思冥想是永远得不出正确结论的。
只有立足于实际,扎根于现实,才能捉住真理。
纵使自己已然功成,但仍要做一段树根,深深扎
进现实的地层中。刘德华在拍摄电影《盲探》时,仍
前往盲人中心观察,已身为金马影帝的他,完全可以
坐在屋中表演。可立足这扎根实际的观察,让他意识
到,盲人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每个盲人都在不断的
被暗示自己看得见。领会到了这层要领,刘德华的盲
探慢慢摸进人们的心里。
扎根现实,并不是要放弃想象的自由,只是让那
自由有所依赖,就仿佛系着线的风筝,飞累了,还是
可以收回的。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中飘行,带给人们
只是眨眼间的惊艳。而同在宇宙中但受地球引力牵引
的月球,永恒的围绕在地球旁,从古至今,都是美丽
的代言。一个树根,扎进地层越深是为了那长出参天
树冠的将来。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对基础知识的注重和对实际
情况的考虑,才能让成功离得更近。
自由无比美妙,但树根更为可靠,让我们变成一
段树根,深扎现实的土层中,让人们看到自己参天的
树冠。
思维是议论文的生命,议论文从审题、立论、谋篇、布局、结尾,以及整个行文中,处处都要运用思维方法。好的议论文应既有思想的深度又有思维的宽度,中档的议论文有思维的线性发展而缺乏开阔感和灵动感,下等的议论文思维没有延伸或者断裂为几个片
段。
议论文如何在“论证”过程演绎推进,一线的师生对这个问题仍重视不够,具体体现就是:一篇800多字的文章,基本就在一个层面上展开讨论,这种“同层面绕来绕去”的情况实际是受前几年“文化散文”的影响。把随意一篇满分作文的某两个中间段对调位置,读起来居然还是“通顺”的——因为缺乏逻辑,所以无所谓层次、无所谓结构——这也是现在中学生写议论文最可怕的恶俗习惯,甚至每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这种问题也屡见不鲜。我把它称为无逻辑无层次无灵魂的高考议论文。
——钟斌
2014年福建高考作文优卷
【福建省2014年高考作文题原题】
“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根据这句话,写一篇话题作文,不少于800字
【作文优卷1】69分
巉岩何足惧
面对空谷,有人畏于悬崖峭壁而摇头退缩,也有人于天堑中看到攀援之途,并决然而上,创造出“不可能”的奇迹。
如果说空谷是社会发展中的种种困难,身为时代的一份子,我们绝不能存畏难心理,而应勇于找寻或创造出由天堑走向坦途的桥梁。鲁迅曾经在文章中盛赞:“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而今,同样处在改革发展大潮中的我们,也应以此为志,勇攀巉岩。
但放眼望之,改革发展之路确实遭遇了空谷般的瓶颈期,贫富差距日渐加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发展的阵痛刺激着每个人的肌肤和骨骼,此时此刻,理应有人站出来勇敢发声,为种种不公平的现象痛心疾首,匡扶正义,痛陈时弊。但我们所见到的,却是知识界的集体失声,是整个社会面对峭壁的恐慌和迷茫。
因此,在面对种种问题时,我们应做那种修栈筑桥的先行者。萨义德在《知识分子论》中说:“知识分子的公共角色是旁观者,是搅扰现状的人。”现状就是空谷的悬崖。当大多数人“畏途巉岩不可攀”时,寻求栈道桥梁的正是这些“搅扰现状”的人。康有为公车上书,吹响变法的号角;北京学生挥起五四大旗,革新思想传遍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孟心忧天下;传承而下,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正气表白。在欧洲,有伏尔泰为卡拉冤案奔波劳碌,有左拉为德雷福斯案愤怒控
诉……面对体制与社会的悬崖峭壁,这些富有智慧的勇者并不畏惧,而是勇敢地呼号控诉,最终以平坦的通途粉碎峭壁的阻挡,为世人送去崭新的阳光。
正如萨特所言:“是知识分子,就应当为一切未能挽回的事实负责。”当今的我们也应有这样心怀天下,破旧革新的勇气和魄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心怀信念,只有相信每座悬崖必有破除它、征服它的栈道,才能真正找到破除困难的方法。倘若心存犹豫,便遑论拯救。其次应勇于发现问题,并面对空谷敢于发声。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的:“行动才是寻得栈道的必由之路。”再者,要保持陈寅恪先生所说的“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唯有人格独立,
作家日记篇二:《自由作家》观后感
电影背后的人性纠葛
——观《自由作家》有感
摘要:电影存在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在于启发人们对人性的思考,作为一部好电影,《自由作家》所涉及到的种族歧视问题,教育问题等问题背后,都隐藏着诸多人性的纠葛。在观看影片的同时,能敏感的捕捉到其背后对于人性的体现,并据此进行思考和分析,这样才能体现一部电影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电影 人性 排斥 接纳 教育 价值
一,电影的价值
19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将活动的物体用摄影机拍摄到胶片上,再用放映机将这些画面投射到荧屏上,于是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就诞生了。到20世纪末的一百年间,电影已经逐渐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消遣和娱乐的重要选择,也因此具有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于是乎,电影的作者开始以各种各样的方法吸引我们的视线,华丽的动作场面,新奇的科幻想象,唯美的爱情故事,或者是搞笑的喜剧元素,各种绳索将我们与电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观众在看电影时所经验到的几近真实的情境,绝对比阅读小说、观赏喜剧或欣赏人像画为甚,电影带给观众的是一种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过程(很少人会对看电影感到厌烦),电影很容易就挑起观众的认同感。”1 这是我们喜欢电影的原因,同时也是电影的价值所在。无论我们观看什么类型的影片,最终体现出来的都是情感的波动。观看喜剧让我们开怀大笑,悲剧让我们伤心难过,励志影片让我们情绪激昂。或许我们并没有在意,但真正有价值的影片都或多或少的触及到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某个领域,当看到战争到来,国破家亡,我们感到伤痛;当看到善恶有报,和谐幸福,我们也会感到欣慰。这就是共鸣,是电影与人性的共鸣,只有产生了共鸣,电影的价值才得到了体现。
产生共鸣的下一个阶段就是进行思考。倘若我们走马观花,那么短暂的共鸣也只会是昙花一现,或一笑而过,或者短叹而过,我们内心的感受马上就会被忘记,一切也就都结束了。如果我们将这份共鸣保持久一点,将心里的情绪沉淀一下,思考一下,我们就可以看到电影
背后那些人性的纠葛,或许这与电影本身没有直接的联系。比方说,看了《到梦空间》之后,我思考了真实与虚幻之间的纠结,而避免了许多无谓的妄想;看了《金陵十三钗》,商女也知亡国恨,被她们感动地同时,也要求自己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对国家社会做自己应有的贡献,等等。哪怕最终这份思考也终将被忘记,但我们已经在这思考的过程中成长了。如果能从思考中得到些启发,那电影的价值可以说被体现的淋漓尽致了。
当然,作为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我们并不需要怀着纠结的心情来观看每一部电影,在这里只是说明一下如何理解电影的价值。
二 ,《自由作家》背后地人性纠葛
《自由作家》是一部涉及种族歧视,教育问题等多方面问题的影片,但我觉得它主要还是讲述了教育启发学生对生命的意义的思考以及对学生的影响,其特殊性在于整个故事是发生在有着强烈种族歧视和帮派争斗的大环境下的。当然,一部好的电影多所表现的内容和说明的问题一定是多方面的,而各方面就其价值而言并没有优劣之分。下面就结合具体的剧情,讨论一下其背后地人性纠葛。
首先,我想谈一下人内心深处对外界的排斥。这种排斥恰恰就是《自由作家》贯穿始终的主要矛盾。无论是不同种族之间的黑帮争夺,还是黑帮对于白人(包括艾琳)的痛恨和仇视,或者是学校领导对黑人学生的抵触和轻视,虽然表现形式和作用对象都不同,但其根源无一例外的都是内心深处的排斥。我想说的是,这种排斥不是某一个时代,某一种人群独有的,而是在任何人心里,任何时候都有的对外界的排斥,只是更多的时候这种排斥并未显露出来。我们虽然生活在社会这样的集体中,但更多时候考虑到的还是自我的感受和利益,当具有共同利益的人遇到一起,便产生了团体,就像电影中各个种族之间的圈子一样。所以哪怕只是一个外族的人走近他们的圈子,“这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部落悄悄的侵入到另一个部落的领地,不带尊重,就好像是要宣布那是自己的领地,局外人是看不到这些的,但是我们能感觉到。”2 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下,他们内心对外部的排斥到达了一定的程度,于是逐渐演变成了暴力,他们只是以为暴力才能让他们生存,甚至不知道这种暴力的真正目的和由来,只是一种习惯和宣泄。而黑白两种人之间的互相攻击和抵触,更是使这种内心的排斥开始了恶性循环。彼此排斥的两者,白人瞧不起黑人,黑人痛恨白人,于是他们之间的排斥只会愈演愈烈。所以说,尽管电影《自由作家》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但人内心对外界的排斥在其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这些矛盾的根源所在。
其次,与排斥相对的,我想谈谈理解和包容。“我们把我们由感性上所给予的符号而认 识一种心理状态,——符号就是心理状态的表现过程,称之谓理解。”3 电影中的理解开始于艾琳对她的学生们真的的关注,而所获得的回报,则是同学们对她的理解和支持。与排斥心理一样,对外界的包容和接纳同样是人性中本质的部分,不会随时间和空间的转移而消失。而之所以大多数时候排斥心里并没有显露出来,正是因为我们内心对外界的接纳占据了上风。当不同的团体或者个人之间不存在什么利益冲突,他们之间的排斥就没有激烈的理由,而所谓排斥的不可抹杀性则仅仅是体现在区分单纯的空间独立而已,仅仅是这样的排斥并不会影响和谐的状态。艾琳很敏感的发觉了203教室中这群孩子之间相互的敌意,于是采取了各种办法力求能够让这些孩子彼此理解,但都失败了。原因在于她开始只是作为一名教师,想单纯的缓和学生之间的冲突,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并没有从根本原因上着手。当然,消除种族歧视并不是一个老师可以做到的。记得影片中有一句对话“要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废话!”4 这确实是废话。尊重是建立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的,艾琳对学生们的生活根本就没有理解,谈何彼此尊重?其他种族只是学生们心中的假想敌,艾琳知道他们的人性并没有完全抹灭,于是才开始试图真正去理解她的学生们,并通过学生们的日记真正的理解之后,情况开始出现了转变。她的各种措施,无论是参观博物馆,还是请人做演讲,都是针对性极强,无一例外的是在唤醒学生们内心的理解和包容。结果是显然的,真正的理解换来的是真正的尊重,同学相互也在艾琳的引导下看清了彼此之间并不存在的矛盾。于是,理解占据了主旋律,尽管这样的和谐只是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不过这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已经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了。
最后,我想简单谈谈生命的价值。当然,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只是结合电影中的内容谈一些自己的理解。在遇到艾琳之前,她的学生们为什么而活?“所以当你死的时候,你就得到尊重,是吧?”“没错,对??”“你们知道死后会怎样吗?你们的身体回腐化,人们继续生活,而你们却被遗忘。当你们的身体腐化了,你们之前是不是帮派成员还重要吗?你们都死了,记住,没有人会记得你们的,因为你们留下来的东西,是这种(漫画)”5 学生们生活在那样一个混乱的时代,他们所追求的少的可怜:生存下去,或者是死的壮烈。这就是他们心中生命的价值所在。显然,这样的追求,到头来只会被遗忘!就是在他们最迷茫,最容易因一念之差而万劫不复的时候,艾琳的出现无疑是他们命运的重要转折。教书,育人, 艾琳将教育诠释的淋漓尽致。同学们找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不是单纯的生存,不是壮烈的3,[德]狄尔泰 《理解与解释》 东方出版社 2001年版 P76
4,电影台词 32分钟处
死亡,更不是讽刺的漫画,而是真正可以被世界记住的东西:是真实的证言换来的问心无愧,是真情流露写出的书作,更是作为社会成功人士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我们走过,重点不是我们得到了什么,而是留下了什么。相比与艾琳的学生们,我们生活的环境不再那么险恶,他们苦苦追求的生存对于我们来说是那么的理所当然。但我们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了吗?“我们放眼观望四周,人人被社会和文化裹胁着忙这忙那。我们追求名利,我们风潮逐浪头,追明星,赶消费求时髦,没完没了,以为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我们的世界,殊不知这是在茫茫人潮茫茫社会中迷失了自我。我们求来求去仿佛总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为人之物质欲望是一个永无满足可能的变量,而以我们每个人之能力而言,我们所获总是一个有限的定量,以有限追求无限,岂不殆矣!”6 多么贴切的描述!物欲横流,欲望膨胀,无限的追求虚无的名利。比起简单追求生存的他们,我们或许更可怜!“探索有意义的存在是实存的核心。”7 所以,我们应有的状态应该是不断的思考,不断思考自己可以给世界留下什么,这样的存在才有价值。
三,总结
电影存在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在于启发人们对人性的思考,教育会对思考进行引导,而思考会让人们逐渐感悟生命的真谛。我们可以没有电影,但那不能没有对人性的感知。思考电影背后地人性纠葛,收获颇丰。
参考资料:
[法]克里斯蒂安·梅茨 《电影的意义》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德]狄尔泰 《理解与解释》 东方出版社 2001年版
郑晓江 《穿透死亡》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德]威廉·赫舍尔 《人是谁》 州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电影 《自由作家》 6,郑晓江 《穿透死亡》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P122
作家日记篇三:2013作文 (3000字)
大地行者
上帝死了!传统形而上学崩塌了!大地上的蝼蚁
失去了束缚,“一切皆虚妄,一切皆允许!”每个人都浮
游在原有价值引力之外。“瞧!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
杰作!万物的灵长!宇宙的主宰!”但隐藏这逻辑中的乐
观终将散去,虚无主义再次垄断了所有的头脑,每个人
都显得无依无附,显而易见,这样的“自由”并非人类所
能承受。人,终究是大地行者,脚踏实地才是人,无所
依附,终使人惊恐。
让一切价值被重新估量,尼采言到,重建核心价
值,重立信仰,将人类道德重新收扰到规则之内为历代
智者所探讨。诚然,这是个让人狼狈不已的问题,但不
妨先由其害出发来看看。
“假如上帝不存在了,我严谨的生活又有什么意
义?”在陀斯陀耶夫斯基的笔下,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
老大德米拉里如是说。当每个人更飘浮、更虚无之时,
每个人都会如此发问,而这所导致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
的,即社会道德沦丧。
陀氏笔下的老卡拉马佐夫正是如此,以至其二子伊
凡说:“我们的父亲是只猪猡,但他的想法是正确。”最
终老卡拉马佐夫被私生子所杀而伊凡纠结于一切可做逻
辑的传播而认罪。伦理,遭到了践踏。
伦理的破灭会导致什么?这不妨从陀氏的另一本
书——《群魔》来看,基里洛甫,他的自杀是建立在完
整的逻辑下的。陀氏在《作家日记》写到,基里洛甫作
为一名曾经的信徒,在面对信仰破灭而准备殉道,终几
经波折而为成为“上帝”而死,加缪在《西绪福斯的神
话》中写:“他的死是对他在形而上方面受到的侮辱而
死。”诚如是,则相对人类种群而言,终将促使一种求
死的意志,一种出于“利已主义”的“狂热自我毁灭”。
综上之言,倘若核心价值失去引力,就同巴吉霍特
所言,处在异境的人,开始会屈从而后忧郁、生病,最
后则是死亡。那么人如何扎根大地?陀氏借佐西玛长老
给予答案:“要坚信我们与另一个世界。上天有着血肉
联系。”这样的答案充满宗教神秘主义色彩,但至少提
供了一个方向,即坚信与大地的联系。
周国平说,人可以不信神,但必须信仰神圣。这话
是没错的,神圣是一种精神支柱。而物质上,史怀泽所
言敬畏自然可取之。如此,人才是有根的,才如查拉图
斯特拉所言之超人,更如其所呼:“超人!只有超人才
是大地的意义!”我等,皆为大地行者矣。
编号:02一类上总分:69分25+24+20=69
我愿为七月流火,荧荧而熄
红尘浊世,万象明灭,世间的激流是这样挟千钧
之力呼啸喷涌,以致于人们执着于扎根。
有人说,在这混凝土美学泛滥的冰冷城市,树是
最后的温情。于是,感觉到了世事之无常的人们、被
城市的冰冷刺激了的人们,转而学着如树一般迷恋物
质土壤,于是,对房子、车子、存款的狂热,对金钱
的膜拜掠夺了那树生长的最后一丝氧气。
在市场经济盛行的今天,人们因意识到了自己这
流星一般无依无附的孤独,于是物质仿佛有不可抗力
一般,人们以为“成家立业”便是“安居”,以为幸福便
相关热词搜索:作家 日记 自由作家日记 有关写日记的作家作品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