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摄像构图 电视摄像构图时如何表现空间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关键词】电视 摄像 构图 构图,来源于西方美术,在中国画论中,叫“布局”或“经营位置”。摄像构图是从美术的构图转化而来。 一、关于构图布局
构图布局是指主体、陪体、前景、后景、背景、空间、均衡等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在电视节目制作中,为了揭示主题思想内容,把所有的构图要素结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并根据构图原理对各要素作适当的安排,使它们搭配得当、布局合理、主次分明。
1、画面的组成要素
(1)主体
主体是电视画面中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在电视画面中既是内容表达的重点,又是画面结构的中心组成。
(2)陪体
陪体是和主体密切相关并构成一定情节对象的画面构成部分,陪体的目的主要是陪衬、烘托、突出、解释和说明主体。
(3)前景
前景是指电视画面中主体前面或靠近镜头的景物或人物,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关系和人物关系。前景有时可能是陪体,但更多情况下前景是环境的组成部分。前景可以帮助主体表现主题内容,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度,强化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均衡构图和美化画面。
(4)后景
后景指与前景相对应,在主体之后、背景之前的人物或景物。电视画面中的后景可以是陪体,也可以是环境的组成部分。后景可以形成与主体的特定联系,增加画面表现内容,帮助主体揭示主题,增加画面的空间深度和透视感,使画面呈现出多层立体的造型效果。
(5)背景
在画面构图中背景是可以看见的各层景物中的最后一层,是画面中距离摄像机镜头最远的景物,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背景可以发挥出环境表现的功能,丰富画面内容,对主体起烘托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增加画面的景物层次,拓展画面的纵深空间,并且能够通过色彩、影调等视觉元素均衡视觉画面构图、美化画面。
如何处理好背景?
首先,要抓住背景的特征,也就是把反映主体所处的典型环境、地点或事件发生的时间、季节、天气等富有特征的事物组织在背景里。这样可以帮助观众理解情节内容和人物性格。
其次,要运用背景与主体之间的对比。利用光线明暗、色调的不同、线条和形状结构的差异,使观众对主体与背景产生距离感,有力地衬托出主体的轮廓线条,并使主体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
第三,背景的色调和线条应力求简洁、单纯,要避开杂乱的与主体无关的人物和景物。
2、构图布局的章法
(1)三角形布局:三角形的布局可以让人产生稳定的感觉。
(2)线条会聚构图:将主体安排在画面有方向的线条会聚点上,将观众的视线引向主体。
(3)井字分割:“井”字的交点是视线集中的地方,因而常把主体安排在这些位置的附近。
(4)色块对比构图:将暗调中的亮块、亮调中的暗块、色块对比强烈的色块等作为画面的构图中心,以引起观众的无意注意。
(5)黄金分割:电视屏幕的宽高比为4:3,接近黄金分割。
二、关于机位角度
角度决定着观众将从哪一个观察点去观看内容。改变机位角度,就是把观众转移到了另一个观察点上。影响机位角度的因素有:机位角度被人为改变、被摄体旋转了角度、机位高度被人为改变、被摄体下降或提升……
1、对于被摄体的角度――拍摄方向
(1)正面拍摄
正面拍摄时,镜头光轴与被摄对象在同一直线上,主体处于画面中心,观众看到的是被摄主体正面形象。正面拍摄有利于被摄主体与观众的交流,产生亲切感,也容易显示出庄重稳定、严肃静穆的气氛。但空间透视感差,场景缺少立体感;画面构图容易显得呆板、无生气;前面的被摄物体容易挡住后面的物体,使画面信息表现不完整。
(2)正侧面拍摄
正侧面拍摄是指摄像机镜头轴线与被摄主体朝向轴线垂直、在与被摄主体成90°的位置上进行拍摄。正侧面拍摄有利于表现被摄主体的运动方向、运行姿态及轮廓线条,表现被摄主体的强烈动感和运动的特点。但只能表现出被摄主体的正侧面,空间透视感较弱;被摄主体与观众间缺乏交流。
(3)侧面拍摄
侧面拍摄是摄像方向中运用最多的一种。侧面拍摄能表现主体的特征轮廓,使画面变得生动活泼,侧方向还有利于安排主体、陪体,区分主次关系,突出被摄主题的作用。
(4)背面拍摄
背面拍摄使主体视线前的事物成为画面的主要对象,主体与背景融为一体;由于观众不能直接看到被摄主体的面部表情,故画面具有一种不确定性,给观众积极思考和联想的空间,可以引起观众的好奇心和兴趣,还可以表现人物在特定情境下难以表现的心理状态。 2、相对于被摄体的高度――拍摄高度
拍摄的高度是指摄像机镜头基于成人水平视线的不同高低位置。通常的拍摄高度有:平摄、仰摄和俯摄三种。
(1)平摄
平摄使被摄主体不容易产生变形,画面结构稳定,画面感觉客观、公正,容易为大部分观众所认同。当平摄与运动拍摄相结合时,会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但在表现同一水平面上的景物时,空间效果易被压缩,不利于表现空间的透视感和层次感。
(2)仰摄
仰摄可以强调被摄物体的高度和气势以及动作的视觉冲击力;可以增强人物与环境的空间联系,制造强烈的距离感和透视感。但容易出现过于概念化的画面,仰摄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容易误导观众。
(3)俯摄
俯摄有利于展示场景内的景物层次、规模,常用来表现场景的整体气氛和宏大的气势。俯摄必须借助道具,否则难以找到适合的最佳视角,这类画面不利于表现出被摄主体之间细致的情感交流。有时当被摄主体与地面景物色彩相近时,较难突出被摄主体。
3、相对于被摄体的拍摄距离景别
拍摄距离反映到荧屏上就是不同的“景别”。景别的类别有很多,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景别(以成人为标准的景别)。
(1)远景
远景是在所有景别中视距相对最远、表现空间范围相对最大的一种景别。远景画面还可分为大远景和远景等。大远景适合于表现辽阔、深远的景物或宏大的自然景观。其画面特点是开阔、壮观、有气势和有较强的抒情性,画面结构通常简单、清晰。远景一般表现较开阔的场面和环境空间,以表现环境目标、环境气势、线条特征为主。
(2)全景
全景是表现人物全身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在全景画面中,被摄物体的全貌或被摄主体的全身被完整地表现出来,同时保留了较大范围的环境和活动空间,使观众对画面所表现的事物、场景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3)中景
中景是摄取人物膝盖以上或物体的大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中景可使观众看到人物的手势动作和情绪交流,也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环境和背景的作用降到次要地位。
(4)近景
近景是摄取人物胸部以上或某物体的局部画面。该被摄主体的局部形象成为引导观众视觉的主要内容,它占据着画面的主导地位。
(5)特写
特写是表现人物肩部以上的头像或被摄主体细节的画面,以从细微之处揭示被摄对象的内部特征及本质内容,起到强化内容、突出细节等作用。
4、联系剧情的拍摄角度
(1)客观的拍摄角度:从旁观者的观点进行拍摄的角度,又称之为“观众的观点”。
(2)主观的拍摄角度:一种建立观众与表演者之间“眼对眼”关系进行拍摄的角度(把观众带进了场景)。
(3)观点的拍摄角度:从某一个特殊演员的观点记录场景的拍摄角度。
三、关于静态构图和动态构图
任何电视节目都是由一个个电视画面或镜头组成,镜头的内容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
1、静态构图
静态构图是用固定镜头拍摄相对静止的对象。在一个镜头内只表现一种构图形式(如黄金分割、三角形分割等构图方式)。
2、动态构图
动态构图是用静止或运动镜头拍摄运动或静止的拍摄对象,也就是造型元素和造型结构发生连续性变化的一种构图形式,它是电视、电影摄像所特有的也是最基本的构图形式之一。动态构图常被用于长镜头或综合运动镜头之中。动态构图表现手法有推、拉、摇、移、跟、升降、甩……摄像师要根据运动变化的特点去组织镜头内容。
(1)推是利用镜头变焦使画面框架由远而近、不间断地缩短与被摄主体距离的一种拍摄方式。推镜头的画面效果是把放大的画面逐渐地靠近观众,可逐渐突出细节。
(2)拉是利用镜头变焦使画面框架由近而远、不间断拉开与被摄主体距离的一种拍摄方式。推拉变焦时,应照顾特写与全景两种画面使用的光圈值,避免由特写拉到全景时,局部区域受到过度的“照明”。
(3)摇有三种拍摄方式:水平摇、垂直摇和旋转摇。摇镜头的特点是保持机位及视角大小不变,常用于对大场面移动取景,并且能给观众一种动态的感觉。
(4)移是指摄像机沿着一定路径进行拍摄的一种操作方式。它可表现被摄主体在现实空间内的各种状态。根据不同的移动路径,可拍摄出画面结构和视觉效果多变的镜头内容。
(5)跟拍是指摄像机跟随被摄主体一起运动,持续表现被摄主体某种状态的一种拍摄方式。在跟拍的过程中,景别保持不变,景深也基本不变。
(6)升降拍摄是指利用升降装置使摄像机产生垂直运动并对主体作固定拍摄的一种拍摄方式。升降镜头的运用,主要是使画面产生观看角度的变化,从而形成“视点”的变化。
(7)甩是摇镜头的一种。在静止画面结束后,镜头急速转向另一个静止画面。用甩镜头摄得的内容可以给观众以时空转换的效果。甩拍时,速度要掌握好,不要使中间过渡画面有清晰呈现的可能。
摄像构图,有助于我们从周围丰富多彩的现实中选择出典型的生活素材,并赋以鲜明的造型,从有法求无法,创作出具有深刻思想内容与完美形式的摄像艺术作品。
(作者单位:安徽电视台社教(海外,中心)
责任编辑: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构图 浅谈 摄像 浅谈电视摄像构图 电视摄像构图技巧 电视摄像构图的特点
热点文章阅读